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例(3篇)

时间: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原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两方面构成[1],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甲状腺癌的关系人们早已得知并且得以重视,但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很少合并为甲状腺癌,由于现阶段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步的增加,所以逐步地受人重视,其重要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甲状腺全切除的手术进行。本院最近几年收治运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共20例,现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8例。年龄在30~70岁,平均年龄在43.1岁。并且所有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的临床表现为乏力、心悸、食欲亢进、怕热多汗等,患者两侧的甲状腺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肿大,主要呈现在Ⅱ度肿大-Ⅲ度肿大,所有的患者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且病程在9个月至9年。手术前检查的血清T3、T4都高于人体的正常值,促甲状腺腺激素(简称TSH)都低于人体的正常值。手术前的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的合并有结节,其结节的直径大小为2~11mm,其中合并单发结节16例,合并多发结节4例。

1.2治疗方法20例患者都通过医院门诊抗甲状腺药物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得到控制,待患者的血清T3、T4正常后进行手术治疗,常规用碘剂进行手术前的准备。手术方式采用甲状腺全切除,在进行手术中要注意保护甲状旁腺及喉返、喉上神经,常规检查采用快速冰冻的病理,16例(80%)患者手术中疑似或者明确的诊断为甲状腺癌,所有的患者中有1例伴有淋巴结转移而进行患者侧颈部淋巴结功能性的清扫术。手术后都给予患者左旋甲状腺素片进行抑制治疗。

2结果

2.1病理结果本组的20例患者都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手术后的报告都显示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其中报告中显示的甲状腺状腺癌17例(85%),2例(10%)滤泡状腺癌,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5%);9例(45%)双叶癌,17例(85%)微小癌。

2.2并发症本组的20例患者的表现都没有呼吸困难和长久性的喉返神经损伤导致的声音嘶哑。手术后有1例暂时性的声音嘶哑,其声音的嘶哑在3周后恢复正常,手术后早期出现2例低钙症状,如四肢末端麻木及口周,甚至还有手足抽搐等等,给予这些患者口服或静脉钙剂药物治疗后8周内症状得到缓解;手术后出现饮用水时呛水症状1例,这些患者为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后短期内能恢复。

2.3随访结果本组的20例患者在手术期间和住院期间没有死亡。经过20例患者的4个月~5年的随访没有发现有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也没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的表现,其中1例甲状腺功能出现了减退,但是经过口服甲状腺素一定量后很快的恢复正常。

3讨论

近些年来[2],随着原发性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发病率逐渐的增多,逐步受国外学者的重视,但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都不十分的清楚,国内外学者认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与促甲状腺素的关系密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果长期的服用抗甲状腺的药物,就会抑制人体甲状腺的生成,最终促进甲状腺素升高,从而可能刺激发生甲状腺癌。

临床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较为容易,但是合并为甲状腺癌后的手术前诊断的效率非常的低[3]。其中诊断甲状腺癌常用细针穿刺抽吸活检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准确性不是太稳定,并且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的甲状腺多弥漫性腺体肿大,合并的甲状腺癌结节小于1cm,所以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的难度很大,手术前的诊断也不太明确。本组16例为单发结节,所以在于手术前的超声检查中发现的孤立结节要特别的注意。其中手术中的常规冰冻病理的检查可以对手术前不足的诊断给予弥补。本组的病例中80%患者手术中通过常规冰冻病理检查出的疑似或者明确的诊断为甲状腺癌的准确率和国内外学者的报道理论一样。所以在手术中采用常规冰冻病理的检查较好。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采用手术进行,但是手术方式在选择方面的标准都不统一,本组20例病例患者都是采用了甲状腺全切除的手术方式,这种手术方式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一种最好的方法,通过本组病例显示甲状腺全切除后没有出现永久的甲状腺功能的低下和喉返神经的损伤,并且这项手术还能同时的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癌。

通过本组20例病例分析得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经过甲状腺全切除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并且甲状腺全切除还能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机甲状腺癌,治疗后基本没有复发的可能,而且并发症也明显的减少。但是本组选择的病例较少,并且只有专业的专科医师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时才能减少并发症,所以专科医师在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时还需要谨慎选择甲状腺全切除手术。

参考文献

[1]黄大道,胡陈鳞,曾兴业,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微小甲状腺癌35例临床分析.现代实用医学,2010,22(8):885-886.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肿;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结节性甲状腺肿为常见的甲状腺良性病变,多采用手术治疗,而手术范围、术后并发症等均关系到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为值得探讨的问题[1]。本文对我院116例结节性甲状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方法以及要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7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6例单侧、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其中男22例,女94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1.3±11.5)岁。病程半月至10年。大多数患者无意间或经体检发现颈前部肿大或无痛性肿块而来诊。所有患者在术前均经过甲状腺功能检查,2例患者FT3以及FT4偏高,其余患者均表现正常。B超检查结果:76例患者单侧单发或多发甲状腺结节,40例患者双侧单发或多发甲状腺结节。结节实质性、囊实性或囊性不一。

针对结节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单侧单发或多发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单侧甲状腺腺叶部分或次全切除术;双侧腺体单发结节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或甲状腺剜除术;双侧结节一侧单发、一侧多发患者行单侧瘤体剜除外加对侧腺叶部分或次全切除术;双侧多发性结节患者行双侧甲状腺腺叶大部分或次全切除术。并给予患者甲状腺片口服,定期复查。

1.3手术并发症诊断

术后观察患者是否有喉上、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情况。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饮水呛咳或声音嘶哑改变,应进行喉镜检查。单侧喉上神经损伤可致暂时性的声嘶及饮水呛咳,而双侧损伤则致永久性损害;术后2月声带运动未恢复的患者则考虑为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本研究仅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表现。患者术后手足麻木可能为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口服钙剂进行改善,若患者口服钙剂超过2月,且观察需长期口服维生素D以及钙剂,血浆检测未见甲状腺旁腺素患者,则为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2结果

2.1患者术后随访情况

对116例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1年至5年不等。116例患者中共有7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35%。

2.2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例患者术后2天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四肢指端麻木,手足抽搐,考虑低钙血症。进行2天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症状均消失。6例患者声音嘶哑中,暂时性的声音嘶哑6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0例。单侧喉上神经损伤致暂时性声嘶呛咳1例。本研究患者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出现。

3讨论

虽然结节性甲状肿为良性病变,但目前多数医院仍选择手术治疗,进行病灶切除,因为病程较长的结节性甲状肿患者几乎整个甲状腺均存在病变结节,并且结节性甲状肿可能演变为恶变以及功能亢进。因此切除良性病灶为治疗目的[2,3]。该手术如残留甲状腺增生组织以及微小结节,则可能引起复发。本研究结果中显示,116例患者复发率为6.35%.和国内报道近似。而复发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生危险。甲状腺手术后可能出现因喉返神经损伤引起的声音改变并发症,因此手术除彻底清除病灶外还需要注意保护患者喉上神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患者入院即进行诊断,现代医学设备先进,该病诊断并不存在困难[4]。治疗多以择期手术为主。然而考虑到手术操作,环境,患者自身的身体条件等综合性因素可能导致手术残留病灶,引起疾病复发,因此医师也可以考虑在进行手术的同时给予患者甲状腺片等,以促进残留组织吸收,减少复发率。

结节性甲状肿的手术切除范围也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借助先进的影像学设备,目前对患者结节情况,分布等了解较为清晰,也方便医师选择手术方式[5]。对于已经明确的单侧结节仅切除病变一叶即可;而针对双侧病变患者,则考虑主要病变侧全切。但结节性甲状肿为良性病变,因此并不推荐行甲状腺全切术,双侧多发性结节患者亦可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达到手术目的。假如患者病程极长,已无肉眼可见的正常腺体存在时,也应在甲状腺全切时考虑尽量保留甲状腺后包膜,即行甲状腺近全切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

综上所述,结节性甲状腺肿为良性病变,但仍需手术治疗,并且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结节性质、类型而异。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切除病变灶、防止术后复发,并且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考虑到患者可能因术中对甲状腺组织破坏过多,术后并发症产生,引起甲状腺滤泡增生而导致复发,在术后应规律服用甲状腺片等药物。准确的术前评估以及严谨的术中操作,科学的术后用药、护理为治疗该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宋艳慧.133例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08(2):82-82.

[2]韩志江,陈文辉,舒艳艳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CT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6):415-417.

[3]柴红,陈泽泉,余永利等.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统计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6(6):1439-1442.

[4]才旦多杰.125例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舯的临床病理分析[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8):75-76.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篇3

【关键词】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34-02

甲状腺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据全身恶性肿瘤的1%[1]。甲状腺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局部毗邻复杂,周围血管及自身血管丰富,神经走行较多。因此在行甲状腺手术后,难免会发生并发症[2]。本文研究我院3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旨在证明较早地发现并发症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30例甲状腺癌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在35-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2.3)岁,术前采用颈部CT诊断,并经术后病理切片分析,病理类型有状癌有14例,滤泡状癌8例,髓样癌有6例,未分化癌2例。采用的手术方式:单纯甲状腺切除手术17例,甲状腺手术加颈部淋巴清扫术13例。

1.2治疗方法

1.2.1对我院3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分析。术后并发症主要有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术后出血、乳糜漏。对并发症的早期观察:①术后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切口变化,及时发现切口有无出血及肿胀等现象;②术后定期血液生化检查,了解患者降钙素等变化。

1.2.2护理方法

1.2.2.1一般护理主管护士在患者术后应积极与患者交流,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体格检查,将患者术后的病情发展及临床资料收集完全,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估,并提出正确的护理措施,以较好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

1.2.2.2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术前及术后给予心理指导,多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甲状腺癌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面的知识,同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及处理措施也介绍给患者,让患者对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有个较好的了解。

1.3饮食指导饮食适当控制,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黄、鱼类等。注意补充热量,适当补充蛋白质的量,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给予病人高钙低磷食物,如绿叶蔬菜、豆制品和海味等,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香烟、酒水、辣椒等,注意多吃能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包括香菇、蘑菇、木耳、红枣等。

1.4出院指导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特别是神经损伤的患者,应按时按量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并试着锻炼,以恢复神经的正常功能。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打包处理完成,各并发症出现例数采用构成比描述。

2结果

3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有1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14/30),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手足抽搐、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术后出血、乳糜漏,各并发症所占比例,详细结果,见图1。

3讨论

3.1甲状腺癌是由数种不同生物学行为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癌肿组成,主要包括状腺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四种病理类型。目前术前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较多,运用彩色超声多普勒[4]或颈部CT能较好地诊断,本文研究的30例患者术前均采用颈部CT检查,效果较好,诊断率达90%。甲状腺癌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呼吸或吞咽困难,有放射性疼痛存在,颈静脉扩张及瞳孔缩小等症状。多发于青壮年,以女性较为多见。临床表现及体征缺少特异性,发现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或是并发有声嘶等表现,应积极做相应检查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等,争取做到早期诊断,从而减少癌症对患者的影响。但是本文研究的30例患者来就诊时体征基本表现为颈部明显包快,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冰冻切片诊断为甲状腺癌。经手术切除后,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有1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其中以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较为常见,占所有并发症的57.14%。为出现术后出血、呼吸困难及术后感染、窒息、甲状腺危险等并发症。

3.2对各并发症的认识及护理体会

3.2.1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该并发症较为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常表现为手足抽搐,常由甲状旁腺误切、挫伤、组织血液供应障碍等引起,本文出现较多的轻微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大部分发生在手术的当日,有一例患者发生在术后第二天,表现为手麻木,医生,遵医嘱静推葡萄糖酸钙,2次/日,10克/次,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康复出院。

3.2.2喉返神经损伤及喉上神经损伤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重要的并发症,常由肿块压迫、牵拉及操作不慎引起,本文14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均为一侧且为暂时性损伤,且均在右侧,喉返神经较易损伤与其与甲状腺的解剖关系有关,还与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分支及处理Berry韧带较易导致该神经损伤有关[5];喉上神经损伤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为避免神经损伤,需要在手术过程中细心,动作应该轻柔,避免牵拉,结扎上极血管时尽可能靠近腺体,注意患者呼吸频率及节律的变化。因此为避免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应分离好解剖关系,不能盲目操作,结扎血管时应避免损伤神经,同时术后积极采取措施,包括饮水情况、呼吸情况及言语能力判断神经损伤,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操作工程中应注意患者术后的身体状况。

3.2.3术后出血1例静脉,1例动脉在手术室及时发现抢救成功。因此术中彻底止血,并做好引流,术后采用半卧位,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颈部是否迅速扩大,切口敷料有无渗血等,同时做好记录,护理人员应主动告知患者咳嗽的方法,以预防术后出血的发生;

3.2.4手足抽搐发生3例,由于术中误切或挫伤甲状旁腺,以致出现低钙抽搐。多发生于术后1-3天,口服钙片和VitD2,每周测血钙或尿钙一次,随时调整用药剂量,抽搐发作时,应立即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以解除痉挛。

3.2.5乳糜漏该并发症的发生较为少见,主要是发生在左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若患者在术后2-3天出现引流白色液体,则可认为是发生了乳糜漏。对该类患者的处理首先应积极保守治疗:进食及静脉补液;停用负压吸引,采用开放引流管引流;卧床休息;锁骨上加压包扎等,若上述治疗无效,则可考虑采用胸导管结扎术。本文发生1例,经积极处理,治愈出院。

3.3甲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在术前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与患者交流并进行有效的指导,使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整体的认识,同时护理人员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可以有效地降低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勤.甲状腺疾病病人的护理[M].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7.

[2]张冬雁.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01,17(1):131-132.

[3]郑益帼.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8,14(5):1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