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收集5篇)
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篇1
关键词:老年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92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74-01
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自身的抵抗力和机体免疫力也全面下滑,因此容易患各种病症,而一般性的呼吸道疾病在弱势人群中更容易发病且治疗难度较普通成年人的更大。近年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和季节交替变更时期,因此做好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工作会有效地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患病情况,不仅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益,减少相应的经济损耗,而且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营造健康轻松的社会氛围。
1呼吸道感染概述
呼吸道感染主要分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是冬春季节的多发病征,在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中发病较多。在临床研究中,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的范围较大,是对鼻腔、咽喉急性炎症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疾病,而本文主要是对普通感冒类的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来分析研究。
上呼吸道感染较多的是普通感冒,此类病症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呼吸道感染一般潜伏期长短不定,根据机体的免疫情况和身体机能的不同及病原种类不同决定的。病情发展较急,发病同时或短时间后如数小时就会出现打喷嚏、鼻塞、嗓子干痒、咳嗽、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在检查和诊断时除了对病症外在表现的观察之外,了解病史,进行血常规或者病原学检查等之后做出临床判断,再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用药治疗和护理。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2老年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因分析
从医院病患相关数据中看出,老年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感染,进而引起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老年人肺炎致病原是肺炎链球菌,还有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而老年人如果长期处于养老院、疗养院或者医院,尤其是长期医院治疗,会造成全身或者局部的免疫功能减退,使得各种病菌趁虚而入。环境因素成为老年呼吸道感染主要因素之一的原因除了它能使老年人身体机能减弱之外,环境内容的复杂性存在更多的致病病原体,种类和数量都较多。另外,大多数老年人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者其他对身体副作用大的药物治疗会使机体产生抗药性,在病原体的感染之后容易引起全身性的并发症。老年人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差或者体制较弱也会在普通的病毒或者真菌存在的环境中轻易患病,并且在后续治疗中维持时间较长,效果相对不大。经相关研究分析得知,老年人的心态和情绪对患病几率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秋冬季节,如果老年人长期处于悲伤、消极等情绪就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类疾病,而疾病的产生会加重负面情绪的发展,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3老年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
3.1环境方面。老人的住所卫生环境和空气质量需要得到重视,经常保证空气清洁和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可靠的空气净化装置和监控设备。在秋冬季节尤其注意灭菌消毒,减少与各种呼吸道致病菌接触的机会。对于需要住院或者在养老院和疗养院的老人,需要从探视人群和医院管理上来进行环境改善。陪护多和探视人群多会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另外很多致病菌会在室内空气飞沫间进行交叉感染和反复感染,因此需要最大控制探视人员、陪护人员等环境内出入人员的数量和情况,并在日常管理中也做好定时通风和空气消毒。
3.2老年人自身方面。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心态都与抗病力和免疫力的强弱有关,因此,老年人自身也需要积极配合调理身体,多活动身体,控制饮食,戒烟和少喝酒、少接触对身体有害的物品。在平常的生活中和患病的治疗时期中保证心情愉快积极和健康,改善自身已经产生的焦虑、紧张、悲伤和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不仅对患者早日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提高自身抵抗力。而周围人包括老年人的家人朋友和护理人员都需要对老年人多给予一些关注和尊重,及时发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和心理问题才能及时排解。
3.3药物预防方面。对于一些可以进行药物预防或者其他医学预防措施的呼吸道疾病如老年人的肺炎,就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侵害。药物预防还体现在对生病老年人方面,如老年人在某种疾病手术后在医生的指导的下及时服用相应的消炎药和预防呼吸道感染药,将感染控制在未出现苗头之前。另外,一些患有高风险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老年人需要常备呼吸道疾病治疗药物防患未然。
3.4护理方面。全方面的护理包括家人和护理人员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维护和调养情况,也包括对身体有恙老年人的照顾。在饮食上注意有针对性的营养补充和身体机能调理,除了进行食物调养之外,也可以进行营养品和营养药品的补充;对患病老年人和重症老年人的护理则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家人也要经过专业医师和护理师的指导之后进行系统的正确的身体护理。
4小结
本文主要对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和肺炎两类主要病症进行患病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的制定,根据不同的病因来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预防,如针对患者所处环境病原菌较多而进行转换环境和环境质量清洁控制的处理,如果患者因为心理原因加重病情,就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来缓解这一原因带来的影响。老年人呼吸道感染一般病情较为复杂,在预防时需要进行全方面的防备,才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
参考文献
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篇2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发病特征
咳嗽变异性哮喘在儿童中的患病率非常高,这种哮喘与普通哮喘存在差异,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与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具有相似之处,极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导致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为了尽早确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病情,及时为其采取治疗措施,临床需明确这类疾病的特征,并辅以有效的护理方法,改善患儿病情。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所得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征与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2014年1月~2016年1月)的临床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患儿采用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其中女患儿20例,男患儿25例,平均(7.21±3.23)岁。对照组患儿采用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其中女患儿19例,男患儿26例,平均(7.15±3.64)岁。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得知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次研究结果无明显影响。本次临床研究已事先获取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模式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当患儿发生呼吸困难症状后,要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并采取处理措施,并给予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
1.2.2干预组采用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①急性期护理: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发病急,一旦患儿发生呼吸困难症状,护理人员要立刻告知临床医师,同时对患儿进行心理安抚,缓解患儿的恐惧感。可通过玩具、听音乐等方式,使患儿注意力得以转移,并采取治疗与护理措施。在治疗时,医护人员要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预防不良反应。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述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例如疾病发病特征、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疾病预防方法等。另外,护理人员还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饮食计划,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注重饮食清淡,促使体内营养得以改善,增强机体抵抗能力。③预防疾病复发的护理。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带领其接受常规检查,明确致敏原,以检查结果为依据,指导患儿接受治疗,禁止患儿接触致敏原,控制疾病复发风险。④呼吸道护理:医护人员要对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定时为患儿翻身、拍背。⑤出院指导:在患儿出院前一晚,对患儿家属实施出院指导,为患儿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详细告知患儿家属患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具体事项,并为患儿家属留联系方式,便于患儿家属进行院外咨询,嘱咐患儿家属定期带患儿来医院复查。
1.3观察指标观察患儿的发病特征与护理效果,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评价标准[2]:优:患儿经护理干预后,疗效得到巩固,咳嗽症状消失;良: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后,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巩固,夜间偶发咳嗽;差:患儿的咳嗽频率无改善,家长对护理情况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版本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符合高斯分布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年龄等计量资料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率为表达形式的计数资料均采用(%)表示,分别利用独立样本t、χ2进行差异检验,P
2结果
2.1患儿的发病特征分析本次研究统计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现,90例患儿中,白天发病为24例,夜间发病66例;冬季发病36例、春季发病34例、秋季发病13例、夏季发病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等,同时伴有烦躁情绪,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失眠症状。
2.2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按照上述标准进行统计,结果得出干预组患儿的护理优良率为97.78%、对照组患儿的护理优良率为82.22%,干预组高于对照组,数据资料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在儿童中的发生率非常高,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据数据资料显示[3],在慢性咳嗽患儿中,咳嗽变异性哮喘所占比例高达30%,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未彻底明确,在治疗方法上,采用与支气管哮喘类似的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改善其病情。有研究表明[4],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生与环境、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存在关联。
在缓解期间,若患儿未能够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则会增加疾病复发风险,导致患儿肺功能受到损害,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优质护理是基于创新护理理念所制定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种护理模式中融入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在制定时全面分析能够影响患者疾病康复的相关因素,最大程度的减轻相关因素对患者疾病康复的影响[5]。优质护理包含的护理内容较多,要求护理人员站在患儿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患儿的想法,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该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向患儿及其家长讲述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同时为患儿进行呼吸道护理,还需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复发,禁止患儿与致敏原接触。
通过本次研究得知,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后,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从患儿的发病特征来看,大部分患儿于春季、冬季发病,且夜间发病的患儿数量较多。为此,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患儿的疾病特征,指导患儿的病情治疗。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病情早日康复,可作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首选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章慧.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及护理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8):192-193.
[2]李俐筠.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与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07):500-501.
[3]练志芳.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01):140-141.
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篇3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而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监控,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工作应在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例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及时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班主任要利用晨检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学校必须尽快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与班主任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瞒报、漏报、缓报现象发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
学校除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以外,要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对患病学生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如发生暴发疫情或新病例持续不断等情况,要根据卫生疾控部门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经县局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内活动,严防疫情扩散。要注意做好学校教学、生活场所的通风和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食堂不得购买无证鲜活冻禽及产品;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励学生有病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等。
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篇4
【关键词】缺勤;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R183.4R183.3G478.2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74-02
为进一步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了解彭阳县中小学校晨检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找出影响学生学习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学生常见疾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对彭阳县城区7所中小学校2009年9月2010年6月12580名学生晨检记录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彭阳县城区所有7所中小学校全体在校的12580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生6542名,女生6038名。
1.2方法由彭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作《学校学生晨检记录》和《学校学生因病缺课追踪登记表》,并对各校校医、班主任进行了因病缺课追踪登记培训工作,参加人员均能掌握2种表格的填写工作。所有疾病分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胃肠道疾病、外伤、五官疾病、其他等6类。疾病采用病例为单位,调查期间学生1次疾病过程无论病程长短,均计为1个病例,2次或2种以上疾病发生为2个病例,未缺课的疾病不予统计。由各校班主任与校医、值周教师每周核实,逐月上报学校汇总表,学校学期末进行汇总、统计。
1.3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X2检验。
2结果
2009年9月-2010年6月,7所学校学生均有因病缺课发生,共发生病例792例,其中男生394例,女生398例,男、女生患病率分别为6.02%和6.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2,P>0.05);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患病率分别为7.01%(306/4367),7.21%(398/5519),3.27%(88/2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9,P
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均以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分别占52.94%,52.01%和51.14%;胃肠道疾病占第2位,分别占24.18%,23.87%和19.32%。见表1。中小学缺课病例发生时间分布见表2。
3讨论
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篇5
大石桥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辽宁大石桥115100
[摘要]在医院感染当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就是呼吸内科病房,所以,我们要加强控制预防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各个相关因素,防治医院内出现感染现象,保证患者以及医护人员人员的生命安全,维护医疗效益。该研究主要通过相关资料,讨论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感染的现状、感染途径以及相关感染因素,并且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控制对策,从而使医院呼吸内科感染的预防治疗以及医疗质量的提高得以进一步开展。
[http://
关键词]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感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2(c)-0161-02
HospitalInfectionofRespiratoryMedicineWard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
SUNMinghan
DashiqiaoCentralHospitalRespiratoryMedicine,Dashiqiao,LiaoningProvince,115100China
[Abstract]inthehospitalinfection,oneofthemostimportantsectorisrespiratory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ward,so,weshouldstrengthen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variousrelatedfactorsofnosocomialinfectioninrespiratory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ward,infectioncontrolinhospitalphenomenonappears,ensurethatpatientsandmedicalstaffpersonnelsafety,maintainingthemedicalbenefits.Thisarticlemainlythroughtherelevantinformation,todiscussthesituation,respiratory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nosocomialinfectionrouteofinfectionandrelatedfactorsof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preventionandtreatment,sothatthehospital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respiratoryinfectionandimprovethequalityofmedicalcaretofurtherdevelop.
[Keywords]Hospital;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Wardinfection;Curr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孙明翰(1972-),男,辽宁大石桥人,本科,呼吸专业医生,研究方向:哮喘方向,抗生素。
患有呼吸疾病的患者大多有以下几种特征:年龄比较高、患病时间较长、病情反复发作、需要吸氧或者连续吸氧。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机体抵抗力低下,人工气道常常出现,而且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经过长时间服用来进行治疗,医院感染很容易。再加上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医护人员服务观念意识薄弱的状况,对医院病房的管理不恰当,也会诱发医院感染。根据相关资料表示出,在我国的医院感染中,呼吸系统的感染是最主要的感染部门,且持续上升。因此,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之一就是呼吸内科的病房,必须使医院内部感染加强管理,有效的控制呼吸内科病房的医院里相关感染事宜。治疗效率、效果、效益以及安全无一不体现了一个余元的整体医疗护理水平,在这些关键因素当中,我们更注重的是怎样使患者不必要的病痛减轻。该研究主要通过相关资料,讨论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感染的现状、感染途径以及相关感染因素,并且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控制对策,进一步开展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感染的预防治疗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1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感染现状
1.1感染部位
呼吸道、肺部、泌尿道以及胃肠道是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在这之中,最主要的感染部位就是呼吸道[1]。呼吸道直接和外界相通,年龄越大的人其T细胞功能下在逐渐减弱,分泌IgA、IgG也在下降,在空气中含量不干净时就会引起感染。除此之外,患病人员长时间卧床,没有相应的体育锻炼,使肺活量不断减弱,咳嗽反射程度下降,也会导致呼吸道发生感染。
1.2致病菌
在医院中,呼吸内科病房内的主要感染隐患就是病原谱提示革兰阴性菌,病原谱提示革兰阴性菌主要包括肠杆菌种和假单胞菌。
1.3感染的季节分布
按季节分布研究表示出,在第一季度中,金葡菌以及链球菌的感染率比较高;在第二季度中,克雷伯杆菌感染率比较高;在第三季度中,铜绿假单胞菌以及枸橼酸杆菌的感染率比较高;在第四季度中,表皮葡萄球菌以及霉菌的感染率比较高。在第一季度感染率比较高的链球菌[2],表示出阳性球菌出现感染和气候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还可以表示出和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发病季节相同,两者之间有很大关系;没有发现明显的季节特征的为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以上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当做感染规律运用到通过季节使用药物,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4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
通过相关研究结果表示出,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院感染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在累计发病率方面来看,在入院后3周内,有82.68%的医院感染发生。按照各个时间段的分布,发病率最高的时期主要表现为患者入院后的第2周到第3周之间。出现这样现象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3],刚刚进入医院的患者一般具有严重的病情、较低的自身抵抗力、相关的检查治疗不断增多、生活环境也发生变化、且在卫生观念方面个别医护人员的意识不够,没有做到及时的完全分离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使交叉感染的发生率不断提高。
2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感染的危险因素
2.1病房空气的污染
外源性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不容易忽视的因素,外源性感染中最主要的就是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不仅是通过微生物藉为介质来进行传播扩散,还是微生物的主要生存方式。在空气中,病毒与细菌等卫生物主要的存在形式是分散颗粒状的气溶胶形式,尘埃粒子含量越多,微生物含量就会越大,因此,微生物颗粒含量与空气的质量密切相关。研究调查表明,在空气中,所含浮游物中的细菌浓度在700~1800cfu每立方米之间时[4],会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然而,在呼吸内科治疗的患者中,有很多患者都是呼吸道感染,患者自身所带有的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气溶胶的方式在空气中进行传播扩散,从而引起其他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因此,如要对呼吸内科病房的空气质量进行改善,有效的控制空气中微生物的传播与扩散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2宿主因素
宿主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减弱、营养不良、年龄较高、同时伴随多种基础性疾病以及患者自身意识行为障碍等等。老年人在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居多,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相关疾病包括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急性加重、肺炎和呼吸衰竭等[5]。其他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前列腺疾病等等基础性疾病同事伴随着这些高龄患者,这些都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2.3呼吸道侵袭性操作的感染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方式为氧气吸入、雾化吸入,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细菌容易滋生的位置,例如湿化瓶、氧气管、、流量表与湿化瓶衔接处、吸氧管与湿化瓶衔接处雾化器管道及储液罐等等位置。同时,医院感染也会在进行导尿管的插入、胃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痰的过程中引起,医院感染也会通过医护人员的手、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引起,同时还会导致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6]。
2.4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是由国家卫生部的,它明确表示出,抗感染类药物的使用率必须控制在50%之下,和此规定相比,抗生素类药物在呼吸内科病房使用率比较高,就会不断滋生耐药菌株,导致菌群失调、细菌出现变异和双重的感染。
3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预防对策
3.1改善病房环境
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病房内定时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注重早晨和晚上护理、在家属探望病人之后,对病房内的卫生进行打扫,同时打开窗户,使空气中的细菌密度下降,确保患者所处的地方空气新鲜;在清洁护理的过程中,要使用湿式的方式进行打扫,防止灰尘飞溅,按规定时间对病房进行消毒[7];与此同时,不要忽略病房内的各个设施,对其按规定时间进行消毒、清洗,从而使气溶胶在空气当中的扩散与传播减弱,使呼吸系统疾病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下降。
3.2增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增强患者的健康教育,第一,增强患者了解自身健康情况的能力,指导患者的饮食和营养,以高维生素、营养丰富、高蛋白、容易消化食物为主要营养,增强患者自身机体的抵抗能力;注意在天气变化时对患者进行防寒保暖,患者尽量减少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时外出[8],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机体抵抗寒冷的能力。第二,增强医护人对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的防护知识,比如怎样穿好隔离衣,怎样正确的戴口罩,洗手的方式等等,对护理人员的日常各个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化,注重治疗过程无菌操作,做好消毒工作。
3.3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
对吸氧患者注重管理,停止吸氧的患者,彻底消毒湿化瓶,有些患者持续或间断吸氧,鼻导管要做到一人一天一次一换,吸痰管一次性使用;面罩、吸入器管道、雾化、储液罐要做到一人一用,消毒工作到位;终末消毒患者出院后的床单及相关接触过的物品。
3.4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在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对其适应的症状进行了解,治疗时应正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1种抗生素,从而防止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导致双重感染的发生;而对于广谱抗生素[9],必须是在得到细菌培养结果之后再选择使用。
4结语
长时间以来,医院感染使影响患者治疗康复的主要问题,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医护人员有着很大关系。总而言之,想要使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感染得到控制,最主要的方式就预防。宣传教育住院环境整洁的重要性、让患者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以及怎样使用抗生素、按规定进行消毒隔离、严格管理各个医疗设施的应用、制定完整地预防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呼吸内科病房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作为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工作人员,要及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测,收集相关治疗资料,必须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持自身的责任心和爱心。医院方面要制定完整的管理办法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从而使和医护人员和患者双方都更加安全与便利。
[http://
参考文献]
[1]陈吉泉,罗文侗,修清玉,等.普通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0(6):407.
[2]沈永芬,方宗君.呼吸内科病房空气品质状况分析[J].中国现代内科学杂志,2011,2(3):284-285.
[3]石志林,胡光春,张延峰,等.病房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感染关系的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7(3):167.
[4]刘东,田志军.呼吸内科病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2(4):277-278.
[5]王彩霞.在SARS流行期间控制呼吸科病房医院内感染的举措[J].齐鲁护理杂志,2011,10(2):90-91.
[6]吴明武,许秋霞.预防老年病房呼吸系统院内感染的方法与护理[J].临床医药杂志,2011,18(2):86-87.
[7]唐丽凤,沈小芳,郑涵.呼吸内科病房因医院感染所致经济损失的调查[J].江苏卫生保健,200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