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高枝嫁接技术方法范例(3篇)

时间:

高枝嫁接技术方法范文

关键词:红松嫁接

一、砧木苗的培育

1.1土地准备在作垅前施足底肥。底肥和土壤混拌均匀后,开始作垅。垅底宽60cm,在合垅前,施入二铵20kg。

1.2苗木准备不论用2年生苗移植,还是3年生苗移植,必须注意,起苗后立即移植,尽量减少苗木假植时间。移植前做好苗木分级。如果在外地购苗,装车前用方便袋将苗根包好以防风吹失水。运输过程中一定要使苗木处于湿润状态。苗木运到圃地后应立即假植,假植期间每天浇一次水,使苗根湿润即可,不能水量过大。

1.3移植方法。移植要在早春土壤解冻后顶浆进行,要注意苗根保湿,做到随起苗、随选苗、随分级、随移植。移植用苗一般为三年生播种苗,移植前进行苗木分级,Ⅰ级苗苗高15cm,地径0.45cm,根系长≥18cm,Ⅱ级苗苗高10-15cm,地径0.35cm,根系长≥18cm。移植要做到不窝根、不露根、栽得正、踏得实,移植后要及时灌水。

1.4移植数量。移植采用大垄双行,三年生苗移植株行距10×10cm,每亩2.2万株。2年生苗移植,株行距7.5×10cm,每亩3万株。Ⅰ、Ⅱ级苗分开移植。

二、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2.1接穗采集采条在预先选定的优树及种子园无性系分株上进行。在春季树液流动前采集,一般在3月中旬以前进行。采集部位:剪取优树树冠中上部的枝,这一部分的枝条生长健壮,一年生小枝较长,适合做接穗,用芽接法应选择顶芽饱满的枝条。采条数量:人工林中的优树一般每株采15-20个枝,每个枝上带有2轮轮生枝,这样每个优树可以得到80-100个穗条。

2.2接穗的运输和贮藏枝条运输和贮藏的好坏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苗的生长。采条地点与贮藏地点相距较远需要长途运输时,应把枝条装入塑料口袋,里面放入少量雪和湿锯末,把口袋扎紧,装入木箱后运输。枝条贮藏用冰窖。采条的前一年秋挖好形似菜窖的贮藏窖。宽2.0-2.5m,深1.5-1.8m,长以枝条多少而定。挖好后不搭盖。在采条的前几天往冰窖内放冰,冰层厚30-50cm,然后搭盖。留一个进出的窖门,把枝从塑料口袋中取出,成捆立放于窖中的冰层上,然后把窖门盖严。在嫁接的前几天把窖门打开,让内外空气流通。

三、嫁接技术

目前红松嫁接的方法主要采用芽接法和贴接法。

3.1芽接法:①接穗的处理:选择与砧木主枝顶端粗度相等的接穗,在芽下2cm处剪下,去掉所有针叶,用单面或双面刀片,剪掉侧芽,留一个顶芽,从芽的基部开始削成双面楔形。②砧木的处理:把砧木顶芽平头切下,将砧木从中间劈开,切口略长于接穗切口。③结合与绑扎:把接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两边对齐,使接穗的切口完全插入砧木,然后用塑料条从下切口以下约0.5cm处开始进行螺旋式绑扎,绑扎时要把切口完全密封。④嫁接接后90天以后解带,最晚不能超过第二年春季树液流动前。

3.2贴接法:①接穗的处理:保留靠近接穗顶芽的8-10束针叶,其余针叶摘掉。摘叶时,沿着针叶生长的方向摘,否则,接穗的表皮易撕掉。然后用双面刀片从保留针叶着生部位以下约0.5cm处斜切,刀片与接穗上端约呈60度角,切入的深度为接穗直径的一半,而后扭转刀片,沿髓心纵向切开。②砧木的处理:摘去砧木嫁接部位的所有针叶,沿着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削去一条树皮,砧木切口略长于接穗切口。③结合与绑扎:将削完的接穗切口与砧木切口左右对正,砧木切口的上下略长于接穗切口,使接穗与砧木靠紧,用塑料条从下切口以下约0.5cm处开始进行螺旋式绑扎,一直缠到接穗针叶着生部位,在加缠两圈,作一橹扣。④嫁接接后90天左右解带,同时剪掉砧木主梢和部分生长过旺的侧枝。

3.3不同的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及苗木质量的影响

3.3.1嫁接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由于红松嫁接受时间影响较大,一般都在春季嫁接,为确定更加合理的嫁接时间。芽接法从第一次嫁接成活率就较高,到6月5日以后嫁接成活率达到开始下降,而贴接法从一开始成活率较低,到5月12日成活率开始提高。根据观察,采用芽接法时嫁接时间就在苗木顶芽开始生长1cm时开始嫁接为最佳嫁接开始时间。而贴接法在苗木高生长停止时开始嫁接为最佳开始时间。

3.3.2嫁接时间对接穗生长的影响。由于嫁接时间早,接穗开始生长的就早,嫁接晚则晚,因而嫁接时间不同接穗的生长期即不同,对接穗的生长就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嫁接时间不仅对成活率有影响,对接穗的生长也同样有影响,为确定更加合理的嫁接时间,我们对接穗的生长进行了调查。两种嫁接方法均随着嫁接时间的延后,直径和高生长变化不明显,但芽接法的接穗高生长明显高于贴接法;针叶长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短,说明嫁接时间晚,对针叶生长影响最大,针叶没有完全展开。另外从表中还可看出,不同嫁接方法在直径生长上差别不大,在针叶生长上没有差异,在接穗高生长上芽接法比贴接法高出33%。说明红松嫁接不论用哪种该方法,从5月初至6月初这段时间都很好,但从生长情况看,时间从5月初开始宜早不宜完。

四、嫁接苗管理

嫁接苗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苗的生长。嫁接前清除圃地内的杂草,嫁接后除正常的除草松土外,应尽量减少圃地内的作业,由于嫁接后接穗的芽较嫩,人为活动多时容易损伤。嫁接后80-90天才能确定嫁接苗是否成活。如果接穗上的针叶仍为绿色或针叶已经脱落但顶芽抽出的新梢已达3cm以上,表明已经成活。对于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这时,可解除包扎物,对愈合较差的可重新松绑,并剪去砧木主梢,留0.5-1.0cm的桩。而采用芽接法的苗木此时不需要修剪。:

五、结语

红松嫁接苗的培育关键技术是嫁接方法。不论采用哪种嫁接方法,最主要的是掌握好最佳嫁接时间。采用芽接法的最佳嫁接时间为苗木顶芽开始生长1cm时开始嫁接为最佳嫁接开始时间。而贴接法在苗木高生长停止时开始嫁接为最佳开始时间。此时嫁接成活率最高。从苗木生长情况看,采用芽接法要好于贴接法。

参考文献:

[1]卢学义.北方林木育苗技术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381—417.

高枝嫁接技术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砧木选择;接穗采集;果木嫁接

嫁接繁殖是将果树优良品种植株上的枝或芽,通过嫁接技术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使其成活形成一新的植株的繁殖方法。通过嫁接培育的苗木称嫁接苗。用来嫁接的枝或芽称为接穗,而承受接穗的植株叫砧木。

1嫁接繁殖的特点

嫁接繁殖是无性的营养器官繁殖,所以嫁接苗能保持接穗优良品种的优良性状,而且表现生长快、开花结果早。嫁接繁殖可利用砧木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病虫、耐涝、耐盐碱等,来增强嫁接苗的抗性和适应性,从而扩大接穗品种的栽培范围,降低生产成本。也可利用砧木来调节果树和花木的生长势,使其树体矮化,满足栽培上或消费上的需要。嫁接繁殖多数砧木可用种子繁殖,而且接穗品种枝芽量也比较大,故繁殖系数高。但嫁接繁殖要提前培育砧木苗,花费时间;嫁接技术复杂,要求较高,嫁接苗的寿命比实生苗短。

2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2.1嫁接亲和力嫁接亲和力是嫁接成功的基本条件,亲和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砧木与接穗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一般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越强。果树中同种不同品种之间和同属不同种之间的嫁接亲和力一般较强,嫁接容易成活;同科不同属的嫁接亲和力弱,一般嫁接不易成活。但有些异属植物之间嫁接能够成活,如榅桲上嫁接西洋梨,枸子、牛筋条上嫁接仁果类苹果、梨、山楂等,表现轻度不亲和,有矮化特性。另外,砧木和接穗代谢状况、生理生化特性与嫁接亲和力也有关系。

2.2嫁接的极性砧木和接穗都有形态上的顶端和基端,愈伤组织最初发生在基端部分,这种特性可影响砧木和接穗接口部的生长。常规嫁接时,接穗的形态基端应插入砧木的形态顶端部分(即异端嫁接),这一正确的极性关系对接口愈合和成活是有利的。否则就不能成活,或成活后生长不良,发生早衰枯死。

2.3嫁接时期嫁接时期主要与砧木和接穗的活动状态及气温、土温等环境因素关系密切。一般砧穗形成层都处在旺盛活动状态时,气温在20℃~25℃(热带植物在25℃~30℃)的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快,嫁接易成活。生产上要依树种特性、嫁接方法要求,选择适期嫁接。

2.4砧穗质量砧木和接穗发育充实,贮藏营养物质和水分较多时,嫁接后容易成活。因此,应选择组织充实健壮、芽体饱满的枝条作接穗。

2.5接口湿度和光照愈伤组织是嫩的薄壁细胞,嫁接时保持较高的接口湿度(相对湿度达95%以上,但不能积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因此,接合部位要包扎严密,起到保湿作用,同时避免风雨天嫁接。光照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减缓,因此接口部也要尽可能遮光。

2.6嫁接技术嫁接技术是决定嫁接成活与否的关键条件。嫁接时砧木和接穗削面平滑,形成层对齐,接口绑紧,包扎严密,操作过程干净迅速,则成活率高。反之,削面粗糙,形成层错位,接口缝隙大,包扎不严,操作不熟练均会降低成活率。

3砧木的选择和接穗的采集

3.1砧木的选择适宜的砧木应与接穗有良好的亲和力;对接穗生长、结果有良好的影响,如生长健壮、开花结果早,丰产优质及长寿等;对栽培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条件适应能力强,如抗寒、抗旱、抗涝、耐盐碱等;能满足特殊的需要,如乔化、矮化、抗病虫等;繁殖材料丰富,易于大量繁殖。

3.2接穗的采集接穗应从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无检疫病虫害、已结果的母树上采。为保证品种纯正,应尽量从良种母本园成年母树上采集。接穗应生长发育充实、芽子饱满。

由于嫁接时期和方法不同,采用的接穗也不同。春季嫁接多用一年生枝条作接穗,一般结合冬季修剪采集,也可随用随采;冬剪时采集的接穗要按品种打捆,加挂标签,埋于窑内或沟内湿沙中;贮藏期间注意保温防冻(0℃~5℃为宜),春季回暖后,要控制温度、湿度条件,避免接穗发芽,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延长嫁接时间。嫁接前用石蜡密封接穗,可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

4嫁接技术

4.1嫁接时期北方果木枝接一般在早春树液开始流动后,接穗芽尚未萌动时进行,时间约在3月中旬到5月中旬。有些树种在夏季也可进行绿枝枝接。而芽接时期一般以夏秋的7~8月份为主。

4.2嫁接方法

4.2.1芽接凡是用一个芽片作接穗的嫁接方法称芽接。芽接时多不剪砧,芽接方法简单、速度快、嫁接时期长、成活率高,适合于大量繁殖苗木。芽接方法主要有丁字形芽接、方块形芽接、嵌芽接等。芽接要求接穗芽体充实饱满,当砧木和接穗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不易分离时(主要在春季)采用嵌芽接。

4.2.2枝接凡以带芽枝条做接穗的嫁接方法称枝接。枝接时多要剪砧,常在砧木较粗,砧穗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不易分离时用,枝接成活率较高,且生长较快。常用的枝接方法主要有劈接、切接、皮下接、腹接、舌接等。

4.3嫁接苗的管理

4.3.1检查成活芽接后7~10d可检查成活情况,若接芽新鲜,其上叶柄一触即落为成活;枝接后14~21d检查成活,接穗萌芽并有一定生长量时为成活。未成活者应及时补接。

高枝嫁接技术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多年观察比较,从150多个引入的葡萄品种中,筛选出了适合当地春暖式大棚栽培的优良品种黄香蜜,并对试验因春暖大棚中10多个品种,利用嫩枝嫁接法进行了改接,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介绍了隔株平茬嫁接和带穗萌蘖嫁接两种嫩枝嫁接技术和嫁接后的管理技术。

近年来,我们先后引进了150多个品种进行试种。经多年观察对比,从中筛选出了适合在鲁北地区春暖式大棚栽培的葡萄优良品种——黄香蜜。该品种属欧美杂交种,为山东省寿光市王会明培育,2004年通过潍坊市组织的省专家鉴定,定名“黄香蜜”,原暂用名“超甜”。该品种抗病性强,生长势旺,坐果率高,丰产;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850g,平均粒重14g,无核化处理后穗重可达1000g以上,粒重15g以上。果粒成熟后金黄色,晶莹剔透,玫瑰香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25%以上,果皮较厚,耐贮运。成熟后可在树上挂至1个月后采摘,风味更佳。露地栽培7月底8月初成熟,春暖式大棚内7月中旬成熟。该品种市场竞争力较强,为此,我们将园内的10多个品种进行了绿枝嫁接试验,改接为黄香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绿枝嫁接的技术要点报告如下。

1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园设在淄博市高青县田镇的李管村。该地系黄河冲积平原,壤土,土层较厚,土壤pH值7.4,含盐量0.2%,土壤有机质含量0.98%。当地年平均气温12.4℃,有效积温4918.8℃,无霜期为218天,年降水量422.6mm,年日照时数2824小时。春暖式大棚葡萄园面积1334m2,大行行距1m、小行行距0.5m,南北行向。为利于改接后的植株生长,于2004年秋结合施基肥进行了行距调整,将原来小行距0.5m一行挖除,改为行距1.5m、株距0.4m。被挖除行的架面仍保留备用。2005年春,对园内种植的4年生8612、巨星、矢富罗沙、红双味、6~12、紫珍香、京亚、早马奶、早艳、一品香、奥古斯特、奥迪亚和无核白鸡心等10多个品种进行了绿枝嫁接,改接为黄香蜜。

2改接技术要点

2.1改接前的准备

改接前1周,对改接园浇一次透水,保持园内土壤湿润。对被接砧木和接穗枝条摘心。备好嫁接刀、剪及捆绑用塑料薄膜带(宽3cm、厚0.01~0.008mm)。

2.2改接时间

在当地,露地嫁接的时间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砧木和接穗枝条均半木质化后进行。春暖大棚内葡萄3月上旬即萌发,嫁接时间可提前到4月上旬进行,比露地嫁接早1个月,这为嫁接成活枝蔓的生长和多次嫁接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2.3绿枝嫁接技术

绿枝嫁接采用两种方法:①隔株平茬嫁接。即在种植行内隔1株嫁接1株。将嫁接株上的枝蔓离地10cm左右平茬,待新梢萌发后,留3~4条生长,其余全部抹除。新梢长6~7片叶时摘心,并抹除副梢,促其早半木质化。为防止当年产量降低,被留株适当多留结果枝,并将其全部或大部分斜捆在已挖除行的保留架面上,腾出嫁接株新梢生长的空间。②带穗萌蘖嫁接。对被嫁接植株,留上部的结果枝,保留花序让其结果,并一律斜捆在已挖除行所保留的架面上,根部萌发的萌蘖或靠下部的预备枝、结果枝保留2~3个,待其生长到6~7片叶时摘心,有花序的抹除花序,让其增粗并早半木质化。两种方法形成的半木质化枝条,均于4月上旬进行嫁接。嫁接时,将接穗从母树上剪下,剪去叶片,保留1.5cm的叶柄,并放在容器内用湿布盖好备用。

将砧木枝条留3~4片叶短截,用嫁接刀在砧木横断面中间从上往下劈长约3cm的切口。如砧木粗接穗细时,可在砧木髓部外侧劈口,然后将接穗在芽上1.5cm处平剪,芽下4cm处剪断,并在芽下1cm处沿芽的两侧向下各削1刀成楔形,芽下的留面略厚于另一面,下端厚1mm,将接穗快速插入砧木的劈口中。插入时,要形成层对齐,砧木粗接穗细的要一侧对齐,接穗斜面上部露白2mm以利愈合,用塑料带从接口下端1cm处自下往上捆扎,留出接穗芽后将接穗的上口封严,然后回扎绑牢即可。

2.4嫁接后管理

2.4.1补接嫁接后10天内对接穗进行检查,接活的用手一触其叶柄即脱落,未脱落的即未接活。对未接活的可将砧木剪下一段后补接。

2.4.2除萌与摘心嫁接后要及时抹除砧木的萌芽。新梢长40~50cm时,及时捆绑在架面上;长80~100cm时摘心;摘心后生长的副梢除顶端留1~2个副梢留3~4片叶摘心外,其余副梢一律留1片叶摘心。对利用根部萌蘖嫁接后生长的新梢,可留5~6片叶摘心,并及时捆绑在架面上,顶端留l副梢,3~4片叶摘心,其余副梢一律留1片叶摘心。不论用哪种方法嫁接后生长的新梢,到9月中旬一律摘心,培养成翌年的结果母枝或成熟枝,以安全越冬。对两种方法嫁接后发生的结果枝,均在果穗以上留6~7片叶摘心,果穗以下副梢全抹除,果穗以上及顶端副梢一律留1片叶摘心。

2.4.3肥水管理嫁接前已浇水一次,嫁接后视墒情适时浇水,以提高成活率。生长期除正常的浇水施肥外,摘果后要强化水肥管理。7月下旬摘果后立即按666.7m2沟施沤熟有机肥3000kg,磷酸二铵40kg,复合肥40kg,并立即浇水。8月中旬再冲施硫酸钾复合肥50kg。从8月初开始叶面喷施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3~4次。

2.4.4修剪摘果后的修剪:采用第1种嫁接法改接的植株,如嫁接枝生长旺盛,第2年可结果,并基本达到预期产量时,可将保留株全部挖除;如达不到预期产量,可适当保留一部分结果枝,待下一年结果后再全部挖除。采用第2种嫁接法改接的植株,如摘果后嫁接枝生长旺,第2年能部分结果,可适当剪除原品种的结果枝;如生长弱,大部分第2年不能结果,可适当多留原品种的结果枝,待下一年结果后再全部剪除。冬剪:直径达到1cm以上的嫁接枝蔓,可剪留80~100cm,作第2年的结果母枝,达不到的,则留3~4芽短剪。原品种保留的结果母枝均按常规修剪。

2.4.5病虫害防治大棚内病虫发生较少。萌芽前喷1遍3~5°Be石硫合剂;生长期铺地膜并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福美双等防治白腐病;开花前喷歼灭、速灭杀丁等防治蓟马等。拆膜后,杀菌剂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防治霜霉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