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森林防火的主要措施范例(3篇)

时间:

森林防火的主要措施范文篇1

关键词:森林防火;措施;有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S762.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24.071

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任务,加强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需要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依照森林资源的防火管理标准,建立适合森林资源防火管理的对策方案,合理分析森林资源管理措施的方案,有效分析森林防火的管理标准,建立适合我国森林资源防火管理保护的预警措施,尽可能地完善森林资源的管理。

1森林防火措施

1.1加大对森林防火的宣传

地方政府应该大力宣传控制火源、杜绝违规森林用火,保护森林资源。森林防火宣传是森林防火的重要一环。因此预防火灾隐患是森林管理与保护要注意的工作重点之一,一旦火灾发生森林资源被烧毁,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1.2强化对森林防火的认识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森林资源的防火管理标准,建立适合森林资源防火管理的对策方案,分析森林防火的管理标准。森林防火是关系到林业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国家相关部门要从立法的角度制定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监督,严防森林火灾隐患。

1.3落实防火责任,加强防火控制

由于森林火灾不仅威胁森林资源还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全民参与,林业等部门及社会各界都要加强基本的森林防火认知。由林业主管部门统一指挥随时监控,全民总动员共同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森林防火过程中责任落实到每个具体岗位人员,首先建立科学防火的预防方案,还有火灾应急方案,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层层落实承担责任,才能在森林防火过程中做到反应迅速、统一指挥、严密监控、把火灾消灭在隐患中。

1.4实行防火教育制度

由于森林火灾的发生愈演愈烈。在宣教过程中要做到反复宣传、专业化宣传、普及化宣传、基本性宣传、难点宣传,加强政策和刑法宣传。

1.5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优化林业防火监测体系,在林业防火的管理方法上寻找新途径,使林业防火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用有效的管理和时时监控完成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发展。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森林防火管理行业也得到普遍应用,通过收集山林亩数、树木种类、成活率等数据信息方式建立一系列森林防火资源通讯网络,以无线模式和短波模式为主的通讯网络,不仅提升森林防火的管理水平还突破林业执法人员不足的困境,并实现森林防火管理信息化。特别是无人飞机、摄像头在森林防火执法管理中广泛应用,使森林防火执法的效率和效果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表明我国森林防火管理已进入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1.6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测和预报

森林火灾的预测主要是根据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天气的湿度情况等,对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主要分为火险预测、火灾预测、可燃物湿度预测等。它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对火源进行处理,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防火积极性,保证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森林火险的预报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出现火灾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火险等级通报,以引起人民群众的注意。

强化对森林防火的认识,落实防火责任,加强防火控制,实行防火教育制度,提高民众的防火意识,加强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实现森林防火体系,调动整个社会来防止和应对森林火灾。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要充分的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加大对森林防火的宣传,强化全民的森林防火责任和意识,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测和预报,提高火灾防治决策的可信性。

2结语

林业资源对人民生活环境和国家的各项经济生产都具有重大影响。森林资源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森林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各种突发性火灾问题。本文重点论述了预防森林防火的一些必要基本措施,如建立良好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强化管理队伍建设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整个林业资源发展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旭斌.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

[2]线锦锋,江东恒.分析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的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

森林防火的主要措施范文

2009年1月1日我县又进入新一轮森林防火期,根据省人民政府12月5日召开的全省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市人民政府12月12日召开的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县人民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县森林防火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全省和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县今春以来森林防火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2009年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积极行动起来,更加扎实有效地抓好2009年森林防火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开创森林防火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年森林防火工作绩效突出

20*年的森林防火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科学指挥下,经过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军、警、民的团结奋斗和顽强拼搏,有效遏制了森林火灾爆发势头,防止了森林火灾发生,全县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火警,被市人民政府考评为优秀,圆满实现了无森林火灾、火警的“双无”工作目标,为保护森林资源安全、维护林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多次批示并深入基层林区检查指导防扑火工作。县林业局把森林防火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局领导班子包片负责7个乡(镇)森林防火工作,县森林防火指挥部20个成员单位都把森林防火作为一件大事,给予支持和保障;各乡(镇)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所、林业站一把手和班子全面实行森林防火负责制,从纵向上把森林防火责任制延伸到乡(镇)长、村(社)主任、村民小组长、户主、林权所有者这“五个”关键人身上,横向落实到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各相关部门。切实做到早安排、早动员、早准备、早落实,牢牢掌握森林防火工作的主动权。

二是强化宣传,普及培训。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制定了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和岗位培训意见,发放了扑火指挥员、林火管理、扑火队员、乡村四类森林防火应知应会手册,大力推进宣传教育和岗位培训社会化,做到宣传、培训同步入乡、村、组、户。

三是突出重点,严管火源。根据省人民政府确定的20*年为“野外火源管理年”,我县全面推行五个百分百的野外火源管理制度,做到林区农户100%与村民小组长签订森林防火安全责任书;防火检查点对进入林区的人员100%进行实名登记;林区生产用火100%执行计划用火许可证制度;痴、呆、聋、哑、精神病人100%落实责任监护人;对违规用火100%进行查处和责任追究。

四是精心组织,逐段施治。在元旦、春节、全国两会、全省两会、清明节、五一节等关键时段,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强化火险趋势分析,掌握主动权,制定了预防应急处置方案,逐段施治。在预防上做到严密布防、严密监测、严阵以待,处置上做到以人为本、快速反应、重兵扑救,保证首次扑救成功。

五是加强检查,狠抓落实。从20*年1月中旬开始,我县对20*年森林防火工作大检查作了重点安排,明确了检查内容,先后派出县级工作组4支20人深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对责任制落实、隐患排查等方面开展明察与暗察相结合的森林防火专项大检查,重点是抓落实、查隐患、促整改,检查督查成效明显,有效地推进了各项措施的落实。

总的来说,20*年我县的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综合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基本经验。但是,我们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林防火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单位和乡(镇)对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和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少基层负责人责任意识淡漠,思想麻痹,并没有把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山头;对火灾隐患整改态度不坚决,工作不得力,甚至敷衍了事,走过场。二是宣传工作不到位,尤其是一些边远村寨宣传工作仍然不能做到全覆盖。三是是野外火源管控力度不够,对生产性用火管理抓得不够紧、不够严;扑火应急预案的落实也存在差距,应急通信保障问题多,森林火情火灾的报告制度没有按统一、归口的要求落实到位。四是基础设施和地方森林消防队伍薄弱、滞后、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扑救高山森林火灾,安全隐患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五是乡村森林火灾综合防控体系不健全,认识、责任、经费、人员、措施落实到位的难度较大。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予解决。

二、把握形势,明确工作思路,切实抓好2009年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防火工作是国家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各级政府行政能力及公信力的重要工作。对此,党和国家领导都高度重视,温总理明确提出森林防火工作必须做到认识、责任、经费、人员、措施“五落实”;回良玉副总理反复强调,要切实做到组织领导、责任经费、工作措施三强化。在推进林业改革和加快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林业局提出了“盛世兴林,防火为先”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思路,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森林防火工作全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准确定位森林火灾的人为属性和自然属性,充分估计到森林防火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

(二)必须突出重点,很抓落实。“森林防火”并非单纯的“扑救森林火灾”。救火不是目的,防范才是重点和根本。我县的森林火灾几乎百分之百是人为引发的,防火其实就是防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必须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在预防上下足功夫,一抓到底,把具体责任和任务落实到乡、村委会、村民小组,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三)必须建立地方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森林防火不仅是防火部门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共同的义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各级领导和森林防火机构仍要把森林防火责任当作义务,自觉地把各项责任落实到位,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提高森林消防执法的威慑力和实效性,提升森林防火指挥的整体联动水平。

(四)必须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加强宣传教育,使森林防火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广泛深入人心,为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创造有利的社会氛围。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护林区防火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突出重点,努力开创森林防火工作新局面

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全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及省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召开的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监测防范,提高应急能力,科学处置火情,立足于防大火、扑大火,牢牢把握森林防火工作的主动权,切实做到火患早排除,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努力实现“三个力争”(即力争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1‰,力争森林火灾当日扑灭率高于95%,力争把境外火拒之于国门之外)和“三个确保”的工作目标(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伤亡事故,确保不发生火烧连营)。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追究。要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和统一指挥,全面落实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林业主管部门担主责、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司其责的“三线”森林防火责任机制和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林业主管部门领导是重要责任人、单位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四个责任人”制度,层层把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包片责任和地块责任落实到乡(镇)长、村(社)主任、村民小组长、户主、林权所有者“五个”关键人,把防火措施落实到林区基层、山头地块和防火一线。森林防火期内,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把森林防火工作当作头等大事,亲自抓研究部署,亲自抓检查落实,亲自抓薄弱环节,协调解决好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工作经费、物资储备、后勤保障等问题;要汲取今年易门县、香格里拉县和永仁县三起森林火灾教训,举一反三,未雨绸缪,切实落实森林防火各项责任和措施;对因工作疏漏,管理不严,造成森林火灾多、损失大的,要严格按照行政问责制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二)加强防火管理,严格依法治火。一要针对野外火源管理依然存在执法不严、惩戒不力、查处不及时的问题,继续依法依规强化五个100%野外火源管理制度的落实,切实加强森林火险源头管理。针对林区火灾隐患整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问题,着力抓好隐患限期整改制度落实,提前认真排查并及时消除林区火灾安全隐患。二要扎实做好城市面山、两个自然保护区、重点林区、林缘周边、边境一线、公路沿线、人员活动密集区的巡护管理工作。三要与专职护林员100%签订巡山守护责任书,明确护林员、重点公益林管理员的管护区域和管护责任,统一标识、持证上岗,保证看住山、护住林、防住火。要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森林火灾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和措施,实行挂牌管理,确保重点林区平安。在元旦、春节、清明节、木鼓节、五一节等敏感时段,全面推行林区禁火制度,确保紧要和敏感时段森林防火工作不出大的问题。四要运用更加有力、有效的法律手段、法律措施来调整和规范森林防火工作,严肃查处违规用火和森林火灾案件,涉嫌犯罪的,森林*机关要从快从严审理,依法提请检察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构不成刑事犯罪的,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三)加强宣传教育,做到防患未然。一要以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抓手,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强化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重点宣传报道全省各地依法治火、打击放火犯罪、进行责任追究的情况,做到警钟常鸣。二要以宣传《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为切入点,做好各级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增强公众的森林防火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能力。三要以“关注森林、防火减灾、科学发展”为主题,抓好全县森林防火宣传月、中小学生森林防火宣传周和清明文明祭祀宣传周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森林防火宣传,使森林防火知识进乡入村、进组入户、进校入班、进山入林,营造良好的森林防火舆论氛围。四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突出安全防火和安全扑火两大主题,针对林火管理员、扑火指挥员、扑火队长、应急通信、扑火队员及广大林农,全面开展森林防火培训,努力提高管控和应对森林火灾的实战能力。会后,县防火办还要组织5乡2镇的分管副乡(镇)长、林业站长及新任扑火队长、调度统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各乡(镇)要及时组织召开乡(镇)长、村长、村民小组长、护林员、户主、林权所有者的森林防火知识培训会议,力争培训率达到100%。

(四)加强能力建设,打牢防火基础。一要根据《*省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本着“急用、管用、实用”的原则,切实搞好森林防火项目建设。二要加快建立健全县、乡、村、村民小组四级森林火灾应急处置体系,形成责任明晰、任务明确、措施有效、反应快速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网络,并按标准做好防灭火物资储备,为防范和应对突发森林火灾提供有力保障。三要制定森林防火应急体系建设标准,依托地理信息、网络办公等系统,抓紧建设县级森林火灾应急指挥平台,构建数字化、可视化、高效运转的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系统。四要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夯实基层”的原则,推进基层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即:每个乡(镇)有1个森防指挥所、1支半专业扑火队、1名合格扑火指挥员、1名专职防火检查员,每个村有1支应急扑火队、1名扑火指挥员、1名专职巡山护林员),切实加强对乡村森林防火薄弱环节的领导。

(五)加强队伍建设,完善防扑机制。一要在县级建立1只至少30人的半专业森林消防扑火队,各乡(镇)也要建立一支至少30人以上的季节性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各乡(镇)要以预备役民兵为依托,组建季节性民兵应急扑火队。二要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着力推动村级或村民小组、森林防火协会以及各类驻林区单位、森林经营大户组建快速义务扑火队伍,使之成为处置森林火灾的第一梯队,提高“打早、打小、打了”的成功率,各乡(镇)要加快探索建立以村为单位,适合各自实际的森林防火协会和群策群防新机制,先挂牌成立并进行培训和业务开展的协会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将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三要加强协调,继续与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消防共建森林防火应急扑火队,建立稳定、有效的军地扑火协作机制。四要按照“准备充分、保障到位”的原则,提前落实防灭火物资,确保应急之需。

(六)加强预警监测,提高应急水平。一要加强林火监测预警。巡山护林员、了望监测员要加大火情巡查和监测的范围和密度,全方位、全天候地对重点林区、重点火险区、火情频发区实施准确监控,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力求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所)办公室要坚守值班岗位,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保持通讯畅通,严格执行火情快报和无火情零报告制度,做到有领导带班,妥善处置每起森林火情,同时严格执行归口管理、统一上报的制度,提高森林火情信息处置的时效性、准确性(关于值班问题我在强调一下,在过来的这些年,个别乡(镇)工作人员做的不是很好,希望在今后工作中进行整改)。二要做好防扑火物资储备。县指挥部必须建立防扑火物资储备库,备足各种扑火机具、车辆、物资、通讯等必要装备。三要随时保持战备状态。森林防火期间,各类森林消防队要高度戒备、驻西、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要作好应急准备、严阵以待,一旦发生火情,能迅速集结,主动出击,有效扑救。四要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尽快完成《西盟县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期前,各乡(镇)都要完成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准备工作。

森林防火的主要措施范文

论文摘要阐述了当前主要森林防火措施之一“严禁烧田坎,严禁炼山造林等野外用火“难以实施的原因,并据此原因提出了提高森林防火的技术措施,即提高林分的防火能力、有条件地实施炼山造林、修建农(田)林(分)间的防火带、在森林防火重点林分实施防火带网格化等。

森林火灾已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森林防火已成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甚至是各级政府在森林防火期的一项十分突出的工作。近年来,用于森林防火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行政资源越来越多。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频频出台森林防火的法规、政策文件,禁火令(禁止炼山、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及各种处罚措施,频频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检查、督察。应该说对森林防火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也取得了效果。然而森林防火的形势却仍然十分严峻。笔者以江西省赣州市的实际情况为例,浅述从技术措施层面有效解决几个森林防火难点的思考和建议,供参考。

1对当前主要森林防火措施之一“严禁烧田坎、严禁炼山造林等野外用火”的思考

据统计,造成森林火灾的主要成因之一是农民烧田坎、上坟烧纸、弱智人员玩火等人为野外用火。那么,除人为活动、雷电等外在因素外,森林的分布、林分的组成、林木的阻燃能力可以说是森林火灾成因的一个客观内在因素,人为野外用火主要包括烧田坎、上坟烧纸、弱智人员玩火、炼山造林等是导致森林火灾的重要因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农村普遍生活燃料已不再是柴草为主了,田坎上的草灌不烧不铲,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铲割下来,如果不烧掉,不易腐烂,也会影响农作物种植。因此,农民普遍用烧田坎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成为一部分农民的一项习惯性农事活动。单纯地从森林防火需要的角度禁止烧田坎,部分农民对此不是很理解,仍然抱着侥幸心理去烧田坎。上坟烧纸是我国民俗传统,一刀切的禁止,实践中是难以实现的。

采伐迹地人工造林,如果不炼山造林,确实杂灌太多,整地造林难度太大,而且造林效果差,不利于幼林生长,严重影响人工商品林的经济效益。说明炼山造林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因此,简单的一刀切“禁止炼山造林”的做法,实践中是难以做到的。单纯从森林防火的角度禁止炼山,有人认为存在林业内部部门的本位主义倾向,不利于林业的整体发展。

然而烧田坎、上坟烧纸又的确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因素;还有弱智人员玩火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应该注意到,弱智人员玩火主要是在山下路边、人群活动频繁的地方,特地跑到远山林子里面的较少。真正要靠其监护人把这些弱智人员全天候监护起来,客观上难以实现。

2建议

在继续做好原有的森林防火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提高森林防火效果。

2.1提高林分的防火能力

在易发森林火灾地段,如人为活动频繁处的林分、上坟烧纸周围的林分、农田边缘的林分等,种植一定比例的防火树种,增强森林的自身防火功能。在容易受到人为活动影响的林分,特别是在山下道路边的林子,混交种植一些阻燃性能较强的树种,如木荷、银木荷、花榈木、油茶、茶树、石笔木、火力楠、马蹄荷、杨梅、桃叶石楠、阿丁枫、乐东拟单性木兰、深山含笑、乳源木莲、丝栗栲、苦槠、甜槠、青冈、冬青、米老排、交让木、椤木石楠、女贞、竹柏等防火性能较好的乡土树种,以增强森林自身的防火功能,降低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据报道,防火树种达到25%~30%的比例,林分自身的防火功能能够得到较好的体现。

2.2有条件地实施炼山造林

应该实施有条件的炼山造林。不炼山的确不利于人工造林,不能因为怕发生森林火灾就禁止炼山,况且发生的森林火灾绝大部分都不是炼山造成的,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为防止炼山造林引发森林火灾,应该研究制定安全炼山、可以达到安全炼山要求的技术条件(标准),如适宜的气象因子(风力的大小、风向、空气湿度等)条件、需要的隔离带的宽度、守护人员的数量等技术指标,就可以炼山造林;否则,就不能炼山。炼山安全系数达到什么程度,就算是安全等,制定了标准,就好操作,让炼山造林者有标准可依。

2.3修建农(田)林(分)间的防火带

实践证明,仅仅靠严禁“烧田坎”的一刀切的做法,效果不甚理想。一方面要继续宣传不准烧田坎;另一方面应该采取标本兼治、疏导的方法,可以在路边做些防火的技术处理,即在山脚下有农田的地方,沿农田与林分交界处靠林分一侧修建一定宽度的防火带,可以是防火林带,也可以是不种树草的防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