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幼儿园艺术节活动方案范例(3篇)

时间:

幼儿园艺术节活动方案范文

按照《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但在教学中切不可把探究的艺术与艺术的探究等同起来。探究的艺术是更多地从探究式学习理念贯彻的方式和手段上进行研究,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艺术的探究实际上是要求幼儿用以获取知识、领悟艺术家的思想观念、领悟艺术家研究艺术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更注重幼儿对艺术内涵、教育价值的体验和实践,以寻求艺术教育在孩子身心发展方面发挥更为有效的促进作用。那么作为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工作,我们的工作重心应是什么呢?我想应是后者,即艺术的探究。这与纲要中提出的教育目标应该是统一的,都注重了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但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我们教师去研究和探求实施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这是我们开展艺术教育中渗透探究式学习理念的重点。这两点概念的阐析不仅充分体现了探究式学习理念在教育工作中的双边效能,也有助于我们明确幼儿园艺术教育研究的重心不仅是教师教育手段的研究,而且是注重艺术教育价值的研究。

二、艺术教育中贯彻探究式学习理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语文网中网文秘频道)

1、艺术的探究式学习应注重突出艺术在幼儿情感体验、情感抒发方面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艺术领域是这样描述的: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在指导要点中也明确指出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一些都反映出,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我们更多地是将艺术教育作为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手段,而非艺术内涵的本身。就拿音乐教育来说,提到音乐的定义,总不外乎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音強等要素,通常我们可以将一首音乐作品从这些立足点上來剖析。但是我們常忽略的一点是:把上列这些要素随便拼凑起來,却不能算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应该是某些特定的旋律加上特定的节奏、再加入特定的音色而形成一個浑然的、不可取代的整体。而这个時候,所谓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音強已不单独存在,它們分別將自己注入,而共同汇集成一道声音的洪流,听着音乐的時候,我們是被这个无比美妙的整体所震撼、所驱动。达芬奇和凡高都是伟大的画家,但是他們的伟大也都是在当我们的心被他们的作品感动的時候,他們的伟大才显现出來。幼儿艺术教育也是如此,我们教育所探求的应是如何让孩子在艺术氛围中去感受艺术所带来的愉悦性、感官冲击、美感体验和对人格的升华作用,从而使孩子喜欢艺术、乐于表现。例如,在孩子的舞蹈教学中,我们不应强调这个舞蹈的基本动作是什么,怎么做,应引导孩子理解这段音乐所表现的什么情感,从而可以用什么动作去体现。在绘画教学中,我们不应强调这片树林应画成秋天的金黄色,而应引导孩子去探索秋天可以用什么颜色来表现收获的喜悦。(语文网中网文秘频道)

2、艺术的探究不能离开必要的艺术表现技能的培养。

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是一种感官艺术,幼儿对艺术的感悟和体验更多地是通过自身的积极参与得以表现出来,而艺术的表现不可避免涉及到艺术表现的技能和水平。在幼教届,曾对艺术教育需不需要传授技能技巧进行过争论,而且当前在许多艺术教育活动中,也已越来越不重视艺术表现技能的传授,但我认为不强调技能技巧的传授,并不是摈弃技能技巧,试想一个连颜色都分辨不清的孩子,如何去表现艺术作品蕴含的色彩美?,一个不知道节奏、不会听辨旋律变化的人,靠什么来感悟和体验音乐的美?著名的画家达芬奇的最初的艺术创作也是从鸡蛋的写生画开始的,巴赫、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生涯也是从最初的钢琴弹奏开始的。为此,幼儿的艺术教育不应抛弃艺术基本技能的传授,只不过我们应改变以往受人以鱼的传统教学方法,积极探究受人以渔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3、幼儿艺术教育的探究应植根于幼儿已有的生活和兴趣。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将幼儿园教育活动建立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这是新《纲要》的主导精神,作为教师要关注这些真正来自儿童和属于儿童的问题,联系幼儿生活和社会实际,艺术教育也然。艺术题材的生活性使孩子有艺术创作的潜能,容易使孩子产生创作的欲望,而选取幼儿感兴趣的题材则是保证幼儿艺术创作活动获得成功的关键。幼儿艺术创作开始阶段的动机呼唤鼓动起艺术创作的积极性和自信性,在进行过程中的兴趣能激活幼儿的思路,启迪智慧,而结束阶段的兴趣则是幼儿获得自我的满足和对自己的欣赏,从而把兴趣延展到对新的艺术创作活动同的需求和期待。例如在手工窗花设计中,由于孩子对各种各样美丽的窗花有感性经验,因此有很高的艺术创作的欲望,而已有的重叠剪的技能又为幼儿的窗花制作提供的必要的技能准备,因此幼儿能积极地投入与窗花设计创作活动中,并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成功,积极地向同伴学习新的剪折的方法,从而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自主性的获取了新的技能和经验。

幼儿园艺术节活动方案范文篇2

1、成绩

(1)通过积极做好清洁、消毒、通风等卫生工作,加强幼儿户外锻炼,提高免疫力,坚持每日报告制度等有效措施,我园贯彻落实了教育局抗击非典工作,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并以预防措施到位,环境优美的幼儿园”受教育局通报表扬。

(2)通过岗前培训、专家讲座、专业培训等方式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提升幼儿园整体素质。将儿童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市少儿花会画展,我园选送了50多幅美术作品;同时参加幼儿画展,80多幅美术作品获奖。

(4)我园教师创编的幼儿舞蹈《草原游记》、时装表演《健之美》、《对面女孩看过来》参加了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在大家乐举办的1——3岁幼儿生日会活动,扩大了我园在社会上的积极影响。

(5)加强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较高,对学过的英语口语、歌曲掌握较好,能听懂并愿意用英语对话,基本养成大胆说英语的习惯。英语发音较准确;能听懂并愿意用简单的英语与他人进行口语交流,完成多个连续的简单英语指令。

2、需要加强的方面

(1)加强幼儿独立讲述、表演能力的培养,注重开发幼儿的创造力,特别是创造美的能力,增强自信,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2)坚持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与渗透,提高幼儿英语听、说、唱的能力。

(3)引进奥尔夫音乐教育,提升艺术园品牌。

二、本学期工作重点

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1、深入开展优质园本课程的研究,总结经验,整理资料,形成课题

总结报告。

(1)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健全幼儿成长档案;认真观察记录幼儿活动过程,并进行分析评价,重视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向家长反馈。

(2)整理课题计划、阶段小结、专题文章、教师随笔、活动设计(照片、vcd)、教玩具照片等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参加省学前教育协会十五”课题结题成果展示。

2、在一日生活中渗透英语教育

(1)通过英语的高频运用,熟练生活口语。

(2)加强情景教学,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3)多采用歌谣、儿歌,使英语学习更为有趣。

(4)运用直观、形象的教育,调动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各月工作计划

九月:

1、认真做好开学的相关工作:

1)开学前普访

2)活动室布置

3)组织大带小”、音乐会等活动,安定幼儿情绪

4)建立幼儿一日生活常规

5)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6)建立幼儿成长档案

2、开展教师技能技巧比赛(舞蹈、声乐、乐器、绘画及英语、音乐优秀课例评比),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并选出优秀节目、作品参加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书画、舞蹈)。

3、组织秋游活动——游览红树林。

十月:

1、开展祖国万岁”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2、组织半日活动考核,向家长开放(必须含由本班教师执教的英语活动)。

3、参加长城片交流观摩活动。

4、参加市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音乐)。

十一月:

1、以艺术节活动庆祝幼儿园成立十八周年,向家长展示幼儿园师生的艺术、双语才能(形式:幼儿英语歌舞、英语短剧,教师家长歌舞,师生家长书画展)。

2、加强对幼儿的观察记录,组织经验交流会。

3、参加长城片0—3岁早教研究交流活动。

十二月、元月:

1、加强冬季锻炼,提高幼儿运动素质,举办第七届小小运动会”迎接新年。

幼儿园艺术节活动方案范文

在幼儿的艺术情趣活动中,究竟该怎样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艺术情趣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的适宜性如何?我们将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的指引下,在省级课题《构建幼儿艺术情趣教育的园本课程研究》的引领下,进行探索和实践研究。

一、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评价理念和取向

(一)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把握好艺术教育的“情”和“趣”

根据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指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艺术情趣教学评价观念,明确艺术情趣教学评价的目的就是激发幼儿的艺术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特别是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主动性,避免只重视知识和技能而忽略情感、社会性、实际能力,只做枯燥反复的训练活动的倾向。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绪,使幼儿乐意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有良好的学习品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艺术表现

新《纲要》指出:作为评价的主体,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幼儿的发展速度、特点等。因此,教师不能简单或单一地评价幼儿的表现,或是贴上好生和差生的标签,幼儿的成长“一切皆有可能”,我们不能放弃任何激励他们成长的机会,用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把握好幼儿在园的每一天,用我们的能力去激发幼儿的潜能,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发展。

(三)尊重年龄特点,把握艺术教育的敏感期

哲学家阿朗说:“播好种子,应该播在土壤里,而不是沙地上……”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况下进行评价,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儿童敏感期是指幼儿在连续相接短暂的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期间内,幼儿会对某种知识或技巧有着非常的感觉,他们会有大量的有意识的行为,艺术教育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小、中、大班进行的艺术教育活动也不一样,我们在小班开设少量的艺术活动,如美术和舞蹈,而在中大班则开设更多的艺术活动,如钢琴、电子琴、二胡、琵琶等,给幼儿更多的选择和学习的机会,在评价幼儿时,年龄段不同,教育的要求和目标也不同,评价的标准也不同。

二、确立艺术“情趣”课程评价的目标体系

(一)根据年龄特点确定不同门类的评价目标

我园开设器乐类、舞蹈类、书画类等多类型的专门艺术活动,如器乐类的艺术活动有钢琴、电子琴、葫芦丝、竖笛、琵琶、二胡等,舞蹈类的有幼儿舞蹈和民族舞蹈、拉丁舞蹈等的教学,绘画类的有油画、水墨画、水粉画、刮画等的艺术活动,这些活动都在小、中、大班中实施教学,因此,我们分年龄段对不同门类的艺术情趣活动制定不同的评价目标。

(二)关注兴趣点的艺术与主题评价目标

艺术活动与主题内容融合在一起,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和个性创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评价时,关注的是幼儿对主题内容的掌握情况、兴趣点和情感的激发,是否能大胆地进行艺术表达,发挥审美的功能,同时重视幼儿学习主动性、专注力、学习习惯等的养成。

(三)提倡个性化表达的情趣吧评价目标

艺术情趣吧是我园艺术情趣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是以个别活动形式展开的自主游戏活动,充分挖掘园内公共闲置区域,建立起来的特色活动区吧,分别有沙画吧、DIY手工吧、打击乐吧、快乐写生吧、音画吧等内容,每周安排一次活动。评价主要关注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在区吧中活动的兴趣、大胆表达的意愿、与同伴的交往、探究交流情况、自主表现、个性创新等等,教师应根据艺术情趣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艺术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

(四)鼓励大胆展示的艺术情趣项目评价目标

艺术情趣项目活动主要有“快乐宝贝”剧场表演和系列艺术节活动,这些活动每学期定期开展,主要目的是给幼儿创设一个机会,搭建一个舞台,让幼儿或与家长一起进行艺术才艺表演。评价重点在于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不过分追求表演的效果和技能,给予每个幼儿机会,让每个幼儿都能进行展示,体现“我的舞台我做主”的精神。

三、立足幼儿特点的艺术情趣课程评价指标和内容

(一)艺术“情趣”课程评价的指标

对幼儿的评价以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审美个性品质等为目标,设立相应的指标。对教师及教学活动的评价则侧重于艺术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运用,对艺术活动内容的选择、理解、设计,及对幼儿学习特点的了解和把握等,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最终的目的是激励教师提高艺术教学能力,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二)艺术情趣课程评价内容

从艺术情趣课程来说,主要围绕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优点或缺点、课程是否对幼儿具有吸引力、课程的后续发展如何等等方面进行评价。

从幼儿的艺术兴趣和情感出发,我们强调幼儿的艺术情趣评价内容应回归幼儿的真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从教师的教学方面来说,评价主要侧重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表现、教师的指导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师幼的互动等等。

美术类的艺术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情绪,美术作画的姿势和习惯,作品的构思和布局,内容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学习的专注性和品质、收拾整理习惯等的评价。

音乐类的艺术教学评价,主要围绕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情绪、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学习的专注力和习惯、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关注“情感”的艺术教育过程评价策略

《纲要》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教师需综合采用观察记录法、谈话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因此,我们注重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评价。

(一)耐心倾听感受――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有些幼儿因为内向或自尊心很强,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想法,这时教师就要耐心地倾听和揣摩幼儿的心声,引导幼儿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给予他们适时的评价和启发。当我们蹲下来耐心倾听幼儿内心的想法时会发现,有很多都不是我们作为教师所能想到的,幼儿的内心世界需要我们去读懂,这样才能给予幼儿最适宜的评价和鼓励。

(二)换位识别真相――正确分析幼儿在现场情景中的“谎言”

幼儿的言行其实很大程度上受情绪和情景的影响,有时幼儿很难分清现实和虚幻的区别,成人就要细心观察分析,换位思考,认清幼儿言行背后的“真相”,多去倾听幼儿的想法,多换位思考幼儿的言行,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三)坚持欣赏和赞美――树立幼儿积极正面的自我概念

1.从泛泛的表扬转向描述性表扬

如何帮助幼儿树立积极正面的自我概念,赞赏幼儿是关键,但是教师又该如何赞赏幼儿呢?真棒、真行、真不错等等,都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赞赏语,但是幼儿是不是真的会吃我们这一套呢,答案是不一定。幼儿希望教师能真心的欣赏和肯定,不喜欢教师的敷衍,也不喜欢教师空泛、简单、没有针对性的表扬。幼儿在听到教师的具体的表扬后,就能够肯定和赞赏自己,从而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2.从内心出发投入真情实感

幼儿的内心是敏感和脆弱的,教师要呵护幼儿幼小的心灵,在鼓励和肯定幼儿时要尊重他们。如用眼睛看着幼儿,友善地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欣赏和赞许,这样幼儿也心领神会,心理得到满足。

(四)适时表达期望――在幼儿故态复萌时说出自己的期望

幼儿因为年龄小,具有不稳定性。在活动的过程中即便有成功的体验,却也会不时地故态复萌,这时教师的鼓励和信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说出对幼儿的期望,幼儿就会朝向这个目标迈出一步。教师期待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赞赏的话语,会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除了直接运用语言来表达积极的期望外,还可以运用非语言表达方式,包括面部表情、体态语等,教师对幼儿微笑、点头、注视等体态语言,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使教师的期望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

(五)期待更好的合作――让幼儿和我们合作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幼儿的发展,把幼儿的一些细小的不足改掉,使他们能够积累更多的“正能量”,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让他们与我们合作,一起进步。

五、基于“情趣”的艺术课程评价主体和方法

根据《指南》的精神,明确在评价时,关注的是幼儿的兴趣点和情感的激发,以及幼儿是否能大胆地进行艺术表达,发挥审美的功能,同时鼓励幼儿学习主动性、专注力、学习习惯等的养成。评价更多的是指向幼儿后续的发展方向,不是仅仅停留在目前的评价结果上。

(一)教师、家长、同伴、自我等多元评价主体激趣

艺术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幼儿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与家长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交互评价。在正确的评价理念指导下教师和家长一起创设和谐、愉悦的情趣氛围,肯定幼儿的亮点、兴趣保持的持久性,充分发挥幼儿艺术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可以直接参与对自己以及对同伴艺术活动和成效的评价,幼儿成为积极的自我评价者,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家长关注幼儿、参与幼儿的评价,才能提供幼儿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幼儿更多的支持,帮助幼儿树立艺术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通过师生、生生、亲子等的交流互动,让幼儿生成持续良好的习惯、能力、品质等,始终沐浴在一种尊重、幸福、关爱、和谐的精神氛围中,让艺术的理趣和情趣交相辉映。

(二)多形式课程评价方法促进持续发展

依据幼儿艺术情趣的目标和特点进行评价,主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一般采用档案袋评价法、展示评价法、观察记录法、个案分析法等,充分获得幼儿活动过程的相关信息与数据,了解幼儿现有的经验、能力、认知、兴趣等,并对这些信息作出价值的判断,进一步掌握幼儿的情趣认知、情趣能力和意志品质等等,并随时调整教师的教学目标、内容和策略等。

1.档案袋评价记录,关注成长的点滴

通过制作幼儿的档案袋,收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信息,如幼儿艺术的作品、操作和表现的情况、艺术学习的兴趣、在家的学习情况、同伴的交往等等信息,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轨迹,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激励幼儿情趣感知和创意表现等,评价幼儿的发展过程。

2.才艺展示评价,激励能力的发展

以对外开放的形式展示幼儿的才艺,锻炼幼儿的自信和能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主要形式有快乐宝贝剧场的才艺展示、家长开放日活动展示、六一艺术节展示、重大节日文艺演出、毕业典礼、下社区和进商场的演出等等,让幼儿展示自我、锻炼自我、肯定自我。

3.期末各类评比,体验艺术的成功感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艺术的兴趣,我们每学期定期开展幼儿钢琴、独唱、美术等评比,并进行“快乐小歌星”“小小画家”“金话筒”“小小演奏家“等评比,增强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幼儿的胆量,树立信心。同时也创设家长与教师交流的平台,增进了家园之间的进一步合作。

4.个案观察记录,情趣的因材培育

(1)个案观察记录法:观察幼儿的行为,发现其兴趣、行为特征的变化发展,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切合实际的记录,再形成合适的行动计划。同时,设计阶段性活动《幼儿艺术情趣活动评价表》,展开评价。

(2)个案分析法: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每个幼儿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能力差异,基于个性动态的特性,需要长期跟踪研究,让艺术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的探索发展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