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超声诊断学(6篇)
胎儿超声诊断学篇1
【关键词】彩色超声检查;胎儿;孕检;先天性心脏病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6.055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缺陷儿数量在100万以上,其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占到全部婴儿的7‰~8‰[1,2]。这对每个缺陷患儿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在产前对孕妇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对尽早发现胎儿心脏畸形有着积极作用,可为后续进行相应医疗干预提供依据,能有效的降低心脏缺陷患儿的出生率[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3600孕妇的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及全部产期临床资料,对确诊的心脏畸形患儿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彩色超声检查在临床对心脏畸形胎儿筛查中的效果和意义,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门诊接受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孕妇共3600例,孕妇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30.5岁;孕周20~40周,平均孕周32周。全部孕妇基本状况良好,无重大基础疾病。
1.2仪器与方法本次研究采用GEVoluson730和GE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探测深度10~16cm,并配有数字超声工作站。检查时要求接受此项检查的孕妇都采用平卧或侧卧位,在胎儿不佳发生遮挡时可暂停检查要求孕妇休息或走动30min后再进行复检。通过胎方位判断心脏的位置测量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观察各房室基本情况;然后向胎儿头侧移动探头,纵切胎儿胸部,显示三血管切面,观察主要血管走向位置及管腔大小等情况。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四腔心及三血管切面,也就是彩色超声心动图来观察胎儿心腔在每一个自主心动周期中房、室壁的运动曲线及心动周期的节律关系来判断胎儿心脏有无异常。记录全部的检查数据并对所有孕妇保持随访直至胎儿顺利产出并进行新生儿心脏超声复检,以及对引产胎儿在医患双方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尸检以确定临床诊断,在后期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孕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最终新生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并统计在产妇怀孕期进行的彩色超声检查对在妊娠期判断胎儿畸形的阳性检出率。
2结果
本次实验孕妇中,于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畸形者45例,其中39例是在孕中期20~28周筛检出的,6例在孕晚期胎儿检查时检查出来,并有1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发生漏诊,此患者于产后新生儿心脏超声复查时诊出。在产前诊断为心脏畸形胎儿中共有41例引产,后经尸体检查无误诊病例。孕期彩超检查对心脏畸形胎儿的检出率高达97.8%(45/46),具有较高的诊出率,为对缺陷胎儿提前进行医疗干预,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起到积极作用。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心脏畸形是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儿童期死亡病例中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的超过50%[4,5]。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儿及其家属的经济生活还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影响了我国新增人口素质。因此对孕妇进行合理有效的产前检查在妊娠中早期就对畸形胎儿进行清晰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及社会价值。对孕妇进行产前彩色超声检查是筛查胎儿结构异常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有着重要的意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不仅可以观察到胎儿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观察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运动情况,并且不会对胎儿造成损伤,没有致畸作用。本方式采集的胎儿彩色超声图像显影清晰直观,有着安全性高、无副作用、可重复诊断、精准度高等优势,对帮助进行产前明胎儿心脏畸形诊断并尽早根据诊断结果进行诊疗计划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现结合本次实验全部资料,对经诊断证实的心脏畸形胎儿在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超声诊断方法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首先,作者认为对孕产妇进行首次心脏彩色超声筛查的最佳时间为孕期的20~28周。其原因是在孕早期胎儿较小、宫内羊水充足、彩超显影欠清晰易发生漏诊,妊娠晚期则由于胎儿发育逐步完善其脊柱肋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遮挡影响心脏显影。
并且,由于胎儿心脏畸形会势必会引起相应的解剖形态及血流动力等发生改变,这就为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血管异常提供了解剖基础。因此在进行胎儿心脏彩超筛查时,一般采用多角度多切面扫描来进行扫查。有研究显示,以四腔心、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弓这六个切面为标准切面,连续实时动态检查,能显示出绝大部分心脏畸形,其中胎儿心脏检查的基本扫查切面为心尖-四腔心切面,此切面的扫描图像显示率高不易受胎儿的影响并且操作简单,能够筛查出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脏疾病但对部分的大血管异常性先心病例会发生漏诊,因此临床上在进行心脏彩超筛查时一般会采用四腔心切面加心流出道切面联合检验的方式来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就必须进行多切面联合扫描来进行推断筛查。
综上所述,对孕妇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是在生产前筛查心脏畸形胎儿的最有效方法,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并于孕期尽早开展,并对初步筛查有疑议的可尽快安排复查及需要加强对孕妇的随访观察。早期发现胎儿心脏异常尽早进行医学干预,对提高孕产质量降低缺陷儿出生率,提高新生人口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一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中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2):112-115.
[2]徐立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144-145.
[3]范海波,焦阳,陈立新,等.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型.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10):820-826.
[4]孙春旭.产前胎儿心脏彩超的诊断价值.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8):1186.
胎儿超声诊断学篇2
【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中诊断中价值。方法:对我院690例14~40周的孕妇采用产科常规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系统超声筛查诊断。结果:在690例孕妇中,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畸形22例,超声产前检出21例,漏诊1例,漏诊病例主要表现为较小畸形和缺陷。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提高胎儿畸形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度,能准确判断胎儿有无结构畸形,诊断率高,且无损伤性,采用规范的系统超声检查,可以大大减少胎儿畸形的漏诊率,对提高人口素质和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超声技术;胎儿畸形;产前诊断
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超声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目前广泛应用于产前孕妇检查,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发育具有无创性和准确性,在优生优育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胎儿出生缺陷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前胎儿畸形发生率是逐年上升趋势,给社会及家庭均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三级综合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出生缺陷。产前超声筛查诊断是最重要一个环节,应用超声检查来筛查产前胎儿畸形日趋受到临床及基层医院的重视。超声检查具有对母体和胎儿无创性!准确性等特点,具有无创性操作,重复性好等优点,可观察各个孕期胎儿形态及结构改变,可早期发现胎儿畸形,对临床有重要价值。借助超声影像学的信息,可以对高风险胎儿进行明确诊断,从而降低出生缺陷率。达到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目的。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对690例孕妇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对690例孕妇进行超声产前检查,孕妇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5.9±1.1)岁。孕妇孕期为中晚孕期(约16-40周)。在390例孕妇中刷选出21例畸形者,检出率为95.4%。
1.2仪器:海鹰HY6000,探头工作频率范围腹部探头:2.5-5.0MHz;高频线阵探头:6.0-9.0MHz,;对14~17孕周及28~40孕周的胎儿,进行一般产科超声检查,18~27孕周的胎儿进行系统超声检查。
1.3方法:孕妇取仰卧位,通过腹壁探查法对胎儿进行产科常规超声检查。按下列检查顺序:头颅、唇面部、脊柱、胸腔、腹部、四肢(包括远端,测量股骨和肱骨长)、羊水、胎盘、脐带,用小脑横径切面、唇面部冠状切面、脊椎纵切面、心脏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双肾横切面、左右侧脐动脉起始段彩色血流、四肢切面共9个标准切面对胎儿进行筛查,观察胎儿心脏及脐带血流,测量胎心率。发现异常、可反复详细检查。
2结果
在妊娠14~40周接受产前超声筛查检查的690例孕妇中,共检出畸形胎儿22例,总检出率0.14%,产前超声诊断49例,诊断符合率95.4%,漏诊1例,漏诊率4.6%,漏诊的1例属于单纯腭裂缺陷。在检出的胎儿畸形中,神经系统畸形最常见,共10例,其次为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畸形。全部病例均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
3讨论
胎儿畸形:先天性胎儿畸形日益成为胎儿和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全国性分娩时出生缺陷监测结果为13.7%,超声显像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产前诊断方法,其无损伤,可多次使用,实时观察,易被孕妇接受,是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胎儿畸形种类繁多,几乎胎儿所有系统均可受累,尤其是在胎儿神经系统畸形、消化道闭锁、胎儿水肿、胎儿唇裂、成骨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不全等方面畸形,大多具有特征性超声图像,诊断比较容易。本组以神经系统畸形最多,共10例。对颅脑的检查主要是通过丘脑水平横切面、侧脑室水平横切面、小脑水平横切面观察大脑、脑中线、侧脑室、脉络丛、第三脑室、丘脑、小脑、颅后窝。胎儿脑积水及脑膨出较易诊断,但小的脑膨出容易漏诊,须仔细观察。当颅后窝增宽(≥10mm)可能发生小脑蚓部缺失,应注意观察,观察时应由上至下每个切面扫查,以免漏诊。脑中线消失及丘脑融合提示全前脑,孕13~14周通过仪器放大功能,可以早期观察丘脑有无融合。
胎儿畸形存在于各个系统、漏诊时有发生,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期待率及患者就医要求高质量高技术使超声医师职业风险加大,现状不容乐观。因此要将工作做细做准,首先应掌握胎儿不同发育阶段解剖特征,认识胎儿不同发育周期的畸形声像图表现,知道正常,才能发现异常。
胎儿畸形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不为超声显示,若检查时间过晚,则羊水相对减少,胎儿活动度小,会给超声检查带来困难。超声检查不是万能的,因不同孕周可暴露不同病变,另外影响胎儿检查的因素也很多,像孕妇的肥胖程度,胎儿、羊水的深度及检查时孕龄的影响,一般超声难以诊断,易致漏诊。因此筛查时机非常重要,筛查选择三个时间段较好:①早孕期10~13周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早期查出无脑儿、脑积水、严重肢体缺失等,做到早诊断。②中孕期18~24周此期羊水多,胎体小、胎儿活动度大,是观察四肢及内脏结构最佳时期,有利于胎儿内脏结构及四肢等体表结构的显示,此外此期诊断胎儿异常恰好是临床进行中期引产的适宜时机,也是产前诊断所要求规定的时期。因为此期约95%的胎儿畸形可被检出。但农村孕妇大多数错过了这一检查时间,而导致了不良后果。实践证明,该期可排除大部分畸形。对可疑畸形可在28周以前追踪观察。③晚期妊娠32~36w。胎儿发育更加成熟,是观察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但随着形态结构更加清晰显示,迟发性病变可有所表现,如:宫内污染后出现脑液化,以及胎儿肾盂积水的动态观察,可鉴别生理性或病理性尿路梗阻。为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往往采取孕中期与临床联合筛查,目前常规开展的通过孕妇血清生化指标筛查法及AFP、UE3、β-HCG三联法筛查,此外重视可疑异常胎儿的动态随诊工作,尤其在消化道畸形、脑积水、肾积水的超声诊断过程中,动态观察尤为重要。
结束语:随着胎儿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和三维超声成像、扩展成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与推广,产前超声检查以其无创、可重复、结果可靠等优势已成为胎儿产前筛查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超声检查可有效观察胎儿各个周期的形态结构改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畸形胎儿的产前诊断率,超声检查将在胎儿畸形诊断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为优生优育提供更可靠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发生,付华伟.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04)
胎儿超声诊断学篇3
【关键词】实时四维彩超;产前诊断;胎儿畸形DOI:
现阶段,超声检查已经发展成为临床上产前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主要手段之一,能有效诊断出大部分的胎儿畸形。以往临床上多采用二维超声检查进行产前诊断,而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四维彩超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且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1]。特别是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能大大提升胎儿先天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及准确率,有助于早期进行产前干预,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本研究对2000
例孕妇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四维超声检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0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8.5±3.5)岁;孕周20~28周,平均孕周(23.5±2.5)周。
1.2仪器与方法
1.2.1仪器仪器选用西门子公司ACUSONAntares;产科专用容积探头,探头频率3~6MHz;腹部探头,探头频率是2~4MHz。
1.2.2方法使孕妇取仰卧位,在检查过程中根据扫查需要而采取左侧或右侧卧位。先对孕妇实施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全身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并对相关数值进行有效测量,从而观察胎儿面部前方羊水情况,分析胎儿是否存在肢体、脐带等遮掩。随后将仪器切换至实时四维彩色容积超声检查模式,探头慢慢移动,对胎儿重点区域进行超声检查及排查,重点区域包括头颅、颜面部、脊柱、四肢、胸腹部,一旦在排查中发现可疑病例,便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重点观察,并详细记录观察分析结果,将收集到的图像存储到工作站中,对比分析观察结果。针对那些不能一次确诊的胎儿,应对孕妇采取随访复查的形式。本研究病例均在足月产后或引产后进行跟踪随访。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000例孕妇产后诊断有24例存在胎儿畸形。经过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实时四维彩色容积超声检查,其中二维超声与产后诊断相符的有16例,符合率为66.7%,8例漏诊。漏诊类型包括部分唇腭裂、足内翻、多指(趾)畸形、双手屈指、脊柱裂及脊柱侧弯;四维超声与产后诊断相符的有22例,符合率为91.7%,2例漏诊。漏诊中有1例因胎儿关系漏诊多趾畸形,另外1例胎儿为复合畸形,但检查中只注意到无脑畸形而忽略了脊柱裂(见图1)。四维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AB图1实时四维超声图像注:A,超声显示胎儿颅骨强回声环缺失,仅在颅底见骨化结构;B,引产后胎儿照片,显示无脑儿,开放性脊柱裂
3讨论
3.1实时四维彩超在产前检查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作为当前新兴的产前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之一,四维彩超能全面、详细地获取更多胎儿器官或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发育情况的基本信息,从而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发现胎儿畸形情况[2]。此外,实时四维彩超检查还具有无创伤、反复检查等众多优点。所以,孕妇在怀孕的中期进行实时四维彩超检查对于诊断胎儿畸形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对2000例孕妇进行二维彩超和四维彩超检查,经产后诊断有24例存在胎儿畸形。其中二维超声与产后诊断相符的有16例,符合率为66.7%,8例漏诊。漏诊类型包括部分唇腭裂、足内翻、多指(趾)畸形、双手屈指、脊柱裂及脊柱侧弯;四维超声与产后诊断相符的有22例,符合率为91.7%,2例漏诊。漏诊中有1例因胎儿关系漏诊多趾畸形,另外1例胎儿为复合畸形,但检查中只注意到胎儿颅骨强回声环缺失,仅在颅底见骨化结构,示为无脑畸形,产后胎儿显示为无脑儿,开放性脊柱裂,而彩超检查忽略了
开放性脊柱裂。但从整体上来说,四维彩超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仍是高于二维彩超检查,揭示四维彩超检查的优势。
3.2四维彩超检查胎儿畸形应注意的问题孕妇超声检查必须根据顺序进行,以免出现漏诊或重复检查;四维彩超检查最佳时间是20~28周妊娠阶段,应掌握不同孕周检查内容。检查胎儿四肢最佳时间是20~24周,该阶段基本能清晰显示胎儿四肢。检查胎儿心脏最佳时间是22~28周,此时能获得胎儿心脏清晰的图像[3]。此外,在四维彩超检查中,除胎儿四肢和心脏,还能对胎儿颜面部结构进行检查,能明确诊断出部分严重的胎儿畸形。因此可将20~28周妊娠阶段作为检查的重要时期;另外,实施四维彩超检查的医生必须具备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熟练的超声检查操作技术,检查过程中保持耐心、精心、恒心,加强与孕妇沟通,安抚孕妇紧张情绪。一旦在检查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重点、细致地观察特殊部位。将所用仪器调试到最佳状态,清晰显示胎儿病灶部位。若因胎儿不佳导致不能清楚显示检查的部位,可叮嘱孕妇下床进行15~20min的活动,再行复查,如有必要,可在隔日进行复查。
综上所述,实时四维彩超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全面、细致地观察胎儿发育情况,是当前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的可靠技术手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桂荣,甘柏柳.实时四维彩超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海南医学,2015,14(2):151-153.
[2]田雪,徐连芬.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107-108,113.
胎儿超声诊断学篇4
[关键词]四维彩色超声;畸形胎儿;产前筛查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9-221-01
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的先天性胎儿畸形可在产前被诊断出来,从而将孕妇的损害减少至最低,其中超声诊断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诊断手段[1-2]。我们对1268例孕妇进行产前畸形胎儿筛查,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从2009年7月到2010年8月来本院接受检查的孕妇共1268例。年龄最大41岁,最小19岁。胎龄最小14周,最大35周。
1.2方法
所有孕妇均采用AcusonAntares凤凰四维超声诊断仪(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经腹三维容积探头,探头频率2.5~7.0MHz,该探头可行二维、三维及四维超声检查。方法:孕妇取仰卧位,先用二维模式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将探头置于腹部,确定胎儿头方位,先后纵断和横断多切面、多角度扫查,依次扫查胎儿头颅、颜面部、脊柱、胸腔、心脏、腹部及肢体等各系统器官,冻结图像测量胎儿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等,并对可疑部分切换四维容积采样框,启动3D/4D程序,选择四维状态,调整X、Y、Z轴后将所得图像,进行拍照、录像采集等存储,以便后续对比分析。
2结果
本组1268例孕妇共检出畸形胎儿23例,后经临床引产或分娩后证实畸形例数为25例,总符合率为92.0%,显示了较好的诊断效果,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头颈部淋巴管瘤占据绝大部分比例。
表1诊断结果统计
3讨论
畸形儿发生原因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大致可分为遗传因素,妊娠中胎儿的生长环境和分娩时的创伤[3]。由于畸形胎儿可对孕妇造成沉重的打击,同时也加重分娩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符合孕周的孕妇进行产前筛查,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等。
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彩色超声设备。“4D”是“四维”的缩写,也被称作实时三维。以往的二维成像技术只能显示人体器官的某一切面。4D超声技术就是采用3D超声图像加上时间维度参数,能直观、立体显示人体器官的三维结构及动态、实时地观察立体结构,超越了传统超声的限制。
过去的B超设备只能检查胎儿的生理指标,而四维彩超还能对胎儿的体表进行检查,如唇腭裂,大脑、心血管畸形、骨骼发育异常等。和其它3D超声诊断过程相比,4D超声可以实时的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动态运动,可根据胎儿的运动来判断胎儿的发育情况,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宫内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为早期诊断胎儿先天性体表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疾病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另外,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出色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不存在光波、射线和电磁波等方面的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极小。从理论上来说,只要羊水适量都可以做四维彩超。但检查受胎儿、胎盘、孕期、羊水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选择孕妇妊娠20周-24周进行详细的胎儿畸形检查是最理想的时期[4],胎儿24周左右时正是大脑突飞猛进的发育时期,这个时期的胎儿已经成形,羊水量适中,胎儿在宫内的活动空间较大,骨骼回声影响比较小,能获得比较清晰的图像,从而达到筛查畸形的目的。
本组畸形胎儿中,无脑儿头部呈瘤状物,颅骨强回声光环缺失。头颈部淋巴管瘤胎儿可见枕部及颈部呈薄壁多房的囊状改变。脑积水胎儿颅骨内大部分为无回声区,胎头双顶径增大。唇腭部畸形可见胎儿上唇部回声呈“豁口”状连续性中断。先天性心脏畸形见大动脉转位和左心发育不良各1例。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病变见一侧肺实质内多个大小不等的小囊性暗区。胎儿水肿综合征所见均为巴氏水肿胎,全身皮肤水肿增厚,胸腔、心包腔及腹腔内探及液性暗区。21三体综合症见合并鼻骨缺失、室缺、脐带囊肿等多发畸形,本组漏诊2例,我们分析与胎儿肢体遮挡、脐带缠绕干扰、羊水过少和我们的临床经验不足等有关。从临床效果来看,本组共检出畸形胎儿23例,总符合率达到92.0%,显示了较好的诊断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四维彩色超声应用于畸形胎儿的产前筛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忠宝,李彤,刘瑛,等.产前超声在筛查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12):1186-1188.
[2]瓦迎芳,陈建华.52例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与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9,39(4):44-45.
胎儿超声诊断学篇5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胎儿脐带绕颈
中图分类号:R445.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24-01
胎儿脐带绕颈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和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有无脐带绕颈及脐动脉血流进行检测评估,目的是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本文对经过超声诊断的98例脐带绕颈声像图及产后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以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9.10~2011.08我院收治并经超声诊断的98例孕36~40周胎儿脐带绕颈的病例,均在我院分娩。
1.2仪器与方法使用PHILIPS-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探头频率为3.5MHz,孕妇取仰卧位,常规检查胎儿、胎盘及羊水等情况,对胎儿颈部背侧纵行扫查,仔细观察胎儿背部皮肤压迹的情况,然后换彩色多普勒,观察胎儿颈背部,颈部周围有无脐带血流,对脐带绕颈的胎儿在脐绕颈部测量脐动脉RI、S/D的值。脐带绕颈1周时,胎儿颈背部皮肤有“U”字形压迹,内见“品”字形红蓝血流信号,脐绕颈2周时,胎儿颈背部皮肤压迹呈“W”形,横断面可见胎颈周围环状彩色血流;脐绕颈3或4周以上时,胎儿颈背部皮肤呈锯齿状压迹,横断面可见胎颈周围多处多环状彩色血流[1]。
2结果
本组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脐带绕颈98例中,胎儿娩出证实96例,诊断正确率达98%,其中绕颈1周者有75例,绕颈2周者17例,绕颈≥3周者4例,误诊2例,其中39例脐带绕颈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RI、S/D的值均高于正常。
3讨论
脐带是母体与胎儿间氧及营养物质的输送传递通道,是由一条脐静脉和两条脐动脉组成,扭曲连接于胎儿和胎盘之间,漂浮于羊水中,如脐带过长,胎动频繁很容易发生缠绕,但多以脐带绕颈最多见,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20%~25%[2],缠绕过紧或周数过多,脐带血循环受阻,胎儿脐动脉阻力增加,RI、S/D值较正常者高,提示胎儿低氧可能,当胎儿脐动脉的RI>0.7、S/D>3.0提示胎儿宫内缺氧[3],将影响胎儿供血,危及胎儿生命,致胎儿窒息或死亡。因此正确预测脐带异常并准确评估其对分娩的潜在风险,是目前产科需解决的关键[4]。
虽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准确率很高,但也有可能出现假阳性,主要原因有:①由于脐带过长,漂浮于胎儿颈部附近,并非缠绕颈部,而造成假阳性。②胎儿颈肩交界处皮肤皱褶形成的“V”形切迹易与脐带绕颈混淆。③产前超声诊断脐带绕颈,在分娩中绕颈的脐带可自行解脱。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对脐带绕颈的诊断较二维显像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特别是通过检测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RI、S/D的值,可判断胎儿是否有宫内缺氧,是临床预测胎儿宫内窘迫,预后情况及选择恰当分娩方式的重要依据,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公司,2000,171-172.
[2]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1.
胎儿超声诊断学篇6
浏阳市妇幼保健院,湖南浏阳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中晚期妊娠胎儿畸形诊断中实施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共选取该院住院的2000例中晚期妊娠孕妇,分别对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与系统超声检查以检测胎儿畸形,观察两种检测手段的胎儿畸形检出率。结果孕妇通过系统性的超声检查,其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与常规超声检查对比,明显有所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晚期妊娠孕妇,采用胎儿系统超声对胎儿畸形进行检查,诊断结果与常规超声检查对比,在检出率方面明显有所提升,尤其对于一些相对较为微小的畸形的诊断,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系统超声;中期妊娠;胎儿畸形;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4(c)-0189-02
据大量的临床实证研究得知,在产前对畸形胎儿进行检查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便可降低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保证新生儿的健康[1]。胎儿系统超声属于一种新型的检测胎儿畸形的手段,其在胎儿畸形的检出诊断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对一些微小的畸形或染色体的异常检测方面,效果显著,其检出率可达85%[2]。目前,为探讨研究在中晚期妊娠胎儿畸形诊断中实施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效果。该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2000例中晚期妊娠孕妇应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期妊娠的胎儿畸形,检出率较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住院中期妊娠孕妇20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00例孕妇均进行过常规超声检查和系统超声检查,检查次数至少1次,孕妇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为(28±1.5)岁,孕妇的平均生育年龄为(25±3.5)岁。对正常生产新生儿和引产后的胎儿进行跟踪观察,对胎儿畸形诊断的情况进行记录,其中分别包括诊断的正确率与漏诊率。
1.2方法
两组超声检查使用的仪器均为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常规超声、系统超声每例检查一般情况下所使用的时间分别为7min和20min。常规超声检查,检查的内容为对胎儿存在的数目、胎儿的胎位进行观察,确定胎儿的体重和妊娠龄,对其头腹围、双顶径、股骨进行测量,对胎盘的位置、形态及成熟度进行明确,并确定其和宫颈内口之间的关系,整体上对胎儿的大体解剖结构和重要部位进行了解。系统超声检查,在对胎儿进行以上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还应对各个系统的主要切面进行显示,其中包括脊椎、头颅、颜面部位、心脏、腹部、肢体、脐带等部位相应的具体切面,同时测量数据除对照组常规测量的基础上,还应增加体重、心率、小脑横径、胎盘厚度及最大羊水深度等。系统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的结果,由2位年资较高的医师进行诊断。如图1。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录入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系统超声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检出率、漏诊率对比
该组2000例孕妇,系统超声检查结果为检出19例胎儿畸形,漏诊2例胎儿畸形,诊断准确率为90.48%;常规超声检查结果为检出5例胎儿畸形,漏诊6例胎儿畸形,诊断准确率为45.45%。经数据统计可见,系统超声检查的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同时漏诊率低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两者之间对比差异相对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前7种胎儿畸形检测结果
在该组病例中,系统超声对胎儿的心脏畸形、肢体畸形的检出个数比常规超声检查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其中系统超声检测所漏诊畸形主要包括室间隔小缺损、足内翻等;常规超声畸形漏诊主要包括心脏畸形、骨骼畸形和小唇裂等畸形,如图2。
3讨论
胎儿畸形指的是胎儿因一些内在因素,导致其身体的某个器官或部位产生的一种形态学缺陷,这种出生缺陷便是胎儿畸形,其不但可对胎儿的行为、智力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胎儿的生理功能带来隐患,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胎儿发生死亡。据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在我国,胎儿畸形所占的比例可大13.7%,国外则略高于我国,胎儿疾病的比例可达15%。据多年的研究证实,先天性的畸形,其发病的部位无限制性,可谓是多器官、多系统的,临床实验显示造成胎儿畸形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两种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所以通常在产前,胎儿多难以发现明显症状,这便需要及时做出诊断,借助超声等检查工具对胎儿畸形进行诊断[3]。
在使用超声进行检查时,须考虑到羊水量、胎儿的胎位及孕周的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仪器分别累的不同,也会直接对检查的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准确率下降。在国际上,对胎儿畸形进行检测的最佳孕周时间为18~24孕周之内,这一时期的胎儿解剖结构已经趋于完整,能够通过超声完全的显示出来,并且此时的羊水量和胎儿的大小都比较适当,检测时图像会较为清晰。多数畸形胎儿都是在此时其监测出来的[4]。
选择常规超声对胎儿畸形进行检测,具有检测时间短的优点,同时此种检测对于仪器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常规超声多针对一些中晚孕期的孕妇进行检查,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其胎儿及羊水等相关情况。若采用系统超声对胎儿畸形进行检查,那么对于仪器的类型、检测人员的素质及检查的时间等多方面都具有相应的要求,所以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其是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的,但是在产科超声方面,系统超声的广泛应用是目前必然的一种发展趋势[5]。
针对统计结果,并和医院的临床实践相结合进行分析,发现若仪器的灵敏度不够高,胎儿孕周处于1~20周之间,那么显示出来的图像便不会很清晰,同时若胎儿的过晚,>28周,检测也会相对困难。所以一般情况下进行检测时,最好选择于22~24周之间进行系统超声检查,此时期对于颜面部和指趾端的检查,与晚期相对,都会相比清晰一些,对于心脏畸形的检查也会较为明显。该研究分别采用系统超声和常规超声针对中期妊娠孕妇,进行胎儿畸形的诊断,系统超声的胎儿畸形诊断准确率为90.48%,常规超声的胎儿畸形诊断准确率为45.45%,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临床中,针对中期妊娠孕妇胎儿畸形检查,还是系统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魏俊,廖鸿飞,张华,等.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与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的价值探讨[J].重庆医学,2009,38(17):2194-2195.
[2]董璟,祁薇,周兢,等.超声胎儿畸形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学,2009,37(5):375-377.
[3]王梦君,廖敏兰.系统超声在诊断晚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22):4734-4735.
[4]蒋慧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畸形产前筛查中的诊断价值[J].医药前沿,2011,1(2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