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栽培技术(收集5篇)
百香果栽培技术篇1
关键词降香黄檀;造林技术;育苗;选地;幼林抚育
中图分类号S792.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8-0175-01
降香黄檀俗称海南黄花梨、海南香枝,又名花梨母降香木、香红木。降香黄檀的木材俗称“花梨木”。香枝木密度大,硬度高,花纹尤其美观,在我国木材加工行业、收藏业以及高档消费品业中备受青睐。降香黄檀生态功能强,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五华县山地面积大,荒山荒地多,林分结构简单,生态功能低。发展降香黄檀种植,对于增加木材战略资料储备、缓解珍贵用材供需矛盾、增加森林碳汇、提高林农收入、弘扬森林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五华县大力发展以降香黄檀为主的珍贵树种种植,不仅生态效益好、材质佳、使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可观,而且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森林结构调整,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现总结降香黄檀造林技术,以供参考。
1育苗
宜选择砂壤土地块作圃地。播前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h,捞起后均匀撒播于床面,然后覆土盖草,晴天早晚浇水,保持床面湿润,10d左右种子萌发,萌芽期15d。待苗高4~5cm时,选用子叶健全、肥大、苗径粗壮、果壳正常脱落的苗木分床移栽于容器内,15d左右即可长出新根,30d抽梢生长,期间薄施氮肥,以后要供应足够的水肥,以促进苗木生长,提高出苗量。幼苗一年生高50~60cm,地径粗1.0~1.5cm即可出圃[1-3]。
2选地
降香黄檀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在陡坡、山脊、岩石、干旱瘦瘠的地区均可生长,五华县地处粤东丘陵地区,常年气温较高,干湿季明显,非常适合降香黄檀的生长,海拔600m以下的荒山荒地和采伐地的阳坡、半阳坡,土壤为褐色砖红壤和赤红壤等土壤类型,均可造林。
3整地
做好种树前的准备,砍杂除杂、炼山、开垦植穴。采用穴植的方法种植,植穴的规格(长×宽×深)约为50cm×50cm×40cm,穴距为3.0m×2.5m,栽植密度以1350株/hm2左右为宜。造成林前一年冬季完成挖穴,穴土经过风化后,在造林前1个月即要回填穴土,回土要打碎石块、树根,先回表土后回心土,当回土至50%左右时,每穴施复合肥0.15kg、钙镁磷肥0.215kg,然后与穴土充分混匀后继续回土至平穴备栽[4-6]。
4适时种植
种植应在早春雨透后的阴雨天进行,栽植时先在植穴中央挖一个栽植孔(比苗木泥头稍大稍深),移栽前去掉苗木的包扎材料后,并对苗木进行再次选择,然后浸泡生根粉。种植时带土轻放于栽植孔中,扶正苗木适当深栽,然后在苗木的四周回填细土,回满时用手把回填土压实,使苗木与原土紧密接触。继续回土至穴面,压实后再回松土呈馒头状,以减少水分蒸发,或开排水沟,防止积水,以免烂根[7-8]。
5幼林抚育
5.1中耕除草、扩穴
降香黄檀移栽后第1年,是生长较为缓慢的一年,易受极端气候与藤蔓、杂草影响。因此,种植后当年,在雨季末期(9月)松土、锄草l次。植后第2年在做好除蔓、除草、松土的同时,应做好扩穴工作(每年雨季前、后各1次)。同时,每年雨季施肥2次,每次施复合肥0.15kg/株。
5.2修剪
降香黄檀分枝较低,侧枝粗壮。幼林第一年,适当暂留一定的侧枝,不要过早、过分剪秃所有侧枝。待幼林逐步长高,才逐步向上修剪,以利于幼林进行光合作用,促进发根。
6病虫害防治
6.1病害防治
一是炭疽病的防治:炭疽病常侵染苗木及幼树的叶片或嫩枝,可于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喷防,每15d喷1次;秋冬季节或起苗前集中烧毁枯枝病叶。二是黑痣病的防治:黑痣病在苗期及幼树期危害叶片、小枝及果荚等,可在新叶开放后每隔15d喷1∶1∶100波尔多液1次,共喷2~3次。
6.2虫害防治
一是伪尺蠖的防治:可于4月上旬至5月中旬,选用敌百虫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防治。二是瘤胸天牛的防治:可于成虫活动盛期(3—4月),用竹竿敲落加以捕杀。卵及幼虫初期可人工捕杀,或将90%敌百虫、50%双硫磷、马拉松、80%敌敌畏300~400倍液注入虫孔熏杀。
7参考文献
[1]傅祝安.降香黄檀栽培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2(1):87-88.
[2]温荣芬.降香黄檀育苗技术[J].北京农业,2012(3):40.
[3]蔡岳文,曾庆钱,严振,等.降香黄檀规范化栽培技术[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1):14-16.
[4]倪臻,王凌晖,吴国欣,等.降香黄檀引种栽培技术研究概述[J].福建林业科技,2008(2):265-268.
[5]林伟龙.降香黄檀引种试验栽培技术与推广[J].林业勘察设计,2008(1):181-183.
[6]李青春.降香黄檀的培育及栽育苗技术[J].吉林农业,2012(2):162,163.
百香果栽培技术篇2
[关键词]水稻高产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5-0041-02
1华坪县水稻生产及农业科技工作开展情况
1.1水稻生产概述
华坪县幅员面积2156.2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3198.3米,最低海拔1015米,是丽江市海拔最低、气温最高的县。水稻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28万亩,其生产直接影响到全县人民的口粮供应,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县在水稻生产上,采取了品种更新、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联防联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来提高单产,2016年全县水稻平均单产505.5公斤,在全市处于较高水平,总产量26664吨,占大春粮食总产量的39.5%。种植区域分布于海拔1015-2000米的范围,其中海拔1600米以下地区为杂交籼稻区,总面积4.86万亩,占总面积的92%,平均单产650公斤,是我县的水稻主产区,90%的种植面积分布于海拔1400米以下的河谷。是我省水稻高产地区。主推水稻品种有Q优2号、内香8156、宜香4106、Y两优1号和Y两优8818。海拔1600米以上地区主要是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其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粳稻品种,主要种植品种有楚粳28号、云粳优17粳、鄂粳杂1号等。
1.2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及应用情况
1.2.1水稻良种推广
以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为主的两杂新品种推广,对华坪县粮食增产发辉了重要作用,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稻全县水稻总面积的91.5%,其中河谷区籼稻以全部种植杂交品种,山区也逐步推广粳型杂交稻。杂交玉米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88%,两杂种子已成为我县农作物主要推广种植品种。
1.2.2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华坪县2008年列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项目实施主要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环节,开展野外调查、采样测试、田间试验、配方设计、配肥加工、示范推广、宣传培训、数据库建设、耕地地力评价、效果评价、技术研发等十一项工作。2012-2015年已完成大田土样采集2500个,同时完成了样品的检测分析,获得化验检测数据8000多个,实施田间肥料效应正规实验20组,制定配方10个,发放施肥建议卡30000份,培训农户5000人次,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万亩。建立24了个农户施肥情况观测点,同时对芒果、茶叶的配方施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2.3农机技术推广
多年来华坪县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争取农机补贴资金,推广新型农机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目前以累计推广联合收割机、旋耕机等大型农机具60多台,微耕机等小型农机具400余台,基本实现了稻田耕整和稻谷收获机械化。使用新型农机具进行水稻生产,每亩可节约耕整、收获费用130元,同时加快了水稻移栽M度,缩短了移栽时间,保证了大面积水稻能够在最佳节令种植、收获。
1.2.4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农业部门充分利用农业项目资金,开展针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逐步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通过培训农民已较好地掌握了西瓜嫁接、芒果嫁接等农业先进技术,提高了农民科学水平、用科学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1.2.5农作物病虫害联防联治
华坪县农业局动员全体农业科技人员,积极行动,组织农户按照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配药、统一喷药、统一检查的五统一方法,组织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在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组织联防队,调配喷药机械,开展统防统治,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危害。在搞好喷药防治的同时,积极推广杀虫灯等物理杀虫方法,降低虫口密度,减轻病虫危害。
2总体布局、实施内容及进度安排
2.1总体布局。鲤鱼河流域片实施8500亩示范片,包括拉毕、梭罗、楠木、德茂等四个村委会实施。新庄河流域片实施7060亩示范片,包括新庄、天星、和爱、折里、荣将等五个村委会实施。在两个示范片建立两个百亩核心区两个千亩展示区。
2.2实施内容
2.2.1主导品种。根据高产创建的总体要求,结合华坪县万亩水稻示范区生产、生态特点与优势,确定鲤鱼河片区以“Q优2号、丰优香占、宜香4106”等为主导品种;新庄河流域片区以“Q优2号、内香8518、德优4727”等为主导品种。通过统一供种方式,万亩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2.2.2主推技术。
(1)培育适龄壮秧
可采用薄膜育秧或湿润稀植薄膜育秧:采取160cm开厢,厢宽130cm,厢沟深25cm、宽30cm,平整厢面后将消毒浸种后的种子撒于厢面,每亩移栽田用种1.0kg,将其种子播于30m2的厢面上,然后覆盖细粪或草木灰,浇水浸透厢面后拱架覆膜,保持厢面潮湿。二叶一心时每30m2育秧田施尿素1.0kg,称“断奶肥”,同时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8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青枯病;四叶时每30m2育秧田施尿素1.0kg,同时采用旱育旱管和及早防治病虫害;移栽前3-4天,每30m2育秧田施尿素1.0kg,称“送嫁肥”,要求每苗带3.0个以上分蘖。
(2)定量基本苗
①百亩核心区产量设计:期纳镇计划亩产800K,亩有效穗达18-20万穗,穗总粒160-180粒以上,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9克,最高茎蘖数30-35万苗,成穗率65%以上。②千亩展示区产量设计:计划亩产750K,亩有效穗达18-20万穗,穗总粒150-170粒以上,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9克,最高茎蘖数30-35万苗,成穗率65%以上。③万亩示范区产量设计:计划亩产700K,亩有效穗达18-20万穗,穗总粒140-160粒以上,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9克,最高茎蘖数30-35万苗,成穗率65%以上。
(3)实施精确定量栽培施肥技术
①百亩核心区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在亩施足1000kg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化肥(N:P:K=1:0.5:0.8),鲤鱼河片区:每亩施用化肥尿素29.7kg(折N13.7kg),普通过磷酸钙50kg(折P2O58kg),硫酸钾肥20kg(折K2O10kg);新庄河片区:每亩施用化肥尿素27.6kg(折N12.7kg),普通过磷酸钙50kg(折P2O58kg),硫酸钾肥20kg(折K2O10kg)硫酸锌肥2kg,促穗、增粒、增产。②千亩展示区和万亩示范片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在亩施足1000kg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化肥(NsPsK=1s0.5s0.8),鲤鱼河片区:每亩施用化肥尿素27.6kg(折N12.7kg),普通过磷酸钙50kg(折P2O58kg),硫酸钾肥20kg(折K2O10kg);新庄河片区:每亩施用化肥尿素24.5kg(折N11.3kg),普通过磷酸钙50kg(折P2O58kg),硫酸钾肥20kg(折K2O10kg)硫酸锌肥2kg,促穗、增粒、增产。
(4)实施精确定量灌溉技术。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清水浅插、薄水分蘖、苗够搁田、追肥浅灌、寸水孕穗、湿润壮籽、干湿交替”的管理技术。我县各稻区从移栽后至茎蘖数达到预期有效穗数的80%前,浅水(2-3cm水层)管理,干湿交替,做到以水护苗,促进秧苗早发新根和早长有效分蘖,提高有效穗数。茎蘖数达预期有效穗数的80%时撤水分次晒田,达到田面不陷脚程度,控制无效分蘖,直到茎蘖数开始下降、水稻叶片退绿、叶挺秆壮、基部变圆变硬、主茎开始拨节时灌浅水结合施肥,后期浅水管理,干湿交替,收割前10天撒水晾田。
(5)加强病虫害防控
主要病害有白叶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螟虫、飞虱、叶蝉、粘虫。①防治白叶枯病可采用72%农用链霉素20-30g兑水60kg喷雾防治。②防治稻瘟病可采用4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120g兑水60kg喷雾防治。③防治稻曲病可采用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40g兑水60kg喷雾防治,水稻小苞期和大苞期各施药一次,同时可防治水稻纹枯病。④防治条纹叶枯病可采取拔除病株后用药防治飞虱。⑤飞虱、叶蝉、粘虫可采用80%敌敌喂乳油6-8ml或10%蚍虫啉20-30g兑水60kg喷雾防治。⑥防治螟虫采用20%杀虫双0.25-0.35kg拌细土30kg撒施,还可兼治叶蝉。要求以村为单位组织联防,秧田期联防2-3次,大田联防2-3次,确保样板达到高产优质目标。
2.2.3技术培训
⑴县、乡技术干部培训。培训四次120人次:3月份综合技术培训,6月份中期管理技术培训,7月份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8月份各类试验示范样板良种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观摩及培训。
⑵村、组干部及农户培训200场次,19000人次。其中3月份会议培训100场次5000人次;4月移栽技术现场技术培训指导100场次5000人次;6-7月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施肥技术现场培训100场次5000人次;8月各类试验示范样板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观摩及培训40场次4000人次。
3项目实施及验收结果
3.1示范片概况
华坪县水稻高产创建分两片实施,面积为22540亩,涉及2乡3镇、19个村委会、123个村民小组、5586户农户。第①片在石龙坝乡德茂坝子6组种植面积186.5亩,涉及农户95户;千亩展示区在石龙坝乡德茂村1-9组,面积1015.5亩,涉及农户704户,万亩示范片辐射区辐射带动中心镇、石龙坝乡和兴泉镇的13个村。面积为12529.5亩。主推水稻品种Q优2号,第②片在荣将镇膏泽村2组和荣将镇哲理大桥机耕路两种植面积275.5亩,涉及农户163户,千亩展示区在荣将镇膏泽村1-5组,面积1014亩,涉及农户648户,万亩示范片辐射区包括荣将镇和新庄乡的6个村,面积为10010.5亩。主推主导水稻品种内香8156、Q优2号等品种。项目区水稻全部按照“五统一”的要求种植。
3.2测产验收结果
8月11日-13日,县农业局组织县级相关技术人员对两个示范片按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万亩示范区三层次进行了理论自测,其中,第1片在石龙坝乡鲤鱼河流域,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871.9千克,千亩展示区平均亩产791.2千克,f亩辐射区平均亩产692.1千克;第2片在荣将镇新庄河流域,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829.6千克,千亩展示区平均亩产771.4千克,万亩辐射区平均亩产669.2千克。两片百亩核心区加权平均亩产850.75千克,两片千亩展示区加权平均亩产781.3千克,两片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695.65千克。市级专家组根据县自测情况及操作实际,对第1片石龙坝乡鲤鱼河流域示范片进行了全田机收实测,对第2片荣将镇新庄河流域进行了理论复测。
根据复测结果及自测情况综合分析并进行调整,专家组认为,华坪县2016年水稻高产创建理论测产、实测与自测结果基本吻合,完成了省下达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任务。
4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分析
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达到850.75公斤,千亩展示区平均亩产达到781.3公斤,示范区22540亩,平均产量695.65公斤,比项目区前三年平均产量586.5公斤增产109.15公斤。可增加稻谷246.0万公斤,增幅18.6%,按2.00元/公斤计,直接增加产值492万元,加上节约增效138.8万元,最终该项目活动可增加经济效益630.8万元1.9万农户人均增收332元,带动全县12.56万农民人均增收50.2元。
4.2社会效益分析
一是增加稻米172.2万公斤,同时增加饲料原料155.7万公斤;二是有利于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业产业粮经结构比例调整,促进经济作物种植,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有利于土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利于扩大蔬菜、烤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提高种植规模效益。
百香果栽培技术篇3
香椿芽货真价实赢得美誉连连
香椿芽有着令人惊喜的美味和娇嫩,浓郁的香味深受人们喜爱,自古就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历史记载,乾隆皇帝曾8次在春天时到天津北部山区品尝刚刚采摘的鲜嫩香椿芽做的各种菜肴,还重金悬赏一年四季能种出香椿芽的人才,直到临终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百年之后的今天,李忠老师刻苦钻研,反复实验,终于研发出了一年四季无土栽培生产香椿芽技术,他的香椿芽香味浓郁、口感极佳、鲜嫩无比,成功填补了千年蔬菜领域香椿芽只能春天靠树上发芽生产的空白。李忠老师生产的香椿芽营养之丰富远高于其他蔬菜,香味独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四季佳蔬。近些年来,李老师学生在全国各地生产的香椿芽更是持续热销,其种植前景无比广阔。
天津市红油香椿芽种植园的李忠老师,不仅靠栽培香椿芽买房又买车,走上致富路,还带领成百上千名读者一起发家致富。仅2011年一年时间,李老师就传授了300多名学员。
李忠老师的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在本刊连续推广了6年,无一投诉。其香椿芽栽培技术简单,易于操作,投资小、见效快,受到小本创业者的极大欢迎,在本刊读者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而也成为本刊最为火爆的投资类项目之一。
在连续四届的创业周上,李老师带着香椿芽千里迢迢赶赴济南,为的就是让选项者亲眼看到货真价实的特色产品。李忠老师和他的香椿芽不仅成了读者心中最耀眼的致富明星,而且更有一群又一群的观众围在他身边不断咨询。李老师作为创业专家,在杂志社举办的“读者俱乐部”座谈会上,讲述了自己坎坷艰难的创业经历,现场读者都被他执著的精神所感动,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这位朴实憨厚的天津汉子。
在连续五届的读者节上,香椿芽凭借技术实用,特色十足的产品优势,吸引了大批的选项者,所以李忠老师的展位前,总是围满了慕名而来的学员和驻足倾听的投资者。每次展会下来,现场都会有几十名学员主动报名,读者节过后就纷纷去天津和李老师学习技术。当场交纳学费函授的投资者更是不胜枚举,虽然有很多创业者是第一次来展会,但是看到了参展的香椿芽,品尝了解后极为认可。
因李老师是读者当中致富的代表人物,众多读者都给本刊打来电话,想和李老师见一面,听一听他的致富经历。因而,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不但积极邀请李忠老师冠名创业周和读者节活动,更是将其邀请到答谢晚宴的现场,为广大读者解答创业疑问。
2011年10月23日,在《现代营销》第五届读者节与山东济南创富展的现场,山东电视台《创富英雄》栏目组和晚间新闻栏目组,分别来到李忠老师的展位中对其进行现场采访。李忠老师的香椿芽项目经电视媒体现场的的采访,广泛播出之后,马上引起了轰动效应,济南当地慕名而来的学员,把香椿芽的展位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中小投资者急于了解香椿芽项目,慕名而来的读者期待能从李老师这里获得创业经验,还有多家电视台媒体记者在等待时机采访……当时的场面热闹极了,现场的火爆程度让采访记者都大吃一惊!李忠脸上挂着汗珠,耐心地介绍着香椿芽的栽培方法和市场前景。那天,香椿芽现场报名学员高达56人!
2011年9月23日,李忠老师受《现代营销》多次邀请,驱车千里到杂志社做客。李老师一直说:“我是农民,也是《现代营销》曾经的老读者,如今能借这个媒体平台,将自己的创富项目推广出去,赚多少钱都是小事,能够造福百姓,帮扶当初和我一样的创业者,这才是最让我高兴和欣慰的收获。所以,在杂志开展的“创富援助大行动”中,李老师坚持援助,无偿帮扶,香椿芽的名气远播四海,被很多读者作为心中的首选项目。
身为农民的李忠从小就认准一个理:爱拼才会赢!由大棚种菜到研发无土栽培香椿芽,道路坎坷艰难,直到妻离子散也没能动摇他走科技创新路的决心。通过10年的艰难努力,他成功地创办了以生产、教学、制种为一体的红油香椿芽种植园;八年教学让他桃李满天下,诚信教学清扫了业内“李鬼”;他敢于多次带着香椿芽到全国各地参展亮相,让众多读者看到了真正的“李魁”。红油香椿芽在本刊宣传6年之久无一投诉,事实胜于雄辩,他凭借项目的实力和不凡的信誉成为本刊2009第二期,2010、2011、2012每年第四期的连续四年封面人物。
一个个翔实的事例,记录着“香椿芽”的成长过程。李忠成功了,他的学员们成功了,这无数成功的典范,充分地证明了“香椿芽”作为小本投资的长胜项目,当之无愧!
抢抓商机研发种植技术
聪明肯干将香椿芽成功推向全国
李忠的老家在天津农村,从小到大,李忠不甘心像父辈一样,在农村窝上一辈子,他就认准一个理儿: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20多岁时,在村里年轻人中,李忠是最肯干、最勤奋的小伙子。不仅干活是把好手,最关键的是李忠头脑聪明,爱琢磨事。他一有空闲时间就看看各类书籍,总想从中挖出商机。
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李忠是一个有“正事”的小伙子,人品好还肯干,以后指定有大出息。10年前,李忠看到扣大棚菜挺赚钱,他就种起了大棚菜。他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积攒了一些积蓄,娶妻生子,过上了甜蜜的小日子。可是,随着种植大棚菜的人越来越多,利润也渐渐减少。靠种菜维持家庭开支、供两个孩子上学渐渐难以为继了。李忠一直琢磨增添个新品种。
有一次去市场发菜,他看到一辆面包车拉着很多香椿芽,刚一进市场就被个体商贩、饭店采购员围得水泄不通,一眨眼工夫鲜嫩的香椿芽就被抢购一空。没有买到香椿芽的还当场付了明天要货的定金。李忠一看香椿芽卖得这样火动心了:同样是种菜卖菜,你看人家一出手就赚钱,利润要比种大棚菜强多了。第二天,李忠起了个大早守在菜市场,就是为了等卖香椿芽的老板。老板来了,李忠把要种香椿芽的想法一说,人家连连摇头,毫不犹豫就拒绝了。生意这么火,谁也不想增加一个竞争对手。李忠回到家后,左思右想就是不甘心,你越不教我,我越要学,就是放下现在的种菜生意不做,也要把香椿芽的种植技术学到手!李忠倔劲上来了。
为学香椿芽技术,李忠走南闯北,去了很多蔬菜种植技术公司,没想到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因为这些地方都是打着各种旗号以搞技术为名,目的是骗钱的个人或公司,尤其是那些宣称函授比面授优惠几百元,或学后送多少种子和营养液的公司,更是骗人没“商量”。李忠不但没学到真本领还赔了好几千元的种菜钱。老婆看他不干“正事”,每天和他吵架,最后还是带上两个孩子和他分手了。
他从不轻易认输,此后,他一边种着大棚菜,一边试种香椿芽。树上的香椿芽很好吃,但周期很短,只在春天的两周时间内能吃到。如果能研发出一年四季都栽培的香椿芽,一定能受到顾客的欢迎。他在实验过程中一次没出芽,调整;二次没成功,再改进……通过几百次的反复实验,苗盘里终于长出了嫩芽,半个月后,无土栽培出的香椿芽出盘了,李忠做了香椿芽炒鸡蛋、香椿芽炒肉丝,香味浓郁,口感柔嫩,好吃,真好吃!苦尽甘来,李忠喜极而泣,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终于研发成功了!
李忠把大棚腾出少一半来种植香椿芽,家里空闲的地方也都放上了育苗盘。无土栽培香椿芽不受季节限制,只要掌握了技术,保证水分的供应,控制好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不需要任何激素、农药、营养液,香椿芽无化肥农药残留,是纯绿色无公害蔬菜。1斤香椿籽可栽培10多盘香椿芽,生长周期为两周左右,不占空间,10平方米房间或阳台可连续日产三四十盘,按平均每天生产30盘计算,一盘成本2元左右,市场价十六七元,每盘纯利润10多元,每月就可纯赚一万元左右。李忠的香椿芽在市场上批发,更多的送往酒店、饭店,顾客都说香椿芽品质柔嫩,香味浓郁,口感极佳。香椿芽营养也非常丰富,胡萝卜素、维生素含量在蔬菜中均名列前茅。老中医们都说,香椿芽有清热解毒、润肠健胃、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
从此,李忠发展到每天生产五六百盘香椿芽还有些供不应求。两年后,他靠香椿芽的收入在城里买了房子又买车。看到李忠发家致富,周围的人都很眼热,纷纷提出跟他学习技术。自己是一点点走到今天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他不希望以后有竞争对手,没法将技术传给周边的人,但李忠非常了解一些创业者的心情,而且,他看到了香椿芽市场如此之广,他一个人也无法满足全国市场需求。于是,他决定教授那些外省市不会和自己产生价格战又想创业的人,把自己的销售经验也倾心传授。
6年的时间里,李忠带领全国各地的学员,通过香椿芽走上了致富路。香椿芽不仅在国内大放异彩,而且2011年更是名扬海外。美国一位名叫约翰逊的人引进了该技术,香椿芽从此作为中国特色蔬菜,冲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无土栽培香椿芽本小利大
倾心授艺众学员有口皆碑
“金碑、银碑,不如学员的口碑!你赚、我赚,不如大家携手共赚!”这是香椿芽近千位学员,一口同声发出的由衷赞叹。李忠老师推广的香椿芽,的确帮助了众多下岗职工、农民工、失足青年以及残疾人,实现了脱贫致富的多年心愿。同时,香椿芽作为一项长期、稳定、持久且利润颇丰的投资项目,更是带动了一个又一个家庭,走上求财致富的康庄大道!
山西的刘祥原本是个经营大货车拉煤的个体户,前几年他的车多拉快跑,赚了很多钱,可这两年全国公路整治超载,公路保住了,可运输户不挣钱了,随着油价持续上涨,公路严格限载,在一次长途运输时,司机劳累过度,夜行时两车相撞,车毁人亡,刘祥也随之破产,村子里很多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从不认输的刘祥养车之前原本是个生意人,一直多年保留着爱看营销类杂志的习惯。2011年,当他在报刊亭买今年杂志时,又看到有很多封面报道了天津红油香椿芽李老师的事迹,因为他很早就了解李老师的香椿芽项目,今天又看到了,不觉心中一动。
于是当天晚上,刘祥拨通了电话:“李老师你好,真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你。我今天去买杂志又看到了很多的封面上面都是你,我已关注你的项目很多年了。以前养车没时间做,现在车也被撞毁了,已经破产,急于找一个投资小,见效快的小项目来做,我在多年多期杂志上都看过你带领学员种植香椿芽走致富路的专题报导,我也想做您的项目,你查一下我当地有人做吗?”李老师语带笑意地回答:“我现在正在整理明天清早给新老学员发货的清单,半小时后给我回电话。”四十分钟后,李老师打过来电话告诉他:“我按你说的地址查了一下,你当地还没人做,如果你什么时候想做再来电话。”刘祥忙说:“我现在就想做,你把账号给我,明天上午准时打款,你今晚就安排明早发货吧。我初步投资多少为好啊?”李老师和蔼可亲的答道:“你要是听我的建议,初步投资包括学费3900元就可以了。因为这样投资小,心里压力小,以后赚到钱,就像滚雪球一样滚动发展就行,随着客户的增多,产量也会与日递增,到时扩大再生产也来得及。”刘祥又问:“李老师,你看我该准备多大房子搞生产?每天能产多少盘?最多可挣多少钱?”李老师回答说:“你准备好十平米房间或阳台就可以,一盘成本2块左右,可卖到十六七块钱,能赚十二三元,每天可重复生产三四十盘,净赚四百元左右,月挣万元没问题。”“李老师,咱们生产香椿芽每个人都能学会吗?生产出来主要销售到什么地方?别人认可吗?”“无土栽培香椿芽技术面授由我亲自教学,函授带有教学光盘、技术资料,无论函授、面授包教包会,生产出的成品香椿芽主要销往宾馆、饭店,一般十五天左右即可出售,只需一次推销,留下联系方式,以后接电话送货就可以,但必须在推销之前先读懂我根据自己十多年在教学、生产、销售中总结的实践经验,为学员编写的《香椿芽营销大全》。饭店老板看到一盘香椿芽能做十多道菜,每道菜成本只多增加1块钱,却能多卖六七元,既推出了特色菜,又增加了收入,老板有理由拒绝吗?”刘祥听到这又急切地问:“李老师我明天上午打款,什么时候能收到货,什么时候能赚到钱?”“从接收资料,看光盘学习,从开始生产到出售见效益只需15天左右。”李老师又耐心地解答。
两天后的刘祥果真接到了物流站的电话,让他带上身份证去货站接货,夫妻俩当天取货到家,先看了两遍教学技术光盘,又将所有的资料看了一遍,然后抓紧搞生产,仅用了两小时就种了四十多盘,以后夫妻俩每天都按李老师资料的技术指导播种三四十盘。三天后,他们先是看到了第一天无土种植的香椿种子发了鲜嫩的小白芽,之后他们每天都能看到陆续长出致富希望的一盘盘鲜嫩的小生命,开始发芽的香椿芽每天都能茁壮地长高一大节,夫妻俩也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香椿芽上。转眼过了十四五天,夫妻俩将李老师的《香椿芽营销大全》读了好几遍,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天上午送过香椿芽的宾馆、饭店,刚过中午就有一大半打电话定货,夫妻俩当晚就在电话里向李老师报喜讯。转天又第二次打款进种盘,准备扩大生产,截止到本刊采访时,夫妻俩每天送货由开始的三四十盘,增加到六七十盘,现在已增加到二百多盘,随着客户每天与日俱增的需求量,让这对挫折之后再创业的夫妻俩越干越有劲,脸上每天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相关链接:天津红油香椿芽种植园具有10年生产、销售、育种、教学经验,函授面授均为880元,总投资包括学费3900元,全国各地一年四季均可种植,10平方米房间或阳台,每人每天工作两小时可以生产三四十盘。同时李老师还赠送花椒芽、花生芽等几十种芽苗菜生产技术,包教包会、包吃住。每县、市只教一名学员。目前,有些个人或公司,也在网上打着以教学技术名义,骗取选项者学费,而红油香椿芽种植园承诺:技术是我教的,种子是我卖的,种不出香椿芽就等于我在欺骗读者。我教学的目的就是学员好好学技术后,挣香椿芽钱,我负责常年供应良种,赚种子与种子成本的差价钱。望广大读者明辨真伪。
地址:天津红油香椿芽种植园
百香果栽培技术篇4
关健词香榧;发展前景;低产改造;丰产栽培
香榧为我国著名干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集食用、用材、观赏、生态于一体的国家二级保护树种[1]。宁国市的香榧资源位居安徽省前列,过去宁国香榧的产量低且不稳,甚至几年不结果,人工种植也很少,现由于采取了低产改造和丰产早实栽培措施,使宁国市香榧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以林业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大户和农户积极跟进,大力发展香榧人工栽培和低产改造利用的良好局面。
1宁国香榧的发展前景
1.1资源状况
1.1.1资源分布。经调查统计,宁国香榧成年树有5.5万余株,其中甲路镇有近万株,其余主要分布在胡乐、万家、南极、霞西、青龙、方塘等山区乡镇,生长在海拔200~600m之间的谷地、沟边、山的中下部,与山核桃、毛竹及杂灌木混交在一起,在很多自然村边可见百年以上的大树,成散生或块状分布。
1.1.2品质。宁国市的香榧属于天然林,没有经嫁接改良,但是品质中上等的小籽长形榧和中籽长形榧在各个产区都有分布,其中甲路镇略多,总体上是口感一般的实生榧占多数。
1.1.3产量。统计资料显示,在1983~2002年的20年中,香榧最高产量在1986年和1995年,均达到240t,另有3年达到上百吨,其余年份产量较少,在产区各乡镇都有单株蒲包产量超过500kg的大树。产量主要来源于村落边上的大树,混交林中的成年树数量多但产量少。
1.2经营现状
长期以来,榧农缺乏管理技术,大批天然榧树林处于自然野生荒芜、靠天收状态,香榧的产量低且不稳,使榧农经营的积极性不高;香榧育苗及造林的成功率较低,经营周期长,制约了香榧的人工栽培;没有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缺少优良种苗与接穗;采收及收购香榧子时不分品质等级、收购价格偏低;政策和资金支持及社会各方的参与力度不够。
1.3发展优势
1.3.1自然优势。香榧是红豆杉科榧属常绿植物,为高大乔木,幼时耐荫,成林较喜光,浅根系肉质根,适温暖湿润气候,喜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宁国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皖东南山区丘陵带,天目山脉与黄山余脉在宁国市南部交汇,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常绿落叶阔叶林相混交,林木生长旺盛,林地资源丰富,是香榧生长最适宜地区之一。
1.3.2经济优势。宁国市人工林有山核桃、板栗、毛竹、元竹、杉木等,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是安徽重要的山区林业县市,经济综合实力及人均收入均居安徽省前列。省级林业企业詹氏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山核桃加工企业,年销售量上百吨,从2004年开始发展香榧人工种植,现已有香榧育苗基地13.3hm2,香榧造林基地逾66.7hm2,野生香榧经嫁接改造少数已开始结果。
1.3.3市场需求。目前我国香榧面积和产量少,市场需求旺,供需矛盾突出,市场销售价格每500g已超过100元。香榧已成为目前经济效益最高的干果之一。
2低产林改造
2.1人工授粉
2.1.1授粉不良的原因。香榧雌雄异株,雄花在每年的4月中旬初成熟,雌花在4月中旬末成熟,花期往往不一致,还有雄树缺少、授粉期天气阴雨连绵等都可能造成雌花授粉不良,因此必须人工授粉,否则产量没有保障。
2.1.2授粉方法。将成熟雄花枝采集下来并立即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摊薄保管,待雌花成熟时用喷雾机将雄花粉15g对水10kg喷到雌花上。雄花与雌花的开放时间受各种因素影响往往每年都可能不一样,所以必须认真地做好花期观察[2]。
2.1.3授粉时间。人工授粉适期胚珠珠孔出现水滴,即在上午肉眼能见到“传粉滴”。最适于授粉的时间是在其出现“传粉滴”的第2~4天。确定最佳授粉期,是保证人工授粉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2.2保花保果
香榧落花落果比较严重,一般分为生理原因造成的落果(如授粉不良、树势衰弱)和病虫危害等原因造成的落果。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落果高峰,采取人工授粉和在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中旬用喷雾机将爱多收、万果宝5000倍液或复硝钾2000倍液喷到树冠上,都能大大地降低落果率,增加产量。细菌褐腐病、蚜虫等均能引起落果,应及时进行防治。另外,及时、合理施肥增强树势也是防止落花落果的关键技术之一。
2.3科学管理
2.3.1土、肥管理。砍除林中杂灌,清理树桩和石块后挖穴,树冠内浅挖,树冠外深挖,冬季多施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生长季节增施45%N、P、K三元复合肥3次,每次1~3kg/株。施肥时间:第1次在3月中下旬施催芽肥,氮肥比例可略大一点,同时可喷一些叶面肥及中微量肥料,如磷酸二氢钾、硼肥;第2次在5月中下旬施壮果肥;第3次于9月中下旬在香榧采摘后施产后肥,氮肥的比例应小一些。施肥方法是:树冠沟施覆土或撒施后垦复,肥料能集中施入根系上。提倡种植油菜、紫穗槐等绿肥,以施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以更好地改善土壤,促进榧树生长旺盛[3]。
2.3.2采收管理。严禁采果时乱打猛敲,损伤枝叶及幼果,要求上树摘果或让其自然落果。
2.3.3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作业道、树基部修小平台、排水沟与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
2.4人工嫁接
为实现优质、早实、丰产目标,必须对野生低产香榧进行嫁接,改换好品种。凡胸径25cm以上的野生香榧以保护为主,管理方便的可适当嫁接一部分;而对胸径25cm以下的(基本上是实行林业“三定”以后培养的),实行全面改造,嫁接优良品种,争取3~5年后结果。
2.4.1嫁接方法。小树以低干嫁接换冠为主,大树以高位主枝多头嫁接为主,应从树的上部开始,分2~3年完成,采用切接、劈接、插皮接,成活率均可达80%以上。
2.4.2接穗选取。从优良、健壮、丰产、稳产的三十至五十年生的雌树冠中上部采取或从优良采穗圃中剪取,应选取粗壮、充实、顶芽健全、有3个以上分枝的二年生枝做接穗。
2.4.3嫁接时间及接后管理。嫁接多在春季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接后做好保湿遮荫以及除萌工作,秋后要及时解除捆扎物。
2.5病虫害防治
2.5.1营林措施。适时清理灌木杂草,翻耕松土,种植绿肥,多施农家肥、有机肥,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提高抗性。
2.5.2物理防治。冬季及时清理烧毁枯枝落叶及病残果;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在蛾类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以减少虫口基数。
2.5.3药剂防治。选用无公害农药如吡虫啉、苦参烟碱、菌毒清、梧宁霉素、甲基托布津等,适时对香榧细小卷蛾、香榧瘿螨、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等主要病虫害开展防治。
3丰产栽培
3.1造林地选择
应在谷地、山的中下部位选择坡度较缓、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地块,土质粘重、地形开阔的丘陵地不适合[4]。宁国山区的地形不开阔,阴坡和阳坡都可以种植,但在温暖迎风的阳坡生长好,而且结实性能好。
3.2整地与挖穴
山区不提倡全面整地,以水平带状整地为好,方法是沿水平线砍去和保留各2m宽的杂灌木,在砍去的地方进行块状挖穴和修作业道,保留侧方小灌木进行遮荫,这样既不影响造林作业和整地的质量,又有利于水土保持、苗木生长和节约经费。栽植穴宜大不宜小,长、宽、深以各不低于60cm的为好,大穴为将来根系生长提供必要的生长空间。
3.3种苗选择
实生苗生长较慢,15年后少量结实,嫁接能使香榧提早5年以上结果,因此种苗必须用二年生实生苗经嫁接培育2年的嫁接苗造林,要求苗木品种优良,根系发达、完整、无损伤,地上部分叶色浓绿,叶子硬实,手触时具扎手感,有大量分枝,顶芽饱满,嫁接口平整牢固,不见明显缢痕。在嫁接苗缺乏的情况下也可用二年生的实生苗上山造林,栽植成活2年后在造林地上嫁接。
3.4栽植
3.4.1栽植时间与密度。一般在早春3月初,气温上升,幼芽即将萌动时开始栽植。株行距一般为5m×5m,栽植375株/hm2左右,在地块上方另配置1株授粉雄树。
3.4.2栽植方法。由于香榧属于肉质浅根系树种,根系特别需要通气,所以香榧千万不能深栽,深栽是造成苗木成活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栽植时先将表土回填至穴内,保持苗正根舒,填土上松下实,底土铺于表面,用以保墒、防草。香榧苗应随起随栽,长途运输务必做好枝、叶、根的保湿工作。
3.5施肥
土壤肥力好可以促进苗木生长,也可以提早结实。以有机肥为根本,化学肥料为补充,复合肥应少量多次。施肥时可将深挖与施肥结合起来。香榧的根系对肥料反应强烈,如果肥料直接接触根系,会产生腐烂,引起苗木死亡,因此根系不能直接接触肥料。
3.6抚育管理
3.6.1栽植当年管理。重点是保成活,主要工作是做好遮荫、抗干旱及苗木保护工作。侧方保留小灌木、间种豆类作物、林地覆盖都是好办法。在水土流失不严重的地方可以合理间作,实现以种代管、以短养长。
3.6.2幼林管理。成活后要人工松土除草,1年2次,时间分别在6月和8月左右。根系深挖20cm以上,既可以改善土壤结构状况,促使根系往深处生长,又不伤害根系。化学除草省工省时,但是没有松土的作用,不提倡长期多次使用化学除草剂。
3.7整形技术
通过摘顶修剪整形,调整树势,可以促进植株提早结实,并保持高产稳产。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资源保护
野生香榧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严禁乱砍滥伐,优良单株选取与雄树保护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严禁破坏性地采集雄花粉。
4.2制定产业政策与规划
由于香榧生长周期性长,投入大,收益高,风险也大,因此需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政府要有政策与资金支持,要建设香榧示范基地,搞好香榧品种改良与引进,政府要给予香榧良种补贴。培育香榧龙头企业,引导榧农成立香榧专业合作社,加快香榧产业化进程。
4.3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目前,没有良种壮苗已是宁国市发展香榧产业的一个制约因素。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是一项投入成本大、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严、建设周期长、涉及香榧产业长远利益的大问题,必须以林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4.4加强科技培训与推广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聘请香榧培育专家来讲课、现场指导、作技术顾问,让所有的榧农都能接受到科技培训,同时也必须派人到浙江香榧主产区实地学习取经,要多培养出本土的香榧管理专家。
4.5加大香榧低产林改造和人工丰产早实栽培的力度
争取5年内实现低改与人工栽培面积达到1000hm2,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
5参考文献
[1]韩宁林,王东辉.香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郑金霞.香榧的栽培及抚育管理[J].安徽林业,2009(3):40.
百香果栽培技术篇5
关键词花菜;小青菜;丝瓜;香菜;秋白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5.304+.7;S636.904+.7;S642.904+.7;S634.1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7-0119-01
为优化大棚种植模式,合理安排茬口,充分利用不同品种生长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的套种,提高土地时间和空间的综合利用效率,在单位面积上实现高产、高效种植蔬菜,是菜农朋友一直以来的追求。近几年通过对新沟镇新南村、三灶镇昌兴村大棚花菜套种小青菜—丝瓜、香菜—秋白菜(冬春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花菜兼种小青菜,夏天利用种植丝瓜遮荫在棚下栽培香菜,秋季种植秋白菜)周年种植模式研究,利用该模式进行生产,可产小青菜22.5t/hm2、花菜37.5t/hm2、丝瓜30.0t/hm2、香菜7500kg/hm2、秋白菜75t/hm2,产值达到27万元/hm2,扣除成本,效益达18万元/hm2,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现将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茬口安排
大棚花菜于1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翌年1月中下旬移栽,5月初采收结束;小青菜于1月初播种在大棚,2月中旬(春节)前后收获;丝瓜于3月下旬用营养钵育苗,4月下旬套栽于花菜大棚两边,8月下旬采收结束;香菜于6月下旬播种于丝瓜棚下;秋白菜于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末至12月初收获大白菜。
2大棚花菜栽培技术
一是品种选择。选择早熟、耐寒、品质优、产量高的品种,如雪峰等。二是播种育苗。在温室或大棚中采用营养钵或穴盘直接播种,不需要分苗,减少移栽的缓苗期。苗期30~40d,需用种量375~750g/hm2,注意做好保温措施[1]。三是整地定植。当花菜苗有6~7片真叶时,大棚小青菜正在生长期,结合小青菜间苗工作挖穴定植,每畦2行,株距40cm。四是田间管理。前期结合小青菜生长,做好保温和水肥管理工作。小青菜收获结束后,立即清茬,然后对花菜穴追1次腐熟粪尿,每穴1kg。在封行前,施用尿素150kg/hm2。如后期有缺肥现象,可再施1次。同时注意浇水灌溉,花球形成期需水量大,特别重视浇水,但切忌大水漫灌,要注意盖球,摘1片老叶盖在花球上,老叶干枯时及时调换[2]。五是病害防治。花菜病害主要是黑腐病,注意药剂防治。六是适时采收。采收的标准是花球充分长大,表面平滑,质地洁白,花球未散开,凹凸较少。收获时,在总花茎分枝下部保留几片嫩叶,以保护花球。
3小青菜栽培技术
一是品种选择。宜选择早熟、丰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强、较耐寒品种,如苏州青等。二是整地施肥,适期播种。耕地前,施腐熟有机肥45t/hm2、蔬菜专用复合肥900kg/hm2,耕细耙平,做成高畦。1月初在大棚内撒播于畦面、畦沟内。三是田间管理。大棚使用二膜或草帘做好保温措施,注意肥水管理。冬季温度低,病虫害发生较轻,小青菜在原地生长,结合间苗分批采收上市[3]。
4夏丝瓜栽培技术
一是品种选择。宜选耐热、抗病、品质优、产量高的品种,如江蔬一号等。二是育苗移栽。夏丝瓜3月下旬在大棚内用营养钵育苗,齐苗后,约5片真叶时,在花菜棚两边按50~60cm间距挖深穴,每穴施足腐熟有机肥,将幼苗定植于穴内。三是田间管理。结合花菜清茬整地,每穴丝瓜追施1次腐熟有机肥,在每1朵雌花授粉坐果后,再结合浇水施尿素150kg/hm2[4]。四是植株调整。定植成活后,及时搭架引蔓,当蔓长30cm时可插架,去除侧枝,摘除大部分雄花,大棚撤膜后,及时绑蔓上架。五是病虫害防治。丝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虫害主要有瓜绢螟、瓜蚜等。丝瓜霜霉病的防治可用甲霜灵喷雾2~3次,间隔5~7d喷1次。可用5%抑太保500倍液喷雾防治瓜绢螟,可用乐果800倍液或扑蚜灵喷雾防治蚜虫。六是及时采收。丝瓜以嫩瓜上市,要及时采收,从开花至商品瓜成熟一般为7~10d。
5香菜栽培技术
一是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宜选用耐热性好、耐病抗逆性强、抽薹迟、香味浓的品种,如莱阳香菜、北京香菜等。播种前将果实搓开,将种子用1%高锰酸钾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种30min后捞出洗净,再用干净冷水浸种20h左右,然后在20~25℃条件下催芽后再播种[5]。二是适时播种。前茬花菜大田深耕整畦,施入腐熟有机肥22.5~30.0t/hm2,过磷酸钙150kg/hm2,复合肥75kg/hm2,整成宽1.2~1.5m的畦。夏天反季节栽培香菜,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播种为宜,根据丝瓜长势而定,利用丝瓜植株茎叶达到遮光降温作用。一般以速生小苗上市供应,采用撒播,播种量为120~150kg/hm2。播后浇透水,覆盖l~2cm厚的稻草保墒促苗。三是肥水管理。香菜幼苗期浇水不宜过多,3~4d浇1次为宜,生长旺盛期必须加强水肥管理,施肥以速效肥为主,结合浇水淋施,前期可用稀人粪尿15t/hm2或尿素60kg/hm2淋施1~2次,后期5~7d用复合肥75~150kg/hm2对水淋施1次。四是病虫害防治。香菜病害主要有苗期猝倒病、成株期病毒病、炭疽病和斑枯病,虫害较少发生。出苗后5d,用无公害杀菌剂72.2%霜霉威1000倍液喷雾1次,以后每隔7d用25%攻阻800倍液喷1次,共喷2~3次,可防治猝倒病、炭疽病和斑枯病。防治病毒病,可采用防虫网防止传毒的蚜虫飞入,用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对水750kg叶面喷施彻底防治蚜虫预防病毒病。
6秋大白菜栽培技术
一是品种选择。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强、净菜率高的品种,如鲁白1号等。二是播种育苗及定植。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育苗,一般栽植3.75万~4.50万株/hm2。整地前施足基肥,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5t/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300kg/hm2,起高20cm、宽60cm的高垄[6]。三是田间管理。定苗后追施1次发棵肥,施粪肥15.0~22.5t/hm2,或尿素150~225kg/hm2,草木灰1500kg/hm2,随即浇水。以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莲座后期适度控水“蹲苗”。根外补钙是有效又直接的防治大白菜“干烧心”的办法,通常从白菜莲座期开始,每7~10d向心叶喷洒0.7%氯化钙和50mg/kg萘乙酸混合液。同时做好追结球肥、灌心肥。在收获前7d不要再浇水,以提高耐贮性,防止裂球。贮藏用大白菜在收获前10d束叶[7]。四是病虫害防治。细菌性病害要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带出田外深埋,并对病穴撒石灰消毒。然后及时用药防治,如硫酸链霉素、农用链霉素和新植霉素;真菌性病害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2.2%普力克水剂6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发病时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7参考文献
[1]李永辉,杨金兰.中原地区越冬花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2,25(5):60-61.
[2]郑彩凤,金明建.花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蔬菜,2010(10):12-13.
[3]朱品芬,郭建英,张仕莲,等.山地小青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0(6):17.
[4]冯文生,潘艳红,王志强.丝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2(7):45-46.
[5]曲云燕.烟台市夏秋季香菜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