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范例(3篇)
电商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范文
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管理研究解涛(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关键控制点研究沈燕(3)
人民币国际化前景探析张钰(5)
农村资金互助社缘何被“山寨化”——基于吉林、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案例分析张文皓薛超刘海龙张洋子李斯曼(6)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李苒(8)
浅谈政府及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改革思路何振宇(9)
浅谈城市开发建设中的融资战略——以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开发工作为例高慧娟(11)
浅谈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苏菲(12)
建立以人为本的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叶丽萍(13)
我国证券业市场寡头垄断趋势分析郭训(14)
浅谈政府出资担保公司的功能定位刘冬单华勤(15)
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困境及对策分析李超(16)
政府如何规范民间投资我之见曹傑(17)
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戴铭华易政(18)
浅议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与风险管理戴郁林(19)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李东林(21)
家电补贴惠民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穆万科穆万树(23)
浅谈优秀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王璇(24)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招聘现状研究周玲玲(26)
我国建筑业增加值核算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及对策分析郑细钦(27)
浅析后金融危机对企业现金流的冲击和应对葛常伟(29)
论高职院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在示范校建设中的意义及运用许云川(30)
新形势下统计数据质量控制问题研究张春茹(32)
低碳经济下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思考王莉(33)
进口总额与GDP内联关系的实证分析张大为(35)
浅议归核化及其相关理论林中清田甜(36)
浅析中国加工贸易模式刘凝霜(38)
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陈佩茹(39)
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问题研究——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理论的思考胡晶(41)
决西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基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实证分析门丽琼胥巍杨晨光(43)
浅谈“中国制造”引领国际市场优势师炫铴(46)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探讨黄禹铭(47)
农村公共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因果检验孙继琼(48)
浅谈厦门港、高雄港城经济合作发展策略胡小进(49)
统计技术在供水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分析孙明珍(50)
论村级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易宇飞(51)
政府传播与政府形象塑造——以白山市政府“节庆”传播为例高尚葛宇田田苗苗刘琦(52)
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开放的成本分析王珏(53)
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如何转型发展——宁波百年电器有限公司创新发展之路胡柏年(54)
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机理及其决定因素林志军(55)
浅谈基于PPT战略的旅游扶贫开发——以丽江市玉龙县黎明傈僳族乡为例齐丹王荣红(56)
浅谈公路行业人才资源开发与应用任国义(57)
当前公路职工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小兵(58)
浅议基建项目财务控制工作李巍(59)
浅析农村人口外出情况与外迁趋势--以山西运城临猗县为例李元丽(60)
服务贸易理论发展研究述评包艳(61)
开元公司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及改进措施邓沛(62)
以创新应对挑战——浅析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杜桂芳(63)
论新经济时代下的循环经济廖晖(64)
预防消防部队财务职务犯罪的对策研讨汤贤伟(65)
浅析国内汽车企业国外扩张的风险与利益——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章小平(66)
数字交瓦式活动营销的起源探究彭燕(67)
浅议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价值管理中的应用邱俊新(68)
人力资本——一个被“误用”半个世纪的概念王索然(69)
几何型亚式期权的定价研究王千杭(72)
浅议德鲁克目标管理思想及其应用李睿祎(74)
石油销售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薛顺杰(76)
针对我国当前居民消费行为的剖析张琳(78)
浅议虚拟经济杭品厚(80)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刘睿聪(82)
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宁夏同心羊绒产业园区为例田广星(84)
浅析现行准则对房地产企业理财的影响罗珊(86)
浅谈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策略赵建勇(87)
建筑企业流动资金的财务分析陆英(89)
企业存货管理探析戴钜旺(90)
关于6000点行情的新思考周美超(92)
基于ERP探讨中国制造业资金管理的改革措施杨冬梅(93)
差异化实现成本领先战略分析刘元利(95)
浅谈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任哲(96)
物业管理行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战略研究卢纯(98)
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提高集团公司资金使用效率——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有益尝试张达斌刘洋(99)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类及其应用浅论苏国栋吕爱兵(102)
浅析医院财务风险成因及应对措施史燕芳(105)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面面观宋玮胡宾(106)
试论财务核算和存货管理之间的关系孙国英(107)
财务公司内部结算业务的创新分析王璐(108)
浅谈科研院所的产成品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陈月旺(109)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宋琼慧(110)
探讨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朱迎娟(111)
事业单位资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赵新征(112)
浅谈现阶段医院财务分析的问题及对策张道明(113)
财务规划——中小企业策略管理的重要因素周兰英(114)
公路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韩世生(115)
试论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陆洁(116)
浅析基层工会的财务管理王艺(117)
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探讨魏玺红(119)
公司治理与财务控制研究温东华(120)
房地产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探讨奚坚(122)
浅谈中职学校财务管理杨淑萍(123)
我国疾控中心会计基础管理问题研究姚钦(125)
浅谈加强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对策孟庆芳(126)
从有效市场理论看公允价值计价王芳(128)
基于会计伦理的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失信问题研究叶海(129)
中小型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控制模式概论周建明卜庆丽赵明玲(131)
浅析美国CPA行业的竞争艾子君(aizijun)(132)
集中核算体制下的财务管理高全明(134)
论供水企业实施二级核算的必要性米广磊(135)
论施工企业建造合同收入确认的利和弊王伟彤(137)
基于战略目标选择下的公司财务规划初探魏秀云(138)
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改进智庆现(140)
如何提高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杜文鑫(141)
资产负债表观在《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中的体现刘建葆(143)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许绍坚(144)
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周拥军(146)
浅谈如何加强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张宏涛(147)
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曹红霞胡冷夫陈欣(149)
试论我国战略管理会计刘勇(150)
新准则条件下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探讨孙震坤(152)
基于中小企业视角下的会计工作现状研究李跃兵(153)
关于互联网时代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完善刘佳(155)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分级核算创新体系研究杨静侠(156)
探究企业应收账款全面管理李纯(158)
基本建设项目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帐日处理分析苏宪成徐熙(160)
浅议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陈迪(162)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按收入确认完工百分比的必要性江兵(163)
浅析如何发挥财务管理在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作用李爱宁(164)
浅议国有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魏增玮(165)
论企业上市前财务规范的几点内容张慧中(166)
浅议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的应用丛中岳(167)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对策蔡小平(168)
试论财务管理与会计之间的关系赵晓云(169)
关于基层财政加强会计建账监管的几点思考陈帮富邓光军段军(170)
浅析会计核算在房地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李海燕(171)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分析李丽光郝举玲(172)
浅议新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相关完善曹兴娥(173)
浅谈钢铁企业的成本控制吕清军(174)
北岙镇村级(社区)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探讨倪晓珍(175)
浅析财务管理体系与成本管理体系杨胜奇(176)
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的研究马梅(177)
共同治理机制下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完善研究赵爽(178)
浅析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蔡之仙(179)
关于新时期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探讨邓建辉(180)
试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利得与损失的会计处理刘丽(181)
关于校建产业财会管理的探讨谢向影(182)
试论施工企业会计监督冯英姿(183)
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黄颖华(184)
国有旅游企业会计成本控制李雪芬(185)
浅析如何降低医院成本徐静(186)
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改革之我见狄艳辉(187)
论血站人力资源会计及应用前景冯秀端王燕(188)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分析王莹瑞周东生(189)
产品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研究洪健敏(190)
我国企业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浅析林小丹(191)
财务会计对企业的目标创新影响论刘殿君(192)
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研究刘晓霞(193)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罗秋香王丽琴(194)
事业单位转制企业会计方法研究汪皆斌(195)
国有资本财务信息监管研究徐学毅(196)
财务管理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浅议付建林张邦龙(197)
如何改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陈利明(198)
新时期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赵莉(199)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研究和探讨王慧娟(201)
刍议会计行业中的职业判断与信息质量管素娟(203)
浅论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高政伟(204)
基于E-CELL、U8、UR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探讨杨晓苑(205)
高等学校内部财务控制与风险预防的研究陈德洪(207)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陈晓琼(208)
刍议我国企业新型财务内部控制模式的构建张恒梅(210)
内部审计的发展及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比较黄英(211)
浅谈中钢集团山东富全矿业有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章伟(213)
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对预算单位财务的影响李展(214)
浅谈当代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与治理规范张艳红(216)
企业做好资金内控工作的探索任聪艳(217)
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强化欧阳清生(219)
浅谈会计集中核算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潘立江(220)
医院内部控制探讨陈红涛(221)
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监管制度的探索李石政(222)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于明珍(223)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刍议郑萍(224)
浅析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郭彩利(225)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风险中的作用麦靖怡(226)
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分析的思考及对策张虹缪志安(227)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程晓峰(228)
浅析事业单位如何加强预算管理段秀朝(229)
全面预算管理与ERP的互渗优化成本管理甘霖(230)
浅议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孙晓媛(231)
信息系统审计分步实施的探讨崔春陈冬(232)
内部控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重要性秦德伟(233)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敬玉(234)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探讨陶涛(235)
审计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与对策王琳琳(236)
关于石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几点思考赵为旭(237)
杭州市教育系统基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初探姚坚陈金飞楼洪伟陈秋君(238)
基于平衡计分卡基础上的全面预算管理探讨王晓航(240)
论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与分析陈贵泽(242)
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胡国华(244)
浅谈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税务筹划徐安赛(245)
企业税收筹划研究杨雪云(247)
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问题探究周爱霞(248)
新企业所得税给企业带来的思考程美淋(250)
论地税文化建设理念龚著作熊爱国(252)
浅析企业税收筹划乔智芳(253)
浅谈“收支脱钩”与非税收入的规范执收唐艳华(254)
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几点思考夏祥钢陈沁华李立(255)
浅谈企业税务风险与管理彭军卫(256)
加强税务信息应用化的探讨与思考葛峰傅重辉(257)
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中的问题与改革鲁若楠(258)
发挥地税职能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左卫荣刘友成黄俊鹏(259)
高新科技企业会计以及税务处理赵秀清(260)
牵手创意李佩森(1)
年产2亿支飞利浦荧光灯生产基地拓展中国绿色照明市场张平(2)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丽达(3)
浅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夏敏(5)
健全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的思考薛瑜(6)
论我国信用卡业务的现状与发展魏冬(8)
浅谈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与化解林洁(9)
试论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问题夏承艳(10)
浅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依据施伟南(11)
关于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境况的思考宋婧怡(12)
银行业务中洗钱的运行机制分析翁恺悦(13)
关于银行小额信贷的营销策略胡容(14)
略论当前基础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姜洪祥(15)
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许可(16)
浅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周益群(17)
农村金融深化中非正规金融发展与政府行为选择——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夏峥(18)
试论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彭艳丽(19)
行政事业单位在公共财政视角下的改革研究赵爱民(20)
基建项目贷款信托融资的策略研究李乐(21)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央行统计数据大集中洪银玉(22)
目前商业银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几个难点季春泉(23)
机关事业养老金与退休待遇不挂钩的探讨李文焕(24)
全球化背景下金融监管理念及模式发展成丽敏(25)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如何进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冯涛(26)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刘小红(27)
金融危机后财政政策选择与经济发展洪云亭(28)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机颓改革后的几点问题探讨郑红(29)
金融市场建设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分析刘金柱(30)
关于我国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研究马维娟(32)
A银行东莞分行东莞分行营业网点排队问题实证分析刘伟(33)
试论旅游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孙乔(35)
浅谈我国展会电子商务的定位与出路孟淑娟(36)
基于SWOT分析法的东北煤炭市场研究连茂君(38)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竞争现状及策略分析姚惟頔(39)
施工企业合同风险防范初探王仁杰唐艺宁(41)
突破经济发展困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谢宥根(42)
关于我国土地管理改革的思考付志旗(45)
浅谈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葛云梅(46)
行政中心选址的原则探讨——以山海关区行政中心的选址为例郝志玖(47)
面向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分析刘苗(48)
关于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邓建国(49)
杭州大旅游产业集群概况分析刘洁(50)
基于混合指标多目标决策方法下的城市配送中心选址邹美凤廖文婷(51)
论人民币升值的紧迫性熊智飞(52)
浅析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林士华郭丁乓(53)
三峡通航管理公共规制的作用及意义探析梅竞艳(54)
物资供应工作中的库存控制研究刘伟(55)
内需拉动转型经济增长方式探析孙国敏(56)
品牌定位与品牌延伸的关系研究徐梦园(57)
天津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刘勇(58)
对药价虚高现象的多方利益主体博弈分析——兼论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任龙洋(59)
饭店业异业联盟发展动因与模式研究胡建英(6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张魁(62)
关于加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分析黄凡(64)
A公司经营活动六状态分析探讨魏丽艳(66)
浅析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重大意义姜正旭(69)
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互动营销的策略分析钟卓群(70)
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经济性分析于强(72)
浅谈企业融资管理刘现忠(74)
应用营运资产分析法对东北制药信用销售限额计算及修正冯雪菲(76)
浅谈外汇汇率改革对港航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杨悦(77)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朱海鹏(78)
对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探讨邓益仲(79)
煤炭企业筹资管理王玉江(81)
对全员持股的股份合作制转制企业的几点探索朱安国(82)
基于金融危机视角的企业存货成本管理探讨与分析曹之荣(84)
构建符合发展需要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张雷(85)
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探讨秦桂英(86)
浅谈公司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发挥张晓静(87)
发电集团融资方式创新的探索夏慧芸(88)
ERP在企业项目管理中带来的思考黄大明(89)
浅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孔杰(90)
试论加强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薛倩倩(91)
刍议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素质的具体途径刘文勇(92)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浅析赵晓宁董凯斌(93)
浅论电信号码百事通业务的发展模式伍咏芳(94)
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黄柳英(95)
建筑行业中如何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管理康素素(96)
论完善交通运管的财务管理牛敏(97)
浅析现代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李茂松贾义(98)
浅谈完善企业融资杨妉(99)
浅谈降低施工成本的可操作措施王海霞(100)
部队医院成本控制研究熊春玉(101)
试论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商懂(102)
浅析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机制创新秦晋(103)
探讨收入确认标准变化对建造合同收入确认及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朱丽平(105)
会计税务处理对于资产减值的差异王雪梅(107)
企业预算管理若干问题刍议吴琳(108)
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监控机制研究励俊明(110)
新医疗改革形势下加强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陆启发(111)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革研究崔春花(113)
浅议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防范对策程世红(114)
医院会计信息披露的缺陷与改进陈妙莲(116)
新时期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分析与创新举措研究叶菁(117)
关于计入损益的利得以及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的比较、原因梁蕤(119)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孟晓兰(120)
浅议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中的集权、分权问题单志健(122)
浅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财务报表要素王月凤(123)
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李超(125)
对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点思考王敏(126)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国庆(128)
现金流量表主表的编制方法黄斌张梅青(129)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覃莉鹃(130)
浅谈企业外销收入确认王涛(131)
浅谈企事业单位中的往来账会计丁娟(132)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税收角度的分析范妙云(133)
浅析环境污染整治形成的或有事项会计廖淑霞(134)
计算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方法探讨赵芳(135)
高校在财务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王刚(136)
管理会计最新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探讨徐远东(137)
关于新时期加强基层气象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郑慧(138)
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探析刘昱(139)
企业的财务灵魂——创新的财务理念岳本祯(140)
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刘永芹(141)
关于集团化企业会计核算的分析王艳(142)
加强会计监督强化财务管理张建兵(143)
经济效益的提升与项目预算管理刘慧丽(144)
浅谈会计电算化和企业信息化杜凤莲(145)
浅析我国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孟庆亮(146)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探讨周国庚(147)
丢疗改革下医院会计制度的完善詹毅(148)
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市场内部性管制分析云文(149)
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显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陈瑾(150)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岑洁玲(151)
如何防范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王师(152)
浅议会计诚信问题刘伟(153)
橡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方法王淑娟(154)
金融衍生产品的会计计量研究杨光(155)
对目标成本管理在汽车修配行业中的应用张文菊(156)
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探析章为丕(157)
对优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的研究周红琴江建平(158)
浅析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朱骅(159)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几点思考齐晓华(160)
做好对口援建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唐好军(161)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浅谈龚民民(162)
如何处理会计核算中常见的弊端郭峰(163)
关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对策的研究蒋潞(164)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探析聂微(165)
国有地产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谭贤国(166)
浅析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杨玉芹(167)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尹艳芳(168)
教育系统往来款项中长期挂账问题浅析孙文元(169)
浅谈如何规范和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王冠会陈洪珍逯金红(170)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王战峰(171)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可行性分析左小凤(172)
浅议材料调差业务的产生及会计处理探讨刘涛(173)
目标导向的高职会计教育改革孙海艳(175)
浅议工程财务管理标准化模式李雪梅(177)
对集团公司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思考陈小才(179)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及其对策成畅(181)
浅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路海霞(182)
浅谈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王桂华(184)
论我国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唐文婷(185)
从会计信息出发浅议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的途径苏欣(186)
关于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支萍(187)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雷才伟(189)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锒与行政运行成本间的关系左小凤(190)
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王静(192)
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程绍波(193)
试论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谭群(195)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的对策吴剑涛(196)
从统计管理体制看统计数据失真的根源王秋兰(198)
浅析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芙蓉(199)
基层审计机关在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中的实践与思考陈文勇(201)
强制性审计需求与审计质量研究单吉荣(202)
试论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何锐平(203)
试论工业企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朱蓓芸(204)
谈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梁广启(205)
内部审计增值研究钱坤(206)
我国社保基金审计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方升栋(207)
试论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李罡(208)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发展趋势鲍平(209)
建立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铜对改善应收账款的重要性蒋晓婷(210)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医院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林凤兰(211)
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刘真(212)
浅谈我院加强内部控制的做法及体会王立云(213)
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浅议吴亚生(214)
以某进出口公司为例的税务筹划方案探讨王军(215)
绩效工资制度下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个人所得税筹划卞凡(216)
针对会计报表如何进行税务分析童萍(218)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业务中会计差错与财税差异分析马玉芬(219)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对税收筹划的影响陈彬(221)
建立税收法制员制度推进执法责任制建设的思考肖礽芳刘莎宋长青(222)
兼营免税项目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方法之我见苗峰(224)
增值税纳税筹划技巧探讨史芳丽(225)
浅谈外资企业所得税如何进行纳税筹划李明珠(226)
建筑施工企业营业税的税务筹划许柏青(227)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审计符儒芳(228)
怎样保增长保怎样的增长——关注金融产业安全共促国家经济发展——第三届中国产业安全论坛演讲选编张梅颖(5)
关于国家外汇储备安全的思考厉以宁(7)
加强自主创新保障产业安全刘燕华(10)
维护保险产业安全促进经济金融发展周延礼(13)
增加我国黄金储备缓解外汇储备风险季晓南(16)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安全性问题思考杨再平(18)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未来产业安全的基础李朴民(21)
突破贸易保护主义重围切实维护国内产业安全杨益(22)
以新思维审视我国外汇储备风险吴念鲁(26)
科学发展观是抵御和化解金融危机的利器张国祚(28)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3季度)(30)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9年秋季)(50)
中国经济季报(2009年第3季度)(67)
企业管理信息化领域又一新的增长点——回眸“2009经济和信息化年会”张荫芳(80)
货币政策的选择、目标与评估甄艺(81)
我国积极而稳健的货币汇率政策走向实证研究——汇率走向是大国博弈,还是国内需要?顿明(84)
浅谈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刘军徽(86)
构建我国合理财政体系探讨王远军(87)
新会计准则下茶叶销售企业的所得税处理徐宏(88)
企业合并的一般性税务处理探讨杨俊高(89)
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适应性研究张兰香(90)
浅议企业政府补助收入的所得税纳税调整及会计核算卿秀华(91)
关于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的探讨王韶华(93)
“金融危机”后对外贸易下滑对短期汇率的影响李梦瑜(94)
论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贷后管理防范信贷风险雷春晓(96)
浅谈人民币升值及其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张魁王成峰宫学东(97)
商业银行利用债委会对企业实施债务重组的法律问题研究郭喜田(99)
浅谈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刘时阳(100)
试谈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李铁林(102)
浅探我国典当业务的创新汪新培(103)
现代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战略探讨岳晗(105)
浅谈银团贷款收费问题周炜张邯(106)
我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改革创新郭毅飞(107)
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现行制度的解析与评价赵忠梅(109)
浅析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刘欣(111)
从制度运行审计着手切实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方升栋(113)
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表的若干影响吕冬梅(115)
会计监督现存问题及对策包菁云(116)
小议地铁施工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问题董福龙(118)
浅析所得税法与所得税会计发展历程郭剑涛(119)
浅谈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志强(121)
新形势下完善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探讨周彬彬(122)
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研究丁美红(124)
金融危机挑战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陈洪亮(125)
对完善资金安全运营内控制度的探索王静月(127)
如何改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杨旻袁智覃曼(128)
论如何加强会计人员管理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郑建国(130)
道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及正确核算问题探讨管涛(131)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张宏(133)
后金融危机时期外贸企业财务问题探析王东王晓杰(134)
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制度研究周莉(136)
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焦志明(137)
浅谈新时期医院中的会计工作要君(139)
电子商务模式下会计信息处理的方案探讨张崇明(140)
论企业应收账款的科学化管理林朝杰(142)
企业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探讨秦燕(143)
浅谈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谢燕群(144)
浅谈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和对策叶海平(145)
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探析刘昱(146)
试论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许建峰(147)
新医改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探讨张丽婷(148)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在企业的应用郑可珍(149)
矿业企业财务审核的实现史桂风(150)
企业预算编制浅议谢志兰(151)
论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颜双林(152)
加强公司内部审计资源管理之浅见王继(153)
试论如何加强医院财会规范化管理张洁(154)
浅论当前企业会计工作中面临的诚信问题张艳(155)
浅议如何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防范控制财务风险付宝红(156)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谢兰姣肖晋平(157)
浅析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对策陈苇邓晓丹(158)
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陈玲玲(159)
浅谈如何加强会计专业教学魏延军(160)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研究钟全汉(16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析李飞(162)
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努力开创医疗卫生新局面崔晏(163)
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情况分析——以湖南省涟源市为个案雷辰欣刘姗朱碧金(164)
略论秦皇岛生态旅游经济的精髓——湿地观鸟和农业生态观光园的案例分析马秀兰(166)
创业板上市决策前的思考董富波(167)
肇庆产业转移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韩银娥(169)
油价波动对深圳股票市场收益影响的实证分析李晓莹(171)
探讨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基于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张秀芬(173)
论经济复苏与新兴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张新杨颉(174)
计划颠覆与经营预算管理任艳民(176)
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靳鹏钰(178)
由HO模型所想到的两个问题铁瑛(179)
试论医院如何应对新医改肖燕常琳(180)
小议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的影响赵宁宁(181)
施工企业资产管理探析郭晓彬(182)
浅议应收帐款的过程管理胡淑娥(183)
关于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产生与科学化管理李福炜(184)
试论事业单位专户资金管理张燕(186)
物业服务行业税负问题浅议马红梅(187)
房地产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探析韩健(189)
野外施工单位经营管理初探任党宏(190)
浅谈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许敏(192)
加强企业集团集中监控,降低集团财务风险顾裕梅(193)
浅析高速公路企业经营中的风险问题党伟(195)
简论ISO9000质量管理与产品销售王正品邬红琴(196)
武夷山茶品牌如何御风而行徐枫(198)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高速公路企业筹资管理张洪花(199)
模糊评价法在海洋石油平台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杨晓龙姜蕊乔斐(201)
条形码在石油销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赵冬梅(202)
合理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医院的经营状况李艳丽(204)
浅析影响我国企业持续发展的财务因素谭晓春(205)
论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对提升企业发展的分析陆文明(206)
浅谈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改革杨光(207)
新时期加强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李建国(208)
浅谈企业品牌经营刘莉(209)
论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成本控制连宏伟(210)
浅谈优化成本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宋美娜(211)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设想钱梅(213)
现代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手段郭震峰(215)
加强湖南省气象部门财务监控的对策与建议梁红兵(217)
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反思及改革路径的选择粱彦(218)
我国燃油税的政策取向及其国际比较王彩玲(220)
“三妾争产”分配方案的博弈分析及数学建模——诠释广义平均分配原则的人性化应用成克利(223)
论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与转换邓素娥(227)
中国通信设备行业运行报告(28)
中国汽车行业运行报告(30)
中国化学纤维制造行业运行报告(32)
中国橡胶制品行业运行报告(34)
中国水泥行业运行报告(37)
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报告(39)
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报告(42)
中国房地产行业运行报告(45)
中国医药制造行业运行报告(48)
新能源产业有望成经济新增长点(50)
神华风电:助力中国新能源发展—大风起兮铸伟业——神华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风电科学发展纪实吉喆苏云峰(54)
坝上高原唱响大风歌——神华国华(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创业之路吉喆苏云峰(62)
昔日滩涂地今日展英姿——国华(东台)风电有限公司跨越发展之路吉喆苏云峰(64)
立足美丽草原奉献绿色能源——神华国华(通辽)风电有限公司纪实吉喆苏云峰(66)
华锐风电:好风凭借力振羽正当时——专访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韩俊良吉喆苏云峰(68)
打造精品龙滩、绿色龙滩、和谐龙滩建设我国水电工程的典范——专访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戴波吉喆苏云峰(7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足迹(76)
OECD报告认为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强势增长但需增加社会支出赵晓萌(80)
加强财源建设壮大东营财力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提供财政保障李敬涛(81)
新企业所得税法引发的思考罗秀玉(82)
刍议电网企业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纳税筹划朱涉世(84)
谈会计与所得税法的对接与协调——从企业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核算谈起张遂华(85)
中国税收增长的实证分析——以1978年~2007年数据为例黄龙卿(87)
浅析如何开展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田效先(88)
施工企业纳税筹划浅析王凤(89)
浅谈薪酬纳税筹划方案的制订黄磊(90)
税会确认基础不同所产生差异的研究——基于宝连公司劳务收入和投资收益的确认李高栓高洪义(91)
纳税服务考核与评价探析(93)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若干思考林肖立(96)
我国外汇储备出路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曹灿张强黄晶晶徐学鹏刘彦强(97)
适度运用供应商融资及其风险控制浅议—基于A公司的案例分析许明丰(99)
金融刺激居民消费需求途径的思考——以平顶山市为例杨振坤(100)
浅析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特点贺永革(102)
基于散户视角的股市投资策略研究孙春雨王青(104)
装备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情况分析郑立立(107)
危机后世界金融监管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颜博(110)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段周畅(111)
集团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探析梁先明(112)
小议基层石油销售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孙萍(114)
企业内部控制浅析胡建萍(115)
论创建完善的出纳管理制度练红霞(117)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途径郭计川(118)
浅谈医院采购与付款内部会计控制王英(120)
对完善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周秀华(121)
长期待摊费用科学核算之我见朱勤(123)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海外工程资金管理陈艳(124)
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何文仲(126)
对整合区级国家审计资源的思考沙朝阳(127)
新时期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苑一出(129)
浅谈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叶肖剑(130)
谈新形式下公路部门的财务管理何湘杰(132)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新问题及其对策纪晓黎(133)
所得税会计浅析卢成能(135)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余维桓(136)
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整体思路胡政需(138)
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浅析苏怡(139)
风险投资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思考林桂(141)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高速公路企业筹资管理张洪花(142)
内部审计角色处理周艳兵(144)
浅论企业社保资金的财务管理运作框架邹晓珊(145)
浅议加强预付账款的管理张蕊(147)
乡镇机关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实施应用安丽敏(148)
浅谈信息时代企业的内部控制陈争跃(149)
电信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思考李伟玲(150)
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委派制的有效途径练庆慧(151)
浅谈如何加强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刘颖霞(152)
施工企业BT项目财务核算浅析王春波(153)
谈会计职业道德韦梅桂(154)
如何对企业加强财务审计工作赵永彬(155)
论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边永玲(156)
论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陈大会(157)
对医院内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郝栋梁(158)
新准则“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实例胡志坚(159)
浅析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张胜菊(160)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探究马晓凤(161)
内部控制评审余洪贵(163)
从新《企业财务通则》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贾桂艳(165)
浅议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何学伟(167)
浅谈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科学化策略张吉丽魏占场(169)
对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相关问题的探讨任士伟(170)
试析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陈琪(172)
技术创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戎梅(173)
谈县(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难点及对策张庆华(175)
刍议企业如何在市场中提高自身竞争力高扬(177)
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反思——以《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为立足点王雪丹(178)
私营建筑经济发展探究张培波(179)
迪拜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影响李硕(180)
可持续消费的现实难题与解决策略路宏广(181)
优秀的基金经理有共同点吗?——基金经理特征及其业绩的文献综述吕麟俊(182)
外语人才对保定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战略研究李闻梅郑悦(183)
浅谈可持续发展与建立企业环境经济体系洪立梅(185)
基于OSL估计的中国技术进步就业效应实证研究刘浩宇(187)
关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指标体系和总量测算方法的研究张玲(189)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策略分析罗强(191)
产生我国楼市泡沫的影响因素分析翁晓峰许俊菊(194)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公司利润操纵的分析祝静朱自求(197)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严玉娟(198)
浅析提升我国出版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曾鸣(200)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绩效评价初探吕志军(201)
论人力资源市场中工人技术考核工作的管理齐云生(203)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郑京英(204)
集团公司多元化投资的风险分析和规避王若文(206)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风险分析周鸣余萍(207)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烟草商业企业竞争软实力马学军(209)
重组整合企业集团化管理探析卢彤书(210)
卫生事业单位员工满意度与责任心成因分析叶清(212)
对有色联合企业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浅探张政余利燕(213)
银行风险内控防范和整治陈一平(215)
论传统文化与建筑企业管理刘冠含(216)
纺织企业困难时期如何留住核心员工吴芗(217)
浅析国有企业的管控张筠(218)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及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赵阳(219)
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理论研究刘艳红(220)
电商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范文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环境;网络财务;全球化财务;人本财务
1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
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宏观环境看,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等等。从微观环境看主要表现为:公司内部机构重组;公司之间的购并与重组;虚拟公司的兴起等方面。而每一方面的变化对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挑战。
(1)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对财务管理有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使企业筹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客观上提升了企业的价值。但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可以看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后,是极大的风险。在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如何寻求机遇,规避风险,是财务管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2)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于财务管理来说,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企业资源配置结构是以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资源配置结构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
(3)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财务迅速兴起。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演化到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的最显著特点是实时报告,企业可以进行在线管理。网络财务的前景是诱入的,但它引起的安全问题同样让人担心。
(4)企业重构对企业本身,甚至是对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对财务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公司内部重构时如何进行资产剥离、公司之间的购并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跨国购并时如何进行国际财务管理。而虚拟的财务管理更是无章可循,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2传统财务管理的缺陷
(1)不支持电子商务。我国的传统财务软件具有单币种、单语言的特点,这对于网上业务的结算、会计数据的传递交流都会产生障碍。另外,传统财务软件由于产生的技术背景落后,无法实现网络化管理或只支持局部网络应用,更无法支持电子商务。
(2)无法实现财务与经营业务的协同。财务与经营业务的协同包括企业内部协同、供应链协同等。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与客户、供应商等每一结点在发生供、产、销等经营业务活动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各种财务信息,如果没有网络技术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对这些财务信息进行快速、合理的处理,从而使财务信息传递到经营业务系统的时间差增大,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3)财务信息的披露存在会计期间的约束。传统财务系统只能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才能获取财务报告,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时代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因为:①电子商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快捷,如果双方不能随时获取对方的财务信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商家必然会放慢业务决策的速度,也就无法体现电子商务的优势。②网上交易的企业很可能“虚拟公司”。“虚拟公司”可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当该项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时,“虚拟公司”可以随时终止。其存在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几天。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会计分期是一件困难的事,而且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也许在预定的一个会计期间还未结束,该公司就已经解体了。所以网络时代信息使用者更注重的是即时财务信息,而且在电子联机的条件下,财务报告也可以即时产生。
(4)传统财务系统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需要。由于信息生产成本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传统财务系统往往只是试图满足所有用户的共同需要,而没有或者很少考虑他们的个性需要。例如,在现在的知识经济社会里,企业的人才配置合成为评价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准,有的用户就可能会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有需求。但在传统财务系统中,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这些过去看来不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没有在财务报告中出现。而在网络财务下,由于信息成本的降低,财务报告可以涵盖更多的内容,这样的信息就可以在财务报告中得以体现。再者,有的用户只需要了解一部分的财务信息,譬如一个小债权人,他不可能像大债权人那样为了降低风险对企业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他只需要了解企业大概的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就可以了。但是要在大量的财务信息中去提取这一小部分信息,对于他来说必定是一件很不合算的事,而要企业提供这样的个性信息在传统财务系统下是明显不可能的。
(5)会计信息缺乏国际可比性。传统财务系统过分强调中国会计制度,造成了中国会计封闭自守的一面。据说国内某家大型企业在海外上市之前,为了使其近三年的会计报表符合国际投资者的要求,聘请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调帐,结果整个审计工作历时一年半,共耗去53万人工费。通过这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出缺乏国际可比性的会计信息,不仅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也会对企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财务网络化、国际化的今天,这种会计信息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3现代财务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这些环境变化必将对财务管理的目标、范围、内容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现代财务管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3.1关于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
随着环境的变迁,财务管理的发展必然与创新紧密联系,特别是观念的创新将是推动财务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21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其观念的创新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资本观念。知识资本由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两部分组成。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源和动力,知识资本逐步取代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在企业的重要地位。知识经济的发展表现在知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影响是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并丰富了财务资源的内容,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知识资本与普通资本相比,具有更大的增值性,知识资本的运用,意味着在普通资本的C和V中,分别加入无形资产和智能劳动,从而放大了C+V知识资本运用的过程就是新发明、新技术、新构思商品化的过程,必然创造出高额利润。据西方学者测算,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0世纪初仅有5%-20%,如今已达到60%-80%。可见,未来的财务管理将是一种知识化管理,企业的科学技术、组织管理、人才素质、无形资产等知识的含量,将是决定财务管理是否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知识资本筹集、培育、扩张及与有形资本的匹配,优化企业资源结构,是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网络财务观念。21世纪,以信息流为核心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将促使传统的财务管理进入新型的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是运用计算机系统构建的一个网络财务体系,实施以互联网、内部网以及电子商务为背景的在线理财和信息化理财活动,它不仅使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大大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同时也实现了财务与各项业务的协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具体表现为:①电子商务的应用,打破了国界、距离与时间的限制,企业通过网上销售、网上结算、网上纳税、网上财务报告及重大财务事项披露,以全新的理财模式开展与客户、供应商、银行、投资者、政府的往来。②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更多地依赖于计算机系统所提供的大量数据、信息、计算及分析处理,有效地避免了决策者个人主观判断所产生的失误。③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诸如存货控制、应收账款管理及现金管理等,在电子商务模式财务与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动态化管理。④通过内部信息交流,使企业各业务部门、集团各公司之间的工作协同起来,可更加有效地进行资源规划与配置。目前,在我国构建和发展网络财务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而是观念,许多企业重视固定资产的投资,忽视甚至不愿将资金投资于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上。因此,在今后的财务管理中,强调网络化理财的新观念,是至关重要的。
(3)全球化财务观念。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突破国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在这种新的理财务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外延进一步拓展,以适应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发展需求。有关国际筹资、国际投资、跨国经营以及在全球企业激烈竞争中所形成的跨国并购等问题,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新课题。
(4)人本财务观念。在以知识和科技作为发展经济主要资源和动力的21世纪,人力资本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劳动者掌握的具有经济价值知识和技能,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和巨大经济实力的重要原因。从财务管理来看,企业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所具备知识、智慧及其运用知识创造经济价值能力和努力的程度如何,将决定企业财务活动成果的好坏。因此,在财务管理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探讨在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建立责权利相结合有效的财务运行机制,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本管理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企业顺利而有效进行财务活动的保证。
3.2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调整
(1)财务目标调整应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其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和政府等各方都有自身利益,共同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所以,现代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契约网”,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投入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包括人力资本),获得单个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他们应共同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形成更为广泛的财务资源配置主体。
(2)重新审视“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由此可见,将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于股东财富最大化,仅仅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必然会导致矛盾冲突,将不利于企业发展。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资本的比重大大提高,物质资本的比重相对降低,这种重大变化,日益显示企业各要素所有者地位在改变,从“股东至上”在向“利益相关者合作”转变,这种新的产权理念,要求人们更加重视股东利益以外的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及社会利益,更加重视人力资本和无形资本,重新审视传统的“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确立适合于21世纪财务管理要求的新目标。
(3)财务管理的目标应定位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在共同治理的逻辑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应定位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充分兼顾和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保证企业在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是不同的,股东期望其投入的资本有效增值最大化,债权人期望其本金的安全收回及利息收入最大化,经理和员工期望其薪金收入最大化,社会公众期望企业的社会责任最大化,政府期望企业的社会贡献最大化,等等。正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只有使企业各种契约关系者的财务利益得到较好的满足,才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美国IBM公司把其目标定为“为员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这种转变与创新,顺应了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是财务管理发展的又一突破,必将对整个财务管理内容产生深刻的影响。
3.3关于财务管理内容的拓展
目前,财务管理内容的基本框架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以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为基础,以筹资、投资、营运资金及利润分配等管理为基本内容。这一框架结构所反映的财务管理原理和方法体系,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兴起、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等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现有财务管理内容面临严峻挑战。探讨如何突破旧框框,建立一个新的框架结构,以容纳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内容,是财务管理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1)将知识资本的管理纳入财务管理范围。在工业经济时代,对企业来说财务资本是其战略性资本,因此,财务学科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财务资本的合理有效配置。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成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重要的战略性资本,因此,知识资本的合理有效配置及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知识资本管理的内容应包括:①知识资本的筹措。主要研究如何经济有效地筹措知识资本,使之与实物资本相匹配,形成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与有效的资源配置结构。在注重从外部筹措知识资本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企业内部知识资本的培育,尽量降低企业筹资的风险与代价。②无形资产的投资。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将导致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组织管理、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将大大提高,成为决定企业发展、未来收益及市场价值的主要智力资产。据统计,1995年美国许多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已高达50%-60%。因此,无形资产是今后企业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投资决策对象,这也将是今后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问题,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及投资决策指标与方法的确立。③知识资本的运营。知识资本相对于财务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性。研究重点是知识资本各要素在企业内部与其他财务资源有效的结合,以及进行对外投资等运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资本的潜能,以获取更多的收益。同时,应进一步拓展传统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设计一套评价企业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体系。因为知识资本的管理和投资与企业战略管理相联系,因此,其评价指标应包括衡量知识资产效益贡献大小的财务指标和评价知识资本对企业发展贡献程度的非财务指标。与此相适应,今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应是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资产,包括财务资源和知识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应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不仅包括股东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还应包括经理人员权益、员工权益及其他当事人的权益;同时,损益表的收益也应反映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④知识资本的分配。知识资本的所有者也应与财务资本的所有者一样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特别需要研究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问题。目前实行的送“红利”、年薪制、股票期权等,就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税后利润分配的一种尝试。有效开发和利用人的智力资源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是对人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育与激励,研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人力资本的利润分享制度,使经理和员工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的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尤为重要。比如股票期权,将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价值联系起来,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一种有效的物质激励机制。把知识资本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财务管理发展的趋势,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完善。
(2)风险管理的内容将有所增加,并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知识经济、电子商务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公司理财的复杂性和难度提高,承受的风险更大,因此风险投资和风险管理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会进一步提高。这主要表现在:①知识经济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企业在面临更多机遇的同时,决策风险也会更大;知识经济下企业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无形资产投资比重提高,企业的投资和经营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不确定因素更多,风险加大。②电子商务促使网络财务迅速发展,资本流动速度加快,企业理财的效率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企业的财务安全与风险性也将加剧。③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财务管理应从国际化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企业筹资、投资和经营将走向国际市场,有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但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特别是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同时,却又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所具有的投机性而成为企业的又一个风险源。安然破产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实例。安然公司就曾较多地使用期权、期货及“特别目的实体”(简称SPE,)等高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大量的远期合同,使其未来收益很不确定;过度的负债,导致财务杠杆效应被成倍放大,结果必然加剧了公司破产的风险。④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投资对象的风险投资呈上升趋势。据资料表明,1994年至1996年间,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GDP贡献率已达27%。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成长性、高风险性的特点,决定了风险投资经营的理念是在高风险中追求高回报,因此,风险投资管理倍受关注,投资主体的投资风险、创业主体的偿还风险如何管理等,是风险管理中的新课题。
3.4关于财务管理主体的变化
财务管理的主体由实体化转向虚拟化。财务管理主体是财务管理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实体,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具有独立的物质利益的经济实体,这实体是有形的相对稳定的。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企业只有获得充分的财权才能成为企业的财务主体。但是在新经济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日益推广,从而出现同上虚拟公司这样的企业形式,而这些虚拟公司往往只是一种动态的、短期的战略联盟,因时因势而生,合作目标完成后迅速解散。时分时合,分合迅速,从而使财务主体显得虚拟化、模糊化。
3.5财务管理手段的变化
理财手段将以网络为主。网络财务是以互联网内部网及电子商务为背景的在线理财活动。主要体现在:①企业事务的过程处理能够整合整个企业的财务资源,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一切活动均可实时报告,便于企业进行在线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②对于拥有复杂结构且涉及多行业下属机构的集团型企业来说,实现财务与业务、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社会等方面的协同,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使用资源。③在网络财务环境下,电子单据和电子货币的普遍使用,可以节省许多中间环节,促进流程速度和财务效率的提高,进而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总之,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众多市场的开放都将改变着传统的财务管理管理目标、内容、方式乃至整个财务管理机制,企业要生存并持续发展,必须思考改革的未来与面临的挑战,根据新的财务管理要求探索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马晓梅,贺春霞.我国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的探讨[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5,(7).
[2]王化成.中西财务管理理论比较及启示[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2).
[3]樊伟军.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挑战[J].河北财会,2004,(6).
[3]苗向阳.浅谈企业财务管理[J].兵团工运,2005,(6).
电商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发展阶段发展趋势
财务学已成为经济管理界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西方财务学主要由三大领域构成,即公司财务(corporationfinance)、投资学(investments)和宏观财务(macrofinance)。其中,公司财务在我国常被译为“公司理财学”或“企业财务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点论述
财务管理的萌芽时期
企业财务管理大约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中海沿岸的许多商业城市出现了由公众入股的商业组织,入股的股东有商人、王公、大臣和市民等。商业股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合理预测资本需要量,有效筹集资本。但由于这时企业对资本的需要量并不是很大,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单一,企业的筹资活动仅仅附属于商业经营管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职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重大改进和工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股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的发展不仅引起了资本需求量的扩大,而且也使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筹资活动得到进一步强化,如何筹集资本扩大经营,成为大多数企业关注的焦点。于是,许多公司纷纷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开始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职业。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预计资金需要量和筹措公司所需资金,融资是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筹资。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1897年,美国财务学者格林(green)出版了《公司财务》,详细阐述了公司资本的筹集问题,该书被认为是最早的财务著作之一;1910年,米德(meade)出版了《公司财务》,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最有效地筹集资本,该书为现代财务理论奠定了基础。
法规财务管理时期
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30年代西方经济整体的不景气,造成众多企业破产,投资者损失严重。为保护投资人利益,西方各国政府加强了证券市场的法制管理。如美国1933年和1934年出台了《联邦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对公司证券融资作出严格的法律规定。此时财务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金融市场制度与相关法律规定等问题。财务管理首先研究和解释各种法律法规,指导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组建和合并公司,发行证券以筹集资本。因此,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守法财务管理时期”或“法规描述时期(descriptivelegalisticperiod)”。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美国洛弗(w•h•lough)的《企业财务》,首先提出了企业财务除筹措资本外,还要对资本周转进行有效的管理。英国罗斯(t•g•rose)的《企业内部财务论》,特别强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资本的有效运用是财务研究的重心。30年代后,财务管理的重点开始从扩张性的外部融资,向防御性的内部资金控制转移,各种财务目标和预算的确定、债务重组、资产评估、保持偿债能力等问题,开始成为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资产财务管理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财务经理普遍认识到,单纯靠扩大融资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财务经理的主要任务应是解决资金利用效率问题,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上升为最重要的问题,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内部决策时期(internaldecision-makingperiod)”。在此期间,资金的时间价值引起财务经理的普遍关注,以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为研究对象的资本预算方法日益成熟,财务管理的重心由重视外部融资转向注重资金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使公司财务管理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这一时期资产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称之为资产财务管理时期。
50年代后期,对公司整体价值的重视和研究,是财务管理理论的另一显著发展。实践中,投资者和债权人往往根据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经营风险等一系列因素来决定公司股票和债券的价值。由此,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
这一时期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1951年,美国财务学家迪安(joeldean)出版了最早研究投资财务理论的著作《资本预算》,对财务管理由融资财务管理向资产财务管理的飞跃发展发挥了决定性影响;1952年,马克维茨(h•m•markowitz)“资产组合选择”,认为在若干合理的假设条件下,投资收益率的方差是衡量投资风险的有效方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1959年,马克维茨出版了专著《组合选择》,从收益与风险的计量入手,研究各种资产之间的组合问题。马克维茨也被公认为资产组合理论流派的创始人;1958年,莫迪哥莱尼(francomodigliani)和米勒(mertoh•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莫迪格莱尼和米勒因为在研究资本结构理论上的突出成就,分别在1985年和199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1964年,夏普(williamsharpe)、林特纳(johnlintner)等在马克维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系统阐述了资产组合中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区分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明确提出了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而减少等观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使资产组合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夏普因此与马克维茨一起共享第22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荣誉。总之,在这一时期,以研究财务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新财务论”已经形成,其实质是注重财务管理的事先控制,强调将公司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密切联系,以资产管理决策为中心,将财务管理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投资财务管理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国际市场迅速扩大,跨国公司增多,金融市场繁荣,市场环境更加复杂,投资风险日益增加,企业必须更加注重投资效益,规避投资风险,这对已有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中期以后,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投资问题上,因此称为投资财务管理时期。如前述,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揭示了资产的风险与其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受到投资界的欢迎。它不仅将证券定价建立在风险与报酬的相互作用基础上,而且大大改变了公司的资产选择策略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其结果,导致财务学中原来比较独立的两个领域—投资学和公司财务管理的相互组合,使公司财务管理理论跨入了投资财务管理的新时期。前述资产财务管理时期的财务研究成果同时也是投资财务管理初期的主要财务成果。
70年代后,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使公司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加强。认股权证、金融期货等广泛应用于公司筹资与对外投资活动,推动财务管理理论日益发展和完善。70年代中期,布莱克(f•b1ack)等人创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tionpricingmolde1,简称opm);罗斯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在此时期,现代管理方法使投资管理理论日益成熟,主要表现在:建立了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形成了完善的投资决策指标体系;建立了科学的风险投资决策方法。
一般认为,70年代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丰富成果,财务管理进一步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1972年,法玛(fama)和米勒(miller)出版了《财务管理》一书,这部集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之大成的著作,标志着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发展成熟。
财务管理深化发展的新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企业财务管理进入深化发展的新时期,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普遍遭遇了旷日持久的通货膨胀。大规模的持续通货膨胀导致资金占用迅速上升,筹资成本随利率上涨,有价证券贬值,企业筹资更加困难,公司利润虚增,资金流失严重。严重的通货膨胀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对付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财务管理一度成为热点问题。
80年代中后期以来,进出口贸易筹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问题、国际投资分析、跨国公司财务业绩评估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财务学分支—国际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成为现代财务学的分支。
80年代中后期,拉美、非洲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陷入沉重的债务危机,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政局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美国经历了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贸易保护主义一度盛行。这一系列事件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使企业面临的投融资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在其财务决策中日益重视财务风险的评估和规避,其结果,效用理论、线性规划、对策论、概率分布、模拟技术等数量方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财务风险问题与财务预测、决策数量化受到高度重视。
随着数学方法、应用统计、优化理论与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方法和手段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发生了一场“革命”。财务分析向精确方向飞速发展。80年代诞生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90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猛。财务管理的一场伟大革命—网络财务管理,已经悄然到来。
财务管理发展趋势
现代的财务管理,将继续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而网络财务管理变革则遥遥领先。
当今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拓宽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化。容量巨大,高速互动,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网络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企业之间激烈竞争将在网络上进行;二是虚拟化。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加强,开辟了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市场、虚拟银行。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也将随之消失,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定单,商业活动将在全球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对存货的量化监控更精确。同时,网上收付,使国际资本的流动加快,而财务主体面临的货币风险却大大地增加。相应地,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将随着理财环境的变化而不断革新。网络财务管理主体、客体、内容、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