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花栽培技术方法(收集5篇)
长寿花栽培技术方法篇1
关键词:万寿菊;育苗;移栽;田间管理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万盏花、千寿菊等,原产墨西哥,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作为特色经济作物,万寿菊经人工栽培后取其鲜花为原料加工提炼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烟草、医药及饲料等工业领域,具有抗氧化、无毒害、安全性高等特点,在国际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1栽培技术
1.1作床根据冬季时间长,春季回暖晚,全年积温不足的气候特点,应提倡秋季作床,在上冻前完成苗床和苗棚的制作,使其达到播种状态。
大田栽1公顷需苗床面积200~300m2,如有假植过程可至80m2。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腐殖土做床土。切忌在施用广灭灵、豆磺隆、普施特、阿特拉津等残效期长除草剂的地块取土,腐殖土和腐熟的猪粪要过筛。床土配置一般采用①腐殖土50%+腐熟猪粪30%+河沙20%,②腐殖土50%+园田土25%+河沙25%。
为有效利用早春积温,方便作业,应建大棚,扣膜时间在3月10日左右,以便缓土增温。
1.2床土消毒扣膜前按每平方苗床用50%多菌灵4g或用70%敌克松4g兑水100倍,均匀喷洒在床面上并立即扣上地膜密封2~3d后揭膜通风。
1.3种子处理发芽率在95净度98%以上的种子每亩用种量25~30g。播前用50%的多菌灵250倍液浸泡种子10~15min进行种子消毒,然后放在25℃温水中浸泡6~8h,捞出晾干后拌10~15倍细沙待播。
1.4防虫防鼠防治地下害虫用呋喃丹颗粒剂均匀混入苗床土中,或用50%辛硫磷乳液剂1000倍液喷洒苗床。用80%氯敌鼠钠盐、大隆等药剂防鼠害。
2育苗技术
2.1育苗时期一般在移栽前40~50d育苗。在4月8日至10日,苗龄必须达到40d才可移栽。
2.2播种方法先将苗床浇透低水,渗下后,再用细土填平苗床,将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撒在床面上,再用细土覆盖,以不露种子为宜。播种后在床面上覆地膜以增温保湿,苗拱土后马上揭膜。
2.3苗床管理从播种到出苗,苗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苗高4~6cm时,温度应保持在20℃~25℃,温度过高苗易徒长,应注意通风降温。移栽前逐渐过渡到外界环境相同。播后苗前一般不浇水,苗齐后适当补水,移栽前7天不能浇水,防止徒长。
2.4施肥苗长到2~3对真叶后进行根外追肥,10m2苗床用二铵30~50g,兑水10kg浇灌,浇后再用清水冲洗一遍,也可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也可使用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惠满丰、福尔655、壮多收、生根粉等。徒长苗应喷200PPM的矮壮素,使叶色变绿,茎粗壮、节间变短,切忌追施尿素、硝铵等氮肥。
3移栽技术
3.1地块选择无内涝、排灌方便、朝阳,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忌砂土地和上年打过残效期长除草剂的地块。
3.2移栽时间一般在5月20日开始移栽。5月28日前结束,移栽苗高12~18cm,叶片3~4对为佳。
3.3整地施肥结合整地每公顷施有机肥30m3,二胺300kg,钾肥100kg。提倡秋整地打垅。
3.4移栽技术移栽前一天浇透底水,以利起苗,采用65~70cm,垅创穴做水栽,为防地下害虫可在水中加入适量辛硫磷,株距35~40cm,亩保苗2600~3000株。
4田间管理
4.1查田补苗定植移栽后及时进行田间检查,发现病苗、弱苗、死苗及时剔除进行补栽,确保全苗。
4.2中耕除草培土缓苗成活后,应及时除草松土,防止板结,在株高20~25cm时,及时进行平顶摘心,并起垅培土,高度以不埋第一分枝为宜,这项措施对防止后期倒伏有意义。
4.3追肥在整个生育期都可进行叶面追肥,特别每次菜花后喷洒一次惠满丰或磷酸二氢钾,天力熬合肥以满足养分供应“强身健体”,增强抗病能力,促进花提早成熟,增加采花次数。
4.4掐蕾(掐尖)在万寿菊现蕾后,掐去顶部最先现出的花蕾1~3个花蕾,促进后期花朵的增大、增加产量,至7月1日停止掐蕾。
5病虫害防治
5.1虫害地下虫主要是蝼蛄、蛴螬,每亩用3%呋喃丹或5%甲拌磷颗粒剂0.75~1kg结合移栽施入土中,红蜘蛛、蚜虫可用1.8%的虫螨克和速克毙防治。
5.2病害万寿菊病害主要是立枯病、斑枯病、根腐病等。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适时防治病害。特别应在花蕾期(开花前)打一次杀菌剂。
6适时采收
6.1工艺成熟期花瓣自花蕾由外向内一次伸出,花瓣全部展开形成花球时即为工艺成熟期。
长寿花栽培技术方法篇2
1基质育苗技术的示范
2008年进行了几种不同育苗方式的示范试验。基质无土育苗、水浮育苗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出苗快而齐,棉苗生长稳健,移栽一次成活率在70%以上,虽前期生长不如营养钵快,但中后期生长快,开花结铃集中,后期不早衰,产量与常规的营养钵育苗移栽持平或略高。软盘基质育苗出苗好,但出苗后生长极其缓慢,苗期22d几乎未出真叶,未移栽。基质无土育苗、水浮育苗最大的难点在于移栽后对水的需求量大。5月中下旬正值湖南棉区普遍高温干旱,处于沟渠干涸期,水源难找,挑水淋水困难,劳动力紧张,不及时多次给水就影响移栽苗成活。2010年进行软盘基质育苗示范,示范面积为13.33hm2,其中安乡、澧县各3.33hm2,鼎城、汉寿、临澧、桃源、华容等县各1.33hm2,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软盘基质育苗的移栽成活率为91.2%,较营养钵育苗移栽低7.5百分点。枯萎病发病株率为1.3%,较营养钵育苗移栽低0.82百分点。公顷平均成铃79.8万个,对照为78.7万个,增1.39%,无显著差异。但软盘基质育苗方式具有省地、省种、省工及防病、抗倒伏等优点,只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方面的改进,应该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2控释复合肥示范
2007—2010年的控释复合肥示范中,每公顷用控释复合肥1500kg作基肥,后期施尿素150kg作壮桃肥,结果显示,控释复合肥供肥持久,棉花整个生育期生长良好,每公顷产子棉4500~6000kg,明显高于周围棉田。以2010年为例,在9个主产棉县各示范1.33hm2。据11月20日实际产量调查,示范田每公顷产子棉4125kg,较非示范田增产1125kg,子棉均价为10元•kg-1,较非示范区增加产值750元,增收56.4%。施用控释复合肥能够省工、省力,节本,高产稳产、培肥地力,达到提高棉农科学植棉水平与植棉效益,实现棉花合理施肥、轻简栽培的科学化种植,达到高产稳产优质、节本增收增效的目的,每点效果均好,深受棉农的喜欢。结合4年来在湖南的试验、示范结果,棉田专用控释复合肥能稳定有效地为棉花生长各时期提供营养,促使棉花生长发育,取得较高的产量。施用控释复合肥可减少棉田操作次数,省工省力。基于湖南的气候特点,花铃肥埋施经常遇到困难,或由于7月连续干旱造成花铃肥无法埋施从而造成棉花早衰,或埋施后遇暴雨天气造成肥水碰头而死苗,应用棉花专用控释复合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有利于棉花稳产。
3油后直播示范
2009年油后直播棉示范安排在安乡,面积0.67hm2,品种为中棉所63,每公顷3万株。5月21日定穴点播,每穴2~3粒。5月28日出苗,生长发育比育苗移栽棉迟8d左右。在管理中考虑到直播棉苗期生长较快,苗期到蕾期主要采取了控制氮肥用量,中后期注重化调、喷施缩节胺等方法来调节其生长发育,每公顷产子棉5190kg,基本与营养钵育苗产量持平;2010年在9个主产棉县各示范0.33hm2。据10月10日考察,示范的品种田间种植平均行距约为90cm,平均株距约为52cm,种植密度每公顷约为2.1万株,株高125cm,果枝18.1个,单株脱落52.8个,单株成桃约为28.6个,铃重4.8g,每公顷成铃60.9万个,子棉2925kg,与大面积产量基本持平。棉花油后直播栽培是一种在育苗、移栽上省工、省力、省时的轻简化栽培方式,能缓解油菜收割与棉苗移栽的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和时间冲突,也是棉田遭受自然灾害后棉花生产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建议选用早熟、大铃、结铃集中的棉花高产品种,在5月底以前免耕直播,在实施相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的前提下,仍可获得较高的皮棉产量。
4棉花高产超高产途径的研究与示范
通过5年对高产植棉劳模跟踪调查,总结了劳模植棉的基本经验:早育苗,延长生育期;在早发和带桃入伏的基础上,减氮增钾,增施有机肥,实现中期稳长,增结伏桃;后期通过补施氮肥和高钾型叶面肥,保持了棉株青枝绿叶不早衰,这是增结秋桃、增加铃重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提高成铃率的关键所在;适时适量全程进行化学调控,调节营养物质的转化、株高、节间距和棉株叶片光合作用。2009年在汉寿县建立综合技术示范片6.67hm2,在临澧、鼎城、安乡、澧县、桃源、南县、华容、沅江各设高产创建3.33hm2。10月14日,全国棉花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组织有关专家对湖南省汉寿县文蔚乡文蔚村6.67hm2高产示范片进行了测产验收:密度每公顷约为1.6万株,单株成铃79.89个,每公顷成铃130.5万个,铃重5.6g,每公顷产子棉7305kg,达到了全国棉花高产创建长江流域二级产量水平(一级子棉产量7500kg•hm-2,二级6000kg•hm-2)。2010年在安乡县建立综合技术示范片6.67hm2,在临澧、鼎城、汉寿、澧县、桃源、南县、华容、沅江各设高产创建3.33hm2。10月16日产业体系专家组对安乡县安裕乡五一村示范片验收:湘杂棉20号平均每公顷成铃达136.5万个,按该品种审定铃重6.3g乘8.5折系数计算,每公顷子棉产量7500kg(亩产千斤);临澧县示范片3.33hm2,品种中棉所63,10月2日中棉种业邀请中棉所和湖南有关专家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每公顷子棉产量7500kg(亩产千斤);鼎城区示范片3.33hm2,品种湘杂棉22号,采用基质育苗,喷施703等调节剂,9月26日常德科农公司邀请农业部湖南高产创建验收组专家和湖南有关专家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每公顷成铃达135万个以上。总结各点主要技术措施:1)推广优质品种。2)推进专业化服务。在示范点,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肥水管理,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3)优化栽培技术。主要推广营养钵双膜覆盖育苗,宽行窄株移栽,配方施肥和增钾补硼技术等,确保稳产、高产。4)强化田间管理。在栽培过程中,移栽期保证移栽质量,浇硕丰“481”定根水,缩短缓苗期;蕾期稳施蕾肥,科学化调,力促壮苗早发;花铃期早施重施花铃肥,合理化控,后期喷施叶面肥,力争“三桃”齐结。根据近年棉花栽培研究结果和结合劳模经验,制定出本省每公顷皮棉1950kg的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5棉花“三丝”控制途径和措施
从2008年起对棉花“三丝”来源进行调研,在示范区为50余户棉农提供布帽和收花布袋,提供了100床晒花帘子统一用帘子立架晒花。通过对示范区和非示范区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采取措施后“三丝”控制效果显著,比非控制区减少92.7%。但是绝对含量仍然偏高,主要原因是农民并未完全接受这些控制措施,有些农户家禽、牲畜没有圈养或拴养;另外,棉农没有注意捡花方法或在树木边晒花,棉叶、树叶等杂物也混入棉花中。因此,为了严格控制“三丝”的含量,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2009年制定了棉花人工采摘操作规程,已于2010年1月6日作为湖南省地方标准颁布。
长寿花栽培技术方法篇3
关键词:盆栽花卉;培养土;酸碱度;配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因此,人们对具有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双重功效的盆栽花卉需求量也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花卉产业不断发展。2011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102.4万hm2,相比2010年增长11.6%。随着国内对盆栽花卉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对国外新技术与新品种的引进,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盆花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产业正逐步走向成熟。
盆栽花卉种类繁多,由于原产地不同、生态类型不同,各种花卉要求用的盆土是不同的[2]。加之,盆栽是在一个特殊的小环境,因盆容量有限,对水、肥等的缓冲能力较差,故盆裁用土要求较严[3]。因此,盆栽花卉用土,一般由人工配制而成。盆栽花卉培养土常用的配制比例是:腐叶土、细沙土、腐熟有机肥料、过磷酸钙=10:7:2:1。然后按比例混合均匀过筛即成培养土,这种土多为中性偏微酸性,适宜移栽、播种或分盆、扦插时用[4]。一般,培养土的配制需根据花卉的生态习性、培养土材料的理化性质和当地的土质条件等因素灵活进行调配,没有固定的配方[5]。
1花卉对土壤的要求
土壤对植物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大多花卉喜欢疏松肥沃、透气透水性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或偏酸性土壤[6],一般要求pH值在4.5~6.8的范围内,超过这个范围就会有不良影响,如一串红、马蹄莲、瓜叶菊、、杜鹃、山茶、兰花、桅子花、凤梨类、白兰花等。良好的土壤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良好的物理性质。要求土壤的容重小,孔隙度大,疏松透气;粘重的土壤,排水透气性差,干旱易板结,花卉不宜应用。二是丰富的营养成分。由于盆花用土有限,植物的根系仅能在盆中伸展,局限性大,根系从盆中吸收的养分受到限制,因此,土壤要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尽可能多地供给花卉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三是良好的化学性质。每种植物的生长都要求有适宜的酸碱度(pH值),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土壤的酸碱度的要求不一样。我国将不同地区土壤的酸碱度划分为5个等级,即:强酸性土壤pH8.5[7]。如果土壤理化性状恶化,通气透水性差,营养元素缺乏,保水保肥能力差,将导致花卉生长不良,叶黄脱落,不开花或开花少、花形小,甚至死亡。
2常见盆栽花卉的分类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盆栽花卉主要有草本盆花、木本盆花、观叶植物、仙人掌类及多浆植物等几大类[2]。在配制培养土时,要分清所栽花卉喜好的酸碱度,根据其对土壤酸碱度的不同要求,把它们分成4类(表1)。
3常见培养土的配制
3.1配制盆栽用土的材料
好的盆栽用土应当疏松、透水和通气性能比较好,同时也要有较强的保水、持肥能力,营养丰富[13]。常用的盆花用土有腐叶土、田园土、河沙、泥炭土、煤烟土、草皮土、松针土、沼泽土、塘泥和山泥,还有木屑、苔藓和骨粉(由动物骨磨碎发酵而成,含大量磷元素,加入量一般不超过1%)等[5,14,15]。其中,腐叶土(由落叶堆积腐熟而成)是配制培养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基质。其土质疏松,养分丰富,腐殖质含量多,一般呈酸性,多适于温室盆栽花卉应用[16],如秋海棠、仙客来、地生兰、倒挂金钟、大岩桐、和蕨类植物。
此外,常用栽培基质还有珍珠片、陶粒、蛭石、煤渣、沙、蕨根、椰糠等[2]。其中,蛭石吸水性好,通气性差(宜选大颗粒的);珍珠岩吸水性差,通气性好;岩棉多用于无土栽培。
3.2培养土配制和用土管理要点
3.2.1配制原则。一般配制培养土的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疏松通气,以满足根系呼吸的需要;二是水分的渗透性和固持性好,能不断提供花卉生长发育的需求;三是酸碱度要适合栽培花卉的生长需求;四是防止培养土中有害生物和其它有害物质的滋生和混入[16]。另外,由于花卉生长的外界环境也有差异,因此,培养土的配制需要因地制宜。但无论选择什么材料,用什么比例混合,总的目的是要降低土壤的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和增加水分、空气的含量,以满足花卉对土壤肥力的要求。因此,任何材料和土壤配合,用量至少等于总量的1/3~1/2;混合的培养土容量应当低于1,通气孔隙应当不小于10%为好[8]。
3.2.2土壤消毒。在盆栽花卉栽培中,培养土的消毒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重要一环,常用的几种消毒方法是:蒸汽消毒法(如家庭盆栽用少量培养土时,可采用蒸笼隔水蒸煮消毒)、药剂消毒法(如福尔马林消毒法)、堆沤发酵法、二氧化碳消毒法[17,18]。
此外,对于花卉育苗的河沙等培养基质,播种前放在水泥地板上让烈日曝晒2~3天,如少量培养土或砂,可用锅热炒一定的时间(20min左右),杀死病菌与虫卵[18]。
3.2.3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土壤酸碱度(pH值)对花卉生长影响很大,大多数花卉在中性偏酸(pH值5.5~7.0)的土壤中生长良好,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因某些营养元素处于不可吸收状态,会引发花卉营养缺乏症,强酸性或强碱性土壤,更不利于花卉生长发育[19]。如用于培养茶花、兰花、米兰、茉莉等喜酸性土花卉的培养土,应掺入0.2%硫磺粉;而栽培仙人掌、仙人球等花卉时,则应加入10%石灰粉[4]。
3.2.4改善土壤的透气性。花木生长一般要求排水、透气良好的土壤。土质黏重,花木很难长好,因此需要改良土壤的排水、通气状况。木屑质地疏松,空隙度大,是改良黏质土的好材料[19]。
3.3常见盆栽花卉培养土配制的若干配方
3.3.1一般培养土的配制。对于培养土的配制,一般的配制比例如下表2。
3.3.2一品红培养土的配制。一品红又叫圣诞花,火红色的造型深受人们的青睐,它喜温暖,对土壤的要求也不严格[22]。常见配方的比例如下表3。
一品红的繁殖一般用扦插的方法,所以基质通透性要好,它以微酸性、湿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好。相比多种土,泥炭土较疏松,排水性好较有利于一品红根系的生长。随着研究新基质工作的进步,中药渣代替泥炭的方法显著提高一品红的生长量,促进开花,冠幅、花径、苞片数显著增加,降低株高,外观品质提高,所以用70%中药渣+10%蛭石+20%珍珠岩(体积比)代替泥炭较好。
3.3.3一串红培养土的配制。一串红又名西洋红,爆竹红,不仅可以作盆栽观赏,也可栽培在庭院里点缀,深受喜爱。常见配方的比例如表4。
一串红主要以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为主,依据它喜温暖、不喜积水的生长习性,根据研究可知,珍珠岩+蛭石(1:1)混合的基质是最有利于一串红的插穗生根。表中第8配方,滇池淤泥种植出来的一串红,花期延长,而且花色多且较鲜艳。根据许多人研究的新培养基质,最佳的复合基质为黑木耳菌糠、草炭、蛭石体积比为4:3:3。近来研究的猪粪秸秆型、鸡粪秸秆型基质均可在一串红穴盘育苗中取代草炭蛭石[35],这些新培养基质不仅符合循环利用又符合“合宜园艺”的发展理念。
3.3.4郁金香培养土的配制。郁金香又名旱荷花,其花茎挺拔,花朵色泽鲜艳整体给人端庄美丽之感,越来越多人种植。常见的培养土配方如表5。
郁金香喜好排水性好且营养充足土壤,因此含有河沙,锯末等成分其保水和吸水性能好,而且通气透水性也好,在生产上能促进郁金香生长。根据实验得出:田土、河沙、鸡粪、复合肥按6.5:2.4:1:0.1比例混合效果良好,我们要灵活地根据不同地区,配制出不同的培养土配方。
3.3.5万寿菊培养土的配制。万寿菊别名臭芙蓉,颜色鲜艳,天然黄色素具有无公害、性能好、价格适宜、应用广泛等优点。常见的培养土的配方如表6。
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其耐寒耐干旱,喜好充足的阳光,在多湿环境中生长不好,以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较好[47]。根据实验得出,20%(污泥和牛粪按1:1经蚯蚓处理)与黑土按此配比处理最有利,配方1、2适合在南方推广。由于稻壳在南方是一种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农业废弃物,它的应用可降低生产成本是较理想的南方栽培基质。
3.3.6仙客来培养土的配制。仙客来又名兔耳草,它因其花形和寓意使许多人喜欢,也是国际花卉市场上著名的盆栽。常见的几种培养土配方7。
仙客来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目前传统的基质配比如田土加粪肥,土壤粘重、板结,并且土壤栽培影响仙客来生长,所以种植仙客来一般常用无土栽培基质,有蛭石、珍珠岩、陶粒、河沙等[54],实验表明,50%基质泥炭+50%碧糠灰的配比使花的冠径大,球茎大、开花数、显色花蕾数多,是较理想的基质配方。
4小结
土壤是花卉生长的基质,对植物的生长十分重要。不同的土壤对花卉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花卉对土壤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花卉生育期对土壤也有不同的要求。虽然本文中总结了一些目前常见花卉的培养土的配比,但是在实际生产或养殖过程中,配制花卉的培养土,还是要根据不同花卉的喜好,使用相应的材料和适当的量加以配制,才能使植物获得其所需要的养分,生长得健康茁壮、花繁叶茂。(收稿:2012-12-28)
参考文献
[1]谭川江.农业部公布的2011年花卉统计数据显示[N].中国花卉报,2012:1-1
[2]陈君帜.盆栽花卉100问(第一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1.
[3]李莉.怎样配制适合不同种类花卉的培养土[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4(11):22-22.
[4]李云霞.盆栽花卉培养土的制备[J].河北农业科技,2004(6):22-22.
[5]翔.盆栽花卉对培养土的要求[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4(1):52-53.
[6]雷南芳.盆栽花卉(第一版)[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8-38.
[7]蒋青海.盆栽花卉300答(第1版)[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3-23.
[8]武汉市园林技工学校.花卉栽培学(第一版)[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1994:19-20.
[9]黄凌云.盆栽花卉的土壤要求与管理[J].农家科技,2005(4):30-31.
[10]唐高霞.土壤的pH值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M].吉林:吉林出版社.2006(12):19.
[11]王秉田,李俊岭.花卉栽培用酸性土的配制与管理[J].内蒙古林业.1991(10):36-37.
[12]辛淑华,尹群智,林长青.盆栽花卉培养土配制方法[J].北方园艺.2000(6):60-69.
[13]卢思聪.室内盆栽花卉(第二版)[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1-1.
[14]黄磊.家庭养花培养土的种类和配制[J].中国花卉盆景,2007(2):23-23.
[15]翔.配制盆栽花卉培养土有讲究[J].农家顾问,2003(2):27-27.
[16]唐金琨,刘振,李晓敏.温室花卉培养土的配制[J].农业知识:瓜果菜,2008(12):19-19.
[17]罗芒生.花卉培养土消毒法[J].花卉,2003(10):22-23.
[18]刘会两.花卉培养土常用消毒法[J].花卉,2005(6):10-1.
[19]何秀玲,杜春侠,于冬雪.盆栽花卉用土管理要点[J].河北林业科技,2008(4):121-121.
[20]孟宪磊.家庭花卉盆栽要点[J].花卉,2007(5):25-25.
[21]黄凌云.盆栽花卉的土壤要求与管理[J].农村新技术,2005(4):30-30.
[22]李晓菊.一品红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0):107-108.
[23]裴成龙.一品红盆栽生产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2):12-14.
[24]孙兆法,张淑霞,宋朝玉,等.中药渣和泥炭基质对一品红生长和盆花品质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08(6):40-45.
[25]李向林,金吉芬,金吉林.不同基质对盆栽一品红的影响[J].西南园艺.2005,33(4):36-36.
[26]席志清,孙伯筠.不同基质对一品红生长势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50-51,54.
[27]易咏梅,李鑫.观花植物一品红的栽培与繁殖技术[J].湖北林业科技,2000(1):8-9.
[28]黄维平,阮琳.利用树枝叶研制花卉培养土的研究[J].广东园林,1996(4):42-44,46.
[29]柴小琴,赵丽,王云,等.矮生一串红的繁殖与盆栽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9(5):43-44.
[30]周杰良,王建湘李树战,等.不同肥料及施肥方法对一串红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7(6):652-655.
[31]张雪平,汪圣华.不同基质对一串红扦插生根的影响[J].中国林副特产,2008(2):24-26.
[32]于昕,姚方杰.黑木耳菌糠复合基质对一串红生长发育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19):179-182.
[33]林建忠,张炜鹏.几种生长调节剂及混合营养基质对一串红生长的影响[J].亚热带植物通讯,1998,27(1):12-16.
[34]徐静寰,宋述尧.秸秆型基质在一串红育苗上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0(05):???.
[35]陈少萍,刘华敏,陈永明.一串红的繁殖与栽培[J].中国花卉园艺,2007(4):28-29.
[36]熊俊芬,陈永川,郭敏,等.应用滇池淤泥作为基质种植一串红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1(12):66-68.
[37]赵庆柱,韩霞,刘志国,等.不同基质配比对钵栽郁金香生长发育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7):90-91.
[38]富玉海.郁金香的繁殖和栽培[J].新农业,2005(7):48-49.
[39]王利伟.韩超杰,李琳.郁金香的家庭种植[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8(12):12-12.
长寿花栽培技术方法篇4
关键词:长寿花;工厂化;栽培
中图分类号:S68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091-1
长寿花(Kalanchoeblossfeldiana)为景天科伽蓝菜属多年生肉质草本花卉,原产马达加斯加[1]。株型紧凑、花繁似锦,花期较长,花名吉祥,既是重要的年宵花卉,也是是赠送长辈的理想花卉。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管护经验,特将长寿花工厂化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长寿花生长所需的生态因子
1.1温度
生长适温为15℃-25℃,夏季不得超过30℃,冬季要保持在10℃以上,低于5℃,叶片发红且花期推迟。
1.2光照
比较喜阳,但夏季正午应适当遮阴,防止日灼。冬季要给予充足光照。此外,长寿花向光性表现明显[2],每隔半月应“转盆”(旋转180°)一次,避免出现偏向生长,影响外观。
1.3水分
比较耐旱。浇水过多,轻则容易徒长、影响开花,重则容易烂根;浇水过少,下部叶片易干枯脱落[3]。实践中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原则,并根据天气、季节和生长期进行调整即可,基本上保持50%的土壤湿度即可。
1.4基质
喜透气良好的沙质壤土,根据笔者的经验,生产实践中可选择园土:沙:草碳=3:2:1(体积比)的混合基质,并以腐熟的鸡粪为底肥。
1.5肥料
对于成活的小苗,肥料以氮肥为主,10d一次,薄肥勤施,以促进营养生长。花芽分化期需较多的磷肥,9月中旬开始施磷酸二氢钾,10d一次,控制氮肥,以促进生殖生长。冬季气温低、生长慢,应控肥控水。
2品种选择
优质的长寿花种苗是生产高品质长寿花所必需的。很多人认为长寿花极易生根,随便拿顶芽或侧枝扦插一下就可以了,其实这种做法是极为不妥当的。这样繁殖出的植株,其长势、花期都不能统一全面的控制,生产出的盆花品质也较差。好的长寿花种苗是由优质的、统一规格的、无病虫害侵染的、健壮的无根插穗生产出来的。选择好的品种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品种间其长势、叶片形态、花期早晚(短日照处理时间长短)、花色、货架期长短等等都有不同。
3长寿花的繁殖
实践中多用扦插和组培繁殖,且因扦插繁殖极易成活,故扦插法在长寿花的繁殖中更为常见[4]。扦插可分为两种扦插方式:叶片扦插和顶芽枝扦插。
①叶片扦插:将全叶摘下(叶片越大越好),放在阴凉处晾干伤口,数小时后,将叶柄完全插入湿润的基质中,如叶柄过短,也可将叶片的一部分插入基质中以代替短小的叶柄,此阶段不可过湿,以免叶片染病腐烂,扦插完后将其放在日光稍弱处,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3—4周后根系开始建立,这时可将其放在全日照条件下并可施用低浓度的肥料。在过7—10周后便可看见由愈伤组织分化的幼苗了,待幼苗长到15—20cm时便可将其与叶片分开,单独养植,而叶片可继续产生幼苗。分开的幼苗可做为生产无根插穗的母本苗使用。
②顶芽扦插:将准备好的无根插穗直接插入装好基质的花盆中,保持基质湿润,光照强度不宜过强,保持温度在20℃—25℃之间,大约2—3周便可生根,之后便可进入生产期管理了。顶芽扦插一般多用于盆花生产。(注意:长寿花是典型的长日照开花的植物,在扦插繁殖期间一定要使日照时间长于12.5小时,在冬季扦插繁殖时一定要补光。)长寿花较多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除了扦插外还较多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来繁殖。
4长寿花的催花和周年开花
正常条件下,长寿花在10月-11月花芽分化,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为15℃—18℃。长寿花是短日植物,要想周年开花,须用黑布或遮光膜进行遮光。一般在下午16:30进行遮光,早晨8:00左右去掉黑布,持续40天左右即可。
5提高观赏性的思考
(1)幼苗扦插时,应该按照“品字形”扦插,保证成株长寿花繁茂丰满。
(2)注意摘心,促发分枝,开花后才能出现“花繁似锦”之感。
(3)选择不同颜色的枝条,将其扦插在同一盆中,长大开花后,不同颜色的花朵可形成落英缤纷之美。
(4)长寿花可以水培。除单独水培外,还可与吊兰、吊竹梅、富贵竹等形成水培的组合盆栽。
(5)可用10-40ppm的多效唑涂抹花梗,降低花梗长度;可用10-50ppm的多效唑或1000-2000ppmB-9喷雾来降低株高,使株型紧凑。
6病虫害的防治
常见病害有白粉病、叶枯病和灰霉病。白粉病和叶枯病可用65%代森锌600倍液喷洒,灰霉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5]。
长寿花在北方温室内多发的虫害为蚜虫和介壳虫。蚜虫多发在春、冬季节,可用蚜虱净和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杀防治。介壳虫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喷杀防治。
参考文献
[1]陈原,王志忠,程继鸿,等.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长寿花株型和开花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1):65-67.
[2]武新琴.长寿花周年生产繁育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08,(9):40-42.
[3]晏泽顺.南方长寿花栽培与冬季管理[J].中国花卉盆景,2007,(7):32.
[4]种高军.长寿花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9,(5):117.
长寿花栽培技术方法篇5
关键词:无土栽培技术方案研究技术原理
1.引言
我国无土栽培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进步很快。尤其是近二十几年,全国许多研究机构、大中专院校和部分生产单位都在积极从事试验研究,有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在农业作物栽培中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2.无土栽培技术原理和方法
无土栽培技术方法主要有基质钵栽法、基质槽栽法、袋培法、岩绵培等。
(1)基质钵栽培法
用釉瓷钵、塑料钵、普通瓦盆等做容器,填入基质,浇灌营养液进行蔬菜、花卉等作物栽培,称为基质钵栽培法。
栽培时,一般底部填放卵石,厚度视钵的大小而定。例如,钵高40厘米,底部可填卵石8到10厘米。钵体下部需设有排水口和排气孔。卵石上再放一层大约5厘米厚的小砾石,小砾石上再放约25厘米厚的蛭石或细砂等。砾石和卵石有利于排水和通气,蛭石、细砂用于固定作物,保持水分和养分。在钵上部安装供液管以便供液,供液时,要使钵体供液均匀。在钵的下部安装排液管,回收营养液以备再用。
栽培过程中,每天要及时供应营养液2到3次,用砾石代替河砂,由于砾石颗粒大,疏松透气性和持水能力强,用于盆栽作物效果更好。
(2)基质槽栽法
槽栽法和钵栽法原理基本相同,装置一般由栽培床、贮液池、电泵和管道等几部分组成。栽培槽的设置方式是用砖或水泥在地面上砌成永久性栽培槽,也可用木板做成半永久性的槽。槽长一般为5米,宽1.2米,高30厘米,槽的尺寸可根据作物种类和温室形状而定。槽的长度受营养液滴灌系统的限制,以营养液能使槽的前端和末端滴灌量均匀一致为原则。在槽的长度方向应该有一定坡降,以利排水,坡降比例为0.5∶100(即每米下降0.5厘米)。槽的内侧涂沥青层,在槽的下面铺一层卵石,以利排水。在栽培槽的上端设置一贮液池,用管子引出,伸入槽内,安上阀门以便控制供液,栽培槽的另一端设置回液池,由排水管引出回收的营养液。
槽栽法常用的基质有砂、蛭石、锯末、珍珠岩、草灰等,或使用上述基质混合成的复合基质,其中草灰和蛭石混合基质的应用效果最好。
(3)袋培法
用尼龙袋或塑料袋装入基质,按一定距离在袋上打孔,作物栽在孔内,通过管道,以滴灌形式向作物供应营养液,称为袋培法。这一栽培方法在美洲和西欧各国已经普遍采用,由于此方法投资少,使用方便,因此发展迅速,已成为无土栽培的主要方法之一。
袋内填充的基质可以就地取材,可选用蛭石、珍珠岩、锯末、树皮、聚丙烯泡沫塑料及泥炭等混合物,混合物一般为泥炭约占40%,蛭石占30%,珍珠岩或聚丙烯泡沫占30%,事先调节PH值。
袋培所用的塑料薄膜一般多为厚度为0.07到0.08mm的乳白色或黑白双色聚乙烯塑料薄膜。用乳白色或白色做袋面的,可以反射一部分光,有增加作物光照强度的作用;而黑色做袋里可避免透过薄膜影响根系生长,黑色膜能吸收一定热量,对保持袋中基质温度有一定作用。为了延长使用寿命,要求塑料薄膜具有抗紫外线功能,因而一般至少可用两年。
(4)岩绵培
岩绵系60%辉绿岩或玄武岩,20%石灰石或白云石和20%的焦炭混合后,在1600摄氏度高温熔融,并经四辊离心机加工而成的一种纤维,然后经沉降室制毡,添加酚醛树脂黏合固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矿绵板。用于无土栽培的岩绵,在制作工艺中还需加亲水剂以增强亲水性。
用岩绵作为基质进行无土栽培的称为岩绵培。各国岩绵培方式很多,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营养液循环供液栽培法,另一种是滴灌供液栽培法。
3.结语
文章探讨了基质钵栽培法、基质槽栽法、袋培法和岩绵培法等无土栽培技术原理和方法,这些方法对实践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婧,张仕先.无土栽培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3,21:21.
[2]关绍华,熊翠华,何迅,杨文兵,郭凯,邹家龙.无土栽培技术现状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133-135.
[3]张燕,王志勇,梁本国.对提高“无土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效果途径的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05:79-80+103.
[4]郭喜铭.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概况及展望[J].现代农业,2014,10:34-35.
[5]汪晓云.新型无土栽培模式系列谈(一)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3,01:50+52+54.
[6]李占红,王西波.园林中无土栽培花卉的培育方法和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3,04:34.
[7]周舒俐.设施蔬菜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06:78-79.
[8]张黎黎.无土栽培技术初探[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