防疫健康宣教(6篇)
防疫健康宣教篇1
【关键词】儿童计划免疫是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使用生物制品,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将抗原物质接种于机体,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达到控制和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结合儿童计划免疫宣教,我院提高了儿童系统管理。
1、资料来源:
凡在我院产科住院出生的婴儿,以及其他公益性医院、民营医院出生的家住我院管辖社区的婴儿,及家住其他社区愿意在我院接种的婴儿。
2、建卡宣教:
2.1在给出生婴儿24h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的时讲解疫苗的作用和程序,同时告诉产妇,出院后按我院规定的时间带孩子来建卡和儿童体检,并将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回执单填写清楚交给家属,以便接种时带来建卡,同时问清家庭住址和是否愿意在我院接种。
2.2按建卡程序填写好各种疫苗接种的预约时间,证卡各一份,卡留科入档备查,证交给家长保存,并按预约时间来接种。
2.3介绍各种疫苗预防的疾病,如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可预防小儿麻痹症,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病,白百破疫苗可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病等。将过去一些儿童因未及时接种以上疫苗而发病所致的一些后遗症,以及感冒发烧不接种疫苗的一些健康常识进行宣教。这样可使群众进一步地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3、接种前宣教
3.1为了小孩接种安全,接种前让儿童保健医生作健康体检,观察了解婴儿有无生病不适或免疫缺陷病等,如有以上情况不宜接种,或病好后再来。因为生病期间接种疫苗后,有一些疫苗的副作用可加重孩子的病情,另外孩子在用药期间,可能影响疫苗在体内的应答反应,从而达不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3.2宣教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如接种卡介苗后,局部不能浸温水,5周左右出现红肿及化脓点属正常反应,不能挤脓和擦药,让其自然结痂脱落留下卡痕。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前要空服2h,服苗后30min再进食,以免影响接种疫苗效果等。同时把各种疫苗接种程序进行宣传。
4、儿童健康体检
4.1儿童家长接受健康宣教知识后,主动带孩子到儿童保健科进行接种前儿童健康体检。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给予评价。同时观察婴儿皮肤是否有黄染、生病否或有不宜免疫等,如有以上情况不宜接种,或待病好后再来。使儿童家长做到接种前儿童的健康状况心中有数。
4.2通过计划免疫宣教和儿童系统保健,对婴幼儿期、学龄前儿童根据体检情况,指导喂养知识及如何添加辅食,并对适龄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同时建立、建全了儿童管理卡片,完善了计划免疫档案,对儿童的表、卡、证进行了规范的系统管理。从而明显地提高了我院的儿童系统管理率。
防疫健康宣教篇2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计划免疫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03-02
计划免疫是指将传染病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程序,有计划的接种于对应人群,从而达到疾病防控的目的。预防接种可使儿童机体形成特异性免疫功能,起到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是我国疾病防控、提升儿童生存质量、保障人口素质开展的重要手段[1]。以往主要在婴儿出生时,对其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的相关教育,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儿童计划免疫在疾病防控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健康宣教工作,对免疫工作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效果[2]。笔者在社区开展儿童计划免疫的健康教育工作,对其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防保科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管理的768名1岁以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4例。对照组:男性213例,女性171例;年龄3~11个月,平均(9.5±1.2)个月。观察组:男性216例,女性168例;年龄2个月~10个月,平均(9.2±1.4)个月。纳入标准:儿童年龄为1岁以下;符合儿童计划免疫相关指标;家长愿意与本组研究配合。排除标准:儿童患有严重免疫性疾病;家长存在精神疾病;家长与本研究不配合;家长为文盲者;因多种原因转到其它地方预防接种者。两组儿童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根据儿童预防接种要求,在出生后1个月,儿童应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健康手册,将国家相关规范制度于宣传栏内进行公示[3]。观察组实施细节健康教育,详细措施如下。
1.2.1孕期教育孕期通过孕妇讲座进行儿童计划免疫相关内容宣传,根据孕产妇对宝宝健康的关注心理,与妇产科联合开展健康宣教工作。由计划免疫相关医护人员详细讲解计划免疫的目的、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使孕妇了解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主要途径,预防接种证为入园、入学主要凭证等。
1.2.2产后教育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开展产后健康教育工作,告知卡介苗等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满月后,进行建卡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将接种预约单交给家长的同时,可针对家长看不懂、不愿看的内容进行讲解,通过疑问解答、针对性介绍等方式,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计划免疫的相关注意事项及流程。
1.2.3满月婴儿宣教课堂针对满月婴儿开设宣教课堂,由资深医护人员担任讲师,着重针对需要接受免疫的相关流程及接种预约、禁忌症、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含义等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并开展问答环节,家长可针对性提出疑问,由专家解答,促进家长与家长、家长与专家之间的交流[4]。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及全程规范疫苗接种率。疫苗接种及时率:指1岁内(国家规定的一类全部免费疫苗)均按规定的时间段按时接种。全程疫苗接种率:指1岁内(国家规定的一类全部免费疫苗)均全部接种。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调查问卷方式获取,问卷内容包括:是否认为计划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1岁以下儿童应当接种何种疫苗;各种疫苗所预防的疾病;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等,共1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完全知晓,60~80分为部分知晓,60分以下为不知晓。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检验,采用百分率(%)表示,P
2结果
2.1两组疫苗接种情况比较观察组疫苗接种及时率及全程规范疫苗接种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家长知晓率对比观察组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儿童计划免疫是一项极为繁琐的工作,经过一次性健康教育难以取得效果,多数家长难以理解,重视程度不够,只有通过不断进行知识灌输、循序渐进的方式才能使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5]。因此,在社区计划免疫工作中,开展细节健康教育,对改善儿童计划免疫存在的问题,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均有重要意义[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疫苗接种及时率及全程规范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研究发现[7],通过在不同阶段开展健康教育,可针对不同阶段家长心理需求进行知识讲解。另有学者表示[8-9],制定个体化健康宣教方案,针对每一阶段中可能存在的疑问制定计划,解答相关问题、纠正知识误区等,诱导家长自愿参与到儿童计划免疫的相关课程中,因课程灵活性大,能避免枯燥,加深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家长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
综合上述,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开展细节健康教育能加深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接种率,对社区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颖.健康教育在提高儿童计划免疫率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0):47-48.
[2]元国志,陈明清.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的干预效果[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8):931-933.
[3]陈卓英.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应用与效果[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8):460,459.
[4]贺景云,邱桂华,万桂荣,等.家长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33-34.
[5]胡娟,付梅,汪振林,等.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87-1689.
[6]余芳.免疫接种工作现状及宣教方式的改进[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6):868-869.
[7]赵翠燕.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4):559-560.
[8]隋凤湖,张艳玲,李振玲,等.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社区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452-1453.
[9]杨丽娜,窦靖,唐静,等.护理干预对提高儿童家长计划免疫信息知晓率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59-260.
防疫健康宣教篇3
幼儿园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
根据《后勤保障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总体部署以及《芜湖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知》《鸠江区教育系统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工作方案》的要求,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安徽工程大学附属幼儿园疫情期间教育教学工作安排方案。
一、成立安徽工程大学附属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防控措施:
(一)开学前
1.多渠道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防控宣传教育,帮助全体员工增加防治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引导员工做好科学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引导他们不要外出走亲访友,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出现症状早就诊,及时报告。
2.落实后勤保障处要求,对幼儿园教职工居住地、旅行史、接触史和身体状况进行精准摸排,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员工信息,确保上传下达、信息畅通,做到日报告、零报告”,加强联动联防。
3.做好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手套、体温表、紫外线消毒灯、84消毒液、75%医用酒精、喷壶等防护物资储备工作。
4.做好教师用书、幼儿制作材料等保教用品,米、面、油等小食堂食材原辅料以及卫生保洁用品等货源联系和确认工作,为幼儿园开学工作做好供应保障。
5.要求各班小组,认真落实后勤保障处和幼儿园的防控要求,积极做好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强宣传、重预防、查隐患、保安全的宗旨,采用依法依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落实的原则组织实施。
6.根据学校要求和疫情发展形势变化,做好幼儿园教职工延期返岗工作安排,及时通知到位,禁止提前返校。凡具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症状消失前禁止返校。湖北等重点疫情地区人员及与重点疫区人员或疑似患者有接触史人员,疫情结束前不得使用。
7.所有教师充分利用疫情防御期间认真学习幼教专业知识,认真学习《指南》、《规程》等,利用网络开展好集体教研工作,并及时传达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8.各班教师结合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教育内容,分年级部进行网络研讨、备课,制定线上教学计划。通过微信语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以小任务的形式促使幼儿达成学习目标。
9.每位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形式包括:绘本阅读、绘画、做手工、音乐律动、亲子游戏、室内运动、欣赏优秀动画等。
10.加强疫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运用班级群、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家长做好防控工作。帮助家长和幼儿提高防范意识、科学防控,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和免疫力,引导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二)开学后
1.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人员和物资的配备,我园实施封闭管理及一级防控,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2.对全园师幼严格执行体温监测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体温检测台账,建立一人一案”健康档案,体温超37.3℃人员,不得上岗并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断处置。发现疑似病例按照后勤保障处应急预案流程处置,保障师幼的健康、安全。
3.全面加强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对幼儿园班级、教玩具、功能室、大型玩具、走廊、楼梯等进行细致的卫生消毒工作,做到幼儿园内外无卫生死角,消毒全面到位。做好日常通风换气和消毒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为广大师幼创造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
4.强小食堂卫生、饮食、饮水卫生的管理,严格落实索证索票、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
5.备足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洗手液)和消毒用品、体温计,洗手间必须配备肥皂或洗手液。
6.学后加强幼儿的晨午检、每日缺勤幼儿的登记与报告等,师生进校园一律戴口罩、检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园,同时继续做好教职工和幼儿健康状况登记。做到传染病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
7.级老师做好每日幼儿身体健康情况登记,有异常第一时间报办公室及保健室,并及时做好隔离。并要求家长接送幼儿时必须佩戴口罩,放学后不在幼儿园逗留。
三、应急预案
1.儿园教职工出现体温异常或居住地发现疑似病例,禁止到岗工作,并第一时间向后勤保障处报告;幼儿出现体温异常或居住地发现疑似病例,禁止到校上学,并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和向后勤保障处报告。
2.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将疑似患者信息及活动情况及时报告后勤保障处和校医院,校医院安排专业人员到达现场进一步确认。若确认为疑似病症患者,立即联系120送医,同时做好详细记录、管控稳定密切接触者。
3.即按照后勤保障处应急处置流程处理,上报相信息,接受疾控部门进一步指导。
4.速、严密、彻底地对患者经留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并对该区域实行封闭管理。
5.及时配合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和后续工作。
幼儿园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2
一、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
二、传染病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联络组: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监督全园教师防传染病情况。
(二)预防组:落实督查全国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传染病管理工作;指导全园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的消毒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传染病消毒隔离要求。
(三)宣传组:教职工对幼儿、家长进行防治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宣传。
(四)后勤组;落实督查全园防治传染病工作的物质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三、日常工作要求
(一)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通过各种形式对幼儿及家长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出好宣传专刊;利用家长会、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常见传染病如:流感、流脑、脑炎、禽流感、水痘等为重点的预防知识。
(三)认真开展好环境卫生及幼儿用具、玩具的消毒的消毒工作。
(四)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加强食堂的管理,严格购物登记、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严禁从业人员带病上岗。保健员每日进行消毒卫生工作检查;行政及后勤组长对每日原料进行复核验收。
(五)按规定有计划地协助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六)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坚持开展每日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七)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八)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九)保证传染病预防的资金。
四、应急处理
(一)发生传染病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领导小组成员汇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二)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将患儿隔离病送往医院。
(三)认真开展环境卫生及幼儿用具、玩具的消毒工作。
(四)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
(五)加强与缺勤儿童的联系,每天了解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六)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愈证明。
(七)幼儿园要时刻保证消毒药品充足、消毒器具正常运转。
幼儿园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3
为认真做好全市教育体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幼儿园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切实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和开学后各项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关于做好20**年学校春季开学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根据文件精神制定疫情防控方案,石佛幼儿园将于20**年3月25日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演练计划如下:
一、演练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新型冠状病毒在幼儿园的传播,保护广大师幼的身体健康,切实提高全员防控能力,保障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二、演练准备
1、加强领导分工明确成立石佛幼儿园开学疫情防控演练领导小组组长:曾广岩成员:各班教师、后勤人员具体分工,总指挥、疫情上报员曾广岩,现场消毒员、体温测量员关瑞娟,疫情观测员张焕焕,维持秩序员董传宇2、演练动员培训演练前,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制定讨论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的各种预案。预案制定依据政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28号文件《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附件9《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强调岗位职责,明确具体要求,不断细化、并让全体教职工知晓、记牢,力求有执行、有监督、有审核、有报告。园长本次演练做出了精密安排和部署,对参加演练的教职工介绍了整个应急演练流程,并对各个环节工作要点作了详细说明,明确到责任人,确保演练安全有效。
3、物资准备测温仪、防护服、口罩、医用手套、护目镜、消毒液、喷雾器等。
三、演练内容
(一)教职工和幼儿入园流程演练教职工入园首先,体温检测员在门口为早上入园的教职工测量体温,保证无发热情况,并经过鞋底消毒后入园。
幼儿入园幼儿与家长不牵手,并前后间隔保持一米,家长将幼儿送到止步线,测量体温并消毒后,进入幼儿园。
疫情观测员、体温测量员对进入幼儿园的幼儿进行晨检,检查无异常后通过通道进入班级。
到达班级门口后班主任老师进行二次晨检确认无异常后带领幼儿通过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消毒。
(二)应急演练
1.班内发现发热幼儿,班主任老师立即上报幼儿园疫情总指挥并联系幼儿家长。
2.疫情观测员接到报告后立即拨打发热门诊电话。
3.疫情上报员立即拨打电话,上报疾控中心,根据要求等待上级部门及疾控中心做进一步调查。
4.总指挥立即拨打电话上报教体局。
5.带疫情观测员领幼儿通过安全通道离开教室及教学楼。
6.将疫情观测员幼儿带到临时隔离室进行隔离。
7.再次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并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
防疫健康宣教篇4
一、市疾控中心以慈疾发[2005]18号《关于要求各地做好计划免疫宣传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医疗单位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突出宣传重点,并将宣传活动总结上报(如上街咨询、横幅、标语、专题片播放、黑板报等)。
二、4月25日在我市宗汉街道开展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儿童健康”上街咨询活动。本次活动由市疾控中心、市健教所组织,宗汉医院共同参加,共计7人参加。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有宣传画、宣传墙报、报纸、小册子、宣传单),横幅一条,共有100余名群众接受咨询。
三、同日对宗汉街道振华民工子弟小学800余名学生及宗汉街道外来人口公寓1000余名外来人口发放致全市外来人员的一封信”,宣传计划免疫程序,实施方法,免费接种疫苗等知识。
四、针对我市麻疹高发态势,根据麻疹强化免疫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使群众了解、掌握如何防治麻疹,及时接种疫苗,近阶段主要开展了以下健康教育工作,具体如下:
1、印制宣传资料:4月6日连夜制作麻疹的预防”健教资料1万份,并于第二天下发;4月8日印制宣传画1000份,及时下发至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学校;4月16日印制告家长书”10万份并及时下发至各接种对象。
2、报纸:4月8日以新闻形式接种通知;4月16—18日连续3天刊登关于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紧急通告:近期我市麻疹疫情高发,我市将于4月19
日~25日对所有8足月至7周岁儿童(包括外来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免费接种。请各位家长携带孩子到当地卫生院(医院)接种疫苗。”
4、电台:从8日开始每天不间断播放关于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紧急通告”。
5、制作、发送短信息40万条,内容为关于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紧急通告”。
6、制作横幅15条,悬挂于3处车站,各大医院。
7、制作大型路牌广告5幅,分别置于城区各主要入口处,连做7天。
防疫健康宣教篇5
根据党中央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石龙一中全体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制定防控方案,强化值班值守、加强宣传引导接种疫苗,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维护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至今天,我校未出现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现将相关工作自查汇报如下:
一、成立专门机构,制定方案,压实责任。
1、成立专门机构。学校把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接种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召开班子成员会,根据上级疫情防控要求,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校团委、班主任为成员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方案。制定了《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机构和防控应急措施》、《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疫情防控期间晨午检流程图》、《附件5:突发卫生事件处理流程图》等各类方案预案,统一思想和行动,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责任到人,坚决配合党中央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的工作。
3、压实责任。建立“疫情防控群”,利用微信平台、班会课布置防控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二、加强防疫宣传,筑牢防疫常态化思想防线。
1、加强防疫科普宣传。充分认识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各班主任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官网、QQ(群)、微信群、短信等载体,疫情防控日常知识手册等信息,做到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全覆盖,如发放《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致家长的一封信》,指导家长及学生在家做好疫情防控,力争做到可防、可控,消除师生的盲目恐慌心理。
2、开展心理援助热线。为因疫情印发负面情绪的师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热线,密切关注关心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返桂返校的教职工、学生健康状况,通过电话、短信展开慰问活动,做好情绪稳定工作,提醒做好居家医学观察和疫情防控,做到科学预防、消除恐慌、合理应对。
三、细化化责任,狠抓防控措施落实。
1、防控网络细化构建。按照学校疫情防控方案要求,政教处总体负责教职工健康状况排查,后勤处负责宿舍管理人员、食堂员工及外聘人员健康状况排查。教务处总体负责学生健康状况排查工作。
2、净化校园环境。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关键部位进行消毒消杀,做到重点区域每日消毒一次、其他公共区域每两天消毒一次(并根据疫情的态势对消毒场所进行调整每星期一次或者每个月一次)切实防止了输入性疫情的传播。餐厅、卫生间均配备足够数量的消杀设备和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备正常工作,能够满足学生使用要求。制定学校餐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预案,在分区错峰就餐的基础上,采取外带就餐形式,防范集中用餐风险。
3、师生信息精准排查。认真排查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动向情况,建立动态化信息数据库,精准区分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区域的人员、到过疫情防控重点区域或与重点区域人员有接触的人员、被确诊或留观的3类重点人员,目前全校1468多名学生均排查落实到位,没有从中高风险疫情区返桂人员。
4、防控物资贮备。学校常备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必要的防疫物资。
5、做好舆情工作。引导师生科学认识疫情防控工作,密切关注各级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有关疫情通报,不信谣、不传谣,不在微信群、朋友圈、QQ等媒介上传播不可靠信息,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6、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工作。
四、要加强督查,落实报告制度。
1、加强校园出入管理。校园进行全封闭管理,严查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在学校门口设置测温点,实行凭证放行,对车上人员逐一进行身份核验、信息登记、体温检测,未佩戴口罩及体温≥37.2℃的人员不得进入。
防疫健康宣教篇6
【关键词】家长;个体化健康教育;小儿;预防接种;影响
【Abstract】Objective:Toapproachtheinfluenceofchildrenvaccinationbyindividualizedhealtheducationinpatriarch.Method:500patriarchesof0-3agechildrenforsuitablevaccinationinourjurisdictionwereselectedfromMay2014toDecember2014andweredividedintotwogroups,controlgroupof200casesandinterventiongroupof300cases.Thecognitivelevelscoreofpatriarchvaccination,qualificationrateofIkindofvaccinationandvaccinationworksatisfactionoftwogroupsweredetected.Result:Theinterventiongroupofcognitivelevelscorepatriarchvaccination,thequalificationrateofIkindofvaccinationandvaccinationworksatisfactionwerebetterthanthat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ce(P
【Keywords】Patriarch;Individualizedhealtheducation;Children;Vaccination;Influence
First-author’saddress:ZhongshanGuzhenPeople’sHospital,Zhongshan52842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1.044
预防接种是一项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免疫规划工作,属于重要的公共卫生手段,其投入少、效果好,其不仅可以帮助小儿获得某种传染病的特殊免疫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群体的免疫水平,在预防和控制针对性传染病方面发挥积极的效果[1-2]。但是小儿预防接种的决定权在家长的手中,目前现实的情况下,由于经济条件、卫生风俗和文化水平不同,一些家长对于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免疫预防的认知程度不足,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儿预防接种的效率[3-4]。本研究通过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观察,拟探讨对于小儿预防接种的影响情况,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辖区内2014年5-12月进行适宜预防接种的0~3岁儿童监护人500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进行分组。对照组200人,年龄23~38岁,平均(25.9±5.8)岁;职业类别:脑力劳动者108人,体力劳动者92人;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05人,高中及以上95人。干预组300人,年龄24~39岁,平均(25.2±5.5)岁;职业类别:脑力劳动者164人,体力劳动者136人;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70人,高中及以上130人,两组小儿家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对照组给予小儿家长接种程序、常见疫苗和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的介绍。(2)干预组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其形式主要包括现场授课、多媒体讲解、发放宣传单等不同的形式,向家长传授预防接种的知识。向家长耐心的讲解各类疫苗不同的作用效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用过程中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做到尽可能向家长交代清楚可能出现症状以及相关症状发生的原因。让家长了解到禁忌证的范围、疫苗可能出现的偶合反应,告知家长在接种疫苗期间不能滥用抗生素,否则可能影响疫苗的作用效果,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对症治疗,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根据家长登记的随访电话,对家长接种疫苗后进行跟踪调查和电话回访。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现场答疑,回答家长在预防接种方面关注的相关问题,为家长和接种人员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促使家长从接种人员哪里获得预防接种的信息和教育,消除家长担心接种出现不良反应的心理。
1.3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水平情况:对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免疫程序、疫苗预防疾病类型、接种后不良反应4个方面,每个方面0~25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认知水平越好。(2)观查两组I类疫苗接种合格率和五苗全程合格接种情况:主要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脊灰疫苗。(3)观察两组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水平比较干预组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水平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I类疫苗接种合格率和五苗全程合格接种情况比较干预组I类疫苗接种合格率和五苗全程合格接种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干预组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满意290人(占96.7%),优于对照组的165人(占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82,P
3讨论
免疫接种主要目的是针对一些特异性抗原从而产生免疫反应[5-6]。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在预防接种中进行个体化应用是通过针对家长和婴儿具体特点,正确的、针对性的传播预防接种保健知识和技术,从而对家长群体造成良性影响,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素质[7-8]。
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宣传主要是帮助个体、家庭对预防接种的实际意义充分地认识,了解预防接种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从而更好地建立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9-10]。
疫苗接种之后可能引起机体出现不良反应,因疫苗对于人体来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外来物质,会刺激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同时也会出现局部的红肿、低热和皮疹等常见的不良反应[11-12]。由于儿童的不良反应不相同,在儿童接种前后要将注意事项等告知家长,从而减少家长对于不良反应的过度担心,并且在家长的心理形成一定的预期,从而可以接受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13-14]。本研究通过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的形式,向家长传递免疫接种相关的信息,并且将疫苗接种程序、对应的婴儿的月龄贴在预防接种证上,在宣传资料上写上每一种疫苗常见的问题、相应的解答、可以预防疾病,并且让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让家长更加了解接种的具体顺序安排,禁忌证的范围和相关的注意事项,从而减少疫苗接种过程中的偶发病,避免病情加重[15-16]。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水平,不会由于婴儿出现红肿、低热等不良反应就误认为是接种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避免和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17-18]。另外如果婴儿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和接种医生联系,接种医生在细心的倾听家长对于不良反应的诉说之后,进行正确的指导,从而做好详细的记录,指导进行正确的接种,提高不良反应报告准确率[19-20]。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家长中应用后,可以促使家长懂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带婴儿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婴儿的预防接种率,保证疫苗正常的、正确的接种,同时提高家长对于疫苗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认知水平,提高不良反应出现时的应对能力,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21-23]。
本研究通过选取本院辖区内2014年5-12月进行适宜预防接种的0~3岁儿童家长5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进行分组,对照组200人和干预组300人。结果表明,干预组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水平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个体化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对于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免疫程序、疫苗预防疾病类型、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干预组I类疫苗接种合格率和五苗全程合格接种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个体化健康教育提高了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脊灰疫苗合格接种率;干预组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提示预防接种工作和健康教育的密切相关的,家长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预防接种率,保障和加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24-26]。对家长实施个体化教育可以提高家长对于儿童接种知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充分地了解预防接种的优点,提高接种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各项疫苗的接种合格率,为预防接种工作可以顺利地开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综上所述,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预防接种的认知水平和满意度,提高I类疫苗接种合格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晁慧.社区小儿预防接种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1,27(33):77-78.
[2]魏淑萍,井鹤龄,李赞.健康教育对计划免疫工作促进作用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4):319.
[3]李学军,袁媛媛,高皓宇,等.天津市农村居民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2):95-97.
[4]杨灵娟,王利萍.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有效性的探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127.
[5]孟朝晖.预防接种中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54-155.
[6]胡红梅.在预防接种门诊开展儿童家长健康教育讲座的做法和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0):148.
[7]马燕英,冯辉煌.大新县采用预防接种健康卡开展接种证查验及补种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82-83.
[8]亓恒粱.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144-145.
[9]魏莉延,张宝丹,王伟.浅释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157-158.
[10]解丽娟,代秀芳,陈志刚.基层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142.
[11]易琳.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6):49-51.
[12]HussainR,UsmanSA,FaizaH,etal.Redesignedimmuni-zationcardandcenterbasededducationtoreducechildhoodimmunizationdropoutsinurbanpakistan: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Vaccine,2009,27(3):467-472.
[13]徐菊英,朱炜,杨玉英,等.“家长学堂”对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4):424-426.
[14]ShankarP,MadhuG,AmarjeetSingh,etal.EffectivenessofplanningandmanagementinterventionsforimprovingageappropriateimmunizationinruralIndia[J].BullWHO,2010,88(2):97-103.
[15]许国章,程志华,陶毓敏.推行“全科疾控”工作模式践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3-5.
[16]ReichlerMR,AslanianR,LodhiZH,etal.Evaluationoforalpoliovirusvaccinedeliveryduringthe1994nationalimmunizationdaysinpakistan[J].InfectDis,1997,175(1):205-209.
[17]李广茹,陈晓艳,刘烨,等.对社区儿童家长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3,29(19):2558-2560.
[18]VesikariT,KarvonenA,FerranteS,etal.Efficacyofthepentava-lentrotavirusvaccine,rotateqor,infinishinfantsupto3yearsofage:thefinishextensionstudy[J].EurJPediatr,2010,169(11):1379-1386.
[19]史淑芬,张拓红.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1,3(1):13-16.
[20]邓晓红.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7):131-132.
[21]华瑞珏,张小娟,徐敏钢,等.对孕妇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4,33(4):286-288.
[22]DurrheimDN,CashmanP.Addressingtheimmunizationcoverageparadox:Amatterofchildren'srightsandsocialjustice[J].Clinicaltherapeutics,2010,32(8):1496-1498.
[23]顾P,陈直平,卢苗贵.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4):308.
[24]姚强,郑余焕,卢苗贵,等.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8):657-659.
[25]杨馄,毛云华,高晓凤.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儿童接种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9):1349-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