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门诊优质护理服务范例(3篇)

时间:

门诊优质护理服务范文

护理是医院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护理工作的质量对于治疗和诊断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患者对于医院的评价以及对于治疗的满意度也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对于护理工作的体验。为此,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展开优质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所谓的优质护理服务,最重要的就是以患者为工作的重心,对于工作的细节的制定和实施予以高度重视,在保障治疗过程安全有效的同时,尽量的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以保证患者的各种需求得以满足,尽最大能力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其中包括男性123例,女性77例。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为小学及以下学历,42例为初中学历,66例为大学学历,其余为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实验组中,有8例患者为小学及以下学历,33例为初中学历,39例为大学学历,其余为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为对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告知,如果遇到患者精神紧张,应予以适当的安抚,保证患者情绪稳定。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要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其具体操作内容如下:首先,要对患者给予精神上的护理,为其缓解就诊压力,在精神、感情的过各方面对其进行鼓励;其次,要注意自身的穿着,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尽量做到耐心、亲切、有礼貌;此外,如果患者前来问诊,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详细介绍,给出患者合理的就诊建议;另外,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该开通优先就诊的通道,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最优质的服务质量,包括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轮椅、搀扶等帮助;最后,医院应尽量增加医护人员数量,邀请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参与问诊,以便提高服务效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也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提前告知,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等。

2结果

2.1护理效果分析

对比发现,通过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实验组的患者投诉率为0%,远低于对照组的6.0%,此外,实验组患者的风险发生频率为4.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风险发生率为16%,实验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2.0%,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8.0%,由此可见,实验组在风险发生率、客户投诉率方面的比例远低于对照组。详细情况见表1。

2.2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比发现,通过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6.0%,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为84.0%,两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门诊优质护理服务范文

关键词:门诊抽血室;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效果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实现护理服务的安全。快捷和优质,同时改善护患关系,提高门诊护理的质量及护理服务水平[1]。相关调查显示,由于绝大多数医院的门诊抽血室负责采集全院患者的血样标本,工作量较大,同时由于患者的年龄跨度大,疾病种类多样,且绝大部分抽血工作都集中在工作日的上午时段,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造成绝大部分医院门诊抽血室存在血样标本不合格率高,患者抽血失败情况多及患者不满意程度高的问题。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抽血过程中分别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抽血操作,对在门诊抽血室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所取得的实施效果进行说明,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门诊抽血室2012年8月~2013年8月的各类抽血患者180例,男性患者84例,女性患者96例,年龄分布为23~87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抽血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抽血工作流程实施抽血工作。所有患者在抽血过程中均无意识模糊表现,入选病例均已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对实验结果不造成影响。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工作流程进行抽血操作,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①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医务工作的认知。学习关于优质护理服务方案的有关文件,明确护理理念,正确认识护理服务的工作要求;②保障人力资源。在当前的人力资源配置环境下,对各班的岗位职责进行合理调整,在抽血操作较为密集的时段将工作量相对小的人员进行调配帮助维持秩序及与患者进行沟通。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人员调整时,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值班,负责抽血工作。还需要沟通能力较强和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经行特殊情况何特殊患者的采血;③抽血环境的准备。由于门诊抽血室的空间有限,在患者较为密集时,极易发生拥挤磕碰现象,造成抽血环境嘈杂。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妥善处置室内尖锐物,尽量美化环境,合理安排患者等候区域。同时要求准备充足的抽血用具,以减少操作人员临时补充损耗造成时间浪费;④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护理服务应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服务工作应跟随患者的需求。根据患者的具体检查项目进行初步的分类,纠正血常规或微量血糖测量患者的错误排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抽血之后需要上班或上学,行动不便、抽血难度大等特殊情况,交由特殊采血地方,以减轻门诊抽血室的混乱情况;⑤加强护理沟通,体现人文关怀。护理人员需要充分理解患者由于疾病产生的与一般人有异的关怀需求,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护理人员需要清楚患者的名字性别等基本资料,清晰地通知患者何时进行采血。同时在采血前,礼貌询问患者是否已遵照医嘱禁食,以提高血样标本的合格率。需要注意的是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晕针晕血等特殊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操作,如预防性卧位采血等,充分实现人文关怀在门诊抽血室护理服务中的体现。

1.3评价标准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是否需要二次采血的数据进行统计,同时采集检验科要求再次采血的标本不合格数,在抽血工作完成后,发放调查表,统计患者对于采血工作的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数据采用χ2进行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采血情况见表1。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对患者问题的解决能力、工作的负责态度、操作的规范及熟练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方面[2]。门诊抽血作为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抽血工作是否能够顺利正常进行对临床诊断治疗至关重要[3]。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营造利于抽血操作的工作环境和气氛,同时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充分的护理理念深入教育,实现护理流程的优化,改善医患沟通情况,人文关怀理念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在实验组患者的采血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效的改善了门诊抽血室的常见问题发生情况,对诊疗的正常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有效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通过在门诊抽血室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门诊抽血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均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保障了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门诊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王雪梅,石敏,王红霞.预防标本拒绝的持续质量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1,12(26):17-18.

门诊优质护理服务范文篇3

【关键词】输液流程;流程优化;优质护理服务

ApplicationofHigh-qualityCareinOutpatientInfusionCenter/XUWei-dong.//MedicalInnovationofChina,2016,13(10):081-084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theapplicationofhigh-qualitycareintheoutpatientinfusioncenter.Method:In2013fromJanuarytoDecember,582casestimesofinfusionintheoutpatientinfusioncenterof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patientswentintotheorchildreninfusionareawiththehelpofnursesafterregistrationandtookmedicineforoutpatientstrack.Andin2014fromJanuarytoDecember,578casestimesofinfusionintheoutpatientinfusioncenterof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theobservationgroup,theyweregivenhigh-qualityoutpatientcare,thequalityofcare,errorofinfusionandpatients’satisfactionofthetwomethodswerecompared.Result:Eachnursingqualityscoreandpatients’satisfaction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high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optimizationoftransfusionnursingservicequalityinoutpatientinfusioncenterhelpstoimprovethequalityofcareandpatients’satisfaction.

【Keywords】Transfusionprocess;Processoptimization;Qualitycare

First-author’saddress:ThePeople’sHospitalofXinghuaCity,Xinghua2257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0.024

本院输液中心从2013年开始开展有关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活动。门诊输液中心具有患者多、输液量大、用药种类多、病种杂、护士少的特点,承担着全院门诊的输液工作,其服务质量如何代表了医院整体的护理服务及技术水平[1]。原有的护理服务流程、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不能满足患者需求[2]。营造温馨的护理服务氛围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3]。因此,提高患者满意度、优化输液流程避免门诊输液中心护理差错和不良事故的发生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4]。本研究就是针对门诊输液流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改进,旨在提高门诊输液中心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2月本院门诊输液中心输液582例次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2014年1-12月本院门诊输液中心输液578例次作为观察组。两年间,输液中心护理人员数均为16名,女性,年龄22~49岁,平均(33.6±2.8)岁,文化程度均为大专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一般护理对照组在门诊处挂号、拿药,在护士的引导下分别进入成人、儿童相应的区域输液。

1.2.2优质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2.2.1优化输液环镜输液中心的舒适环境是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完善硬件设施,将输液环境舒适化,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5]。从细节上体现对患者的照顾周到,备有电视和报刊供患者输液时使用,并提供冷、热水,配备一次性纸杯,使患者及家属在等待中既不寂寞、又可以学到保健常识[6]。针对科室特点,在吧台上添置丢失物品认领箱,准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输液架,方便哭闹及多动的患儿使用。在儿童输液大厅张贴动画图片,营造符合儿童特点的氛围,使患儿在气氛融洽、愉快而安全的环境中完成整个治疗。将输液中心划分为成人与儿童区域,以避免相互干扰并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舒适的输液环境结合完美的硬件设施对改善患者心情和密切护患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应从细微处做起,将患者视作亲友,加强交流与沟通,让患者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受到温暖,为每位输液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语言和行为力争规范[7]。

1.2.2.2实施科学的全程护理模式优化工作流程,针对输液中心患者多、病种复杂、输液时间短、具有季节性等特点,进行弹性排班,优化护理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及标准操作流程,使护理人员工作有章可循,保证工作质量,杜绝差错隐患。护士应做到“七声”,分别是来有迎声、接听电话有问候声、治疗时有称呼声、遇到患者有询问声、合作有谢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走有送声。护患沟通交流应使用简洁、清晰、通俗的语言,护士做到“细心问、耐心听、精心做、主动帮、亲切送”全程亲情服务,并且每日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反应的问题给予及时处理,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态度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此外,自从输液中心引进门诊输液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套系统首先运用条形码技术,为每一名患者设置了一个二维条形码,患者的每袋盐水上都贴有自己特有的条形码,患者输液器上再贴一张。这样一来,一袋盐水挂完,接第二袋时,护士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通过询问患者姓名来核对药水是否正确,而是通过一台特殊的移动数据终端(外观就像一台掌中宝),刷一下条形码就能核对了。

1.2.2.3护理质量优化每个输液区的显示屏都清楚显示每名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及输液进度等,护士通过手持系统了解每个输液区的情况,配合前台、输液药房,保持与护士长的有效联系。护士将按照二维条形码上输液号、座位号进行输液,遵循“快”、“准”、“稳”三原则[8]。

1.2.2.4输液流程优化,护士需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输液(1)登记。安排1~2名护士在患者输液排队处进行登记,核对输液二维码。登记处导医刷就诊卡取输液二维码,告知患者具体的输液流程、注意事项等并引导其对号入座。输液护士用手持系统刷患者座位号,输液瓶上的二维码提示信息相符方可输液。(2)发药。药房配备的先进自动发药机同样可以提高患者取药的速度,保障药品发放的准确性。(3)穿刺。进行反问式的查对,严格“三查七对”减少差错的发生。(4)输液。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当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事项,包括不要随意调节滴速和盲目走动,为患者提供相对安全的输液通道,保障输液全程的顺畅和可视化,每名患者的输液进度都显示在每个输液区的显示屏上[9]。(5)巡视。护士应做到“三及时”,即及时巡视观察、及时调节滴速和及时换药拔针[10]。

1.2.2.5从细节入手打造服务品牌(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士规范着装、精神饱满、干净利索,加上敏捷的动作和温馨的语言能给患者良好的第一印象,树立信任感。(2)及时提供服务需求:主动关心照顾患者,如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如厕、帮助患者倒开水等,有时患者输液前未进食晕厥,输液中心的护士拿出备好的饼干、面包之类的食物给患者吃,人性化的管理拉进了护患间的距离,每个微小动作体现出热情温馨,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服务,杜绝视而不见、无人问津现象,实行首问负责制。这些使整个护患关系变得更为和谐。

1.2.2.6开展健康教育根据病情、性别、文化背景等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评估,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准备一些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小处方以方便患者。

1.2.2.7改进技术质量,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努力做到“质量好”输液中心先进的静脉药物层流配置中心和中心呼叫系统,大大优化了服务流程。作为门诊治疗的最后一个关口,输液中心的护士们纠正了医生、药房、收费处等的若干差错,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输液患者易发生输液反应和静脉炎,护士们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更换贴膜,限制配液体的时间,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加强对输液患者的巡视,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等。护士们比、学、赶、帮,苦练输液技术,努力达到对每位患者一针见血的水平。患儿穿刺难度比较高,输液中心就特别挑选资历高、经验丰富的护士,每天负责患儿的穿刺,有效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巡视护士们遵循减少铃声这一原则,时刻地巡回在输液中心的每个角落,随时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快速解决。

1.2.2.8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输液中心经常教育护士关心体贴患者,树立三严“严谨态度、严格要求、严密组织”的良好的医德医风,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如征求患者意见、开展护士和患者交心活动,要求护士时刻尊重关爱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输液中心还根据季节特点开展弹性排班,备有足够的护理人员,确保患者输液需求的有序进行,重视细节,保障安全。优质服务“始于细微,见于平凡”,输液中心的护士在工作量大、病情复杂、病种繁多、人员嘈杂且患者流动性大等情况下,推出了优质的护理服务,服务和谐,团结一致,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应有的努力[11]。

1.3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本院门诊输液中心的输液护理质量、输液差错及患者的满意度。

1.4效果评价输液护理质量评价包括质量管理、输液环境、仪表着装、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6项,各项满分均为100分;患者满意度调查共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输液差错率=(漏接例次数+错拔例次数)/总例次数×100%。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质量6项指标得分平均在90.32~97.41分,对照组护理质量6项指标得分平均在81.53~84.32分,观察组护理质量得分平均高于对照组10分以上。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输液差错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错拔、漏接及差错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输液差错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错拔

(例次)漏接

(例次)差错

例次(%)

观察组(n=578)000

对照组(n=582)325(0.86)

t值1.32980.49723.1862

P值0.24880.48070.0743

2.3两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9850,P

表3两组满意度比较例次

组别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观察组(n=578)533423

对照组(n=582)4707933

3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适用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在护理管理中,应该优化输液流程,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不断总结经验[12-13]。优化输液流程可以减少输液中心的复杂程序,能及时解决患者出现的问题,加之在输液前认真核对二维码等过程,极大地避免了潜在的隐患。流程优化后输液中心被分为成人和儿童两个区域,患者可以在等候区进行各个流程,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患者输液后,护士运用手持系统进行巡视,及时核查、换药等,大大提高了输液效率。在实施优质护理前,208例患者输液582次,发生漏接、错拔等错误共5例次,2014年实施优质护理流程后,全年出错率为0。这充分说明了护士在进行护理服务时一定要加强工作责任心,操作时做好“三查七对”,严格执行规范,每位患者输液都要经过收药登记护士、配药护士和负责输液的护士查对[14]。杜绝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理不良事故。

优质护理服务给患者创造了一个舒适的输液环境,患者进入输液中心后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接待和及时服务,消除了对医院的恐惧心理,得到了极大的安慰,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患者按照排队的先后进行刷卡,然后自觉在相应的区域等待,护士长在输液高峰时段对护士进行合理调配,大大缩短患者等候的时间,使输液有条不紊地进行。巡回护士在巡视过程中既可以及时为患者更换药物,还可在加强护患沟通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等活动。本研究表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此外对两组的服务质量进行评分比较,发现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云江,郭风云,姚金良,等.门诊输液室安全用药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131-132.

[2]田丰,李鑫.优化急诊观察室护理服务流程的方法及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83-84.

[3]张洁,海洁.实施整体护理开展优质服务[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08-109.

[4]季文英,张青丽,项崇悟.流程优化在门诊输液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1,28(1):62-63.

[5]王翠花.护理干预对患儿静脉输液时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53-54.

[6]方予红.门诊输液如何建立和谐亲情式护患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66-67.

[7]杨海燕,热那古吾布力哈森木.浅析门诊输液室的优质护理服务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57-58.

[8]伏瑜.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3,20(4):68-69.

[9]王美珍.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21-122.

[10]李希,丁丽华.门急诊输液室的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120-121.

[11]陈云霞,阿依吐逊・阿不都克,热比古・吾不力卡斯木.夯实基础护理,开展护理优质服务工作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101-102.

[12]董红玲.门诊静脉输液存在的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75-76.

[13]张艺梅,郭云凤.“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静脉输液的流程优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384-395.

[14]李桂芳,孙丽.全程质量控制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