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数字化管理范例(3篇)
校园数字化管理范文篇1
作为知识型组织的大学内部,其学术文化应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代表的IT文化也必须是创新性的能够符合学术领域的要求。此两方面基于双向动态变化的结合奠定了数字校园发展的建构基础。信息化建设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于校园管理和建设。
(一)服务于高校核心任务信息技术对大学的多个方面都能产生重要影响,但需要分清主次,要利用它与大学的核心任务———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数字校园的一切建设都应以此为中心和主旨来展开。信息技术之核心在于创新而不在于复制。数字校园所追求的是将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大学的管理、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中,技术所提供的创新性应用是永无止境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之与大学的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服务于教学双方的交流互动无论在校园中还是在学术团体中,数字校园的首要目标都是要利用互联网来创建一个相互交流与对话的社区,在功能上,数字化也承担着网上考试、网上就业、招生以及相关信息通报等,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BBS、博客、微信群等来实现。而现在需要做的是,让越来越多的校园成员开始使用并建设其基于网络的交流平台。
(三)提供更多的数字化共享资源数字校园建设实现了大学各种资源的数字化,并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不同院校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有助于开展更广泛深入的教学和科研交流。
(四)数字化本身需要创建相应的支持环境要想支持和创建数字校园,大学首先需要创建一个与之相应的政策与组织结构。“在理想状态下,应建立一个专门的技术支持部门来为各个院系服务,形成一个网络咨询委员会和“红色意见领袖群”,制定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学院的每一个重要部门中都培训一名技术专家,并在学校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与此同时,若想使校园各成员在各自的工作及学习中充分利用数字校园的成果,适当地教育与培训同样不可缺少。
二、数字校园管理应对信息安全问题的举措
(一)建立可靠的信息控制系统要成立专门的安全信息管理机构,建立校园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完善公共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培养高素质的安全运行维护队伍。高校可以组建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的安全运行维护队伍,由网络中心统一领导、专业老师负责,对学生等用户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加强校园网的管理和维护力量,力争对突发安全事件做到及时响应,快速解决,保证校园网方便、快捷、规范地运行。制定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贯穿于安全防范体系的始终,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基础。各部门配备专职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建立信息安全责任制度和工作章程,负责并保证组织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及时进行漏洞修补、定期软件升级和定期安全系统巡检,保证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同时必须制订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遵循可操作、动态性、管理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等原则,使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安全教育。高校应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一是利用行政手段,通过各种会议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二是利用教育手段,通过信息安全学术研讨会、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等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三是利用学校传播媒介、舆论工具等手段,通过校刊、校报、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进行信息安全教育。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信息安全是高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头等大事,除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管理外,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保证高校信息安全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二)海量数据管理能力教学信息系统软件承担着海量空间数据的应用和管理能力,需要具备足够空间的数据管理、更新和服务能力,才能保证图文一体化的数字校园管理系统正常运转。数字校园管理系统中的教学基础数据、数字监控数据等海量数据的频繁调用,海量数据管理能力是保障数字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
校园数字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体系建设;管理方法
DigitalCampus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
HuangLifen
(GuangxiVocational&TechnicalInstituteofIndustry,Nanning530001,China)
Abstract:TheDigitalCampusisourcountry’scollegefuturedevelopmenttrend,fromthedigitalcampusconceptunderstanding,andatthisstagepresentourdigitalcampustodoananalysis,pointedouttheuseandmanagementofdigitalcampusproblemsandcauses,alsoputforwardsolutions.
Keywords:Digitalcampus;Systemconstruction;Managementways
一、引言
随着数字校园建设概念逐渐成熟,注重管理和建设成为数字化校园发展的重点。但在软硬件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少高校已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从管理和建设方面做出具体的建议。根据我国高校的具体情况,分析当前高校数字化校园运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科学的建议。
二、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实际上,人们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概念存有争议,但主要的内容和基本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它的建设是以校园为依托的;其次,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及现代的科学技术作为手段和媒介;将教学、服务结合在一起;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质量,完善教学活动;最后实现教学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质就是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整合和吸收,对现实的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在管理工作中则集中体现为实现教育和校务管理过程的优化、协调,在此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
三、数字化校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许多高校都实行了数字化管理,但是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对硬件建设比较重视,忽视了软件的更新和完善,建设性的目的不强,很多设备简陋,功能缺乏;运用过程中没有注重维护;重设备建设,不注意人才的培养,人才的技能和素质一直没有得到提高,这些方面都严重制约了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管理策略
(一)基建阶段
在基础建设阶段,应注重网络的建设,保证网络的铺设能覆盖整个校园,促进外部网络和学校内部网络的接通,并在此基础上,将网络服务扩张开来,提高网络的承载能力,使这些网络服务可以满足校园的建设和教育的发展。同时,网络辅助系统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网络教学系统和数据库服务系统,实现校内收发文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在院校的规划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的协调下,院校中的各个单位应完成单位内部的综合结构化布线,使网络线路能涵盖到校园的办公室和运动场所,尽量形成一个内部的网络化系统
(二)系统完善阶段
该阶段是对基础建设阶段不足的地方做补充,完善校园中的网络服务系统,不断加强校园网的管理,努力解决校园网中会出现了安全问题。同时,信息化建设人员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网络建设的越来越深入,加大人员的投入是必须的,保证数字化校园可以稳定运行,保证师生们的正常使用。本单位的信息建设也是网络建设的补充,它能及时的为单位内部甚至全校师生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资源。
(三)转变陈旧思想观念,树立现代化管理意识
数字化校园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原因中,最重要的是细想观念的因素,有点人认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就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对相应的人员配备和运行管理都没有重视,结果造成系统建设与办公管理相脱节,导致该系统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建立其现代化的管理挂念是关键。
(四)管好校园网,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从根本上讲,校园网就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信息、科研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也就是利用先进的综合布线技术构架,将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到计算机网络中;利用成熟、领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规划,将这个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运用到校园中去;利用全面的校园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教学软件为学校提供教学、管理和决策三个不同层次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将一个覆盖全校管理机构和教学机构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大型网络系统建立起来。
建设校园网,要保证它是丰富多彩、健康清新的。现阶段,校园网络文化已经很深的影响到了学生们的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创造能力,是学生们面临的新环境,并且已经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新型平台。同时,它能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利用新形式和新科学促进教学内容、方法、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变。可见,它对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对培养21世纪的新型综合人才,更是有不可抹灭的意义。
总之,数字化校园是当前院校发展的总体趋势,它的发展会把院校管理和教学纳入一个新的网络信息时代,它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方式,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希望可以引起大家对数字化校园的注意,共同参与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行列中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分享成功的经验,使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懿心,曹育南,殷革兰.数字化校园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发展研究,2004,9
[2]韩锡斌,杨娟,陈刚.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数学校园的概念.架构和策略.中国远程教育,2005,8
[3]朱懿心,曹育南,殷革兰.数字化校园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4,9
[4]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校园数字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数字校园;中心机房;网络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9-0089-03
在实现教育全面信息化的过程中,学校的网络建设起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如今的学校网络环境复杂,不仅有传统的以太网,还有用于iPad平板教学的无线网络。网络设备复杂多样,既有普通服务器,又有用于桌面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的刀片服务器。庞大的网络加上繁杂的网络设备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管理办法,这样才能让数字校园真正发挥作用,让教育教学高效起来。
学校网络安全的管理
学校核心机房为全校师生提供了稳定的教学和应用平台,是教师和学生集中学习和应用信息化教学的关键场所,核心机房在提供稳定网络环境的同时也遭遇到各种安全的威胁。核心机房的安全作为数字化建设的根本和命脉,在构建数字化校园之前必须对全校整体的网络安全做出整体规划与安排。
1.设备安全
学校共有9间弱电竖井,边缘交换机40余台。边缘交换机通过光纤与机房核心交换机相连,保障了全校100余台传统PC和200余台虚拟桌面正常上网。复杂的网络环境对网络的设备安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于网络主干道的网络设备,学校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保障网路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某一个设备的故障而导致全网瘫痪。
对于一些意外的突况,如机房意外断电、空调等设备意外宕机等,学校信息部门采用相应的应急预案。首先,核心机房内安装了短信报警装备,在意外发生的第一时间通知相关负责人员。这样网络管理人员及时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核心机房安装了UPS保障在机房以外断电后4个小时的正常工作。
作为网络接入部分,学校信息中心会对边缘交换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按时对楼宇间的弱电竖井的卫生进行打扫,为边缘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因为灰尘、温度等环境因素对设备造成损坏,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2.网络安全
良好的网络环境单靠设备健康是远远不够的。一些看不见的不安全因素对整个数字化校园的影响更是不可忽略的。为了防止学校内网一些病毒造成整个网络动荡,我们在边缘交换机开启交换机EAD(端点准入防御)功能,配合后台系统可以将终端防毒、补丁修复等终端安全措施与网络接入控制、访问权限控制等网络安全措施整合为一个联动的安全体系,通过接入端的检查、隔离、修复、管理和监控,使得整个网络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提升了网络对病毒、蠕虫等新兴安全威胁的整体防御能力,并在核心交换机部署IPS来抵挡来自内网的攻击,从而保障学校整体内网的安全。
我们将学校的整个网络根据学校各部门的职能不同利用VLAN技术划分成不同的虚拟局域网。由于计算机病毒一般会通过在内网广播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通过不同的VLAN就可以将病毒隔离起来,大大降低了病毒感染其他VLAN危害整个网络的可能性。
3.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往往会被人忽略。数据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虚拟桌面上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全校老师日常教学的绝大部分资料,所以云桌面的数据安全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是学校的一些公共资源,比如一些活动的音视频、图片等信息。这些信息作为很重要的记录通过网络保存到学校核心机房中。保证这两部分数据安全,成为网络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我们通过RAID技术提高硬盘的冗余性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通过对磁盘性能及安全的综合对比,最终确定选用最新RAID冗余技术的RAID6,一方面通过RAID6提高了磁盘的读写性能,另一方面它和RAID5一样对逻辑盘进行条带化,然后存储数据和校验位,但是对每一位数据又增加了一位校验位。这样在使用RAID6时会有两块硬盘用来存储校验位,增强了容错功能,同时必然会减少硬盘的实际使用容量。以前的RAID级别一般只允许一块硬盘坏掉,而RAID6可以允许坏掉两块硬盘,从而大大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
4.人员管理
就以往经验来看,大部分的不安全因素是人为造成的。所以除了提升设备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学校对机房的管理也有着一套严格的制度。学校核心机房安装了门禁系统。每位管理员需要通过刷卡才能进入机房。这样不但减少了无关人员随意进入核心机房而造成对机房设备的损坏,或恶意修改相关数据或配置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门禁系统快速找到最近进入机房的人员,从而更快地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WiFi无线网络管理
在学校的无线网络建设中,考虑到学生、教师、来宾以及iPad平板教学对无线网络的需求,学校将一个无线局域网划分成两个需要不同身份验证的子网。每个子网都采用不同的身份验证,只有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相应的子网,从而防止未被授权的用户进入本网络。由于教师的人员相对固定,教师的身份认证采用WPA2-PSK和MACACL双认证。教师想要登录学校的无线局域网,必须向信息部门登记,将教师的终端设备的mac地址绑定到认证服务器。这种双认证的认证方式既实现了教师无线网络的实名登录,又能有效地控制子网的登录数量,减少未被授权的用户登录给无线网络造成压力。对于个别有上网需求学生以及来宾则采用WPA2-PSK认证,这样不但能够保障其上网需求,又减少了信息中心部门信息录入的工作量,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中国推行电子书包之后,智能课堂离我们越来越近,iPad等平板电脑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教室。iPad平板教学需要借助APPLETV将教师的iPad屏幕投射到教室的多媒体屏幕上,而iPad必须通过WiFi才能与APPLETV进行连接。这样就会带来一个问题:每间教室都需要一个WiFi信号,如果将信号全部广播出来,将造成学校的无线信号杂乱无序,给接入用户带来极差的用户体验。所以我们在各个班级外的AP(无线访问接入点)配置相应SSID并将其隐藏,iPad通过相应设置手动输入相应的配置信息完成网络连接。这样不但避免了大量SSID引发学校无线信号混乱,而且可以减少用户的链接数目,保障了iPad与APPLETV的无线连接。
核心机房内的设备集中管理
学校核心机房作为网络的核心与灵魂,对其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传统的机房管理中,一方面由于网络管理员在日常对服务器和设备进行维护和查看都必须进入机房内,但是机房一般因为服务器、新风系统、空调等设备的运转使得机房内噪音很大,加之机房的密闭性导致房间内的空气流动性不好,所以管理员在机房待上一段时间后身体就会明显感觉到不适。这些看不见的噪音、辐射对管理员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视。另一方面由于服务不同,各种设备都有着不同的操作方法,使得网络管理员不得不在各个服务器、机柜中寻找设备故障,这种单点式的维护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效率严重低下。
对于机房内的温湿度的检测,集中管理软件是一种比较普通的管理方案。学校通过软件将机房的温度、湿度以及UPS的一些状态信息进行搜集处理,最终将结果显示在机房外的显示器上。这样管理员无需进入机房内就可以对机房的环境有一个及时的了解。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机房以外断电、空调异常关机等,通过短信报警装置及时地发送到管理员的手机中,使得管理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并采取相关预案。
对于设备的管理通过传统的KVM切换器将相关设备集中到一起。KVM技术采用点对多点的方式减少了由于多个输入/输出设备导致的空间占用和干扰的状况。管理员通过一套键盘鼠标及其显示器就可以存取整个机架或整个房间的服务器。
机房的服务器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化技术的运用使得服务器的硬件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将部分应用转移到虚拟服务器中,一方面可以减少一些硬件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通过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可以将安装的虚拟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并且一般的服务器虚拟化软件都支持远程连接,这样更加有助于管理员对服务器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对于学校网络的管理方式更应多样化。作为学校网络管理员,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着对网络新鲜事物的敏感度。通过不断地完善校园的网络环境来改善、推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张晓明.中心机房集中管理的建设[J].太原大学学报,2008(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