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6篇)
近视手术篇1
近十多年来,科学家研究用高科技方法治疗近视眼,推出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方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现已成为治疗近视眼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准分子激光是一种能够精确聚集和控制的紫外激光,其切削精度非常高,医生就是利用它的这一特性,来矫正近视。
目前,用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英文简称PRK),适合于600度以下的近视。其优点是手术方法简单、价格低廉,缺点是术后3~5天患者疼痛比较明显,可能会产生暂时性角膜混浊。另一种是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英文简称LASIK),其治疗范围较广,100度~1500度近视患者均适合。其优点是术后患者无明显疼痛,视力恢复比较快,屈光预测性和稳定性也比较好,不发生角膜混浊,术后无需长期用眼药水。但该项技术比较复杂,费用较高,少数患者术中和术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并发症。不过,如果医生的技术熟练,并发症将大大减少。目前,LASIK已经成为治疗近视眼最成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数十万病人接受此种治疗。
然而,我们还应强调一点,用PRK和LASIK治疗近视眼,仅仅是改变了患者角膜的屈光度,对近视眼所引起的眼底并发症没有任何治疗作用,也不会阻止它们的发生。也就是说,目前这种激光手术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近视眼的眼内病变不会因为PRK或LASIK手术而发生改变,因此,近视眼特别是有高度近视的患者,不论是否经过激光治疗,都需要按医生指导先到眼科去进行检查,对可能出现的眼内病变和并发症进行及时地治疗,以避免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的并发症。
既然激光治疗近视眼是安全、有效的,是不是所有的近视眼患者都适合激光治疗呢?回答是否定的。眼睛是一种非常精密的视觉器官,是否适合激光手术一定要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确定你是否为合适的对象后方可进行激光手术。一般地说,年龄18~50岁,近视稳定两年以上,近视度数在100度~1500度之间,戴镜校正视力较好,无其他眼病和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性疾病,心理状态正常者,都可以考虑做激光手术。当然,若患有严重的眼病,如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症、突眼症、瘢痕体质等患者,就不适合做激光治疗手术。
近视手术篇2
一注意避噪音
老年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
二注意戒挖掏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鼓膜膜,引起中耳炎。
三注意慎用药
应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四注意熄肝火
老年人如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这样就可能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
五注意多补肾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老年人要多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加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龟龄丸,以及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保护听力颇有裨益。
六注意戒烟酒
烟酒对血管都会有损害,会引起听力下降。
七注意勤锻炼
要坚持加强体育锻炼,如经常跑步、舞剑、打太极拳等,增强周身血液运行,以改善内耳的营养供应。
八注意调饮食
多吃含锌和维生素D的食物、多吃含铁食物、多吃健肾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一些降血脂的食物。
九注意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中)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十注意定期体检
老年人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发现耳聋应及早到耳鼻喉科就诊。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主任医师冯旭)
做近视眼手术最好在35岁之前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我国已有十余年历史,成千上万的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患者,通过手术恢复了正常视力。但该手术并不是生理治愈了近视,仍属光学矫正近视、散光的一种方式,存在一定风险,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充分了解手术的可能效果及危险性。
近视手术适合18岁至35岁之间的患者,该年龄段也是一个相对概念,需要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考虑。若从事体育、舞蹈、公关等职业,年龄可放宽至45岁甚至50岁;若从事的是伏案工作较多的职业,如公务员、教师、记者等,则考虑35岁以后不要再做手术。因为人在40岁左右眼睛开始“发花”(即老视),进行近视手术后,观远处很清晰,但伏案工作时需戴“老花镜”。
近视手术篇3
临床实践表明,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全身肌肉紧张,尤其是腹肌强烈收缩,腹压明显增高。在这个过程中面部肌肉和眼睛周围的肌肉也在收缩,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眼眶压力升高和眼内压的升高。而做过近视眼激光手术的眼睛能否耐受这种眼眶压力升高和眼内压的升高是问题关键。
就其原理而言,近视眼激光手术是一种近视眼矫正方式,是通过激光的切削改变眼角膜(黑眼球的表层)形状,将需矫正的度数“镶嵌”在角膜上,达到矫正近视提高视力的目的,并不能改变近视本身的病理过程,达到根治近视的目的。
人们一般都说“准分子激光手术”,其实,其全称应该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目前主要包括三种手术方式: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
其中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损伤小,反应轻,效果比较稳定,恢复快,是目前的主流手术方式。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手术方式,这三种手术的共同点是都在角膜上做切削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手术或多或少对角膜都有一定损伤,或多或少都会比手术前变薄,角膜越薄,这种损伤造成的影响越大。
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者在分娩过程中会存在的风险,主要就是因为眼内压力的升高可能会导致角膜扩张,甚至角膜从原伤口处裂开等。但临床上至今没有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相关病例报道。当然,近视眼激光手术的历史还不长,其远期效果和影响还有待观察研究。
小链接
三种激光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
在手术中只要刮除了角膜手术区表面的上皮细胞,准分子激光就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指令直接进行激光切削,手术结束时要在角膜上覆盖一片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主要适用于低度和中度近视患者。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它在角膜瓣下的基质层切削,保持了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的完整。特点是拓宽了近视度数的矫治范围,术中术后无疼痛,视力恢复快,角膜不遗留斑翳。此术式可用于低、中、高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
它是切削术的改良术式。手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可以用于角膜厚度相对较薄、瞳孔较大的患者。主要适用于角膜较薄、职业特点容易发生眼外伤导致角膜瓣移位患者。只要严格选择好适应症,选择好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把手术风险明显降低。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近视眼和近视眼激光手术是很复杂的,人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对于每一人适合什么样的近视矫正方法,也不尽相同,需要医生“量体裁衣”。目前国内一些地方还存在单纯谋利而蜂拥而上,滥用该项技术的情况,因此,大家在选择手术以前应慎重考虑,权衡利弊,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显得特别重要。
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
首先,要严格选择适应症,特别是对于角膜厚度小于470微米的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做近视眼激光手术。
近视手术篇4
[关键词]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c)-112-02
高度近视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属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范畴,是最常见的高危眼病。近视眼约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79.2%,其中半数为高度近视[1]。本院2004年12月~2009年12月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7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78例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8例(78眼),男46例(46眼),女32例(32眼)。年龄18~62岁,平均35岁。屈光状态:-6.00~12.50D,平均近视度(-8.25±1.67)D。发病时间1~8d,平均(3.00±0.56)d。裂孔情况:本组均选择裂孔位于上方8~4点位,赤道前后。玻璃体情况:玻璃体后脱离38例,玻璃体液化40例。术前视力:光感~数指者38眼,0.01~0.05者32眼,0.06~0.10者8眼,均不能矫正。
1.2手术方法
采用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剥膜术。术中先切除前中部玻璃体及裂孔周围玻璃体,再依次最大限度地切除基底部玻璃体及后部玻璃体。在确认视网膜基本复位后进行眼内光凝,对裂孔周围做3排错位性光凝斑。对有明显视网膜变性的区域,也在术中给予眼内光凝。最后进行气液交换,注入16%G3F8(全氟丙烷)。术后全身用皮质类固醇,嘱患者俯卧位或左右头低位,每日坚持至少12~16h,避免平卧,直至只剩下小气泡为止。
2结果
本组78例(78眼)出院时视网膜全部复位。术后高眼压者7例,对症处理得到控制。术后裸眼视力0.2~0.3者4眼,0.06~0.10者31眼,0.01~0.05者40眼,光感~数指者3眼,自述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
3护理措施
3.1术前护理
3.1.1术前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病情,为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尽量让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转动眼球,防止视网膜脱离的范围扩大。积极尽快完成术前检查工作,向患者说明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其对各项检查的疑虑,协助患者做好相关检查,使其积极配合。
3.1.2心理护理消除忧郁、焦虑、悲观心理、保持乐观情绪是视网膜脱离患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的负性心理情绪,术前应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鼓励患者及时诉说心中的焦虑和担心,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使患者身心放松。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药物治疗和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争取尽快熟悉手术室的环境以提高应激能力,减轻不良心理反应主动配合手术。
3.2术后护理
积极配合医生,保护术眼,每日换药观察伤口及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换药或滴眼药时嘱患者自然睁开,避免用力挤眼,护理人员动作要轻柔。遵医嘱常规点眼药,同时注意观察结膜与角膜情况,点阿托品眼药水时注意按压泪囊,防止吸收中毒。
3.3疼痛的护理
术后眼疼、头疼的主要原因是高眼压,与眼内填充气体有关。C3F8(全氟丙烷)无色无味,具有惰性和膨胀性,很难溶于水,吸收过程慢,眼内滞留时间长[2]。术后护士应加强巡视,仔细询问患者有无眼疼伴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现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安慰,告知患者随着气体的吸收以及降眼压药物的应用,眼疼会得以缓解,指导患者有节律地深呼吸,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
3.4术后指导
术后是保持手术成功的关键。例如卧位不当玻璃体腔内气体的机械性作用可引起晶状体后囊下混浊,嘱患者俯卧位使气泡不直接接触晶状体即可避免,所以术后要根据裂孔的位置,让患者保持一定,使气泡最高点位于裂孔处,气泡使视网膜受力一致,展平视网膜皱褶,恢复眼内容积,维持眼压[3]。一般上方裂孔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后极部裂孔或黄斑裂孔采取俯卧位或头低位,即面部与地面平行,颞侧或鼻侧裂孔则分别采用一侧在上方的侧卧位,俯卧位时胸腹部置软枕垫,额部和下颌部垫软枕,使口鼻悬空,利于患者呼吸,不能压迫术眼[4],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局部皮肤受压情况。
3.5术后心理障碍护理
由于术中玻璃体腔内注入惰性气体,为使视网膜更好的复位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需患者保持强制性,且由于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情重,术后恢复时间长,甚至反复手术,患者对术后视力恢复非常担心,抑郁成为患者最常见的精神问题,不依从治疗的比率较高,约为62.5%[5]。因此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家属解释强制性的重要性,告诉患者本病较为复杂,视力改善较慢,随着眼内气体的吸收,视力可逐渐恢复,要有耐心接受治疗,要注意情绪调整,心理上放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导致烦恼的因素。护理人员要高度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患者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乏力,对事物不感兴趣等特征,重视抑郁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6生活护理
生活起居要规律,避免过硬、辛辣等食物,忌烟、酒。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切忌由于便秘用力过大导致出血,眼压升高,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等。保证良好的睡眠,必要时可辅助使用适量镇静剂。
3.7出院指导
出院时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嘱患者出院后继续按医嘱用药,继续采取相应,避免中断治疗和护理;嘱其多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活动和撞击眼球,以防止高度近视变薄的视网膜再次出现裂孔。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点眼方法,注意术眼卫生,出院后1、3、6、12周回院复查,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强调术后定期复诊的重要性,使患者认识到复诊和手术治疗有同等的重要性。
4讨论
高度近视的视网膜比正常视网膜薄且多有变性,修复能力弱,视网膜复位后需要在硅油或惰性气体的顶压下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与脉络膜贴服好[6]。故较长的病程,视力恢复缓慢,以及强制性引起的不适,都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接受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细致、全面的观察病情变化,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积极配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的成功、疾病的痊愈起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兵.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J].眼外伤杂志,2005,27(1):44-45.
[3]黎晓新,王景昭.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7-98.
[4]唐文,张燕,喻红.症状性高血压在玻璃体切割围手术期患者中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42.
[5]乔玉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抑郁症状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50-51.
近视手术篇5
关键词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引起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高度近视眼,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脱离,在东方人中较为常见,是造成高度近视失明或中心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1]。对于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眼科医生已大多采用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回顾2005年以来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5年以来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例(16只眼)。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45~62岁,平均54.5岁。病程15天~3个月,近视度数-6.00D~-20.00D。16例中,单纯黄斑裂孔6例,伴周边视网膜裂孔2例,黄斑“白孔”8例。术前视力:眼前手动2例,眼前指数5例。0.02~0.29例。2例曾行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术。
手术方法:手术在局麻下进行,使用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混合液5ml作球后麻醉,做标准闭合式经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彻底清除玻璃体后皮质,基底部玻璃体以巩膜压陷法配合切除,充分剥离视网膜前膜,松解固定皱褶,剥离残留的玻璃体后皮质,手术显微镜高倍视野下小心、仔细寻找并剥离黄斑前膜,行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气液交换经黄斑裂孔内排液,使视网膜复位。对有周边视网膜裂孔者,于裂孔周围行3~4排光凝,最后用16%C2F6气体50ml行眼内气-气置换或硅油置换。16例中,周边视网膜眼内光凝2例,硅油填充9例,C2F6气体填充7例。术后所有患者常规给予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治疗。取面向下2周以上。3~6个月后行硅油取出术。
结果
解剖复位:所有患者随访3~9个月,11例术后视网膜复位,黄斑裂孔闭合。2例硅油取出术后和3例C2F6填充术后1个月视网膜再脱离,2例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是黄斑白孔未愈合,再次行手术硅油填充,视网膜复位。其他病例的原因则是周边区域出现了新的裂孔。其中2例行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复位,1例放弃治疗。
视力:手术后视力提高13例(81.25%),3例术后视力无变化。见表1。
并发症:①晶状体核硬化:硅油填充的9例有5例出现不同程度晶状体核硬化,在行硅油取出术同时行白内障手术。②高眼压:术后3例高眼压,经降眼压药物治疗2周后恢复正常。
讨论
玻璃体纤维与黄斑部视网膜的粘连及增殖膜的形成,可以对视网膜造成切线方向和前后方向的牵引,可能是黄斑裂孔形成和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从眼球内部解决玻璃体、视网膜表面的牵引力,使视网膜复位,是目前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
由于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常合并视网膜脉胳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较差,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异常,因而手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低于特发性黄斑裂孔。本组病例16只眼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68.75%,与文献报道相似[2]。因为高度近视眼往往有后巩膜葡萄肿形成,视网膜复位后,如果无适当的眼内填充物,视网膜本身的张力也能使黄斑裂孔再度张开,导致手术失败[3]。对于脉络膜萎缩严重、范围大、色素上皮细胞调亡明显,如黄斑“白孔”,注入硅油作为玻璃体充填物,既可尽早取得可见视力,同时降低了视网膜脱离复发率。本组16例有9例进行了硅油填充,其中8例为黄斑白孔,1例为年龄偏大,无法保证严格。7例惰性气体填充。本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视力提高幅度不明显。可能是由于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多数有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区脉络膜萎缩,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变薄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晶状体混浊和高眼压,分别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控制。
综上所述,虽然由于黄斑的病变,术后多数患者视力仍然低下,但是对于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16%C2F6或硅油仍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惠延年,刘玮,张鹏,等.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引起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22(5):287-290.
2PatelSC,LooRH,ThompsonJT,etal.Macularholesurgeryinhighmyopia[J].Ophthalmology,2001,108(2):377-380.
近视手术篇6
【关键词】超高度近视;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透明晶状体置换
ClinicalEffectofTwoKindsofIntraocularRefractiveOperationtoCorrectHighMyopia/LIYu-wen,WUBao-hua,WUPeng-cheng,etal.//MedicalInnovationofChina,2014,11(12):074-076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superhighmyopiaafterposteriorchamberintraocularlensoperationandtransparentlensectomycombinedintraocularshapedbodyimplantationforthecorrectionofhighmyopia.Method:Asystemofretrospectivestudyfornearlyayearinthishospitalforcorrectionofhighmyopiain23cases(45eyes),all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groupAandthegroupB:thegroupAwithcrystaleyesafter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operationin8cases(15eyes),thegroupBoftransparentlensphacoemulsificationandlowornegativepowerintraocularlenscapsularbagimplantationin15cases(30eyes).Thechangeswererespectivelyobservedafterthree,six,twelvemonthsinvisualacuity,diopter,cornealendothelialcellcount,intraocularpressure,anteriorchamberreaction,aftercataractandretinalcomplicationetc.Result:Therewerenoiatrogenicaccidentafteroperation;twelvemonthsaftersurgery,visualacuitywasgreaterthanorequalto0.5:groupAhad11eyes(73.3%),groupBhad19eyes(63.3%),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05).Operationcomplications:highIOPwasobservedin2eyesafteroperation24hoursingroupA,theaveragecornealendothelialcelllossratewas4.2%.Post-operativeYAGlasercapsulotomywasdoneon3eyesingroupBaftertwelvemonthswithouttheoccurrenceofretinaldetachment,twogroupshavecomplainedglaresymptoms,therecentdifficultieswereoccuredin6casesingroupB.Conclusion:Therei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kindsofoperationcurativeeffect,buttheneedtofullyeyeexaminationandassessmentofpreoperativecommunicationandpreoperativecareful,Thesuperhighmyopiaunderwentintraocularrefractiveoperation,isasafe,effective,stabletreatment,worthyofpromotion.
【Keywords】Myopia;PosteriorchamberIOLoperation;Transparentlensreplacement
First-author’saddress: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LanzhouCity,Lanzhou73004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2.028
显微手术技术的推广,人工晶状体材料的不断完善,眼内屈光手术的开展较前更加推广。根据手术时是否保留晶状体又分为两类:一类摘除晶状体,如白内障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透明晶状体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一类不摘除晶状体,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按固定位置不同前房型,虹膜夹型及后房型)。现将本院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即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ContactLens,ICL)及透明晶体置换术(clearlensexchange,CLE)矫治高度近视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系统回顾性研究近一年内在本院接受矫正超高度近视眼患者23例(45只眼),其中男20眼,女25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8例(15只眼),年龄18~40岁,平均(35±3.1)岁,屈光度术前主觉验光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6.00~-20.50D,平均(-14.54±3.61)D,矫正视力>0.3,前房深度>3.2mm,前房角为开角,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500个/mm2,术前眼压9.2~19.25mmHg,(15.22±3.2)mmHg者15眼。B组15例(30只眼),年龄40~55岁,平均(46±3.2)岁。术前主觉验光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12.00~-24.00D,平均(-15.25±3.22)D,按术后保留-0.5~-3.0D;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为-7.00~7.00D,平均(1.45±3.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除按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适应证选择患者外,术前矫正视力不佳、中央后房深度≤3.0mm或同时伴有其他眼内疾病的患者,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有葡萄膜炎(活动期或静止期)、眼外伤及患者不能理解手术风险、过分焦虑也不被列为本研究对象。
1.3方法A组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瑞士STAAR人工晶状体),B组行超声乳化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人工晶状体型号为AMO公司的Ar40折叠人工晶体。以上各类屈光手术后随访观察3~12个月,平均6个月以上,分别观察其视力、屈光度、角膜内皮、眼压、前方反应、后发性白内障及视网膜并发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视力比较术后3个月裸眼≥0.5者:A组10眼(66.7%),B组21眼(70.0%);术后12个月裸眼≥0.5:A组11眼(73.3%),B组19眼(6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上升1~4以上。术后3~6个月屈光状态,术后6个月近视屈光度(-0.22±0.75)D与术前(12.25±1.53)D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比较A组眼压术后有12%的患者出现短暂性眼压升高(≥21mm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角膜内皮丢失率为4.2%。B组眼压与术前无明显变化,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角膜内皮丢失率为2.1%。两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手术并发症情况A组中于术后24h内高眼压2眼,行常规降压处理后恢复;术后1d有6.0%的患者出现轻度角膜水肿,1.3%的患者出现中度角膜水肿,一般两周角膜水肿症状减轻,6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B组术后12个月行YAG激光后囊切开3只眼,未发生视网膜脱离。两组均有主诉夜间眩光症状者,B组述视近困难者6例。
2.4两组患者的主观感觉及满意度A组有85.0%的患者表示满意,术后1个月视力均达到或高于术前矫正视力。B组术后77.0%的患者表示满意,但视近仍需配镜。
3讨论
眼内屈光手术是近几年发展较快以矫正屈光不正为目的手术方式。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可用于矫正大范围的近视、远视和散光,而无需去除或破坏角膜组织、无须进行手术后缝合,同时具有可逆性,它可以实现可预见的屈光矫正[1]。
3.1临床疗效两组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术前上升1~4行以上。术后3~6个月屈光状态,术后6个月近视屈光度(-0.22±0.75)D明显低于术前的(12.25±1.53)D(P
3.2屈光度矫正预测性由于近年来,眼内微切口手术的开展,晶体的日新月异,各种眼部检查仪器的临床应用,术前精确的生物学测量,让人们对眼部的生理病理变化有了越来越清楚的了解,术前对手术有了更清晰的评估,通过计算及植入人工晶状体,有目的地精确矫正患者术前存在的屈光不正。术后6个月近视屈光度(-0.22±0.75)D,使得患者术后的屈光度数达到或更接近设想的屈光度。
3.3手术安全性眼内屈光手术安全性至关重要,本组病例对并发症发生分析如下:一个欧洲多中心研究报道,视网膜脱离是CLE手术后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8%[5]。Packard[6]总结:43.5mo随访结果,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1.85%与后囊膜浑浊发生成正比。CLE手术后接受YAG激光后囊膜切开及视网膜格子样变性是发生本并发症的危险因素[7]。CLE手术对手术技巧要求较高,环形居中撕囊、后囊膜的抛光、晶置居中,可降低并发症。在高度近视眼摘除透明晶体,超声乳化术优于囊外摘除术,且在透明晶体摘除后,更有必要植入人工晶体(即使零度人工晶体也有必要)[8]。人工晶体植入不论是在囊袋内或睫状沟内,都有助于维持眼球自身的稳定性,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率,患者在术后常常获得满意的有用视力[9]。ICL其基本原理是在角膜后面至晶状体前面的中央区植入一片有屈光力的镜片,植入的晶体与虹膜紧贴并接近晶体[10]。手术可能引起高眼压及角膜内皮丢失等并发症:高眼压的发生,笔者认为与粘弹剂在房水中残留引起暂时性的高眼压或手术可能触及睫状沟产生炎性介质阻塞小梁网;人工晶状体前面与角膜内皮接触,可能导致角膜上皮丢失;晶状体后面接触晶状体,引起白内障。但通过对晶体厚度及平凹面设计,后面凹面减少对晶体的损伤,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一旦有晶体混浊的先兆及高眼压处于不能控制,手术医生仍可取出ICL,并不会照成不可逆的损伤。
3.4视觉效果在确定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时,充分考虑拥有舒适的术后近视力;两组均有夜间轻微眩光的现象,周苗苗等[11]报道,有2.3%有明显的眩光现象,可能与光线经过晶体光学区边缘而发生折射所致。
无论是ICL还是CLE,矫正屈光不正的内眼屈光术是“健康”人追求更清晰视觉质量和完美形象的手术,都是内眼手术。这就对医患双方提出了挑战,应采用对眼球损伤最小的术式,手术医生要有良好的手术技巧,患者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手术前一定要有详细的术前告知、评估,做好患者的术前检查及有效沟通,在了解了患者的需要及年龄,经过严谨的眼科专科检查后,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虽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都是安全有效的,但ICL的长期疗效还有待研究。手术费用较角膜屈光手术相对较高,仍有一定的并发症的发生,所以一定要在患者充分理解及同意的情况下方可实施手术。
参考文献
[1]杨阳,何阳,BurkhardDH.激光性角膜手术与眼内屈光手术矫治超高度近视眼[J].国际眼科杂志,2008,8(10):2071-2073.
[2]王勤美,黄芳.40岁以上高度近视屈光性晶状体摘出人工晶状本植入术与LASIK的比较[J].眼科研究,2001,19(4):341-343.
[3]MalecazeFJ,HulinH,BiererP,etal.Arandomizedpairedeyecomparisonoftwotechniquesfortreatingmoderatelyhighmyopia:LASIKandartisanphakiclens[J].Ophthalmology,2002,109(9):1622-1630.
[4]王晓瑛,褚仁远,周行涛,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后放大率与视力的关系[J].中华眼科杂志,2006,41(11):990-994.
[5]HorganN,CondonPI,BeattyS.Refractivelensexchangeinhighmyopia:longtermfollowup[J].BrJOphthalmol,2005,89(6):670-672.
[6]PackardR.Refractivelensexchangeformyopia:anewperspective?[J].CurrOpinOphthalmol,2005,16(1):53-56.
[7]O’BrienTP,AwwadST.Phakicintraocularlensesandrefractorylensectomyformyopia[J].CurrOpinOphthalmol,2002,13(4):264-270.
[8]肖伟,安燕,郑坤,等.高度近视眼透明晶状体置换手术后眼前节结构变化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9(6):1090-1092.
[9]杨阳,何阳,BurkhardDH.激光性角膜手术与眼内屈光手术矫治超高度近视眼[J].国际眼科杂志,2008,8(10):2071-2073.
[10]张超,谢桂军,贾丽,等.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J].国际眼科杂志,2008,8(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