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森林防火的意义范例(3篇)

时间:

森林防火的意义范文篇1

关键词:森林防火;措施;有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S762.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24.071

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任务,加强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需要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依照森林资源的防火管理标准,建立适合森林资源防火管理的对策方案,合理分析森林资源管理措施的方案,有效分析森林防火的管理标准,建立适合我国森林资源防火管理保护的预警措施,尽可能地完善森林资源的管理。

1森林防火措施

1.1加大对森林防火的宣传

地方政府应该大力宣传控制火源、杜绝违规森林用火,保护森林资源。森林防火宣传是森林防火的重要一环。因此预防火灾隐患是森林管理与保护要注意的工作重点之一,一旦火灾发生森林资源被烧毁,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1.2强化对森林防火的认识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森林资源的防火管理标准,建立适合森林资源防火管理的对策方案,分析森林防火的管理标准。森林防火是关系到林业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国家相关部门要从立法的角度制定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监督,严防森林火灾隐患。

1.3落实防火责任,加强防火控制

由于森林火灾不仅威胁森林资源还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全民参与,林业等部门及社会各界都要加强基本的森林防火认知。由林业主管部门统一指挥随时监控,全民总动员共同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森林防火过程中责任落实到每个具体岗位人员,首先建立科学防火的预防方案,还有火灾应急方案,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层层落实承担责任,才能在森林防火过程中做到反应迅速、统一指挥、严密监控、把火灾消灭在隐患中。

1.4实行防火教育制度

由于森林火灾的发生愈演愈烈。在宣教过程中要做到反复宣传、专业化宣传、普及化宣传、基本性宣传、难点宣传,加强政策和刑法宣传。

1.5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优化林业防火监测体系,在林业防火的管理方法上寻找新途径,使林业防火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用有效的管理和时时监控完成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发展。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森林防火管理行业也得到普遍应用,通过收集山林亩数、树木种类、成活率等数据信息方式建立一系列森林防火资源通讯网络,以无线模式和短波模式为主的通讯网络,不仅提升森林防火的管理水平还突破林业执法人员不足的困境,并实现森林防火管理信息化。特别是无人飞机、摄像头在森林防火执法管理中广泛应用,使森林防火执法的效率和效果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表明我国森林防火管理已进入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1.6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测和预报

森林火灾的预测主要是根据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天气的湿度情况等,对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主要分为火险预测、火灾预测、可燃物湿度预测等。它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对火源进行处理,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防火积极性,保证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森林火险的预报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出现火灾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火险等级通报,以引起人民群众的注意。

强化对森林防火的认识,落实防火责任,加强防火控制,实行防火教育制度,提高民众的防火意识,加强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实现森林防火体系,调动整个社会来防止和应对森林火灾。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要充分的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加大对森林防火的宣传,强化全民的森林防火责任和意识,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测和预报,提高火灾防治决策的可信性。

2结语

林业资源对人民生活环境和国家的各项经济生产都具有重大影响。森林资源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森林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各种突发性火灾问题。本文重点论述了预防森林防火的一些必要基本措施,如建立良好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强化管理队伍建设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整个林业资源发展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旭斌.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

[2]线锦锋,江东恒.分析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的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

森林防火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区;区域联防;依法治火

一、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我国森林资源十分匮乏,全国共有森林面积为1.34亿平方千米,林木蓄积量为117.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就会给我们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外,它还给我们带来无法计量的间接损失,使我们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森林结构、森林植被恶化,引起水土流失,造成自然森林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因此,森林防火工作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森林防火的法律依据及相关措施

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涉及到森林防火方面内容的法律、条例主要有《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其中,《森林法》对森林防火的组织领导与责任,野外火源管理,火灾预防与扑救,设施建设和善后处理等重要方面都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森林防火条例》规定了森林防火的方针、制度,以及有关奖励与处罚,并明确提出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就为我们的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当前的森林防火工作主要是行政手段与技术措施的有效结合,其中行政手段主要有森林法的处罚及相关规定,行政领导负责制,依靠行政强制措施要求群众严格遵守执行。

森林防火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很多,但本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林区群众的防火宣传教育。随着我国成功地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交流日益紧密,人类对其周围的环境依赖和保护意识程度日益加强,我国的森林防火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新的形式下,我们应加大依法治火的力度,不断完善有关法律,走依法治火之路,使森林防火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将法律责任与群众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用法律来教育引导群众,提高群众防火意识,增强群众法制观念,为林区森林防火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AAA部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防火现状

由于自然保护区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森林防火是保护区首要的任务,做好森林防火,必须要先熟悉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及时发现影响林区森林防火的不利因素,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措施。现来谈谈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防火。

(一)AAA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的不利因素。

1、林区面积大,地处偏远,交通困难。AAA自然保护区有森林面积21200亩,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几乎所有的林区都存在这个问题,这是客观上的原因,只能采用适当的措施,付出多倍的努力去适应和改变它,可以通过加强对林区道路网、通讯网的建设来改变林区交通不便和通讯落后的不利因素,运用高新技术对林区进行管理。

2、保护区内居住人口分散,林区内流动人口较多。AAA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森林茂密,风景秀丽,植物资源丰富,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科研、教学基地和游览避暑胜地,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游客较多,活动范围较大,生产、生活用火活动频繁,火源管理难度大,管理上稍有疏漏,极易发生森林火灾,给保护区森林防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当地居民上山砍柴、上坟烧纸、烧毁积肥情况严重。据统计,2000年-2004年重庆市发生森林火灾、火警659起,其中人为火灾有563起,占所有森林火灾的85.4%,林内吸烟,上坟烧纸,烧灰积肥是引起人为火灾的主要因素。

4、精神病人、小孩林内玩火以及游人野外用火时有发生。精神病人由于自身的缺陷,对自己行为失控,以前在林区发生几起因精神病人在林内玩打火机而发生的森林火警。山上林子较密,水资源丰富,很多游客喜欢到林里面接饮泉水、搞野炊、抽烟等等,进行林内用火,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森林火灾。去年在强盗弯附近发生的一起火警就是游客在林内接泉水时乱仍烟头引起的。

5、保护区周边毗邻多个区县、乡镇,统一管理难度大。保护区与沙坪坝、璧山、和北碚区的多个乡镇接壤,地理环境复杂,人员居住分散,这些都不利于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在这方面应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联系,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6、保护区内旅馆、农家乐较多,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最近几年,随着AAA旅游业的发展,农家乐数量剧增,由于农家乐都是当地农民开办的,其内部消防安全设施及安全管理没有完全到位,存在着很大的火灾隐患。

四、对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的一点思考

森林防火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森林资源

1.基层森林防火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森林火灾不仅会对国家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极大地危害了国家森林资源,给物种多样性与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要想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率,就需要加强基层森林防火队伍建设。

2.基层森林防火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防火机构设置不够规范

我国各个地区基层防火工作中,尽管已经建立起了相应的防火结构体系,但是还不够完善,内部组织机构中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基层防火组织机构设置不够规范,缺乏统一标准,人员数量编配不足,影响了整个防火工作的有效性。另外,防火队伍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通过调查研究发展,现阶段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下森林火灾防火办公室中超过半数的工作人员只有高中学历,导致防火队伍中专业化、实用性人才大为短缺。

2.2防火培训教育不够深入

各个地区森林防火工作中,虽然意识到了防火培训教育的重要性,但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防火培训缺乏针对性,未能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体系,在培训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知识技能的改善,未能与实际工作与岗位标准结合,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一些基层防火人员不仅没有掌握应有防火技能,同时责任心不强,执行力不够,时常会出现岗位无人坚守等情况,没能发挥出培训教育的应有作用与意义。

2.3防火队伍缺乏稳定性

森林防火机构中的主要负责人,尤其是各个地区林业局防火部门的负责人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中间力量,对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要求各个岗位负责人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过硬的管理组织能力。但是目前来看,由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岗位轮换较为频繁,防火工作中间力量不够稳定,致使森林防火队伍建设缺乏稳定性。同时防火队伍建设资金方面也存在困难,防火人员吃住条件相对较差,防火人员流动性较大,由于各项经费得不到保障,对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3.加强基层森林防火队伍建设的途径

3.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要想打造一支优秀的森林防火队伍,首先就应该提高对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工作的认识程度,形成良好的防火与队伍建设意识,确保森林防火工作顺利开展。林业部门各基层领导人员首先应该提高思想认识,以身作则,重视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工作。其次,要对基层防火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实行一一责任负责制,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执行力。强化管理人员防火队伍建设观念,并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注重对防护人员的激励和约束,调动起他们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真正落实防火队伍建设工作,提高森林火灾扑救能力。

3.2分工明确,完善机制

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时,各地区政府是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的主要机构,各个管理部门要在提高防火队伍建设认识基础上,划分岗位职责,明确分工,要站在“绿色生态”的发展高度,切实推进基层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各个区、县、乡级的防火指挥部门、林业主管部门等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防火工作情况,制定出针对性措施,注重对防火应急队伍建设的业务指导,提高督促检查力度,逐步推进森林防火队伍建设的标准化与专业化。与此同时,要完善基层森林防火队伍编制,各地区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确保防火队伍建设资金充足,劳动人事部门则要探索出基层防火专业人员选拔与退休保障机制,使全社会对森林防火工作有高度关注,提高义务扑救火灾的积极性。完善防火队伍工作运行机制,防火工作需要在各地政府统一指挥下进行。各个岗位需要安排值班人员,当火灾出现时,要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及时开展救援工作,并要辅助后勤服务,合理调配,加速运输,密切协作,制定应急预警方案,有备无患,相关部门齐动员,形成森林火灾扑救的有效合力。

3.3注重培训,规范体系

基层森林防火队伍人员素质的高低,对整个防火队伍的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关乎救火工作成效。因而需要加强防火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防火人员的思想作风与综合素质。新时期,GPS卫星定位仪、大屏幕显示器以及卫星电话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比重逐渐加大,因而也要加强对防火人员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效率。同在基层防火队伍建设中,要立足于本地区林业与防火工作发展实际,当地政府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发挥出政府各个部门之间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共同优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避免资源重复浪费。探索出新时期基层防火队伍建设的新模式,突出重点,统筹规划,规范基层防火队伍建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