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收集5篇)
肠道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篇1
科学家提出的“肠道年龄”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肠道内菌群分布变化的阶段反应,大多数人长到10岁时,双歧杆菌就开始锐减,到成年时期,双歧杆菌所占的比例从40%逐渐下降到10%左右,肠道也开始老化;步入老年期的55~60岁这一年龄段,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数量再度减少;60岁后,只剩1%~5%;至临终前几乎完全消失,接近于零。因此,将测定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作为判断肠道年龄的一个重要指标,并成为一种反映体质状况的健康数据。
肠道老化有何危害
不要认为肠道有了有益菌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如果不注意自我养生保健,种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作息无规律、不爱锻炼、沾染吸烟、吸毒、酗酒等陋习、过重的精神压力等,可使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植被”退化而导致肠都道提前老化,产生众多毒素,这些毒素、毒物被吸收入血液后,会对心、脑、肝、肾、消化道、皮肤等重要脏器造成致命伤害,引发大脑老化、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便秘、慢性肝损伤、消化道癌症、肥胖病、心血管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肾功能障碍、痔疮、痤疮等多种疾病,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
怎样让肠道“青春永驻”
一、膳食结构平衡合理。一日三餐的饮食应做到粗细、荤素合理搭配,尤其是要常吃谷类、豆类、蔬菜瓜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此外,还应经常吃些大蒜、洋葱、洋蓟、芦笋、谷类、大豆及其制品,这些食物都含有低聚糖,既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又能调控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减少体脂沉积。
二、养成爱喝水的习惯。每天喝2000~2500毫升白开水,是最自然、最健康、最直接的清肠方式。坚持每天清晨起床后喝一大杯温开水,就等于给肠道洗一次澡,起到冲刷肠道,清除垃圾毒素的作用。
三、摒除陋习。吸烟、吸毒、酗酒、过度安逸、饮食无节、暴饮暴食、喜吃高脂肪食品等陋习,都会使肠道受到伤害而加速老化,引发多种疾病。
肠道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健康教育;整体护理;传染病;传染病护理;效果评价
传染病是临床中特殊的病种,而传染病患者的护理对于传染病的治疗和预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取得一定的显著效果,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它的作用及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与认可[1]。以收集肠道传染病患者病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如下研究,以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共接触并收集肠道传染病患者资料87例,以此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33例,平均年龄(30.25±4.43)岁。所有患者的体征和症状符合肠道传染病常规诊断标准,大多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头痛、发热、肢体酸痛、全身中毒症状[2]。
1.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对照研究法,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调查研究对象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评价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
1.3统计学方法:采用MicrosoftExcel2003作为数据录入软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开展健康教育之前,研究对象对于肠道传染病的健康保健知识认知率普遍偏低,而在开展健康教育之后,认知率明显提高,且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健康教育前后肠道传染病患者相关知识认知率(%)
知识内容教育前教育后P值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有哪些?43.3389.93>0.05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肠道传染病?32.9290.44>0.05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21.1391.27>0.05肠道传染病预后效果如何?23.4693.31>0.05肠道传染病的常备治疗药物有哪些?31.7492.29>0.053讨论
近年来,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重视。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后使患者了解更多的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并且使其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传染病患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整体护理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在面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不能只局限在护理工作中,而应在整个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过程之中坚持。健康教育实施的好坏不仅是影响治疗预后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整体护理及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3-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开展健康教育后,传染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明显提高,提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因此,在护理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并且要注意将护理程序贯穿于健康教育中,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不断完善和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充分体现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及时性和全面性。针对传染病的特殊性,要注意把握护理的重点环节,综合考虑影响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诸多因素,围绕传染病的防治为中心,确定健康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时机等,开展符合人群需求的健康教育。
总之,健康教育作为护理中的“一个干预过程”,有助于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及预防等相关内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4参考文献
[1]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9.
[2]肖贵轩,杨坤,刘武垣,等.健康教育对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管理,2008,24(4):423.
[3]苏晓婷,姜戈.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1):722.
肠道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健康教育;肠道门诊;重要性
儿童肠道疾病有很多种,以内科肠道疾病为常见,如肠炎,肠炎多由病毒(如轮状病毒、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等)引起,也可能是有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等)引起,或是由寄生虫(如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久而久之会患儿会出现便血、腹涨、腹泻、呕吐、脱水,部分患儿会有发热现象[1],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由于多数患儿家长对这些常见疾病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且欠缺科学的育儿知识,致使患儿病情延误,本院针对患儿这些常见的肠道疾病,对患儿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加强,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4月本院收治的肠道疾病患儿106例,实验前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检查,排出其他疾病的干扰,其中男61例,女45例;患儿年龄1.2~5岁,平均年龄(3.4±0.7)岁;病毒性肠道疾病患儿34例,细菌性肠道疾病患儿47例,寄生虫性疾病患儿25例;患儿的监护人均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且无精神疾病史。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3例,保证两组患儿在性别组成,年龄及病情等方面上无显著性差异,即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护理人员向对照组患儿监护人简单介绍患儿情况,并根据患儿情况给予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儿监护人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①通过多种渠道详细了解患儿的家庭环境、经济情况、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及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度,以便于医护人员用最好的方法取得患儿监护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②对患儿的身体进行全面的评估,向监护人详细介绍患儿的情况,并普及相关疾病的知识,让他们对患儿的病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调整好心理状态,以便于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疾病,避免监护人过于紧张患儿,导致心理疾病,或是过于忽视疾病知识病情延误。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除直接与患者沟通外,还可以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利用光盘视频等方法对疾病的细节进行讲解,如如何保证饮食卫生,如何减少患儿接触病原体的几率。④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对肠道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患儿的病情,并根据患儿的情况调整监护人的护理方法。并积极反馈监护人在护理方面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有错必纠[2]。
1.3评价标准
1.3.12个月后,根据国际整理焦虑自评表对两组患儿的监护人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焦虑越重;再对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他们对肠道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与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分值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对肠道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越高[3]。
1.3.2将病情恢复情况分为3等:①治愈:患儿的腹痛、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完全消失;②好转:患儿的腹痛、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略有好转,但并未完全消失;③无效:患儿的病情并未有好转,甚至加重。有效率=(治愈+好转)/n×100%[4]。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软件对两组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双侧检验),检验两组实验数据是否具有差异,以P
2结果
2.1两组患儿监护人的焦虑值、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与满意度比较根据1.3.1项的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儿监护人的焦虑值、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与满意度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监护人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健康知识得分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2.2两组患儿的病情恢复情况比较根据1.3.2项的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儿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患儿的病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肠道疾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肠炎是多发的内科肠道疾病,多由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发作时常伴有腹部的阵发性绞痛、便血、腹涨、腹泻、发热、呕吐、脱水,甚至是休克等症状,这些疾病都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由于部分家长不讲究饮食卫生,或是文化程度较低,健康意识薄弱,容易导致患儿病情的延误[5-6]。本院通过加强对监护人的健康教育,来提高临床护理疗效,主要方法总结如下:①首先详细了解患儿的家庭情况,做好与患儿监护人的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②向患儿监护人详细介绍患儿的情况,并指导监护人对患儿进行日常家庭护理;③采用多种形式帮助监护人更好的掌握健康育儿知识;④做好随访工作,并积极反馈监护人的疑问。
本实验证明了,做好患儿监护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帮助监护人了解患儿肠道疾病的情况,学习家庭护理知识,并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医院的临床护理疗效,值得对广大家长宣传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雪梅,夏霞.普定县某医院儿科门诊儿童肠道寄生虫病感染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10,26(4):341-343.
[2]黎艳.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3):124-125.
[3]肖贵轩,杨坤,刘武垣,等.健康教育对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4):423-426.
[4]陕丽萍.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J].药物与人2014,7(27):209.
肠道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健康教育;溃疡性结肠炎;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9.16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局限于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群生活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根据Jiang等[1]对国内文献报道的中国1021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综合分析,10年间诊断的病例数上升3.08倍。目前,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约为11.6/10万[2],而且其病程缓慢,迁延难愈,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伤害。因此,提高患者认识,加强患者各方面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治疗疗效,减少复发有重要意义。现将本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措施和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男59例,女43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3.4±6.3)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病程(3.1±1.2)年;对照组男55例,女47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2.2±7.5)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病程(3.3±1.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心理、饮食、用药等方面。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①心理方面:向患者讲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自我防护知识,改变患者消极、烦躁的不良心理,告知其健康的心态是治愈疾病的基础,树立治愈的信心。②饮食方面: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和饮食控制,告知患者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注意营养调配,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油、少纤维、高热量、丰富蛋白质为主,在补充患者营养的同时减少肠道负担,禁食生冷、咖啡、汽水及辛辣食物,以免病情加重,造成肠出血或穿孔。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要给予无渣流质饮食,最大限度的减少粪便体积,必要时可给予肠外营养。③用药方面:用药前先了解药物的治疗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用药时叮嘱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询问,患者病情恢复或不需用药时,及时减少或停止给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达到有效治疗周期,减少复发。④健康宣教:在病房走廊两侧悬挂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治疗、预防、健康等各项知识,并为患者发放宣传小册子,供患者及家属阅读,出院时告知患者精神、饮食、休息、活动的重要性,保证健康、充足睡眠、精神、饮食,保持舒畅的心情,避免过度劳累,另外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加重病情,如有不适立即到医院检查。
1.3观察指标患者均出院随访6~14个月,平均随访(9.4±1.6)个月,观察患者复发率和满意度。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复发6例、复发率5.9%,对照组复发23例、复发率22.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11.617,P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1%,高于对照组的75.5%(P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临床研究表明[3],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细胞免疫异常和感染导致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密切相关。急性肠道炎症由于未彻底治愈而导致肠道慢性炎症改变,反复消炎和过度治疗导致菌群失调、肠功能紊乱是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迁延、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
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模式下的一种科学的、有效的护理方法,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教育指导,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改变人们不良生活行为方式,自觉接受健康生活,从而使身体、心理、社会能力处于良好状态,提高生命生活质量。对本组患者而言,健康心理,可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树立疾病治愈的信心;健康饮食,可养成患者良好的饮食习惯,消除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减少复发;健康用药指导,可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健康宣教,可增强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对疾病发生起到很好地预防作用。通过对本组患者进行分组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健康是生存之本,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各方面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进行健康的行为和生活,对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JiangXL,CuiHF.Ananalysisof10218ulcerativecolitiscasesinChina.WorldJGastroenterol,2002,8(1):158-161.
[2]王锦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的诱因分析及护理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259-260.
[3]周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0):160-161.
肠道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篇5
黑木耳:肠清洁“钟点工”
黑木耳是肠道减龄最出色的“钟点工”,其中所含有的植物胶质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吸附残留于肠道内的不健康物质,比如灰尘与疾病,并将其集中起来排出体外,起到清洁血液和“洗涤”肠道的作用。
最佳吃法:凉拌,把泡发好的黑木耳手撕成小片,并将青红椒和胡萝卜切丝,与黑木耳一起焯熟,晾凉后依照个人口味均匀搅拌即可。
海带:肠蠕动“加速器”
中医专家指出,海带属于碱性食物,富含的碘可促进血液中三酸甘油酯的代谢,并防止血液酸化,有助于润肠通便,而且热量很低,膳食纤维丰富,能加速肠道的运动。另外,海带中还含有褐藻酸,可降低肠道吸收放射性元素锶的能力,并将其排出体外,在健肠的同时,起到预防白血病的作用,一举两得。
最佳吃法:把海带切成大片,将猪肉馅儿加入其中,并卷成长卷。放入锅中蒸熟后,切成适合入口的小段即可享用。这样不会破坏海带中的矿物质,有效增加肠蠕动。
苹果:肠排毒“仪表”
苹果对于健康最显而易见的效果是:促进肠道排毒――所含有的半乳糖醛酸、果胶,将肠道中的毒素降至最低;其中的可溶性纤维素,可有效增加宿便的排出能力,让你告别“小腹婆”,保证肠道循环正常运转。
最佳吃法:苹果皮中含有很多丰富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能降低肠道老化的速度。为此,请一定要带皮吃苹果哦!
糙米:肠疏通“管道工”
糙米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此外,其中的钾、镁、锌、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大量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预防便秘和肠癌。
最佳吃法:将糙米洗净,在清水中浸泡两个小时后,沥干备用。将小排骨、海米、糙米放在锅里,加8杯水同煮成粥,再均匀撒上胡椒粉即可。每星期喝两次,即可保证肠道吸收糙米中含有的润肠素。
蜂蜜:肠表情“养颜液”
蜂蜜可以让肠道的表情“和颜悦色”,这都要归功于它“体内”那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促进身体良性循环,对于肠道健康也是一种不错的保护。
最佳吃法:将柠檬薄片放在蜂蜜中浸泡起来,并放在冰箱内储存,每日清晨取出一勺直接泡水饮用就能达到润肠、美容的功效。
低温酸奶:肠动力“添加剂”
益生菌在肠内无声无息地“繁衍”,协助肠道抵抗有害菌。唯有大量补充益生菌,才能筑起维护肠道均衡的天然防线。
最佳吃法:一定要选择低温酸奶食用,这是因为低温可以抑制酸奶中有害菌的快速繁殖,保证酸奶中益生菌不会因为温度升高而降低活性。每日10点或15点喝一杯低温酸奶,补充体内所需肠内菌群,促进肠道消化分解的“效率”。
花生:肠润泽“华容道”
花生对于强健肠道有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花生入脾经,有养胃醒脾、滑肠润燥的作用。而且,其中独有的植酸、植物固醇等特殊物质,也会增加肠道的韧性,使抵抗外界侵扰的能力不断增强。
最佳吃法:健康专家指出,每日吃5~6粒水煮花生,就能强健肠道,因为水煮花生的营养并不会被破坏,吃得安全、便于吸收,是白领为肠龄“瘦身”的最佳选择。
芹菜:肠快乐“兴奋码”
芹菜在经过肠内消化时可以产生木质素,这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有效抑制肠道内产生致癌物,并加快粪便在肠内的运转时间,让肠道“快乐”起来,并保持健康的“运动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