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双十一广告语(6篇)

时间:

双十一广告语篇1

一、双关语现象在英文广告中的运用及主要类型

广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它有着树立企业形象、促进营销增加交易等重要功能,广告语言也常以简短有力、简洁易懂为句法特点,然而优秀的广告离不开出色的修辞运用,为了达到提高销量的目的,广告商们必须在广告语言上下工夫,能够出色的运用双关这一特殊的修辞格,无疑能为广告添光加彩,下面就是三种不同的类型:

(一)语音双关

语音双关又称谐音双关”。语音双关是指借助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而构成的双关形式。这类双关具有幽默风趣、滑稽俏皮的语言特点,可增强广告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goodbuywinter!100%cottonknitwear$40.这是一则冬季服装减价销售的广告,广告设计者利用goodbye与goodbuy的谐音双关,不仅暗示消费者这是一桩不错的买卖,似乎又告诉消费者寒冷的冬日即将过去,温暖的春天正在向你招手,这难道不是在提示消费者不要错过了最佳的购买时机吗?其中的语音双关正可谓一箭双雕。

(二)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是指利用一词多义在特定环境下而形成的双关,这种双关现象在字面上只有一个词语,而实际上却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的意思,在广告中对该词的不同理解可使句子产生不同的含义,这种现象在广告中非常常见。例如:spoilyourselfandnotyourfigure.这是某冰淇淋品牌的广告,该广告spoiloneself为令某人享受”的意思,而spoilone’sfigure意为破坏体形”。可翻译为:尽情地吃吧,不会影响你的体形。这样,即使是减肥者也会按捺不住而去买这种冰激凌吧!

(三)语法双关

语法双关是指通过省略结构、词语或词组的双重或多重语法功能造成的双关。这双关常使用一词多义的词语。例如:cokerefreshesyoulikenoothercan.译文:没有什么可以像可乐那样本文由收集整理令您神清气爽。广告语中的can”有情态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作为名词,can有瓶装饮料的意思;作为情态动词,句子本身就是一个省略句,完整的形式是:cokerefreshesyoulikenoothercanrefreshyou.这则广告令诙谐有趣,令人过目不忘。

二、广告中的双关语翻译策略

(一)侧重译法

双关语由于其涵盖的意义不同,译者的理解不同,当然翻译出来也就不一样,但为了达到原文与译文最大程度的对等,译者常常会侧重表达与原文相近的意思,从而保留广告中最需要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当然有时这样的翻译就失去了原文的趣味,比较平淡。下面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hedriveissaferwhentheroadisdry.theroadissaferwhenthedriveisdry.译文:路面干燥,司机安全;司机清醒,道路安全。这是一则道路安全警示语,dry的意思有多种。在翻译时,我们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分别采取不同的意思来翻译。其中,第一个dry的意思是干燥”,第二个dry的意思是清醒的”。

(二)分别表义法

分别表义译法是指在翻译双关语时,由于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双关语,可变通地把原双关语的两层意思拆分为两个词或语句来表达的翻译手法。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表述出双关语的双重含义,但译语不如原广告简洁.例如:i’mmoresatisfied.askformore.这是摩尔香烟的经典广告。设计者非常巧妙地使用more一词的双重意义,more作副词来讲,表示更多”;大写后的more变成了名词,既是品牌名称摩尔”。译文分别为:摩尔香烟,我更满意”;再来一支,还吸摩尔”。这样的翻译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字结构的翻译也更符合汉语的表达,是广告翻译中的佳作。

(三)套译法

套译法就是指套用英语在汉语中的固有模式对英语广告进行翻译。当然一定的文化背景是翻译的基础,这样英语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便显得十分重要了。套译法的特点在于它能传递广告原文的文化内涵,并能基本保证原文简洁的语言特征,但双关的意义往往得不到体现。《泰晤士报》宣传报就巧妙地运用了套译法,其广告语:wetakenoprideinprejudice.它引用了j.奥斯汀的著作《傲慢与偏见》的书名,巧妙地把人们已有的知识同广告语联系起来,不仅达到了宣传的效果,也十分幽默,立刻给人一种公平公正的感觉。

(四)补偿译法

双十一广告语篇2

论文关键词:广告,双关语,翻译,功能对等

一、双关修辞格及其在英汉广告中的运用

(一)关于双关修辞格

双关,修辞学上辞格之一。利用语言文字上同音或同意的关系,使一句话关涉到两件事情。如: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红楼梦》第五回)雪”字谐音双关,指薛宝钗的薛”;林”字音形双关,指林黛玉的林”[1](p551)。

陆谷孙先生在其《英汉大词典》中把双关定义为:双关诙谐语(用同音异义词或多义词构成)[2](p1474)。并举例:7dayswithoutwatermakeoneweak.”7天没水使人虚弱”(因weak与week同音,此句亦谐指:7天没水就是一周没水”)。

黄任在《英语修辞与写作》中的表述更通俗易懂:Pun,汉译双关”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而且是英语修辞的一种常见形式:巧妙地利用同音异义或同形异义使一个词语或句子具有不同的含义,不直接表露,显得含蓄委婉,而又十分幽默新奇[3](p139)。

从以上定义和举例可以看出双关是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个语言片段同时表达双重意思:一个是表面的,一个是隐含的功能对等,并且以隐含的意思为主。双关语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一种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双重意义的功能,运用于广告往往使其风趣幽默,引人注目,加深记忆,达到较好的广告效应。

(二)双关修辞格在英汉广告中的运用

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双关语自身具有幽默、寓意于不言中的特点,因此在英汉广告中广为使用,以吸引读者,达到宣传品牌的目的。英汉广告中较为常见的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1.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用拼写相似,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4](p23)。这种双关语言风趣、俏皮,读起来朗朗上口,故可增加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1)趁早下斑”,请勿痘留”。(某去斑灵广告)[5](p180)

(2)Notfairlywhite----FairyWhite.[6](p49)

例(1)用谐音双关下斑”谐下班”音,痘留”谐逗留”音。虽然所谈的内容、对象[1]不同,一个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而另一个关注的是去斑灵产品对皮肤的功效。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达方式,别出心裁地宣传了去斑灵”产品能使斑点”退下,能把青春痘”除去的作用。例(2)中FairyWhite是一中肥皂粉的牌子。广告设计者利用fairly和fairy发音相似,造成近音相关,突出其产品洗涤之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白”,而是非常白,白得炫目”,达到吸引人们注意力,增强产品宣传力度的效果。

2.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指利用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构成的双关中国论文网。在字面上它只有一个词语,而实际上却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的含义,言在此亦在彼,从而造成一种含蓄、耐人寻味的意境功能对等,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3)不打”不相识。(打印机广告)

(4)WhichlagercanclaimtobetrulyGerman?

Thiscan!(旁边画有一罐啤酒)[8](p68)

例(3)这则广告把单纯的打斗”与打字”混为一谈,从字面上难以理解广告的意思,但从广告推销的产品——打印机来看,则显得新颖独特,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例(4)这则Lager牌淡啤酒广告的点睛之处在can”上,它既可作情态动词,又可作名词(饮料罐)。由于can一语双关,加上Lager的品牌自身的双关,以及旁边插图的妙用,使整个广告诙谐幽默,富于文字情趣,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二、英汉广告双关语的修辞功能

(一)创造幽默新奇的效果

拒绝平淡无奇,追求新颖独特是广告创作的重要原则。双关使广告语风趣幽默,更具亲和力,带给消费者特别的奇异感和新鲜感。

(5)补钙新钙”念,吸收是关键。(龙牡壮骨冲剂)

(6)Tryoursweetcorn.You’llsmilefromeartoear.

例(5)中钙念”与概念”同音。创作者用钙念”而不用概念”的理由:一是钙念”特别突出了产品的功效——补钙”;二是打破了思维常规,因陌生突兀使读者觉得好奇,稍加思索后,就心领神会,这正是广告所预期的效果。例(6)这则玉米广告语言活泼风趣。因为ear”有穗”和耳朵”双重含义,所以读者看到广告词眼前会浮现吃着甜玉米(fromeartoear)咧嘴笑眯眯(smilefromeartoear)的画面。创作者寓庄于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赢得了读者的好感。

(二)简洁广告语言,增强鼓动力

广告语言的简洁性是指用词简明,句子简短,含义隽永,有较大的信息量。广告双关语新颖独特,生动形象,能增强广告的劝说功能和鼓动性功能对等,引起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有效促成消费行动。

(7)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Midea美的空调)

(8)Spoilyourselfandnotyourfigure.(Weight-Watcher冰淇淋)[7](p221)

例(7)中的两个美的”同形不同音,第一个美的”是形容词(美好之意),而第二个美的”是专有名词,指空调的品牌名。广告词言简意赅,信息丰富,美的空调使你的生活更美好。例(8)是Weight--Watcher冰淇淋的广告标题,这种冰淇淋是专为节食者生产的。标题中的spoil是双关所在。Spoiloneself”意为尽兴”;而spoilone’sfigure”则意为破坏了体形”。这则广告一语双关,使节食者很自然地产生购买的欲望,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双关能创造幽默诙谐的交流语境,简洁广告语言,增强广告的劝说功能和鼓动性。能在轻松愉快中进行产品宣传,因此它越来越多地被广泛用于英汉广告的创作之中。

三、英汉广告中双关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一)广告双关语翻译的原则

双关具有双重语境,同时表达双重意思,即用一种语言文字形式表达一明一暗的双重涵义。因此翻译时很难在译语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来达到既照顾词义又顾及形式的理想译文。

奈达在其《翻译科学初探》一书中提出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他认为接受者与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等。等效翻译追求的目标是: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译文与原文读者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这就叫等效或基本等效。具体到中英文广告中的双关语翻译,应该首先考虑广告语言中所传达的说服、劝诱的效果,其次才是双关语义的忠实程度。也就是说,功能对等、效果优先是广告双关语翻译的基本原则。根据此原则以下讨论几种主要的翻译方法。

(二)英汉广告双关语的翻译方法

1.契合译法

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异,加上汉、英两种文字的语音、构词的不同,一般来说,由意、形、音等手段构成的双关语存在着不可译性,难以收到达意、传神和表形的效果。但有些双关语也不是绝对不可译。双语偶合功能对等,是可能的”[9](p168)。契合译法在双语偶合的基础上,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最大程度的近似,这是广告双关语翻译的最高境界。

(9)三优”牌家具:优良的质量优惠的价格优质的服务

译文:3-UFurniture,Unrivalledquality,UnbeatablepricesandUnreservedservice。

这则三优”牌家具广告,三优”不仅是家具的品牌名,而且还有优良、优惠、优质”的涵义。并且,中文广告还押头韵。译文用U”代替原文中的优”;在形式上,为了照顾原文押头韵的特点,也选择了三个以字母U开头的单词,可谓音、形、义兼备,增强了英语译文的语体效果。

(10)EveryKidShouldHaveAnAppleAfterSchool.(AppleIIc)

译文:每个孩子放学后都该有个苹果”。

这是美国苹果牌个人电脑的广告中国论文网。Apple”一语双关,既指孩子们放学回去后应该吃苹果,又指应该拥有苹果牌个人电脑,前者补充身体营养,后者则是智慧食粮。译文中苹果用了引号说明别有含义,达到了和原文最大程度的近似。

2.侧重译法

广告中的双关表现手法有时难以表述于译文中,结果只好牺牲形式意义、谐音寓义及暗含情态,采取侧重译法,守住概念意义,突出广告的实质内容,以期达到广告的促销功能。

(11)天时、地利、人和。(房产投资广告)[10](p63)

译文:Thebesttimetoinvest,thebestplacetoinvest,thebestpropertytoinvest。

这则广告借用俗语双关暗示了该房产可能具备的投资回报性。译文牺牲了人”的双关语义,侧重该广告宣传的实质内容房产”,采用重复句式,从而达到强调的目的,感召读者莫失良机。

(12)Thedriverissaferwhentheroadisdry;

Theroadissaferwhenthedriverisdry.[11](p50)

译文:路面干燥,司机安全;

司机清醒,道路安全。

这则宣传交通安全的广告运用了dry一词的两重词义(干燥的;没饮酒的)构成双关,对司机很有警示作用。翻译时dry一词的两重意思在上、下句中只能各取一意,牺牲某些双关意义,突出广告的实质内容。

3.仿拟译法

仿拟法是套用译入语中已有的固有模式进行翻译。

(13)今日的风采,昨夜的绿世界。(绿世界牌系列晚霜广告)[10](p62)

译文:GivemeGreenWorld.Orgivemeyesterday。

广告中的绿世界”一语双关。译文模仿名句Givemeliberty.Orgivemedeath”不仅保留了原文的反复手法功能对等,而且译文中yesterday一语双关,既表达原文昨夜”这个时间概念,又暗指昨日俏丽的容颜”。在意义上不仅与原文一脉相承,而且突出了广告明确而又强烈的目的:要么给我绿世界晚霜,要么还我昨日的青春容颜!”这一仿拟定能激起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

(14)Alliswellthatendswell.[11](p50)

译文:抽完说好,烟就真好

这则香烟广告中end”一词具有双重意义:动词结束”和名词烟蒂”。实际上它仿拟了英语的成语结局好,全都好”。译文也模仿了这一成语,译成抽完说好,烟就真好”或烟蒂好,烟就好”。原文强调的应该是抽烟带来的感受。

四、结束语

总之,双关语是广告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不仅能使广告语言简练、丰富、诙谐,而且能使广告引人注意,便于记忆,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在广告双关语翻译中要真正做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等值,我们不能局限于上文讨论的几种翻译方法,而必须从具体语境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手段来传达原文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陆谷孙.英汉大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3]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陈文伯.一词两义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4,(4).

[5]杨惠馨.英汉广告中的双关语及其英汉互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3).

[6]崔刚.广告英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7]廖桂蓉.幽默广告的修辞格赏析[J].商场现代化,,2007,(5).

[8]项成东.试谈英语广告中的复义[J].山东外语教学,1996,(2).

[9]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10]林继红.汉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J].福建外语,2002,(3).

[11]孟琳.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技巧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1,(5).

双十一广告语篇3

关键词:俄语商业广告;修辞;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31-03

随着中俄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在俄罗斯的确立,俄语商业广告在俄语中迅速发展起来。它不仅推动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俄语语言的发展,影响到了俄语语言的使用。笔者将借助具体的俄语商业广告修辞的实例,重点阐述俄语商业广告翻译实践中所积累的商业广告的修辞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一、俄语商业广告的修辞特征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在俄语商业广告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段,能够激发消费者的想象,产生美好的联想和印象,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比喻包括明喻、暗喻、隐喻和换喻等。

明喻。明喻就是指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其中一件事物是本体,即被比喻的事物;另一件是喻体,即用来作比较的事物。两者之间常用как等连接。明喻常用来塑造鲜明的广告形象。

Платьелегкокаклёгкийветер,мягкокакоблока.连衣裙轻若微风、柔若彩云。

这则连衣裙的广告以明喻的手段描述了连衣裙质地之轻柔和穿上后飘逸之感觉。

暗喻。暗喻就是用“是”直接把一种事物名称与另一事物连接起来,或“是”省略不用,直接运用喻体,而当中的喻体与本体间的关系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暗喻运用于俄语商业广告中常能更生动深刻地说明事理,增强语言的表达力,获得简练、贴切、生动、含蓄的修辞效果。

Внимание!ПриглашаетВанфуцзин!注意!王府井请君来!

此处的“王府井”暗喻“王府井百货大楼”。

隐喻。隐喻是用表达某一事物的词或词组去比喻另一事物,此比喻是隐藏不露的,所以本体和喻体之间关系很紧密。隐喻能够揭示产品非常重要的方面,激发消费者兴趣。

Райназемле.人间天堂。

这则土耳其旅游广告公司的广告采用隐喻的手段,以喻体代替本体。

换喻。换喻就是一个词或词组被另一个与它有紧密联系的词或词组替换的修辞手法;它反映两个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的比喻,这种相关在人们的心目中常出现而固定下来,因此可用指称甲种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种现象。

НакрыльяхВашеймечты.乘坐您理想的翅膀[1]。

这家航空公司的广告标题利用飞机两翼和鸟的翅膀(引申为理想的翅膀)相似点,精巧地把顾客的理想和乘坐飞机联想在一起。用了换喻手法使人感觉到乘坐本公司的飞机飞行就如乘着理想的翅膀在蓝天上翱翔一样,令人遐想无尽。

(二)对照

将两个相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比较和衬托之中突出不同事物的矛盾性,称作对照。对照的手法常用来创造强烈而鲜明的俄语商业广告形象,突出强调商业广告对象的优点和质量。对照的形式均匀、整齐、凝练、集中。俄语商业广告中,为了突出商品的优点、体现出产品的非凡特点而经常使用反义词形式进行正反对照。

Минимумкалорий―максимумпитаний.低热量,高营养。

这是一则燕麦片的广告,它用минимум与максимум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消费者认识到燕麦片的“低热量,高营养”并产生购买的欲望。

(三)排比

将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联、语气相一致的一连串词句排列在一起并列使用称为排比。排比句语气连贯、层层递进、节奏明快,让消费者感觉到商品就在眼前。

ЧитаяКоммерсанты,Выпроведётевоскресенье.

ЧитаяКоммерсанты,Выузнаётемногоновогоолитературеиискусстве...

ЧитаяКоммерсанты,Выстанетебогаче...

看《商人》,您会度过一个美好的周日……

看《商人》,您会对文学和艺术等领域了解更多……

看《商人》,您会变得更充实……

这则广告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看上去节奏规则、语句对仗,令人耳目一新。

(四)拟人

在商业广告中,常用描写人的词语来写物,使物具有人的生命力、性格和能力,语言想象生动。俄语商业广告是通过给所宣传的商品赋予生命力来树立鲜明的广告形象。

1.Онаработает,атыотдыхаешь.你休息,她干活。

这里的Она指的是洗衣机,Она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2.Блестящаязащитатвоеймашины.

(五)夸张

夸张就是有意识地夸大或缩小事实,用以揭示出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修辞手法。俄语商业广告中使用这种艺术性的手法,能够将产品的本质特征更好地呈现出来,从而加深读者的印象。但是读者十分讨厌广告的虚假性,因为夸张是用夸大或缩小事实的办法来打动读者,所以在使用夸张手法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否则会造成消费者的不信任。

Длятех,ктохочетсоревноватьсясдельфинамвскорости,заводспортивныхрезиновыхизделийподготовилинтересныеновинки.对于那些愿意和海豚比速度的人来说,体育橡胶制品厂家为其生产了有趣的新产品(谁能赢过海豚)[2]。

这则运动器的广告用夸张的手法,将该运动器的本质特征很好地呈现出来,从而加深读者的印象,促进其消费欲望。

(六)重复

在俄语商业广告中,为了加大对商品和信息宣传力度,加深消费者对它的良好记忆和印象,常重复一些词、词组、句子或句式。这会极大地加强俄语商业广告的语言表现力。

Он―МагазинВладтехно.

Он―предлагаюгибкиецены,богатыхвыбор

техникиидостойноеобслуживание.

Он―продаюсертифицированныйтовар.

Он―консультиркюприпокупке.

Он―даюгарантиюда3-хлет.

他―××商店。

他―提供各种价格、种类丰富的设备和优质上乘的服务。

他―出售得到认证的商品。

他―提供商品的各种咨询。

他―质量保证三年。

这则××商店的广告用Он指代该公司,使得句子短小精悍。广告中的主语Он多次重复,使商店在顾客心目中扎下根来;而商店的拟人化,又给顾客带来一种亲切感。

(七)双关语

双关语主要是利用一词多义或同音异义的特点,使词语同时涉及事物的两个方面,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法。在俄语商业广告中巧妙地运用双关语,既可让人感到含蓄、幽默、智慧,又可收到增强商业广告的说服力与感染力的效果。双关语通常分为谐音双关、语义双关两种。

语义双关就是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构成的双关。

Обслуживаниенавысоте.空中服务(高水平的一流服务质量)[3]。

这是一家航空站的广告。广告中的высота一词具有双关含义:一是指该词的本义“空中”;二是指该词的转义“高水平的一流服务质量”。消费者能够透过该词的表象意义,领略到它的深层意义,便会产生无尽的回味。

谐音双关就是用词语的拼写相近、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关系形成的双关。

Этонесон,этоSONY.索尼让梦想成真[4]。

这则SONY”系列产品广告的原文中“SONY”与“сон”音相近,原文一语双关,展现了品牌的质量。

(八)仿拟

仿拟就是将人们熟悉的俄语词语、诗歌、成语、名言、经典句子、歌曲名和歌词等,在保持其原内容或形式不变的基础上,根据表达需要,适当地更换或修改其中的某词语,创造出新的内容或形式的修辞方法。运用仿拟可加大商品的宣传力度,扩大其知名度,达到消费的目的。

1.Лучшеодинразпопробовать,чемсторазуслышать.百闻不如一尝。

此广告的独特之处在于借用了俄语谚语“Лучшеодинразувидеть,чемсторазуслышать.”(百闻不如一见。)

2.Берегисердцесмолоду.爱护心脏从青年抓起。

该则广告借助于谚语“Берегиплатьеснову,ачестьсмолоду”劝诫功能,宣传心脏病药物,让消费者意识到爱护心脏的重要性,以此实现对心脏病药物的劝购目的。

(九)层递

将含义相近的词或词组按语义轻重、语气强弱的顺序,依次排列成层层递进或递减的表达方式称为层递。

...Самоевесёлоевремявжизни,―Правильно,детство.Авдетстве―конечно.Новыйгодиканикулы.

Пораотправлятьсявпутешестыие!

这则旅游广告从“一生最快乐的时候”―“童年”、”新年和假期“,意义一层比一层具体,最后发出号召:“该去旅行啦!”语义由轻到重,语气由弱到强,层层递进,说服力很强。

(十)设问

设问就是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吸引消费者关注和兴趣,刺激其消费欲望。

Спортивныйкостюм?Пожалуйста!

(十一)反问

反问是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切的思想,只问不答,意义便可知了,一般否定的设问语气表达肯定的观点,而肯定的设问语气则达否定的观点。俄语商业广告中用反问能够增加感彩。

Хотитеофисноймебели?Посмотрите...

(十二)回文

将相同或相似的词或句子,在下文中更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情趣,叫作回文。

1.Одинзавсехивсезаодног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2.Производитьто,чтопродаётся,анепродаватьто,чтопроизводится.[5]要生产有销路的,而不要销售所生产的。

二、俄语商业广告修辞的翻译策略

上述具体实例中使用了俄语商业广告中的各种修辞手法。正确地翻译这些具有各种修辞手法的商业广告句子,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其对商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印象和迫切需求,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和行为,实现推销商品的目的,而且能够促进俄语商业广告修辞语言发展,学会其正确使用和翻译。在俄语商业广告修辞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应受原文的束缚,刻意追求翻译中的信、达、雅及译文与原文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等原则,而是应在根据中俄两国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以及消费者的接受能力,并顾及商业广告的最终目的和预期效果的前提下,能够直译就直译,不能够直译就采取意译、兼译等其他正确而灵活多样的商业广告修辞的翻译策略,尽量使译文具有与原文同等的修辞效果的艺术魅力。俄语商业广告修辞的基本翻译策略有以下几种:直译、意译、兼译、套译。

(一)直译

直译是在不违反译文语言规范,不引起错觉,保留原文内容、形式、修辞、风格的前提下进行的。直译能够很明确而忠实于原文所表达的信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仿拟、重复、层递、回文等均属于直译。如:

1.Минимумкалорий-максимумпитаний.低热量,高营养。

2.Онаработает,атыотдыхаешь.你休息,她工作。

2中的拟人修辞法不仅表达了此款洗衣机给人们带来生活方便的特征,而且令人感到亲切简单,印象深刻。

以上广告的翻译是完全对等的翻译,把商品能给生活增添色彩的感受完全呈现给了消费者。

(二)意译

许多广告句的直译既歪曲原句原意,造成语乏彩失,又无法保持原句的宣传效果。因此,在保持原文的语言规范和表达习惯的基础上,舍弃或改变原文的某形式或某修辞手段,采取意译法,以保持或增强广告译文的表达效果。俄语商业广告语中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段常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如:

Каждаяминутаикаждаясекундарадоснаяивесёлая.秒秒分分欢聚欢笑。

该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和形式上虽不是一一对应的,却展现了麦当劳广告原文的精华或深刻含义。

(三)兼译

兼译是综合运用上述两种以上翻译方法对广告原文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并重新组织语言结构的翻译方法。兼译是对原文在深层意义上的挖掘和发挥,或在原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翻译。兼译基本上失去原商品品牌的发音及意义。双关、仿拟等均属于兼译。

1.Этонесон,этоSONY.索尼让梦想成真。

这样的广告词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Хорошдопоследнейкапли.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6]。

该译文采用了汉语的四字词组。使人产生美好的想象,仿佛闻到了麦氏咖啡醇香味道,令人流连忘返。麦氏咖啡在国内享有盛誉。

(四)套译

套译指直接采用或改用译入语中的某些已经沉积下来的固有模式(成语、谚语、俗语、名言和诗歌等),对商业广告进行的翻译。仿拟等均属于套译。如:

1.Лучшеодинразпопробовать,чемсторазуслышать.百闻不如一尝。

该译文借用俄语谚语“Лучшеодинразувидеть,чемсторазуслышать”(百闻不如一见)。

2.Дешевоидушевно.酒不在贵,对味就好(啤酒广告)[7]。

该译文恰当地体现出了啤酒的两大特征:价格便宜,口感好。

综上所述,俄语商业广告的制作者要实现宣传、推销商品的目的,就要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以加强商业广告的表达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增强其对商品的了解与信赖,激发其购买商品的欲望。要搞好俄语商业广告修辞的翻译,需要掌握多门知识,尤其是商品知识、商业心理与营销策略,了解广告制作者的思想意图,而后依据上述基本的翻译策略把俄语商业广告译成符合译文语言习惯和修辞特征的商业广告,从而达到宣传和劝购商品目的,促进俄语商业广告修辞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帆.俄语广告语的修辞手段探究[J].华章,2010,(5).

[2][4][6][7]洪银针.从功能翻译理论谈俄语广告的翻译[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3]鲁旭.俄汉双关辞格在商业广告语体中的应用、对比与翻译[J].当代经济,2011,(17).

[5]陈岩文.修辞格хиазма浅析[J].俄语学习,2003,(3).

双十一广告语篇4

【关键词】广告双关语修辞功能原因

广告是现代社会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商品品牌制造效应,所以一则优秀的广告语的价值应该有三方面的体现:一是准确体现出文字所描述的商品功能,二体现其产品有别于同类商品的独特性,三是能够建立品牌的价值。如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想取得效益的最大化,突显企业和商品的标志性和独特性,这就需要广告语要有一语惊人的效果。广告语作为商品价值的核心创作体现,通常需要将商品的实用功能和审美的精神享受合二为一,这就使得双关的修辞手法大量的运用在广告语的创作中,通过遣词造句的巧妙加工让广告语更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从而增强广告语的艺术魅力和商业价值。

一、广告双关语的类型

在一定的语境中,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方式叫做双关。双关语都具有两层含义,人们常常利用一词多义及同音异形(异义)词的语言特点,大量使用词义双关和谐音双关,使一句话涉及两件事,一明一暗,一真一假,由此及彼,借题发挥,使广告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既引人注目,又使人产生联想,激发他们对产品的想象,进而记住该产品,以达到广告策划者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目的。双关广告,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其表现形式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词多义双关。

例1.TheUniqueSpiritofCanada:

WeBottledIt.

Righttothefinish,itsCanadianspiritstandsoutfromtheordinary.Whatkeepsthefavorcoming.Superlightness,Supertaste.Ifthat’swhereyou’dliketohead,setyoucourseforLordCalvertCanadian.

例1是加拿大一种叫LordalvertCanadian的威士忌酒的广告,广告商利用一词多义,构成双关,使措词含蓄蕴籍、新颖独特,令人产生联想。“Spirit”为名词时含有两层意思,一是精神,二是烈性酒。因而,首句可解释为“加拿大独特的国民精神”,也可理解为“别具风格的加拿大酒”。

2.同音异义双关。

例2.“VIPs”AnatomicalComfort

VariableImpactPressureSole

这则运动鞋广告就是利用了VIPs同音异义的特点。众所周知,VIPs一般可理解为“VeryImportantPersons”(重要人物)的首字母缩略词,而在这里却是“VariableImpactPressureSole”(气垫式鞋底)的首字母缩略词。该广告利用这个缩略词具有的同音异义现象,来刺激人们的虚荣心、怂恿人们去购买这种产品。

3.谐音双关,一箭双雕。

例3.Goodbuy

Winter!

100%CottonKnitwear$40.

这是一则冬季服装削价出售的广告。从字面上看,是指物美价廉的一桩划算的好买卖。但当读者把Goodbuy与winter连起来念的时候,才懂得该广告暗藏玄机,妙语双关。它似乎在向人们昭示: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明媚的春光就要到来(Goodbyewinter!)。本公司在进行换季大甩卖,提醒人们这是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要错过。作者利用Goodbuy与Goodbye谐音这一特点,使同一个发音暗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划算的好买卖;二是向(寒冷的冬天)道别;一箭双雕,旨义深远,耐人寻味,回味无穷。

4.改变拼法,一语双关。

例4.Powetoinfluenceothers.(穿了Powe服装就有了影响别人的力量。)

这是一家叫HectorPowe的服装公司的广告。他们宣扬穿了Powe服装,别人就会尊敬你、听从你,你就有了影响别人的力量。把Power去掉了一个“r”,既保留了tohavepowertoinfluenceothers的原意,又与牌号Powe联系上了。

5.名称双关,意味深长。

由于英文商标多具含义,广告作者经常利用语义双关,将商标巧妙置于广告词中,使某个词语既是商标,又是实义词;或者时而是商标,时而是实义词,一词二义,构成双关,从而产生出奇效果,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例如:

例5.Thelableofachievement.

BlackLablecommandsmorerespect.

(成功的标志,BlackLable博得更多的尊敬。)

“Lable”既有标志的含义,同时又是一种威士忌酒的牌子,此则广告将产品的消费群体定位为成功人士及渴望成功者(邓嵘)。这样措词使消费这种产品的人士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人。

6.创新拼写,谐音双关。

广告商为了从如林的广告中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往往煞费苦心,常常在广告中采用创新拼写。这种变异手法超脱常规、标新立异、新颖诱人、生动有趣。例如:

例6.CabFourward.

以上是道奇公司新推出的Ram汽车的广告标题,其中fourward是一个带双关现象的造词(coinage),使人联想到CabForward。但看了广告配备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种车的四个车门分别可向四个方向打开。

7.巧用成语,点石成金。

所谓巧用成语,就是广告词中的某一词条既是某一成语的一部分,又是一个具有其本身意义的词汇。这种广告词,语言新颖生动、旨意悠远、含义隽永、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回味无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请看:

例7.Tryoursweetcorn.You’llsmilefromeartoear.(尝尝我们的甜玉米,包你乐得合不拢嘴。)

这是推销甜玉米的商业广告,ear具有“穗”和“耳朵”双重意思。成语fromeartoear一语双关,既表示因满意而乐得合不拢嘴,又表示因喜欢而吃了一穗又一穗。广告词中的双关语构巧妙、新颖别致、令人难忘,收到极好的宣传效果。

例8.You’llgonutsforthenutsyougetinNux.Itfillsyouupandgivesyoulotsofgo.(Nux坚果仁使你着迷,令你精神振奋、劲道十足。)

例9中“nuts”一词是双关语,“gonuts”为成语,意思为“gocrazy”;而“forthenuts”中的“Nux”是名词复数。“Nux”则是商标名。利用成语双关,可使语句含蓄蕴籍、格调清新,收到一箭双雕、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大大地增强了广告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利用成语构成双关的广告,可谓五彩缤纷,中外都有许多成功之作。如信用卡广告“一诺千金”,计算机广告“神机妙算”,眼镜广告“明察秋毫”,电饭煲广告“热气腾腾,蒸蒸日上”等等,无不借助原义,妙赋新意,真可谓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二、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艺术效果和修辞作用

由于双关语含蓄蕴籍、简洁凝练、感染力强、表现力丰富,故而颇受广告策划者的青睐。更由于其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语言色彩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新颖诱人等其他一些积极因素,因而受到很多观众和读者的喜爱。

1.由于双关语具有谐趣与机智的特点,它能寓深刻于轻松、寄严肃于漫不经心之中,它如同一种调节剂,能减少人们的压抑与抵触,运用双关既能吸引并维持读者的注意力,又能使其进入广告所描述的角色中,完全浸溶于广告所创造的氛围中,直接激起即时的购买动机或诱发潜在的购买动机。

2.双关语具有“一字千金”的巨大优越性。在信息时代,人们追求高效快捷。广告商在撰写文案时不仅要考虑这一点,而且还要注重实效、经济、省力省时,使广告词既通俗易懂、新颖独特,又能惜墨如金、言简意赅。(薛冰:2000)

3.广告中运用双关语可以满足人们好奇心理需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此话很有道理,众所周知,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使人麻木不仁、反应迟钝、熟视无睹,提不起兴趣,而新奇的事物则能刺激人们的感官,使人有一种新鲜感。《孙子兵法》也说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用在“广告战”中那就意味着必须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以出奇制胜、匠心独运的奇“兵”制胜(周晓:1998)。广告运用双关手法,含蓄幽默,新颖别致,给人新奇感,能让人很快地记住商品的名称或特质,并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

4.广告中运用双关语可以满足人们美感心理需要。双关语是语言的智慧之花,运用双关可使语言生动形象、机智活泼、幽默诙谐、意境隽永、耐人寻味,闪耀着语言智慧的光辉,使人的心灵产生愉悦的感觉,给人以余味不尽的语言美的享受。

5.广告中运用双关辞格可使语言含蓄蕴籍、富有感染力,化解了人们对“广告无孔不入”的抵触情绪,从而缩短了观众(读者)与产品的心理距离。

广告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产物,是策划者精雕细刻的结果,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广告语言精彩纷呈、绚丽多姿,或幽默风趣、诙谐俏皮;或婉转含蓄、简洁凝炼、韵味隽永。双关语之所以被广泛运用于广告并受到人们青睐,是因为它有着特殊的修辞功能,恰当地运用双关辞格可使语言生动鲜明、机智活泼、含义丰富、意味深长,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巧妙运用这一修辞手法往往能设计出匠心独具的广告用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缤纷的物质世界。

参考文献:

[1]邓嵘.英语广告标题的修辞特色[J].中国科技翻译,1998.

[2]李中行.广告英语[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双十一广告语篇5

拟人(Personification)作为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拟人是把所宣传的事物人性化,把没有生命的东西或一般生物当做人来看待,赋予各种“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田玲指出:“广告中常常把物比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从而使消费者产生亲切感,缩短广告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4]如:TheGlobebringsyoutheworldinasinglecopy.(一册《环球》,知晓世界。)这则广告把《环球》杂志拟人化,表达了一册《环球》在手,读者便知整个世界的意思。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人不甘落后。这样的承诺让人心生向往,从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

夸张(Hyperbole)有时,为了渲染所推销的产品、突出强调它们的本质特征,广告商会有意地对宣传对象做言过其实的夸大表述,但给人感觉又在情理之中。如:Inthisworldthereisonlyonethingwecannotbindtogether———Abrokenheart.(除了一颗破碎的心,我们无所不粘。)这是国外一家知名胶水品牌的广告。此例中,广告商对该产品非比寻常的粘合能力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夸张,让幽默诙谐的语言立刻浮于纸面,激起了受众的好奇心,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复(Repetition)为突出强调某些内容,加强语气、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英语商业广告中也常使用重复的修辞手法,包括词汇重复和语法结构重复。它们结构工整对称,易读易记,充分强调了主要信息。如:Dishafterdishafterdish.Peopleexpectustobebetter.(一盘又一盘,人们盼望我们更好。)这是一则餐饮广告。通过重复,广告内容得以连续不断地向消费者渗透,诱发人们的兴趣和爱好,产生一种认可欲购的心理倾向。值得注意的是,重复的使用,一定要掌握好度,做到声、图、形等并用,避免单调乏味。

双关(Pun)双关是一种富有语言情趣的修辞手法,言此意彼,在莎士比亚时期就十分盛行。巧妙的双关能使语言含蓄、幽默、生动,使广告引起联想,引人入胜,帮助记忆。如:MAKETIMEFORTIME.(腾出时间看《时代》。)这是《时代》杂志为自己做的一则广告的标题。标题中,第一个time意为时间,第二个time则指《时代》这本杂志。这则广告的意思是要人们争取时间阅读《时代》杂志。此处双关语的使用,使广告语言文字精练、委婉含蓄,给人以回味和想象的余地。

押韵(Rhythm)在广告英语中押韵是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押韵是指运用语言的声音规律,使广告词富有节奏感,声韵和谐,悦耳动听,读起来铿锵有力,便于记忆和传诵,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试看一则女士泳装的广告:Flash.Dash.Classicsplash!(光闪闪、耀眼、经典式的飞溅!)此则广告只有四个单词,语言极其凝练,但字字如金。其中三个单词押韵,很好地运用了韵脚这一诗化语言特点。听到或读到之后容易让人联想到娇美的女子身着光闪耀眼的泳衣优雅地跃入水中,瞬间碧水也随之绽开美丽的花朵,温馨、优雅的意境就此产生。二、统计和分析针对以上六种英语商业广告常用的修辞手法在实际消费对象中的具体效用,本研究自行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中小学生、大学生、白领人士、家庭主妇四类人群中做了关于夸张、比喻、重复、押韵、双关、拟人这六种修辞手法中哪种最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最能影响其消费倾向的调查。问卷发出162份,回收128份,有效问卷109份,统计结果如下(百分比保留到小数点前)。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知道,在广告修辞手法中,让中小学生印象最深的是比喻(23%)和重复(35%)。比喻的作用主要是把平淡的语言描绘得生动,把深奥的内容描述得浅显易懂,把抽象的事物描述得具体,把冗长复杂的语言变得简洁。在孩子们的心中,比喻的使用让原本呆板的事物一下子生动形象起来,加深了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直观印象。

统计显示,重复这一修辞手法在广告中的的运用对孩子们效果相当理想,因为它可以加强语势、强化旋律,让广告听起来悦耳、看起来醒目、读起来朗朗上口。由于中小学生的知识、阅历尚处于较低水平,对新事物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广告商欲使商品或服务在他们中有好的销售量,就必须符合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背景。在面向他们的广告中使用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更能让其印象深刻、过目难忘,产生一种认可欲购的心理倾向。从上表看出,对大学生最有影响的广告修辞手法是拟人(36%)。拟人把所宣传的事物人格化,赋予各种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特性和活动,使冷冰冰的商品具有了人情味,无形中拉近了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由于在校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已经过了叛逆期,慢慢成熟,开始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并且多数大学生都是异地求学,会有思念亲人的感觉,希望和家人在一起,憧憬家的温馨,因而他们比较偏向于接受人性化的商品。而拟人修辞手法的特点恰好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温暖,使人倍感亲切。同时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他们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注重讲求生活品位和质量,宁缺毋滥。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既有物质享受又讲求精神生活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商家应利用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以达到预期广告效应。调查显示,让白领人士印象最深刻的修辞手法是双关(32%)。普遍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人士对生活和工作都有较多的经验了,对于广告推销的产品有比较理性的思维和判断。在对他们的调查中发现,重复(8%)的修辞手法对于他们来说显得比较枯燥,他们更青睐于措辞优美、用词精练的双关。双关运用在广告中,能够使其言简意赅、回味悠长,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符合现代生活快节奏的需要。在推广以白领人士为主体的商品或服务时,使用双关修辞,可以更加吸引这一消费群体,让广告深入人心,有利于达到广告的积极效用。

给家庭主妇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修辞手法是夸张(41%)。家庭主妇多数是电视的主要收看者,巧合的是她们对于此次调查的广告语相当熟悉,做出的选择应该十分真实可信。分析来看,她们照料家庭的日常起居,购置日常生活用品时尤其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价格,讲求价廉物美。而夸张的修辞手法是在产品的基础作用上将其效用突出、放大,使广告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动性,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广告的宣传效果。家庭主妇这一消费群体会通过广告产生对商品进一步了解的欲望,激发消费欲,进而有了购买使用的想法,所以广告英语中夸张的修辞手法会对她们产生很好的宣传效果。值得广告商注意的是,统计发现,重复这一修辞手法在白领人士和大学生中的认可度都很低(分别为8%和11%)。他们认为反复出现的广告语和画面会使该广告变得枯燥乏味无趣。所以针对这两类消费人群的产品广告,尽量不要运用重复,使用它达不到预想的积极效用,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另外,让人欣喜的是,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押韵和双关都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因此,在针对所有消费者都能使用的产品广告中,运用押韵和双关可以引起消费者的共识,得到他们的认可。

双十一广告语篇6

【关键词】关联理论;最大关联;最佳关联双关语

1.关联理论的核心概念

1.1关联理论的交际观

关联理论是斯珀波和威尔逊共同提出的一种交际理论,斯珀波和威尔逊结合语码模式和推理模式,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Ostensive-InferentialCommunication),这就是关联理论的交际观。明示推理交际观认为从说话人角度看,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认知能力有所了解;从听话人角度来说,交际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听话人必须推断出说话人的暗含意图。

1.2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

交际就是希望说话人的话语与听话人的认知语境之间实现最大关联。因此,斯珀波和威尔逊提出了最佳关联假设和最佳关联原则(Sperber&Wilson,1986a)。后来关联原则被改为关联交际原则(communicativeprincipleofrelevance),也就是所说的第二原则,即每一个话语或明示行为都应设想有个最佳关联。另外还增加了一条原则——关联的认知原则(cognitiveprincipleofrelevance),即人类认知倾向语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称为第一原则。

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对于区分关联理论非常重要。最大关联是听话人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推理努力之后,去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最佳关联是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推理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话语要满足最佳语境效果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话语的语境能够引起听话人注意,其次是听话人应该为取得语境效果而付出推理努力。

2.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

在商品经济时代,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对创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双关语的使用使得广告语言更加诙谐幽默。双关,也就是使得某些词语在特定环境中具有双重意义。广告中的双关语大概可以分为四类:谐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成语或俗语双关。

2.1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主要是用,发音相同或相近,拼写相似,而意义不同的词构成的。由于此类广告语具有风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语言风格,因此广告制作者非常乐于使用双关,这样既增加广告的感染力,又会会给消费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例如,Oursunandairforyoursonandheir.

(这里有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一切为了您的子孙后代。)

在这则海滨浴场广告中的sun(太阳)、air(空气)与son(儿子)、heir(后代,后嗣,继承人)同音。该广告的明示的意思是:这个海滨浴场有您期望的充足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这是每位游客都可以认知的,因而与他们的认知环境取得了最大关联。但sun,son;air,heir同音使得该广告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海滨浴场的阳光和空气也同样为您的子孙后代所享用。虽然这则广告是宣传海滨浴场的阳光与空气,但是根据认知背景进行推理取得了最大关联,我们了解到了此则广告的真实意图,因此让我们更容易地接受。

2.2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主要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也比较广泛地应用在在广告中,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在广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Thelabelofachievements.BlackLabelcommandsmorerespects.

(酒是功成名就的标志,黑色标志使您更显尊贵。)

这则威士忌的广告中,label有两种意思:一为“标志”,二是一种酒的牌子“BlackLabel(黑色标志)”,消费者一般普遍的认知是“标志”,这是所谓的最大关联,但由于这是一则有关威士忌酒的广告,因此通过推理,可以得出“BlackLabel(黑色标志)”另一层含义,也就是说达到了广告语的最佳关联。

2.3语法双关

语法双关在语法方面的双关如省略结构、某词或者是某词组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法功能。

如,AskforMore.(摩尔香烟,再来一支。)

这是一则香烟的广告。这句广告词是由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中乞讨食物时演化而来的。More有两种语法功能可作askfor的宾语,又可作“摩尔香烟”,消费者在取得最大关联的同时经过推理可得出最佳关联,增强了广告语言的趣味性和说服力。运用语法双关的还有一则可乐的广告词:Cokerefreshesyoulikenoothercan.

2.4成语双关或俗语双关

成语或俗语双关是指广告中经常会引用一些耳熟能详的成语或俗语。以原有的生活文化知识为基础,以独特鲜明的语言形式构成双关,因而体现的广告语言的艺术和广告本身的吸引力。进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如,YouwillgonutsforthenutsyougetinNux.

(纳克斯坚果,让你爱不释口。)

这则食品的广告中的togonuts有两层含义,当消费者看到这则广告,最直接的认知是把“togonuts”翻译为去买坚果,但经过细细推敲会得其出最佳关联,也就是把“togonuts”译为“发狂,发疯”,这样就得知了广告创造者的真实意图,“去买坚果”和“发狂,发疯”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间的反差,因此更加深了消费者对此则广告的印象。

3.结束语

双关语是广告英语中十分常用的修辞手段。经过对以上四则广告中语言特色的分析,我们得知要在解读广告语言过程中获得最佳关联,取得最佳语境效果,进而使增加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欲望,以至于达到商品广告的预期目的。[科]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