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思维训练方法范例(3篇)

时间:

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逆向思维训练;思维能力

引言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的了解与认识到对学生逆向思维进行训练与培养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培养与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思考方式与思维方法进行拓宽,不断地完善学生的学习体系,通过这些工作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对以往经验与自身感受进行深入思考,总结出了几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方法。

1利用数学概念对学生进行引导

众所周知,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数学教学开展的依据和基础,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数学概念,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将难以开展。因此,教师应当对数学概念进行准确、科学的理解与认知,并通过对数学概念进行利用,来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如此,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入和透彻,使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优良学习习惯得以树立,还能够使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水平得到训练和提高,可谓一举多得[1]。我们都知道,在数学概念中充斥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等因素,让学生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思考,可以使学生更清晰的认识到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加深对“原因”和“目的”之间关系的理解。举例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方程的解”这一概念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一个角度就是说让方程等号两边最终数值相等的值就是方程的解,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方程的解能够让等号两边式子的结果相同。学生在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所求数字的概念与含义的同时,还从不同的方面对方程的解有了全新的认识。

2利用数学公式与法则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训练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数学公式与法则时只是对其进行单纯的记忆与背诵。但在如今新课改的要求之下,教师更加注重让学生对数学公式和数学法则进行理解,而学生通过对数学公式与法则进行深入的理解,就能够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应用,这就使学生在对其进行记忆时更加容易[2]。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记不住某些数学公式或法则的现象屡见不鲜,也存在着学生明明记住了公式,但却不知道如何对其进行实际应用的现象。这种时候,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透彻的理解数学公式与法则并灵活的使用。举例说明,在教授学生“圆柱的表面积”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就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对圆柱的定义进行讲解;其次,对侧面进行说明;最后,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式进行讲解。但是,为了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教师可以将教学步骤稍作改动:首先,让学生准备好一张长方形的纸,并让学生将其卷起,对接上两个宽边后,其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圆柱体;其次,可以据此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圆柱的侧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跟圆柱有什么关系?等,通过这些实际操作与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了解到长方形的面积与其所形成圆柱体的侧面积是相等的,再通过进一步的问题设置与思考,学生可以了解到长方形对接边的长度就是圆柱体的高,而另一边的长度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最后,教师就可以提出具体的数学定义,让学生对圆柱体有一个具体、全面的认识。

这样的教学过程逻辑性极强,其能够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的相关知识深深地记在脑海之中;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很好的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总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公式与法则的理解加深,还能够使学生将其真正的应用到实际中去;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渠道和思维方式也被拓宽,学生能够运用更多的方法来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能力是一种可以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当中的能力,可以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拓宽,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使学生对自身的思维掌控性增强。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不仅仅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去加深学生对于概念、公式、法则的记忆,还可以利用训练学生逆向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虽然教师注重了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但总体来说,教师还是占据着较大的主导地位,学生是按照教师的引导来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这种情况就导致学生并未真正掌握到逆向思维能力的本质。而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应用逆向思维,学生就可以真正的掌握到逆向思维的精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组之中都要有逆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使全体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较大的发展。

4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知识在人们的认知里都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但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就会l现,数学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也是学生逆向思维训练的重要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数学,其才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学习才能够起到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对学生的感官或情感进行刺激,使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活泼起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会提高,在这种氛围下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自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智力开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保障。

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84-01

语文学科具有听、说、读、写的典型特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养成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将语文学科的特性融入相关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效率。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激发、聆听和拓展的角度综合利用新课导入技巧、对话式教学和写信式练笔教学,对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谈谈笔者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利用新课导入技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帮助学生明确课堂目标是新课导入技巧的主要功能和特征。新课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新课导入技巧的使用要有连贯性和逻辑性,还要有启发性、直观性、趣味性等。遵循这一导入原则,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夸父逐日》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文的体裁是文言文,这就给学生学习增加了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采用新课导入技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利用多媒体呈现关于《夸父逐日》的动画片,学生看完动画片之后,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动画片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主要反应了什么精神?它和课文中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由于动画视频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教师利用这几个问题将学生引入课文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文章和动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之处,以此培养他们的对比分析能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利用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对话式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来实现教学的过程,教师往往采用事先设计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并以师生之间的沟通对话作为教学途径。对话式教学改变学生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地位,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要注意聆听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帮助学生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实现问题导学和对话式教学的真正融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如在《夸父逐日》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成动画课堂导入后,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讲解,通过具体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并在沟通对话的过程中聆听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讨论中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作出如下提问:“通过对动画片和课文的解读,你们能不能说出这动画片和课文中的夸父形象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篇课文表现了夸父的什么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寄托了古人什么愿望?”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且注意聆听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

三、用写信式练笔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信式练笔的应用要与相关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写信式练笔的训练。浓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是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重要特点,这类课文内容较短,教师采用写信式练笔指导学生对课文的前后情节进行延伸,这样学生不仅进行了练笔练习,而且还对课文的内容再次把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随着学生写信式练笔次数的增多,培养了他们的认知思路、发散思维、行文技巧和情感抒发。如在《夸父逐日》这一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写信式练笔的训练作业,让学生设想如果勇敢而无畏的夸父最后追到了太阳,故事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夸父的口吻给地球上的小朋友写一封信,将自己的追日过程和成功的感受写出来,将自己对学生的叮嘱也写在其中。通过写信式练笔的训练,学生从中体会到夸父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内涵,进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拓展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篇3

1、对台唱戏法

对台唱戏法即唱反调,指运用逆向思维,从既定语言的反面去寻找思路,阐明某种新观点,也称“反其道而行之”。例如:

班门弄斧―――“弄斧”偏到“班门”

眼见为实―――“眼见”未必“为实”

良药苦口―――“良药”应该“甜口”

忠言逆耳―――“忠言”应当“顺耳”

近水楼台先得月―――“近水楼台”偏不“得月”

知足常乐―――不知足才常乐,或知足未必常乐

2、望文生义法

“望文生义”这个成语的本意是只从字面上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这里指运用解析思维的方式,对特定的词语概念,灵活解释,望“文”巧而生真“义”,从而获得形象、风趣的效果。例如:

聪明:用耳多听、用眼多看、用嘴多说、用心多想,日积月累,人就自然聪明。

全才:社会没有全才,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下的“王”拿掉,时代需要的是人才。

食:人字下面加个良,若要人家说你好(良),就得请来吃(食)喝。

仁:只要两(二)个人认识,他们之间就会产生双方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即友爱和谅解。

训话:训字从言从川,信口开河也。

商人:生意人会说话,比如你买衣服嫌大了,他就说会缩水;你嫌小了,他又会说,穿穿就大了,正合适。所以“商”字内“八口”。

3、置换反应法

“置换反应”是化学用语,指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这里指运用多变的思维方式,打破原来语言的次序,重新组织语言的形式。这就如化学中的置换反应,往往能表现一种更新的观念。例如:

有的损人利己―――有的损己利人

不可随处小便―――小处不可随便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名声躲避追求它的人―――名声却追求躲避它的人

4、旧瓶新酒法

旧瓶新酒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旧瓶装新酒,是一种模拟写作,即运用仿拟的思维方式,在既定语言结构的基础上更换某些语素,从而赋予新的语言含义。这样,瓶是旧的,会使人感到亲切;酒是新的,则令读者觉得新奇。例如: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三个“空谈”诸葛亮,抵不上一个“实干”臭皮匠

见义勇为―――见利勇为

虎头蛇尾―――虎头豹尾

凤头猪肚豹尾―――雄鱼头瘦狗肚老鼠尾

一言堂―――众言堂

又如,《考试铭》:学不在精,作弊就行;功不在深,能抄则灵;斯是考场,惟吾机动。前排伸头看,后排踢脚跟。左桌对答案,右座抄方程。可以搞夹带,翻书本。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六十分万岁,理想在文凭。小子云:何愧之有?

再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不见轻舞,后不见飞扬,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移花接木法

“移花接木”原指把带花的枝条嫁接到别的树木上。这里指运用嫁接的思维方式,将看似毫无关系的词语强制联系在一起,借以显现事物的特征。例如:

0的联想

哲学家说,0是辩证法的否定;

天文学家由0会想起宇宙间无穷无尽的天体;

文学家看到0,会联想到明月和朝阳;

数学家认为0的内涵丰富无比;

化学家识0为氧元素;

力学家会说0,车轮滚滚,快速省力;

只想索取的人说,0不值得一提;

攀登者说,永远从0开始。

再如《笑》:

笑是嘴边的一朵花,

笑是脸上的一朵云,

笑是美的姐妹,

笑是艺术家的宠儿,

笑是爱的伴侣,

笑是美好与和谐的标志。

6、镶金嵌玉法

“镶金嵌玉”原义为把金玉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指运用扩展思维的方式,在既定语言的结构中嵌入一些语素,将原有的含义重解或扩展。例如:

斯文扫地―――“斯文”(脑力劳动)不如扫地(体力劳动)

改革―――不改不能革新

后勤―――后门走得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