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老年骨质疏松的方法范例(3篇)

时间:

老年骨质疏松的方法范文篇1

在此要强调的是,在诊断中不要过分依赖骨密度。既往临床医师过多地强调骨密度,即量的因素,在疾病发生、诊治以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引起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中,除骨密度外其他多种因素如骨微细结构、骨有机基质、矿物成分、微小损伤及修复状态均影响骨强度,并与骨折有关,一般将这些因素称为骨质量。骨质量概念的提出,是对骨质疏松概念完整性的补充,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诊治的新动向,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有区别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发生机制不同:糖尿病骨质疏松主要与糖尿病所致的代谢紊乱有关。而老年性骨质疏松是由于成骨细胞活性降低使骨生成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主要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骨吸收增加有关。

治疗方法不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治疗首先要治疗糖尿病,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基础,然后再加用改善骨质疏松的药物。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包括激素替代疗法,再加维生素D制剂、钙制剂、降钙素等。

治疗效果不同:糖尿病一旦控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客观指标就能得到改善,起效较快,疗程相对短,效果较明显。原发性骨质疏松治疗起效慢、疗程长、效果不明显。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存在着联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病因中也包括了年龄增加、活动少、性激素水平降低、遗传等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在临床上,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往往合并有原发性骨质疏松,有时很难将它们区别开。

骨质疏松学问知多少?

骨质疏松症有哪几类?

医学上将骨质疏松症分为三类。第1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此类又分为两型,即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这是伴随着年龄增长或妇女绝经后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第2类: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当诱因消除后,骨质疏松症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即属于此类。第3类: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这类患者多伴有家族遗传史。

诊断骨质疏松症需做哪些检查?

生化检查: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分型。

与骨矿物质有关的生化检查:(1)血清骨矿物质成分的测定:血清总钙和游离钙、血清无机磷、血清镁。(2)尿矿物质成分的测定:尿钙、尿磷、尿镁。

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1)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2)反映骨吸收的生化指标: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羟脯氨酸(HOP)、尿羟赖氨酸糖甙(HOLG)。

老年骨质疏松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5-0090-03

[WT5HZ][JZ]StudyonStatusand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Osteoporosis

[WT5BZ][JZ]CHENZi-yi,ZHAOZhong-wen

[WT5"BX][JZ](1.SchoolofPostgraduate,Fuji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uzhou350122,Fujian;[JZ]2.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Fuji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uzhou350001,Fujian)

[WTHZ]【Abstract】[WTBZ]Thehighincidenceofosteoporosisintheworldisanimportantriskfactorforfractures,whichseriouslyaffects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osteoporosishasauniqueadvantage.Aseriesofclinicalandexperimentalresearchhasbeenconducted,makingasignificantprogress.Theliteratur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mentofosteoporosisinrecentyearshavebeensummarizedanddiscussedfromsingleChinesemedicine,compoundChinesemedicineandothertreatmentinthepaper,inwhichtheprogress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variouscommonosteoporosisarespecificallydiscussedsoastogivereadersaninspirationandnewideasforfurtherresearch.

[WTHZ]【Keywords】[WTBZ]osteoporosis,progres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ment,summarization

骨|疏松症(OP)是指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化破坏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的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者某种药物治疗导致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中医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与“痹症”、“腰痛”相类似,将其归于“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1单味中药药理分析

单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药理机制得到证实,近年来不断开展的药物研究为此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临床常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有补骨脂、淫羊藿、杜仲、骨碎补、菟丝子、续断、鹿茸、阿胶、黄芪、人参、枸杞、龟甲、葛根、牛膝、狗脊等。补骨脂作为临床治疗OP的常用药,近年研究层出不穷,药物有效成分被不断挖掘。邵航等[1]在其药理研究实验中发现补骨脂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和单萜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而其中主要的抗骨质疏松的活性物质为香豆素类成分。张乐其等[2]从提取方法、诱导成骨机制、调节骨代谢通路、应用前景等方面研究其中药单体柚皮苷,证实柚皮苷在临床上修复骨缺损具有重要地位。黄酮类物质被称为“植物雌激素”,能够同时作用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具有改善骨代谢,促进成骨细胞生成,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刘舵等[3]从宁夏枸杞中粗筛出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高的黄酮类物质,且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证实其毒性极小,能缓解切除卵巢大鼠的骨结构的退化,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作用。赖青海等[4]实验发现肉苁蓉能通过提高性激素水平,抗氧化作用,调节钙磷代谢平衡,补充矿物质元素等方面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对单味中药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细胞分子深成面水平,研究其对成骨与破骨细胞的影响、调节体内激素及微量元素、诱导干细胞成骨分化等预见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贝家欣等[5]总结近年研究指出人参皂苷可通过调节护骨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以及基因p2和p27的mRNA的表达来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且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任辉等[6]通过动物实验得出龟板可能通过降低骨转换有效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其中CTSK可能是其作用靶点之一。[HJ1.8mm]李淑惠等[7]研究表明以丹参酚酸B和丹参素为代表的丹参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在调节骨代谢方面起作用,涉及Wnt/β-cate-nin、ERK、BMP、OPG/RANKL/RANK以及FoxO介导的氧化应激等多种信号通路调节机制。

2中药复方制剂

21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21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在临床中最为常见,故对PMOP中医药治疗的各方面机制研究也最为广泛。吴海洋等[8]在单味中药方面,从骨测量指标、细胞因子变化、基因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重点探讨了淫羊藿、杜仲、骨碎补对PMOP的疗效;在复方中药方面,以普遍认为的肾虚病机为主线,总结了补肾法在临床中应用。王剑等[9]通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采用自拟方补肾壮骨中药复方(淫羊藿、牡蛎、鹿茸)治疗观察得出,补肾壮骨中药复方可能通过上调骨组织Dlx5mRNA及蛋白表达而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展磊等[10]对11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钙尔奇D联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实验发现补肾活血中药可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OPN、PINP和β-CTX浓度,提高25-(OH)D水平实现的。高璐等[11]研究补肾中药复方(鹿茸、牡蛎、淫羊藿),通过对血生化指标测定、骨密度检测及RT-RealTimePCR分析,得出补肾中药复方具有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其机制与调控MEK1、ERK2基因表达有关。为试验新的实验模型,模拟出与临床更加接近的病理过程,刘梅洁等[12]将去卵巢和灌胃给予大黄2种方法合用,造成大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其病理过程与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似,能反映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特点,为临床实验建模打开了新的思路。

21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龄化趋势催生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群体。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特点除了着眼于肾虚和脾虚外,还应考虑其气血虚弱特点,复方中当归、黄芪等益气养血中药被广泛运用。俞延军等[13]拟益肾活血汤(当归10g,熟地、杜仲、槲寄生、牛膝、淫羊藿各20g,红花、桃仁各6g,续断15g,延胡索30g)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经治疗测定患者骨密度增加,四肢疼痛得到基本缓解。刘玉红等[14]将骨康方(补骨脂30g,肉苁蓉、淫羊藿、菟丝子、熟地黄、白芍,丹参各15g,黄芪20g,当归10g,大枣5枚)进行辨证加减,细分阴阳,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起到了更好的疗效。张翔等[15]在常规口服西药的基础上联合接骨汤(当归、黄芪、炒白芍、续断、申姜、威灵仙、天花粉、熟地、木瓜、土鳖虫、自然铜),以补肾壮骨为主,健肝脾化瘀血为辅,提高了骨密度,有效地减轻了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蒋玲玲等[16]采用中药复方益肾健骨汤(黄芪30g,鸡血藤30g,补骨脂15g,骨碎补12g,菟丝子12g,狗脊12g,川续断12g,川芎12g,葛根12g)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后,显效率和有效率都相对高于采用单纯西药治疗。

22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221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的中医病机认为与“瘀”和“虚”关系最为密切。马如风等[17]探讨DOP的主要病因病机在于机体肝脾肾亏虚和气虚血瘀,补肾滋阴、益气活血的中药复方在预防和治疗DOP时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丹参、地黄、淫羊藿等。李环宇等[18]分析了糖尿病骨|疏松的中医病机,认为与脾肾亏虚和血瘀关系最为密切。同时总结得出,在防治DOP近10余年的研究中,较为重视对补肾健脾类中药的使用,而对活血化瘀药的研究尚为少见。加味青娥丸化裁自古方青娥丸,方含补骨脂、胡桃仁、鹿角胶、杜仲、丹参、黄芪、山药、牡蛎、龙骨,能改善治疗DOP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钙磷含量、空腹尿Ca/Cr比值,整体调节机体的骨代谢平衡[19]。吕维名等[20]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阿法骨化醇胶丸及碳酸钙咀嚼片加用口服复方地龙片(黄芪、川芎、地龙、牛膝),在缓解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及神经肌肉疼痛方面有显著效果。

222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GIOP人数逐渐上涨,已成为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后OP的第三大人群。中药抗GIOP的作用机制多从调节骨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促进OB的增殖与分化,抑制OC活性及数量,促进骨基质合成,提高性激素水平,调节钙磷代谢等方面展开。补肾中药方(鹿茸、淫羊藿、牡蛎)可明显上调GIOP大鼠骨组织成骨转录因子Osterix、Runx2mRNA及蛋白表达,促进OB分化、成熟和骨形成[21~22]。徐晓东等[23~24]从分子水平研究了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及PPARγ2的mRNA和蛋白表达,创新使用纳米钙补肾中药,使其上调大鼠骨组织中BMP6/BMP7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骨组织中PPARγ2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达到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效果,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朱辉等[25]指出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为肾精亏虚、脾虚不运、血行瘀滞所致,设计实验组进行对比,发现补肾中药能抑制骨吸收,与健脾、活血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朱冰等[26]建立GIOP大鼠股骨闭合骨折模型,采用中药复骨方(骨碎补、杜仲、续断、千年健、红花、归尾、川芎)进行治疗,实验发现GIOP骨折大鼠经复骨方治疗后,最大载荷、最大应力等均有增高,股骨密度提高,骨形态参数改善。

3其他治疗

中医药疗法博大精深,针灸推拿、中药涂擦、熏蒸、足疗等非口服疗法展现了其多样性,既与中药相辅相成促进疗效,又发挥其特长,为患者提供多种治疗选择,量身定做专属的诊疗方案。牛国平等[27]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采用利塞膦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发现针灸推拿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度及日常活动功能,有利于骨密度的补充。崔沐群[28]针对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痛这一症状,将抗骨质疏松药物结合针灸、蜡疗进行治疗,发现结合针灸与蜡疗可以提高患者的骨质密度,极大地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状况。唐旭丽等[29]对8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加口服凯思立D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十一方药酒及药渣进行涂擦联合烫疗。实验结果表明中药涂擦联合烫疗能更好地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李文华等[30]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经络传导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以现代足部反射区理论为指导,发现中药足疗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比口服阿仑膦酸钠片更能减轻骨痛症状和提高骨密度值,疗效更确切。梅群超等[31]采用理疗之薰蒸疗法,利用温经通络、活血行气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气薰蒸腰背疼痛部位,在药物和热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目的。

4小结

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医药作用的多靶点性与临床骨质疏松症多病因诱发的复杂性相契合,具有很大的优势,且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又弥补了单纯中药应用的不足,效果均较好。但也还存在着不足:由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为老年人,多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等,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因此应该强调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在经验方、有效方的基础上加减运用。另外,动物实验的造模也可多加探讨,以期为后期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铺好基石。我国风湿病专业起步较晚,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研究及诊治均存在诸多不足,加强风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认识和研究对今后的治疗将有重要启发。

参考文献:

[1]邵航,俐补骨脂抗骨质疏松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23(3):69-71

[2]张乐其,霍光,柳毅,等中药柚皮苷诱导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6,(03),277-280

[3]刘舵,杨永利,雷婷,等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急性毒性及对切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04),396-401

[4]赖青海,王琳琳,丁辉,等肉苁蓉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74-76

[5]贝家欣,夏海珊,卢家淇,等人参皂苷Rb1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8):950-955

[6]任辉,张志达,梁德,等龟板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骨微细结构、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的机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6,31(5):1858-1862

[7]李淑惠,梁燕龙,杨亚军,等丹参水溶性成分影响骨代谢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32(7):902-905

[8]吴海洋,索欢,王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中药治疗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02),241-244

[9]王剑,郑洪新,张锦萍,等补肾壮骨中药复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Dlx5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0):1238-1240

[10]展磊,魏秋实补肾活血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骨代谢因子的调控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09),1128-1132

[11]高璐,洪新,尚德阳,等补肾复方对去卵巢大鼠MEK1、ERK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05),471-475

[12]刘梅洁,李鸿泓,王少君,等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08),836-838

[13]张翔,敖勇峰,刘耀忠,等中药接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48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8):166

[14]蒋玲玲分析中药复方益肾健骨汤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大家健康,2016,10(6):51

[15]俞延军,李济军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2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11):817

[16]刘玉红,赵可伟骨康方加减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8):251-252

[17]马如风,郭鱼波,王丽丽,等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8):3-4

[18]李环宇,张林从“虚”“瘀”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方药研究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2):417-418

[19]巩振东,李翠娟加味青娥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2(9):1391-1402

[20]吕维名,许荣,肖丽霞,等中药复方地龙片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疼痛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7):617-619

[21]王剑,郑洪新,宗志宏,等补肾益髓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Runx2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2):120-125

[22]王剑,郑洪新,宗志宏,等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Osterix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801-806

[23]徐晓东,邓洋洋,郑洪新糖皮质激素诱导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BMP-6/BMP-7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3):472-474

[24]徐晓东,邓洋洋,郑洪新糖皮质激素诱导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PPARγ2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1),25-27

[25]朱辉,郑洪新,林庶如,等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制备及中药的干预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8):30-32

[26]朱冰,李敏研,刘智,等复骨方促进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8),14-18

[27]牛国平,崔书欣,康斐针灸推拿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10):1527-1529

[28]崔沐群针灸结合蜡疗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学,2014,10(19):90-91

[29]唐旭丽,邓旭,钟毅,等中药涂擦联合烫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6,36(9):1588-1590

老年骨质疏松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老年人定量超声测定法

中图分类号:R27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6-0051-0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人类的重要健康问题,中国也不例外。骨密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技术最成熟的是双能X线吸收法和定量超声测定法[1],定量超声测定法具有费用低、无电离辐射、简便、速度快、可仪器携带等优点,可在社区广泛进行使用。2012年我们在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中使用该法,进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及相关因素调查,为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依据及对策。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2年5-9月参加本中心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的患者共1610人,排除长期服用激素、结缔组织病、慢性肾病、甲状腺疾病及不愿检测者106人。实际参加调查1504人,其中男626人,女878人,年龄65~95岁。

1.2方法

1.2.1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

采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共10个问题:①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骨骨折的情况;②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③是否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④身高是否降低了3cm;⑤是否经常过度饮酒吗;⑥每天吸烟是否超过20支;⑦是否经常患痢疾;⑧女性是否在45岁之前绝经;⑨是否曾经有连续12个月以上无月经的经历(除怀孕期);⑩男性是否患有功能障碍或缺乏的症状。如果受试者有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即为阳性,表明有患上骨质疏松的危险,但需进行骨密度测试来得出结论。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

1.2.2超声骨密度测定

采用日本ALOKA公司AOS-100NW超声骨密度测量仪测定骨密度T值。检测步骤:①校正调试仪器;②输入受检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份、种族、足托、身高和体重等相关信息;③受检者取坐位,用乙醇清洁被测者右(左)足跟,在足跟的两侧涂抹适量的超声偶合剂后将右(左)足踏在放足台上固定;④整个操作过程由骨密度仪自动完成,自动进行图像处理。

骨量的判断标准为T评分,按中华医学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T值≥-1.0为骨量正常;-1.1~-2.4为骨量减少,T≤-2.5提示OP。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P

2结果

2.1不同性别、各年龄段骨密度受检者检测结果

1504名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骨量正常者470例(31.25%),骨量异常1034例(68.76%)。其中骨量减少的682例(45.35%),OP352例(23.40%)。骨量正常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82,P

65~69岁组、70~74岁组骨量减少发生率男女组间无明显差异(x2=0.50、0.14,P>0.05),其余组骨量减少发生率及OP发生率女性组显著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79岁组、≥80岁组骨量减少发生率女性组与男性组比较x2=8.79、10.71,P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两组骨量正常率逐渐下降,而异常发生率逐渐增高。65~69岁组与≥80岁组比较,女性组骨量正常率和OP患病率两年龄组者之间有显著差异(x2=10.24、18.5,P0.05)。男性组骨量正常率两年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x2=5.39,P0.05),但其百分率逐渐上升提示男性骨量丢失是一个缓慢过程,其骨量异常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

2.2骨质疏松发生原因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后退法选择变量,在α=0.05水平上,性别、经常腹泻、45岁前绝经3个因素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经常大量饮酒和每天吸烟>20支2个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进入,原因可能是调查对象中女性老人比率较高,关联度较低所致。骨质疏松发生原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讨论

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骨组织细微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全身性、生理性骨骼疾病。不仅会使身高变矮、驼背、全身疼痛,其严重后果常导致老年人在轻微外力下发生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胸腰椎椎体、桡骨远端骨折,对老年人威胁很大。国内外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报道不一,为14.00%~60.00%不等[2-4]。可能与年龄、性别、地区、检测人群生活条件、检测手段、检测部位各不相同有关,加之诊断标准尚未统一,故有较大差别。笔者按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徐家汇社区65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3.40%;低骨量发生率为45.35%。

本研究表明:骨质疏松与年龄和性别有显著相关性,女性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男性;分组表明,各个年龄组女性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发生率除个别组外,均显著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骨量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男性骨量异常发生率亦有增加,但较女性组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发生率还与女性、45岁以前绝经与经常腹泻等因素相关,可能与绝经后女性骨量呈快速丢失,她们的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而男性不存在快速骨量丢失期,另外雌激素水平降低,对成骨细胞的刺激减弱,亦是45岁以前绝经女性易形成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长期腹泻,势必影响到肠道钙的吸收,身体处于长期缺钙的状况,亦易形成骨质疏松。

定量超声波骨强度仪(QUS)在骨密度测定中具有设备小巧,便于携带,价格便宜,没有电离辐射,使用方法简便,尤其适合大规模人群的普查的特点。但据报道,跟骨大小、形状以及其周围软组织厚度的不同可能会导致不同个体所检测的骨头部位不同,因此导致错误的检测结果判断[5]。另一些研究结果亦显示,QUS法提示其诊断能力尚可,但尚不能认为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6]。因此建议超声骨密度测定存在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老人进一步作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以及对社区居民尽早进行合理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指导,并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达到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

参考文献

[1]陈惠英,浦锡娟,余南,等.定量超声测定法筛查广州市萝岗区健康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2):1474-1476.

[2]邓伟民,崔伟历,沈有高,等.补肾壮骨冲剂与密钙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综合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973-2975.

[3]KnappKM,BlakeGM,SpectorTD,eta1.CantheWHOdefinitionofosteoporosisbeappliedtomulti-siteaxinltransmissionquantitativeultrasound?[J].OsteoporosisInt,2004,15(5):367-374.

[4]KanisJA,MelonLJ,ChristiansenC,eta1.Thediagnosis0fosteoporosis[J].JBoneMinerRes,1994,9(8):1137-1141.

[5]FrostML,BlakeGM,FogelmanI.Doesquantitativeultrasoundimagingenhanceprecisionanddiscrimination?[J].0steoporosInt,2000,11(5):42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