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栽培技术与管理(收集5篇)
车厘子栽培技术与管理篇1
一、移植技术三大要素
(一)确定合适的移植时间。苗木在春夏季发叶生长,秋冬季停止生长或休眠。因大树根粗且深,树体巨大,如在生长期移植,会影响树木移植的成活,所以选择合适的移植时间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落叶树种春、秋两季都可移植,而以早春树木的芽即将萌动但还没膨胀之前移植效果最好,在秋季,当树木生长速度降低即将进入休眠的时候也可移植。至于常绿的树木,在春季移植最好,成活率高,秋季也可移植,但必须要早。
(二)选择较好的天气。移植树木要选阴天而不下雨的天气。如晴天则在下午移植比较适宜,如移植完成后,接着下一场中、小雨效果最理想。雨天最好不移植,因为雨天土壤吸饱了雨水,所以植穴中的土壤粘结成烂泥坑,树木移植后由于水分太多,空气不流通,很难发根生长。
(三)选择较好的土壤。若在粘土,硬土或石砾、碎瓦片成堆的地方移栽树木,则一定要换客土,即把富含养分的土壤,倒入植穴里,然后才移栽树。
二、移植操作技术
(一)掘树。
一种是树根带土球的掘取法:以树干为中心,直径的3~5倍为半径,画一圆圈,沿圆周边切断树的侧根,掘到下层看不到侧根时,就可以向中心掘进去。初步掘成土球浑圆的轮廓,土球厚度一般为土球直径的1/2,按此大小修整土球,修好后即用草绳密密捆牢,以免土球破碎分裂。另一种是不带土球的掘取法:树木被掘起后,把根系上的泥土全部打落,露出树根,便可轻松地搬运到目的地。该法最适宜移植矮小的树木及落叶树中耐干旱能力强的杨柳等树种。
(二)包扎。
掘起的树木,如距栽植地点很远,要将树冠加以包扎,捆束成为圆锥形,外加草席包裹,树干也要用草绳密密地卷扎。
(三)搬运。
小树、较大的树可用人力搬运,而大树则要用起重机搬运,但无论用何种方法搬运,都必须保护好土球及树干完好无损。
(四)栽植。
先在种植地点掘挖呈圆锅形的植穴,穴直径最好比土球稍大,穴底放入优质土。然后除去树体外部包扎的草席,将树身竖立在植穴中央,与地面垂直,并固定它的位置,随即用肥土填入穴的周围。落叶树在填到一半或一半多一点时,就要浇些水,用小棒在土球下方穿若干个孔,使细土随流水灌注到土球的下面,等空隙全被塞满,继续加土,到地面稍稍高起为止,然后将松土踏实,最后在植穴周围微微掘出环状浅沟,沟内浇足水。常绿树填土时不用浇水,而用棍棒捣土,使土球下面全部被塞实,不留空隙,然后填土盖住土球,紧紧压实,最后也环绕树的四周掘一环状沟,并在沟中浇水。
(五)护理。
①竖支柱:刚移植的树,下部新根没有长出,易被大风吹倒,可用三根竹杆交会于一点支撑,围绕树身用绳扎牢,树干和竹杆接触的部位要用稻草等物衬垫,以防擦伤树皮。移植后,当新根深入土中,树身牢固时,便可撤去支撑物。②修剪:树木移植后,根的损伤很大,水分吸收减少,因此,要将树的枝条、叶子适当剪去一部分,减少树体的蒸发量,使树体中水分的收支大致平衡。普遍在树枝过密处适当修剪,并将枯枝、老枝、病虫枝和过于突出的枝条剪去,结合修整外形,使树姿美观。③浇水:及时浇水,以补充水分,但不可浇得过多,也不能太少,要适量,才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树木栽植中注意的问题——苗木的移植,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春栽宜早不宜迟;而秋季起苗,一般在落叶的10月下旬开始。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随栽。
移植树木除应注重季节外,在栽植中有几个问题也是应该注意的:
一、精耕细作
对土壤要求精耕细作,植树造林用的土地往往不是熟地良田,更需要进行深翻,深度在40厘米~50厘米,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整地要细致,采用沟植的要求整成水平沟,以利灌溉,也比较美观。
二、树种的选择
要考虑到树木植株枝叶的色彩、形态、风韵,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起到美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到树木的抗污、抗毒、净化空气的特殊功能,又要考虑到树种是否适应土壤性质,如柳树耐湿性强,栽培分布广。土壤瘠薄的可栽植白榆、松、柏、荆条、杜鹃类等;土层较肥厚的可栽植杨树、核桃楸、椴木等;盐碱地可进行改良换土,栽种耐盐碱树种,如沙棘、榆树、家杨、小叶杨等,苗木必须健壮,无病虫害。
三、起苗方法
(一)裸根起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阔叶树在休眠期的移植,其优点是保存根系比较完整,便于操作,节省人力和物力,运输方便。
(二)带土球起苗法:栽植成活率,但其施工费用高。大苗移植时,一般土球直径是植株头径的2倍~3倍。
四、树木的修剪
一般来说,起苗过程中不能带上完好土球的,应将植株老根、烂根剪除,把裸根沾上泥浆,再用湿草和草袋包裹,在装车前剪除枯黄枝叶,根据土球完好程度适当剪除部分茎干,甚至可截干,再结合截枝整形等方法,最大程度保其成活。
五、树木的包装、运输与假植
移植规格较大的带土球树木胸径一般在10厘米~15厘米之间,或对珍贵难成活的树种要做好包装。可用草包、麻袋、尼龙袋等软质材料包装。在包装过程中,注意要把苗木根对根放在包装材料上,并在根间加湿润物。当苗木的重量达到50公斤,将苗木卷成捆,用绳子捆住,捆时不要太紧,以利于通透空气。
苗木的运输要迅速及时,避免风天运苗。运输途中保持行车平稳,较长距离运输时,中途停车应停在树荫下,且经常给苗木喷水;长距离运输,大苗必须带土坨。
苗木如不能及时定植,必须假植。假植时使苗向背风方向倾斜,用湿润的土壤将苗木埋土并用脚踩实,埋土厚30厘米~40厘米。苗木在假植期间,应注意经常浇水、看管,一般针叶树采用全埋法,即将苗木全埋入土中;阔叶树一般埋全苗的2/3。
六、树木的栽植
树坑直径应比树苗的根幅大1/3,清除坑内杂物。株行距应因林木用途而定,如防护林用2米×2米;株行距尽量笔直对称;树身垂直;裸根苗栽植时,埋土到一定深度后,应将苗木轻轻向上提拉,埋后浇水;带土球苗栽植时,不得砸土球。
车厘子栽培技术与管理篇2
通过对植物换盆,公园中大树移植栽植,及后期养护管理的学习,联系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把树木栽培知识更好的学习与应用。
二、实习路线
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南京宝穿船厂遗址公园——树种调查——南京滨河——南京石头城——南京国防园
三、实习过程
为期五天的实地实习,我们学习了蒲葵植物的换盆技术,亲手进行了换盆,到公园里观看树木的栽植养护管理是实习的重要部分,下面将会重点报告,最后还附录一张树木调查表,这也是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着重介绍树木的栽植与养护。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所以园林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抓好绿化树种栽植及其养护管理的工作。
1、绿化苗木的载植
苗木的移植,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春栽宜早不宜迟;秋季起苗,一般在落叶的10月下旬开始。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随栽。
移植树木除应注重季节外,在栽植中应该注意的个问题有:
(一)、精耕细作
对土壤要求精耕细作,植树造林用的土地往往不是熟地良田,更需要进行深翻,深度在40厘米~50厘米,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整地要细致,采用沟植的要求整成水平沟,以利灌溉,也比较美观。
(二)、树种的选择
要考虑到树木植株枝叶的色彩、形态、风韵,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起到美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到树木的抗污、抗毒、净化空气的特殊功能,又要考虑到树种是否适应土壤性质,如柳树耐湿性强,栽培分布广。土壤瘠薄的可栽植白榆、松、柏、杜鹃类等;土层较肥厚的可栽植杨树、核桃楸等;盐碱地可进行改良换土,栽种耐盐碱树种,如柽柳、沙棘、沙枣、榆树、小叶杨、紫穗槐等,苗木必须健壮,无病虫害。
(三)、起苗方法
1.裸根起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阔叶树在休眠期的移植,其优点是保存根系比较完整,便于操作,节省人力和物力,运输方便。
2.带土球起苗法:栽植成活率高,但其施工费用高。大苗移植时,一般土球直径是植株头径的2倍~3倍。
(四)、树木的修剪
一般来说,起苗过程中不能带上完好土球的,应将植株老根、烂根剪除,把裸根沾上泥浆,再用湿草和草袋包裹,在装车前剪除枯黄枝叶,根据土球完好程度适当剪除部分茎干,甚至可截干,再结合截枝整形等方法,最大程度保其成活。
(五)、树木的包装、运输与假植
移植规格较大的带土球树木(胸径一般在10厘米~15厘米之间),或对珍贵难成活的树种要做好包装。可用草包、麻袋、尼龙袋等软质材料包装。在包装过程中,注意要把苗木根对根放在包装材料上,并在根间加湿润物。当苗木的重量达到50公斤,将苗木卷成捆,用绳子捆住,捆时不要太紧,以利于通透空气。
苗木的运输要迅速及时,避免风天运苗。运输途中保持行车平稳,较长距离运输时,中途停车应停在树荫下,且经常给苗木喷水;长距离运输,大苗必须带土坨。
苗木如不能及时定植,必须假植。假植时使苗向背风方向倾斜,用湿润的土壤将苗木埋土并用脚踩实,埋土厚30厘米~40厘米。苗木在假植期间,应注意经常浇水、看管,一般针叶树采用全埋法,即将苗木全埋入土中;阔叶树一般埋全苗的2/3。
(六)、树木的栽植
树坑直径应比树苗的根幅大1/3,清除坑内杂物。株行距应因林木用途而定,如防护林用2米×2米;株行距尽量笔直对称;树身垂直;裸根苗栽植时,埋土到一定深度后,应将苗木轻轻向上提拉,埋后浇水;带土球苗栽植时,不得砸土球。
(七)、养护管理
栽植后,一般最少浇3次水,并要浇透,浇水后根部培土;树木发芽后,有条件的一两天喷1次水,天气干旱及时观察喷药,经常锄草松土。挖坑时,在树坑底部先施基肥;栽植后,可用厩肥或化肥,用沟施或穴施肥料,促其生长。
2、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
(一)绿化树木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树木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但其所占的绿化空间最大,草地、鲜花、灌木、乔木合理搭配,体现了立体绿化的效果。习话讲:“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和优美的环境。另外,许多灌木树种植后可以通过修剪造型,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点中,甚至可产生立体动感。
1、肥水管理
乔木树型高大,根系发达,根深幅广,种植时需要开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种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种类以复合肥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树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树是3:2:1。施肥的次数,植后三年内,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复合肥1-2kg,小树少施,大树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乔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灌木树型小,以浅穴或浅沟种植为主,丛生根系浅,视土壤和树势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液施干施结合,观花观果灌木适当增加p、k肥,观叶灌木适当增加n肥施用。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2、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不要过早拔掉种植时的固定拴护杆,以免引起树杆弯曲。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园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椎桩等。并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
3、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常用浓度800-1000倍。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二)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篱的养护管理原则是:保证肥水供应,茂盛生长,修剪成篱成墙成形,达到观赏和隔离的作用。
1、绿篱的肥水管理
绿篱要不断修剪,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按设计要求的篱宽,挖40厘米深的沟,填上纯净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为主,磷钾结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2)
2、绿篱的修剪平面绿篱、图型绿篱、造案绿篱,都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使腋芽萌发,则枝生长,墙体丰满,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满足设计欣赏效果。修剪的原则:从小到大,多次修剪,线条流畅,按需成型。一般的绿篱设计高度为60-150厘米,超过150厘米的为高大绿篱(也叫绿墙),起隔离视线用。始剪修剪的技术要求是:绿篱生长至30厘米高时开始修剪。按设计类型3-5次修剪成雏型。修剪的时间:当次修剪后,清除剪下的枝叶,加强肥水管理,待新的枝叶长至4-6厘米时进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间隔时间过长,绿篱会失形,必需进行修剪。中午、雨天、强风、雾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目前多采用大篱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锋利紧贴篱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长突出部分多剪,弱长凹陷部分少剪,直线平面处可拉线修剪,造型(圆型、磨茹型、扇型、长城型等)绿篱按型修剪,顶部多剪,周围少剪。定型修剪:当绿篱生长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长的枝叶全部剪去,保持设计规格形态。
3、绿篱的病虫防治
山子甲绿篱,常有木虱、潜叶蛾和白粉病为害,福建茶有木、介壳虫、白粉病为害,黄心梅较抗病虫害,偶有木虱。以上虫病,用常规的杀虫剂速扑杀等和杀菌剂、多托布津、多菌灵等除治均能达效。
(三)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2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
1、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
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严格清除杂草种子和草根草茎,并填上纯净客土刮平压实10厘米以上才能贴草皮。贴草皮有二种:一是全贴、二是稀贴。稀贴一般20×20厘米一方块草皮等面积留空稀贴,全贴无长满期,只有恢复期7-10天,稀贴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时间才能长满,春季贴和夏季贴的草皮长满期短仅1-2个月,秋贴冬贴则长满慢需2-3个月。
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贴防渍,夏贴防晒,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后一周内早晚喷水一次,并检查草皮是否压实,要求草根紧贴客土。贴后二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一次,二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二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施肥植后一周开始到三个月内,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结合浇水喷施,前稀后浓,以后每月一次亩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长满草高8-10厘米时,用剪草机剪草。除杂草,早则植后半月,迟则一月,杂草开始生长,要及时挖草除根,挖后压实,以免影响主草生长。
2、旺长阶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水分管理,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旺长季节,以控肥控水控制长速,否则剪草次数增加,养护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和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确保不漏剪,剪后及时清净草叶,并保湿施肥。
3、缓长阶段的管理
缓长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长期要加强,可增加进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数控制在每年7-8次为好。
4、草地退化阶段的管理
水分管理,干湿高替,严禁渍水,否则加剧烂根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对局部完全枯死处可进行全贴补植。退化草地剪后复青慢,全年剪草次数不宜超过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长杂草,需及时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延缓草地的退化。
车厘子栽培技术与管理篇3
【关键词】有机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定义栽培环境条件经有关部门检测,符合有机蔬菜栽培要求,获得有机韭菜生产基地认定,并按有机韭菜生产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生产,产品检验符合有机产品条件要求,并获得有机产品标识,就是有机韭菜。
韭菜受韭蛆为害严重,生产中往往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致使消费者对食用韭菜有恐惧心理。我们通过学习、考察及摸索,总结出了有机韭菜生产技术规程,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基地
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对基地进行深翻改土,对地表活土层全部移除,并对土壤作消毒处理。
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二、发酵有机肥
将微生物菌肥和生物有机肥相结合,通过发酵生产出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的有机肥。
三、灌溉深井水
为保证有机韭菜的质量,用深井水作灌溉用水,杜绝使用工业废水或有污染的水源,确保水质符合B5084的规定。
四、栽培管理
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分蘖力强、休眠期短、品质好的品种,791雪韭、平韭四号等
2.播种
2.1浸种催芽
将种子浸在40摄氏度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除去秕籽和杂质,再用清水冲洗2~3次,漂去腐烂种子后捞出,然后用干净湿布包好放在18摄氏度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温水冲洗一次。
2.2整地作畦
结合整地每亩撒施EM有机肥5000公斤,深翻入土,使土肥混合均匀,耕后细耙,整平作畦,畦宽1.2~1.5米,畦间30厘米,每畦5~6行,行宽10厘米,行间15厘米。
2.3播种
4月上中旬播种,亩用种4~5公斤,开宽10~15厘米,深6~8厘米的浅沟,将沟底耥平,种子播后覆土2~3厘米厚。
2.4苗期管理
地膜覆盖播后苗前不浇水,出苗后立即撤地膜,3叶期后,土壤含水量控制80%左右,进入快速生长期结合浇水每亩施商品有机肥50公斤,5叶后9月上旬匀苗补栽,结合浇水追肥1~2次。
3.田间管理
深秋扣棚时割掉老韭菜,及早打去嫩薹,从回根休眠到小雪扣棚前,浇足水分,扣棚后不再浇水。
3.1扣棚
于小雪至大雪之间扣棚膜,扣膜时地上部必须清除干净,视墒情好坏可随时浇水。
3.2扣棚后的管理
扣棚密闭后,棚温保持在白天20~24摄氏度,夜间12~14摄氏度。株高10厘米以上时,白天温度16~20摄氏度,超过24摄氏度放风,相对湿度60~70%,夜温8~12摄氏度。
4.收割
冬季管理得当可收割两茬,扣棚后40天左右收第一刀,第一刀收后在畦上扣小拱棚,并加盖草苫,第二刀在春节前后收获,2次收割时间间隔在60天左右,于晴天清晨收割。
5.收割后的管理
每次收割后,把韭茬挠一遍,把周边土锄松,待2~3天韭菜伤口愈合后,新叶快出时浇水施肥,每亩施EM生物有机肥500公斤,从第二年开始每年需进行一次培土,防止韭菜跳根。
6.病虫草害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棚室进行高温消毒,覆盖防虫网,及时清除田间病株、落叶和杂草,冬天注意增温保温,温汤浸种,棚室放置粘虫板、覆盖防虫网,田间安装杀虫灯,合理利用保护天敌,使用生物农药。
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锈病。灰霉病用木霉300~600倍液,疫病和锈病用波乐多液防治,主要虫害是韭蛆和潜叶蝇:
6.1农业防治
新植韭菜园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育苗移栽既可提高效益,又可减轻韭蛆危害。苗床选择肥沃的冬闲地,按1:9确定苗床,即每亩苗床可移栽9亩,苗床做成畦宽1.5m,畦长按需而定,惊蛰前后育苗,移栽至小拱棚覆盖。这样可杜绝1代、2代韭蛆危害。适时换茬可减轻韭蛆危害,一般5年换茬1次。
6.2生态控制
实践证明,采用小拱棚栽培,不仅可杜绝1代、2代危害,控制3代、4代虫口基数,而且可以增加收割茬次,提前头茬收割时间,韭菜畦要做到宽1.5m,拱与拱之间1.5m,收割时只揭一边,割完后再盖严实。
6.3施膜技术
每收割韭菜1次后,立即用鲜尿浇韭菜档子,土壤潮湿时不对水,土壤干燥时对水50%,然后抓1把干草灰护档子。这样可使土壤表层长期处于干燥状态,阻止虫卵孵化。收获季节,禁用生粪浇灌,不给韭蛆创造生态条件。
6.4物理防治
采用糖醋液、点灯进行诱杀。方法是:将盛有诱杀液(糖、醋、水按3:3:14配成)的盆子固定在距地面约1m的高度,离盆口30cm的正上方点盏30瓦灯泡。天黑前开灯,每天开灯2小时。每亩韭菜地放2~3盆。无灯的放4~5盆,放盆位置距韭菜地5m外。每2~3天换1次诱杀液。整个诱杀防治分2期进行,5月上旬~6月下旬为1期,9月上旬~9月下旬为2期,其它月份停止操作。韭蛆可用1%的苦参碱2000倍液或Bt乳剂250倍液4月底或5月初灌根防治。
7.韭菜商品化处理
收割后去除韭菜夹带的杂草,剔除病叶烂叶,按统一标准进行分级,将去杂的同一质量等级的韭菜扎捆后,用打孔的塑料薄膜包装,然后放入统一的塑料包装箱内,包装箱内衬薄膜,包装后用冷藏车运输到定点超市。
五、蓖麻籽隔离带
为避免其他农户生产韭菜时,施化肥农药对中心区的污染,在中心区周围设10~15米的蓖麻籽隔离带。这样,它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的污染。
车厘子栽培技术与管理篇4
关键词:园林施工企业;栽培;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一、园林施工企业栽培及综合利用意义
园林施工企业有大面积苗圃基地,苗木带土球起挖将表层种植土不断外流,下层土壤分化程度低,团粒结构、肥力差。春季造林苗木移走后大多撂荒,种植杂交狼尾草是园林施工企业苗圃经营过程中土地综合利用很好的选择。合理利用茬口间隙,充分利用地力,通过种草,可提高土壤肥力,可开展生态养殖,可压绿肥,为推广袋苗生产所需大量营养土有机肥来源。
二、杂交狼尾草栽培及综合利用工艺过程
种子消毒--浸种催芽--营养盘穴播育苗--微喷技术养护--大田种植--管养--收割--①生态养殖--框架膜结构笼养--槽膜结构沼气池--泥浆泵、灌车运输沼气渣废液--大田施肥。②青贮--粉碎--接种--塑料袋保鲜青贮。③压绿肥--配制各种营养钵、种植袋用营养土--生产工程用各类袋苗。④种食用菌。
三、杂交狼尾草生物学特征
杂交狼尾草须根发达,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内,由下部茎节长出气生根。秆圆柱形,直立,分蘖性强,一般分蘖20个左右,株形明显松散。每个分蘖茎有20―25个节,每节上有1个侧芽和1枚叶片。叶长60―80cm,宽2.5cm。杂交狼尾草最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日平均气温15℃开始生长,25―30℃时生长最快。耐低温能力差,低于10℃生长明显受抑制,低于0℃的时间长则被冻死。杂交狼尾草抗旱力强同时又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沙土、粘土、微酸性土壤和轻度盐碱土均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的粘质壤土最为适应。植株一般高3.5m,最高可达4m以上。
四、杂交狼尾草栽培技术要点:
(一)育苗
1、有性繁殖
①种子直播。播种2月底~10月均可播种,但以春播效果好。采用种子穴播,每穴2粒~3粒,直播种子发芽率40%左右,一般先催芽再播种,出芽率可达95%左右,催芽露白后点播于288孔穴盘中,每盘700-800粒左右。用筛盖土0.2M,淋透水。营养土可用1:1:2泥炭土、蘑菇渣、黄土,可混入适量的复合肥做底肥。2-3片真叶时,可施叶面肥,N:K=1:1用1500倍液。当苗高10-12M时及时摘心可促发侧枝4-5个。育苗盘网上价80穴塑料的一片约0.25元,石棉的约0.35元。人工播种可播200-250盘,约15000-20000穴。育苗盘来回移动可用托盘。育苗时可用微喷技术,可喷雾水,防板结;可随水进行叶面施肥;可用来施药。
②育苗移栽。1公斤种子育成的苗,可供30亩~40亩大田栽植;当幼苗生长至1片~2片叶时即可移向大田栽种。移栽的行株距以60厘米~80厘米×60厘米为宜。
2、无性繁殖
取粗壮种茎2节~3节,与地面呈45°角植入土中,覆土1节~2节,踩实后浇水3天~5天,即可成活。
(二)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当幼苗长出3片~4片叶时,应施用1次壮苗肥,每亩2公斤~3公斤尿素。移入大田栽种时,易受杂草危害,要及时中耕除草。
2、施用分蘖肥:当植株生长至50厘米左右时,应施用1次分蘖肥,每亩4公斤~5公斤尿素。
3、合理灌溉:每星期灌溉沼液1次,雨天除外。严禁用未经腐熟的粪水或厩肥作为追肥,浇灌或施用于畦面上,以防病原体间接传播。
4、病虫害防治:杂交狼尾草病虫害极少。当植株出现发白或叶间失绿时,为缺锌的表现,应及时追施锌肥,可用“一水硫酸锌”施入植株旁,每亩2公斤;也可用0.05%~0.1%的硫酸锌溶液,每隔7天~10天喷1次,共喷2次~3次。
(三)科学刈割
用作牛饲草,刈割高度150厘米~200厘米,用于养猪,刈割高度80厘米~100厘米,用于养羊,刈割高度120厘米-150厘米,用于养鹅、养兔、养鱼,刈割高度在60厘米~80厘米。留茬高度以10厘米左右为宜。亩产鲜草量一般在1万公斤-2万公斤/亩之间,水肥条件好、田间管理合理时,鲜草产量可达3万公斤/亩以上。杂交狼尾草在高氮肥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试验表明:在中上等肥力的土壤上,每亩施用纯氮(化肥)20公斤以上,或者有机肥(厩肥)1000千克以上,再加上适量的化肥作追肥,才能获得较大的增产效果。杂交狼尾草对锌有一定的敏感性。土壤缺锌,常常出现叶片发白,可用0.05-0.1%的硫酸溶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喷2-3次。一般适宜的留茬高度为5-10厘米。
五、饲用价值
杂交狼尾草从6月上旬至11月均可供应鲜草。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干草粗蛋白含量10.5%。杂交狼尾草主要用作刈和青贮饲料利用,也可作放牧利用。青饲的刈割时期主要根据饲喂对象而定。饲喂草食大家畜,株高1.3左右时刈割,适合性较好,全年可刈割4-5次。用作兔、鹅小畜禽或鱼类的青饲料,在株高70-100厘米时刈割,大部分为叶片,柔嫩可口,同时又有利于刈后再生,一般全年可刈割8-10次。养鱼试验:每25公斤鲜草,可生产1.5公斤鲜鱼。可作猪的青饲料利用。色、香、味和适口性方面均较好。由于杂交狼尾草生长后期茎杆比较坚硬,可以在春季先刈割一次青饲料,然后再留作青贮。
车厘子栽培技术与管理篇5
【关键词】玉米;高产制种技术;栽培管理;窄行无膜滴灌玉米制种;宽膜窄行滴灌玉米制种
奎屯农七师和乌苏西大沟镇是北疆区的主要玉米良种繁育基地之一,来自东北、河南以及本地区的育种公司在这里进行玉米良种大面积的扩繁。主要是得利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灌溉条件适合于玉米的生长,再加上土地面积开阔,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租地成本相对较低廉是当地的主要优势。
当地的土壤类型和灌溉条件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奎屯农七师垦区和奎屯周边区,这个区域的土壤条件较好,又是老垦区,土地肥沃,土层厚,灌溉条件是以渠水加压滴灌,种植作物以棉花、番茄等作物为主,有利于玉米种子的繁育和纯度保障;另一类是乌苏西大沟镇和乌苏开发区,灌溉条件是以井水和渠水滴灌与漫灌并重,气候较凉爽,适于玉米生长,也是新疆玉米高产区,但土层以砾石土壤较多,土层较浅。
1窄膜或窄行无膜滴灌玉米制种繁育技术
1.1玉米制种田的土地准备
1.1.1较薄土层的土壤处理和准备
乌苏市开发区及西大沟镇周边土层较薄,一般只有50厘米~100厘米深的土层,并且土地起浮较大,但又不能进行平整土地,平整土地会破坏土层,使土层下的砾石露出地表,造成无法种植。这种类型的土地,土壤有机质少,有效养分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在制种玉米田时要进行全层施肥和茎秆还田工作,当年的玉米茎秆全部用茎秆粉碎机粉碎还田,同时每年在翻地和整地时进行全层施肥,每667平方米要求追施25千克~30千克磷酸二铵,尿素8千克~10千克,深翻25厘米~30厘米。
1.1.2播前整地质量
播前整地,质量要达到“平、松、碎、净、齐”五字标准,因当地是滴灌出苗区,不强调“墒”字。
1.1.3播前喷洒除草剂
因当地多年种植工业番茄,打瓜等作物,杂草严重,土壤中积存了大量的杂草种子,这些杂草种子给玉米出苗后带来一定的危害,可选用“乙草胺”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重点防除稗子和禾本科杂草。方法是先对角线整地,再进行“乙草胺”地面封闭喷雾,每667平方米喷药95%乙草胺80克~100克,加水40千克,再进行直耙地,便药土混合层达到10厘米以上。
1.1.4玉米种子田设隔离带
因为在西大沟镇种植玉米品种较多,品种很容易自然授粉。所以制种玉米田在播种前,要先对周边条田进行调查搞清楚作物种植情况,而后进行300米~500米的空间隔离或者播种在上错时隔离与自然屏障隔离相接合。
1.2制种玉米的父母本准备和播种
1.2.1种子准备
先播母本,再播父本。准备好的母本进行种子处理,用50%辛硫膦乳油,按种子量的0.25%+25%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4%或0.25%的硫酸铜并渗入适量水拌种,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和黑粉病。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高粉质淀粉玉米种,要严格按农药比例拌种,无论是包衣剂或拌种剂,不要有含激素或生长调节剂的材料,否则对出苗会带来一定的药害。
1.2.2父母本播行配比
一般要求父母本播行配比达到1:5和1:6[1],即每五行母本配一行父本或六行母本配一行父本。
1.2.3适期早播
当春季土壤5厘米地温连续三天稳定在10摄氏度~12摄氏度时即可开始播种,精量点播机毎667平方米播种量为2.千克~3千克,每穴一粒种子,播种方式采用70厘米地膜,一膜一管,行距设计:60+45+70+45+60+45+70+45;也可采用同样的模式,但不覆地膜,只加滴灌带播种,后一种播种方式效果也非常好,只是苗期用水量增加(参见图1)。
图1播种模式
播种深度1.5厘米~2厘米,膜上覆土0.5厘米~1厘米,高粉质淀粉玉米品种,更不能播种太深;株距18厘米~20厘米,矮秆玉米品种株距可缩短至15厘米~16厘米。土壤质地半沙性半黏性的砾石土壤,通气性差,湿水后又黏重(土壤含有胶性成分),容易板结不通气,这类土壤播种太深,不利于出苗。不覆地膜的条田要求播深3厘米~5厘米,所带滴灌带要浅埋2厘米~3厘米,防止风吹走。
1.2.4根据父母本生育期长短,播种父本,确定接父母本行内的毛管
要求母本行早出苗的要早接通母本行毛管,并滴水出苗,父本行毛管可以先不接,等母本行出苗后算时间,再接通父本行毛管,使父母本行花期相遇。但是如果出现父母本花期相错时,宁可叫母本等父本,不能叫父本等母本,最好母本花丝抽出比父本散粉早1天~3天。如果在时间上掌握不准时,你可以根据父母本生育期,将父本分为几个时期播种,每次父本播种相错3天~4天时间,采用人工点种器点播,这样更有利于父母本的花期相遇。
1.2.5播种后要及时布水带
及时布水袋有两方面的作用,一个是可以压住地膜和毛管不被风刮走,另一个是能够及时滴出苗水。
1.2.6及时滴出苗水和中耕松土
及时滴出苗水既有利于母本出苗,又有利于防止大风刮走地膜和滴灌带,在滴出苗水时每667平方米地可随水带入3千克尿素。滴水出苗期根据情况及时进行机车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
1.3苗期管理
1.3.1早放苗,早封土,及时定苗,早清除杂株,早进行人工复查苗
在膜内不照眼的苗要用人工扣出,并封好苗根土,清除苗周边的杂苗,苗在3片~5片叶时及时定苗,一穴留一株苗,对生长过于庞大健壮的要清除掉,因为这类苗有可能是变异和杂株。定苗密度理论667平方米应当有7200株左右,但实际上保证在5500株~6000株左右,矮秆玉米留苗株距可以在15厘米~16厘米,理论上达8000株,实际保有株数每667平方米在6000株~6500株左右。
1.3.2蹲苗
为控制地上茎叶生长,促进根系深扎,制种田玉米出苗后需要根据各个品种生育期特点和当地气候特点,进行20天~30天的蹲苗,生育期长达135天以上的可以蹲苗在40天左右。在蹲苗期遇到天气特别干旱情况,也可补上一两次水,所以蹲苗要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
1.3.3中耕松土
在蹲苗前后要加强中耕松土,耕深16厘米~18厘米,促进根系下扎,提高土壤通透性,消灭杂草幼苗。
1.3.4蹲苗结束后的滴水
蹲苗结束要及时滴足第一水并给够3千克~5千克尿素化肥,促进快速生长。
1.3.5及时打除草剂和用除草剂点除芦苇
大面积制种玉米田要针对阔叶杂草多,幼草芽在蹲苗后大量长出地面的问题,及时根据当地的情况用玉米苗后专用除草剂“玉雕”、二甲四氯或2-4D丁脂,并参入阿特拉津进行喷雾。每667平方米阿特拉津350毫升+13%二甲四氯600毫升,兑水40千克喷雾。要求机车在喷药时行走速度不能快速行走,只能中速行走。对部分芦苇杂草较多的条田,要组织人工点除芦苇。方法是采用41%草干灵1千克,加洗衣粉100克或加洗洁精100克,再加柴油150克加水1000克混合并充分乳化,把乳化好的药装入小口瓶子内,瓶口用海绵或旧布封住口,将药液洇出瓶口的布上,不能滴出药,只能洇湿布,把苇子从地皮上剪断,将瓶口向剪断的芦苇上一沾,几天后苇子就可被毒死,烂根30厘米左右。
1.3.6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用杀虫剂辛硫磷拌过种的玉米,一般不会被地下害虫危害。但用菊脂类农药有可能防虫失败,苗期一但出现地下害虫危害严重时,可采用久效灵或其它内吸杀虫剂灌根或喷雾,并及时滴水,在滴水时也可随水加入甲拌磷,每667平方米地300克左右。但对环境有污染,对人畜也有危害。
1.4拔节至抽穗期制种田管理
此期为大喇叭口期,是水肥管理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制种田父母本长势要基本拉平,单株长势整齐健壮,根粗量多,节间粗短,叶片宽厚常绿。发现父母本行有一方处于弱势的,要促其加快生长。
1.4.1除去父母本行内杂株
杂株长势强,株高,茎粗与众不同,没有本品种的特征特性,这样的单株要去除。
1.4.2中耕培土
拔节至抽穗期初是最后一次中耕和开沟培土工作,当叶龄指数达到50%时,开沟培土,沟深16厘米,促进气根生长,防止倒伏。
1.4.3滴水施肥
当叶龄指数60%时,每隔8天~10天滴水一次,也可根据情况增加滴水次数。一水一肥,拔节后抽雄期滴水3次,毎667平方米用水量80立方米~90立方米,施尿素10千克~15千克,磷配二氢钾2千克。
1.4.4促进父母本花期相遇
在玉米制种田生长期父母本有可能一方长势出现弱势,造成花期出现不遇现象。这时可以利用生长激素,叶面肥,单一父本或母本的灌水来调节生长发育。如果两方有一方出现生长势过强时,也要以利用这些方法去限制另一方的强势生长,使强势的一方慢速生长,使父母本的花期相遇。如父本长势弱时,可以利用九二、生长素[2]、氮肥、锌肥来促父本加快生长,长势强时可以提前揭去地膜,供水时间拖后,少给氮肥,深中耕断根方法拖延过早发育[3]。这两种情况在乌苏开发区田新华制种田2012年度都出现过,在拔节抽穗期进行二到三次处理,效果非常好,没有出现大问题。
1.4.5打苞抽雄[4]
打苞抽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玉米育种学家、生物和遗传学教授刘双俊提出并实践,直到近几年才被推广的新技术。打苞抽雄对提高玉米种子纯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方法是根据玉米母本生育期时间确定抽雄时间,每天早上用手捏将要打苞的雄穗部位,雄穗打苞了用手可以捏到,这时就可以抽出来,抽出雄穗时代2片~3片幼叶,并且比较好抽出来,不费劲。如果雄穗不到要抽的时间,或者超过了时间,抽雄时就特别费劲。打苞抽雄时花粉并没有完全形成,抽出时不会形成二次花粉传粉,对提高玉米种子纯度有很大的好处。打苞抽雄不但可以用手捏到母本中的雄花,也可捏到父本中的雌穗和雄穗是否形成,这样可以验证你的花期是否可以相遇。如果有问题,花期可能相错时,你可以利用赤霉素,生长素等激素类[2]药物处理父母本的一方,促进花期晚的一方提前发育。
母本打苞抽雄时有很少的雌穗吐丝,打苞抽雄后3天,雌穗才开始大量吐丝。才抽出雌穗花丝的玉米穗遇到父本花粉,授粉率是最高的,如果花丝吐出5天后授粉,雌穗授粉率就开始降低[5]。所以父本雄穗必须在母本雌穗初吐丝期散粉三分之一,之后分期散粉才能提高授粉率。
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打苞抽雄只是人工抽雄的一种,在兵团玉米制种区开始全面进入机械抽雄时期,但是机械抽雄多不适应打苞抽雄。因为机械抽雄时抽出来的幼叶较多,不利于母本生长。用机械抽雄要等到雄花开始抽出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时进行抽雄。因为机械抽雄的速度比较快,抽的比较干净,节省劳动力和减轻劳动强度,一天一台机子可抽20公顷~30公顷面积。
1.4.6抽雄后要及时防治叶螨
制种玉米田在抽雄后防治叶螨是一项主要工作,近几年内地制种玉米大量进入新疆繁育,带来玉米生态型发生变化,抗螨性大大降低,同时由于抽雄时人工来回趟数次,使点片叶螨扩散,得不到自然控制,才发生叶螨在玉米上的爆发,再加上气候干旱和灌溉制度的改革,加剧了叶螨在制种玉米上的危害,严重时可造成制种玉米减产50%~70%。同样条件的商品粮玉米田,不会发生大的叶螨危害。危害玉米的叶螨为截形叶螨[T.truncatusEhara]。
(1)药物防治。在兵团可用抽雄机带喷雾器进行叶面喷雾,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加73%克螨特乳油或5%尼索朗乳油1500倍喷雾,10天内连喷两次,并交错用药。
(2)滴灌时可用内吸杀螨剂如甲拌磷(3911)、久效灵等加入肥料灌内,造成熏杀和内吸杀螨效果,但是不利于环境保护,对人畜也不安全。
1.4.7适期粉碎父本行
玉米母本抽雄后30天左右,根据雌穗授粉情况,要粉碎父本玉米行。粉碎父本玉米行有利于母本玉米通风透光,有利于机械喷药杀叶螨,更有利于机械收获玉米种。
1.4.8抽雄后的田间管理
抽雄后的田间管理主要是加强水肥供给,一水一肥,毎10天左右供水一次,每次每6667平方米20立方米左右,尿素5千克,磷酸二氢钾2千克,共灌8次水,用水方量220立方米~300立方米,用尿素40千克,磷酸二氢钾10千克~12千克。
2宽膜窄行滴灌玉米制种技术(净作制种法)[N:O][1]
(1)宽膜窄行制种技术是由兵团一些制种公司和单位创新的玉米高产制种技术,在栽培管理上同窄膜滴灌制种技术没有大的差别,只是方法上有所不同。在制种产量上有所突破,单产可达到720千克,2008年农四师六十二团,小面积制种毎667平方米产量达到1026千克的全国单产纪录[6],一般单产也在600千克/667平方米~700千克/667平方米,为玉米制种单产相对较低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2)宽膜窄行玉米制种的方法:宽膜窄行玉米制种是采用1.4米的宽膜,一机三膜,12行玉米,一个地膜内4行玉米,膜内采光面在1.2米,边行压膜边各5厘米,膜内二行母本行行距25厘米中间空行60厘米,又是一个两行母本行。株距15厘米至20厘米,一膜内两根滴灌带(参见图2)播种机宽4.8米。
领结行
606060
图2宽膜窄行玉米制种的方法
2.3父本的播种
父本播种,以人工点种器点种,每80厘米~150厘米点一穴,每穴出苗留大中小三株父本,点在宽膜行的正中间,可分三个时期点种父本行,时间要计算准确,也可一次点种或分期点种,花期计算不准时,最好分在三个期点种,每个时期错3天时间。
2.4母本的抽雄
母本行的抽雄是靠人工抽雄,无法采用机械抽雄,因为机械行距不配套。
2.5父本行的清除
父本行在四母本行中间,母本授粉后到灌浆期,要及时人工去除父本行,方法是用人工把父本行踩倒在母本行间,这时的父本玉米茎秆特别脆,一踩就断。对后期玉米机械收获有好处。
宽膜窄行制种没有专门的父本播行,机械播种全是母本行,大大地节约了土地。特别适用于中矮秆玉米高产制种。如果是高秆玉米制种,株距可拉大到20厘米~22厘米左右,行距平均0.45米,高秆每667平方米保苗理论株数可在7408株,实收也在6000株~6500株,中秆玉米保苗理论株数也在8200株,矮秆玉米保苗理论上可在9870株,这在干旱地区种植是大有好处的。
2.6制种玉米的收获
制种玉米达到完熟方可收获,一般玉米含水量达到18%~22%。用机械收获棒子后进入烘干截塔烘干;或在太阳下散开15厘米~20厘米厚晒干,将水分降到13%以下就可脱离筛选包装。
参考文献
[1]刘双俊,蓝庭瑶.玉米栽培[M].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11-61
[2]邵莉楣,孟小雄.植物物生长促进剂[M].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手册,2004.7-64
[3]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玉米育种[M].作物育种,1992.11-471
[4]刘双俊,蓝庭瑶.玉米栽培[M].新疆大学出版,1996.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