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计划 > 计划范文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收集5篇)

时间: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篇1

关键词花生;春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花生营养丰富,食用和经济价值均高,不仅国内畅销,而且深受东南亚及欧洲市场的青睐。春播覆膜与露地栽培相比,不仅单株结果数、双仁果数、饱果率、双仁果率显著增加,而且秕果数、烂果数等不良性状大大降低。地膜覆盖虽然比露地栽培多投入900元/hm2,但比露地平均增产750~1500kg/hm2,可净增收2250~5250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地整地

花生为圆锥根系,地上开花,地下结果,宜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性好、排灌方便、肥力较高的土壤。采用水旱轮作,旱土则实行3~5年轮作。一般耕深25cm。起垄种植,垄高12~15cm,过高影响垄面宽度,过低不利于排涝。垄坡要陡,起垄时垄面宽50cm,垄沟30cm,垄面平整,无坷垃,以利铺膜后膜与地面紧贴。

2适期播种

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盖膜的在垄面上播种2行,行距30cm,每边留10cm,株距17cm,均匀开沟,沟深5cm。要做到足墒播种,以利苗全苗壮。墒情稍差的要顺沟浇水,水下渗后播种,每穴2粒,种粒平放,以免造成播种穴分散,播后稍镇压,耧平,最终达到宽行50cm、窄行30cm。播后喷除草剂,然后盖膜[1]。要随播种、随喷药、随盖膜,盖膜时要选择无风天气。

3田间管理

花生顶土时,及时开膜放苗,并随即在膜孔上盖湿土,以增温保墒,避光引苗出土。出苗50%时立即清稞为好,以后根据出苗情况,随时清棵,扒土深度以2片子叶露出地面为宜。花生出苗时子叶已出土的地块,不必再进行清棵。花生地一般至少中耕3次,第1次在齐苗至清棵之前,第2次在麦收前团棵时,第3次在麦收后果针入土前或刚入土时。培土在田间刚封垄时或封垄前已有少数果针入土、大批果针即将入土之时进行,时间在7月20日左右[2]。培土后在行间形成垄沟,便于排水。

4肥水管理

基肥一般施尿素450kg/hm2、过磷酸钙(12%)900kg/hm2、硫酸钾(氯化钾)300kg/hm2、硼肥15kg/hm2。覆膜花生由于盖膜后土壤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土壤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状态,养分分解快,提高了花生的吸收利用率,同时由于盖膜后无法进行根隙追肥,因此必须一次性足施基肥。从结荚期开始,如出现早衰叶黄,叶面喷施0.1%~0.2%的尿素水溶液。在开花针期,当0~30cm土壤含水量低于最大持水量50%时,及时浇水。饱果成熟期合理灌排,大雨排涝,旱浇水,当田间持水量低于40%时应及时浇水。

5化学调控

在团棵期,主茎上第1对侧蔓长出1.2~7.0cm、第2对侧蔓长出7~9cm时,用锐利刀片削去主茎,促发二至三次蔓。对徒长花生,于初花至盛花期时喷150mg/kg的多效唑,可控制其生长,有利于开花、受精、扎针、结果,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促进果实饱满,延长功能叶的功能期。对长势一般的花生,于初花、盛花期各喷施0.5%的硼砂和钼铵混合液750g/hm2[3],可增产15%以上。对长势较差的花生,及时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1%的尿素混合液1~2次。

6病虫草害防治

花生病害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对水喷雾防治;虫害可用内吸剂或触杀剂防治。防治叶斑病,于结荚末期间隔10~15d连喷2~3次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等。由于花生叶面较光滑,在药液中适当加洗衣粉、豆浆等粘着剂,以增加药液粘附能力。播种后及时喷除草剂,用72%金都尔900~1200mL/hm2对水750~900kg,搅匀后喷施,做到不重喷、不漏喷[4]。使用小型喷雾器时应边退边喷,以保护药层。双膜栽培在打孔播种盖土后,要补喷1次,防止围根杂草。

7适时收获

花生收获必须从长相、荚果发育状况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综合判断,做到三看一防。一看地上长相,植株顶端不再生长,中部叶片大部分已能脱落,上部叶变黄,傍晚时叶片不再闭合,表明植株已经衰老;二看荚果发育状况,拔起花生植株,多数荚果网纹清楚,剥开荚果,果壳内海绵层有黑色光泽,籽粒饱满,种皮发红,表明已成熟;三看自然气候变化,昼夜平均温度下降到15℃以下时,花生荚果不再继续生长;一防是注意防冻,花生荚果水分未降到10%时注意防冻,受冻后发芽率降低、品质变次。花生收获后要单运,及时日晒,当水分降到13%以下时扬净入库储藏,以备销售、加工或作种。

8参考文献

[1]韩淑艳,侯霓霞,朱丽丽.北方花生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9(3):164.

[2]王勤波,徐红丽,吴瑞敏.郑州市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4):51-52.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篇2

摘要:花生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想要获得较高的产量,主要的措施就是科学合理播种。本文在对花生高产栽培播种技术要点研究中,以河南省作为研究对象,对花生高产栽培的播种技术要点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我国花生种植产量。

关键词:花生;播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230091

花生属于高产农作物,我国在实际播种过程中获得高产的历史悠久。从理论角度而言,花生在生长过程中要是拥有良好的土壤环境及生态环境,在不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下,最后产量较高。河南省花生播种数量近几年一直在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河南省主要农作物,但是河南省花生生产水平及经济效益却并不理想,因而对于花生栽培播种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河南省农业行业发展建设。

1合理密植,适时播种

提高花生在单位面积内的产量,有2个主要要素,单位面积穴数与穴数内株数。多年种植经验表明,单位面积内穴数数量要是较多,就容易造成花生植株生长空间有限,个体发育不良,整体产量较低,通常在保证单位面积内穴数一定的情况下,每一个穴数内具有2个植株,花生在单位面积内的产量最高。按照河南省在花生栽培上面的经验,早花生在栽培过程中合理的密度主要为12万穴m2,花生在夏季栽培中,种植密度应该为14万穴m2。在小麦完毕之后就直接进行栽培,整体生长时间较短。对于花生高产植株分析之后发现,花生植株基部发育良好,能够有效提高花生产量。

合理选择播种时间,能够有效保证花生在实际生长过程中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播种时间在选择过程中,需要按照花生栽培形式及种植地自然环境等因素来决定。通过实践发现,河南省春季花生栽培过程中,时间主要在4月末―5月初,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播种时间可以适当提前半个月。使用果播腹膜种植方式,可以在3月份―4月份之间就进行播种。花生最佳播种时间不仅仅与土壤环境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还会受到花生品种及收获时间等因素的影[1]。

2做好种子处理,提高腹膜播种质量

想要提高花生在单位面积内的产量,最为主要的措施就是选择生命力顽强并且整齐一致的花生种子进行播种。播种之前,需要对花生种子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要不然花生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出苗不整齐或者断苗等情况,减低花生产量。

2.1种子包衣

种子包衣是目前提高花生栽培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大量实验数据表明,花生种子在经过包衣处理之后,在实际生长过程中遭遇到病虫害的可能性较低,花生出苗较为整齐。种子包衣所需要的时间及工作量都较小,能够有效降低花生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对于农药需求量,降低花生种植成本,降低种子播种数量,提高花生种植产量。在种子包衣过程中所应用的化学药剂主要为微肥与生长调节剂,能够有效降低花生在幼苗期间出现病虫害的可能性[2]。

2.2晒种、剥壳机分级

花生种子在实际储存过程中,内部所含有的水分较高,非常容易出现返潮问题,对于花生种子发芽具有一定影响。播种之前,需要晒种,让花生种子从休眠状态下脱离出来,提高种子活力,缩短发芽时间,保证出苗效率与质量。在经过晒种处理之后,花生出苗时间能够有效缩短2d左右,出苗质量及效率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花生荚壳能够有效保证花生种子内部温度,防湿性能十分好,要是消除花生种子所具有的荚壳,花生在冬季的时候容易受到冻害,增强花生呼吸作用,种子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出芽率较低。因此,花生剥壳时间应该有效缩短,临近播种时间剥壳效果最好。

选粒过程,主要有2种方式,分别是人工手动剥壳与机械剥壳。其中人工手动剥壳就是在花生剥壳的过程中对于花生果粒作为种子进行选择,选择颗粒较大并且色泽鲜艳的花生种子,这种属于一级种子,花生种子要是大小适中,成熟度较低,则称之为二级种子,花生籽粒要是小于5mm应当剔除,这种种子无法在播种过程中发芽中,并且应该剔除花生种内所存在的霉烂粒与已发芽粒。花生种子实际种植过程中,最大程度选择一级种子进行播种,二级种子应该在单独区域内播种。机械剥壳种植在进行花生分级过程中,主要是将花生种子5mm与7mm颗粒进行划分,7mm颗粒种子被称之为一级花生种子,5mm颗粒种子被称之为二级花生种子,剩下的花生种子不能够在播种中应用[3]。

3结论

通过对进行花生合理种植与科学处理之后,能够有效保证花生出苗率及出苗质量,对于提高花生在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河南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上,还存在一定不足,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军庆,耿建军.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2(3):19-21.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篇3

关键词:花生;单粒播种;高产;栽培技术

为最大限度地挖掘花生的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花生单产,增加总产。山东省五莲县近几年成功推广了花生单粒高产栽培技术,使花生产量提高了15%~25%,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其具体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1选地整地

花生单粒播种要求0~10cm结果层土质疏松通气好,10~30cm根系层保肥保水能力强、土层深厚、地力肥沃。花生连作使土壤缺素,导致病虫害加重,植株矮,落叶多,早衰,果少,果小,产量低[1]。宜采取轮作,花生尤其喜生茬地。深耕可以加深活土层,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和根系的生长;还可减轻病虫草害,不仅当年增产,且可持续多年增产。深耕要因地制宜,一般以25~30cm为宜。对土层薄、耕层浅的地块,要逐年加深;对沙性大的土壤掺黏土,黏性土压砂也是有效的增产措施。花生能很好地利用前茬作物施肥的残效,因此应增施有机肥和加大前茬作物的施肥量。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山东省五莲县宜选丰花1号、花育25号、临花6号、鲁花11号等品种。选择无风、光照好的天气带壳晒果2~3d。晒果能杀死果壳上的病菌,对预防枯萎病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促进种子入土后吸水,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出苗整齐度;精选种子,剔除芽米、虫米、坏米及过熟米,选一、二级米作种,确保好种下地;用花生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以防苗期病虫危害,确保一播全苗。

3适期播种

目前五莲县推广的花生品种多为中早熟品种,适宜播种的最佳时间是4月25日至5月10日。播种过早,一是开花成针期5月底至6月上旬,正是雨季前的旱季,影响开花、下针和荚果形成,使结果期分散,甚至形成几茬果,导致收获期发芽烂果;二是容易遇到春季冷空气,造成低温冷害,有时会造成冻害,导致花生病毒病。因此,有水浇条件的地块,最好在4月25日至5月10日播种;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看墒情确定播种时间。为提高花生播种质量,能用机械播种的地块最好用机械播种[2],根据当地的实地情况,推广应用花生机械播种。推广应用大垄双行花生地膜覆盖和地膜覆盖覆土引苗高产栽培技术。垄距85cm,垄高12~15cm,垄面宽55cm,垄沟宽30cm。地膜覆盖覆土引苗高产栽培技术不仅保温、保湿、防土壤板结效果好,还能防止高温烤苗,促苗全苗壮,起到自然清棵的作用。播种深度2~3cm,膜上顺播种行盖土2cm。单粒播种就是在原来1穴2粒的情况下改为单粒,同时把原来的株距减半,总体密度不变,这样更有利于个体的正常生长,充分接受阳光和吸收养分,提高产量。

4田间管理

花生生长中后期,如遇雨水过多,光照不足,或者由于氮肥过多、密度过大等原因,往往会引起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田间郁蔽,通风不良,造成节间拉长、茎叶徒长、有效果针减少、结实率与饱果率大大降低。徒长控制不力倒伏的造成秕果、烂果增加,减产严重。对中等以上肥力的花生田,在花生盛花后期株高达到45cm左右、且有徒长趋势时,用壮饱安300~375g/hm2对水600kg,或50%的矮壮素水剂1000~5000倍液在晴天叶面喷施,避免重喷漏喷,喷后6h遇雨需补喷,若生长过旺,可隔7d再喷1次。花生结荚后期根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根瘤停止固氮,植株易脱肥早衰。因此,花生进入结荚期后的管理,以提高叶片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提高营养体光合产物向荚果转运为主,抓好叶面喷肥。在盛花后期结荚期用0.15%~0.20%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雾,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篇4

[关键词]无公害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6-0157-01

前言

近些年来,无公害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逐渐被重视,为了做到无公害花生的高产高效,需要从花生栽培地块选取、种子处理以及其他栽培技术入手,并根据河南省沈丘县的气候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技术调整,从而有效提高无公害花生的产值,对此,本文主要对无公害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1合理选择花生栽培地块

无公害花生的栽培,应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避免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1]。无害花生地块的选择应远离工业“三废”地区,远离医院污水、农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废弃物、生活污水等地方。另外,无害花生还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方,通常情况下所选择的地块土层要超过50cm,而且,应保证地块的土质疏松通气,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能少于0.5%,同时土壤的PH值应保证在6.5-7.0之间,以及在不重茬的中上等肥力沙壤土地块中。此外,所选择的地块应保证灌溉的水质量、土壤的环境质量、空气的质量等都必须符合国家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这样才能确保花生真正的达到无公害标准,同时也提高了无公害花生的产量。

2种子处理技术

种子的品种选择以及处理直接关乎到无公害花生是否能够高产高效,因此,无公害花生高产高效栽培必须注重种子处理技术[2]。首先,要做好无公害花生品种的选择,主要选择抗病能力强、高产、幼稚、商品性好、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无公害花生品种,就河南省沈丘县的实际情况分析,作者认为应将眼光放在桂花22、桂花30、中花117等品种的无公害花生品种上。其次,应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如,种子的精选,也要选择无破损、饱满度好、无黑晕、无病斑、色泽鲜艳的无公害花生种子,另外,应对种子进行剥壳处理,通常情况下,应选择在晴天将荚果摊开晾晒,确保荚果的整齐一致,在此过程中应剔除病残果,避免影响到无公害花生的高产高效。最后,应注重无公害花生种子的浸泡和催芽,种子浸泡主要使用35℃的温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在4-8小时候淋干,并将种子放置在25℃左右的室内进行催芽,在种子的出芽率超过90%时,可以将其放置音量并且通风的地方晾至1-2天,再将催芽后的种子播种。

3其他栽培技术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几种技术之外,还需要采用施肥技术、田间管理技术、防病虫害技术等,才能有效提高无公害花生的高产高效率。其中防病虫害技术应该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无公害花生应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然后再根据无公害花生的实际种植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通过多种防治措施的结合,确保无公害花生的高产高效。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无公害花生的栽培种,越来越重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提升无公害花生的产值有着极大地作用。通过本文的分析,作者主要针对河南省沈丘县地方实际情况,提出几方面无公害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希望可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提高河南省沈丘县农业局园艺工作站的工作效率,提高无公害花生产量。

参考文献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篇5

关键词花生;高产栽培;山东临沂;河东区

中图分类号S565.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5)15-0032-02

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iquesofPeanutofHedongDistrictinLinyiCity

ZHANGLeiTENGShi-huiYANGHua-enZHUJi-hongLIXiao-xiaYUYong-mei

(HedongAgriculturalBureauofLinyiCityinShandongProvince,LinyiShandong276034)

AbstractMasteringthe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iquesofpeanuthasimportantguidingsignificanceforagriculturalproductionasoneoftheimportanteconomiccropsinthenorthofbiningtheexperienceandpracticeofcarryingouttheprojectofhighyieldandhighyieldofpeanutoftheHedongDistrictinLinyiCity,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iquesofpeanutweresummarizedfrompeanutseedselection,fertilization,fieldmanagement,pestcontroletc,soas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cultivationofpeanut.

Keywordspeanut;highyieldcultivation;LinyiShandong;HedongDistrict

花生广泛用于食用植物油的生产和副食产品的加工,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掌握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有重要的理论及实用价值。临沂市河东区种植花生3466.67hm2,2012年、2013年连续2年承担农业部花生高产创建项目,十亩高产攻关田产量突破9.0t/hm2,百亩示范方产量突破7.5t/hm2,均达到规定的产量目标。现就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作简单介绍。

1产量指标及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指标:产量达到9.0t/hm2以上。产量构成因素:双粒播种12万~15万穴/hm2、单粒播种21.0万~22.5万粒/hm2,实收20.25万~21.75万株/hm2,单株结果数为22~25个,总果数达到450万~525万个/hm2,1kg果的数量为500~550个。

2播前准备

2.1土壤条件

花生一般不宜长期进行连作,应选择其他的作物进行轮作,若连作2年,产量减少10%,若连作3年,产量减少30%。地块选择上,一般以选择地势平坦、土层肥力水平好、排灌条件良好、结实层疏松的轻壤或砂壤土为宜,需要注意的是所选的地块应确保2年内未种过花生或其他豆科作物[1]。土层厚度100cm以上,耕作层30cm,总孔隙度50%以上,耕层容重1.3g/cm3以下,有机质含量1.0%以上,速效氮90mg/kg以上,速效磷30mg/kg以上,速效钾90mg/kg以上。

2.2种子准备与处理

花生种子的选择上,应选用中熟或者中晚熟、果型大的品种,且具有结果性能好、综合抗性强、单株产量潜力大等优点。确保种子的纯度超过98%,发芽率超过95%。高产创建选用的品种主要为新品种,包括科花1号、丰花1号、花育25号、潍花8号等。生产用种应及时进行更新,一般以2~3年更新1次为佳,并对种子进行分级处理,确保大小均匀一致。选好种后应及时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为了增加种子活力,促进种子发芽率的提高,在剥壳前晒果2~3d。播种前7~10d剥壳,且及时将发生虫害、出芽、腐烂、混杂的种子等剔除。选择花生种衣剂适乐时和绿鹰25%毒死蜱微胶囊对种子进行包衣,以防治地下害虫和根(茎)腐病的发生。

2.3培肥地力,精细整地

花生田主要通过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培肥地力,使土壤达到高产栽培的要求。冬前深耕要在早春顶凌耙耢,或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耕地,随耕随耙耢,深耕一般每3~4年进行1次。深耕应在对土壤进行改良的基础上,增加肥料的施用量,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在冬前深耕25~30cm的基础上,来年早春化冻后,要及时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时可随耕随耙耢,做到地平、土细、肥匀、不板结,要彻底清除残余农作物根茬、地膜、石块等杂物,使花生田达到耕层深厚,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协调,土壤松紧适度,保水保肥能力强,地面平整状况好。

2.4标准做畦

标准做畦,垄高、垄距、垄面宽度分别为10~12、85~90、55~60cm,垄上的小行距控制在30~35cm。将垄坡的形状由梯形改为矩形,确保垄坡与地面之间角度接近90°。同时将垄面尽量地压平、压实,以便于进行机械播种时展铺地膜,确保膜面与垄面紧密贴合。

3配方施肥

在前茬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施充分腐熟的有机圈肥60~75t/hm2或鸡粪22.500t/hm2,化肥用量:施纯N180~225kg/hm2、P2O5150~165kg/hm2、K2O210~255kg/hm2,控制氮肥∶磷肥∶钾肥为1.0∶0.7∶1.2。根据土壤中肥力情况,适当施用钙肥以及微量元素肥(包括锌、硼、铁等)。选择肥料的种类时应速效和长效、缓效肥料相结合。结合耕地施入全部的有机肥和1/3的速效化肥。化肥总用量中的2/3采用包膜控释肥,在起垄前,均匀地将2/3的肥料撒施在垄上,起垄时包在垄内;播种时将1/3的肥料人工机施在2个播行的中间,施肥的深度应超过5cm[2]。

4播种

适当晚播,河东区以在4月25日至5月上中旬进行播种为最佳。播种时要保证足墒,土壤中的含水量应适宜,一般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在适宜的播种期内,要确保足墒播种。播种的深度不宜过深。一般控制在3~4cm。播种的密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播种21.0万~22.5万粒/hm2,行距平均为42.5~45.0cm。播种时,于垄面及垄两侧均匀喷施除草剂金都尔1500mL/hm2,对水900kg/hm2,播种覆膜后,再喷洒垄沟。播种时可采用花生单粒精播机械播种。

5田间管理

5.1苗间管理(出苗至始花期)

一是及时破膜放苗。出苗后应适时引苗出膜,用土围压,提温保墒。破膜放苗的时间应在9:00以前或16:00以后,以免温度高而造成苗的损伤。及时做好查苗、补种或补苗,若缺苗较多,应用原品种进行催芽补种。二是及时抠枝。当花生主茎复叶数达到4片时,要及时进行检查并抠取压埋在膜下横生的侧枝,以促进其生长,一般始花前需进行2~3次。三是及时治虫防病。苗期应及时防治蚜虫、蓟马和病毒病,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毒死蜱乳油喷雾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可用恶霉灵、适乐时等药剂灌根防治[3-4]。

5.2中期管理(始花至结荚末期)

一是浇好关键水。花针期至结荚期是花生一生中对水分需求最多的时期,此期干旱可对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此期,发现中午叶片萎蔫时,应于10:00前或15:00以后顺沟浇水,满足生长发育需水,禁止大水漫灌。二是适期早控防徒长。当花生主茎高达35~40cm时,应及时喷施烯唑醇700~800倍液,连喷2~3次,间隔7~10d,可兼顾防徒长和防叶部病害蔓延。徒长严重的地块,第3次可加对壮饱安300g/hm2,于晴天的16:00后喷施进行调控,收获时株高控制在50~55cm。三是及时防治病虫害。花生生育中期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疮痂病、茎腐病、白绢病、根腐病、黑霉病及蛴螬、棉铃虫、斜纹夜蛾等。防治叶斑病、疮痂病,可在发病初期用30%爱苗乳油150~300g/hm2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25~300g/hm2或50%多菌灵4500~7500mL/hm2对水450~600kg/hm2喷雾;防治茎腐病、白绢病、根腐病、黑霉病等,可在花生结荚初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2250g/hm2或6%戊唑醇2700mL/hm2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0~2250g/hm2或50%扑海因1500~2250mL/hm2,对水1500~2250kg/hm2喷浇茎基部,每隔10~15d喷1次,连喷2~3次进行防治;防治以蛴螬为主的地下害虫,可在结荚期用40%辛硫磷乳剂300~450g/hm2或40%毒死蜱乳剂300~450g/hm2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450g/hm2对水1500~2250kg/hm2灌墩;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等可用甲维盐乳油300~450mL/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450~600g/hm2或18%高氯虫酰肼300~450mL/hm2或Bt乳剂3000mL/hm2对水450~600kg/hm2叶面喷雾[5]。

5.3后期管理(饱果初期至成熟)

一是叶面喷肥。花生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易出现脱肥早衰现象,可用植物细胞膜稳态剂30袋/hm2或1%~2%尿素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对水叶面喷雾,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以护根保叶,达到抗病增产的目的。二是合理灌排。生育后期遇旱,会加快叶片脱落,影响灌浆降低荚果饱满度。因此,遇旱时,即花生叶片变黑绿、花量减少、中午叶片萎蔫、日落不能恢复时,应立即沟灌润土,保根、保叶,提高双仁果率和饱果率,此时禁止大水漫灌。如遇多雨,应及时排涝,揭去地膜,以防烂果烂根。三是重点防治病害。在搞好中期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花生叶斑病防治,可用30%爱苗乳油1500~300g/hm2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25~300g/hm2或50%多菌灵4500~7500mL/hm2对水450~600kg/hm2均匀喷雾,每隔10~15d喷1次,连喷2~3次。

6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要掌握好适宜的收获期,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首先,观察花生的生育期,一般普通花生品种的生育期为120d左右;其次,从温度方面来看,一旦昼夜平均温度保持在12℃以下时,花生的植株就已经基本上停止了生长,此时便可以进行收获[6];最后,观察花生的植株,如果发现花生的植株顶端早已停止了生长,而且花生上部叶片有变黄现象,花生的茎部和中部均有叶片脱落,可以判断此时大多数荚果籽仁饱满,可以进行收获[3]。

7参考文献

[1]刘庆伦,孟宪英.地膜覆盖花生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156-157.

[2]董科,鹿淑梅,兰岚.花生高产的合理施肥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2013(5):207-210.

[3]史国慧.花生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1):100-101.

[4]朱忠选,张鸣,管志娟,等.无公害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