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设计范例(3篇)
造型设计范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这一计算机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各大科技公司纷纷进入这一尚处于探索期的产业。由于“手腕是配戴‘轻便型互动设备’与‘休闲设备’的理想之处”(乔纳森•伊夫语),智能手表成为了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为数不多的发展较为快速的产品之一。然而,关于智能手表的造型设计研究还在起步阶段。设计和销售智能手表的公司大多是信息科技公司,他们设计智能手表的初衷是将基于用户数据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整合进戴在手腕上的设备之中,从而借用了手表的形式。正是由于这个初衷,各大科技公司早期智能手表的造型表现出明显的科技感和未来感。可是,除了极客之外,广大消费者对这种智能手表并不“感冒”——他们并不愿意戴着一块被黑色塑料包裹着的,看上去造型怪异且颇为廉价电子表。之后各大科技公司逐渐意识到了早期智能手表的造型设计与大众心目中传统意义上的手表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一事实,开始尝试将传统手表造型设计元素运用于智能手表的造型设计上。之后出现的摩托罗拉公司的Moto360,苹果公司的AppleWatch和果壳电子的GeakWatch2等智能手表是充分借鉴传统手表造型设计元素的智能手表的代表。但是,智能手表有别于传统手表的基于信息输入与输出的人机交互方式决定着智能手表的造型设计并不能一味地借鉴传统手表造型设计元素。在传统手表的造型设计中,一些装饰感较为强烈的设计元素会对用户对智能手表的人机交互体验产生不良影响。这就使得智能手表的造型设计必须考虑到其独有的人机交互方式。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影响智能手表造型设计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对传统手表造型设计特征的借鉴因素、智能手表人机交互因素和智能手表造型风格因素。
2对传统手表造型设计特征的借鉴因素
早期智能手表那种科技感和未来感十足的造型设计更加强调智能手表拥有强大的功能。基于这个设计思路,智能手表造型设计会为产品功能做出妥协和让步。比如,为能高效地处理信息而适配大屏幕表盘;为提升内置硬件性能,牺牲造型设计成本而大量使用廉价的塑料;为适应内部电气元件的造型而改变的外部造型等。这种只重视智能手表功能性而忽视作为手表的其他属性的做法,造成了与传统腕表用户的审美鸿沟,留下了廉价低端的印象,并不能吸引消费者们为此买单。因智能手表的独特的佩戴和使用方式,相关信息科技公司推出的智能手表就不能仅仅是一个电子设备,而必然会继承传统手表的部分属性。相应的,智能手表造型设计必然会受到传统手表造型设计的影响。所以对传统手表造型设计特征的借鉴能很好地在智能手表上体现出作为手表除功能之外的其他属性。除了我们熟知的传统手表的功能属性——计时功能之外,传统手表还有另外几种其他属性。①装饰属性:19世纪后半叶,工匠们将怀表作为首饰的装饰元素镶嵌在女性手镯上,这便是传统手表的雏形。传统手表在其诞生之初就表现出鲜明的装饰属性。这种装饰属性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传统手表的审美追求,同时在社交层面上满足了人们彼此尊重的情感诉求。也正是传统手表如首饰一般的装饰属性使得人们在评价一只好的传统手表的时候,除了考虑其优良的计时功能之外,还对传统手表的装饰精益求精。②象征属性:美国的社会学家路易斯•孟福德曾说,“工业革命的主角不是蒸汽机车而是携带方便的表”。传统手表的出现成为了当时的社会组织形式的缩影。传统手表提供精确时间将资本主义分工协作变得井然有序。传统手表也因此对企业管理者、军人、外科医生和政府官员等人士十分重要,成为了他们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与此同时,传统手表对贵金属的使用和对极致工艺的追求彰显了其对社会资源掌控的能力,成为了佩戴者财富地位的象征。③文化属性:传统手表由于追求终极工艺和赏心悦目的艺术表现,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适于观赏、收藏和馈赠。此外,传统手表的文化属性还表现在纪念意义上。对特定事件纪念的关键一点是它发生的时间。而以计时为功能,寓意隽永,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手表正是对这种纪念很好的载体。智能手表也需要体现出传统手表中所传达出的几种属性,具体体现在造型设计上则是对传统手表造型设计特征的解析和借鉴。以AppleWatch为例,经过圆角之后的方形表壳所表现出一种复古风格,它与百达翡丽3649/1手表的表壳极为相似。在其他细节上AppleWatch在快速替换的表带上采用了线性表耳的设计。这个设计不仅继承了传统手表的经典式样,同时还十分适配表带快速替换的功能。对表冠的保留和再利用则是AppleWatch的亮点——不但对表冠细节的设计十分考究,而且还利用这个表冠开发出独创的智能手表人机交互方式。这个设计更是架起了人们对智能手表和传统手表这一对新旧事物认知的桥梁。而在按键布局上,AppleWatch几乎照搬了积家翻转系列手表的布局。包括贵金属在内的多种材质的不同使用和样式繁多的快速替换表带更是使智能手表不再是极客们的专属,极大地实现了智能手表样式的差异化,丰富了智能手表的使用场景。智能手表对传统手表造型设计特征的借鉴充分体现了手表的多重属性,缩短了人们对新生的智能手表认知的距离感。
3智能手表人机交互因素
对传统手表造型设计特征的借鉴使得智能手表具备了作为手表这一经典产品的相关属性,使一款科技感十足的电子设备变得极具亲和力。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在智能手表造型设计上可以完全复制传统手表的造型设计特征。智能手表和传统手表的功能有巨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二者在人机交互上存在着完全不同的方式和体验。相比于传统手表,智能手表较之多了输入信息这一功能。那么在其造型设计上也应满足这一需求。而传统手表造型设计中一些过于夸张和极具装饰感的设计特征并不与之相符。比如果壳电子推出的GeakWatch2,这款智能手表在造型设计上与它的上一代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对沛纳海手表的经典表壳设计的借鉴使得它从上一代那个看上去廉价的“电子表”变成了一块经典手表。然而,以笔者的看法,这种在传统手表中成熟的设计特征在智能手表中的运用则略显夸张。用料十足、工艺出众的阔大表壳显示出一种硬朗的视觉感受。但是这一设计也导致了智能手表的表面下陷,而这种下陷的表面十分影响人们对于智能手表滑动操作的连贯性。夸张的、装饰性十足的设计特征对智能手表人机交互体验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了人们使用智能手表处理信息的效率。所以智能手表人机交互方式是影响智能手表造型设计的另一个因素。从智能手表的功能上来看,人们可以轻松便捷地获取和处理信息,及时推送相关的资讯,过滤垃圾信息,快速处理不太重要的小事件,以便用户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基于这个特点,智能手表人机交互设计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它的可穿戴特性使得智能手表必须适合各种不同的使用场景,对在公共场所与智能手表进行互动的社会接受度有所考验;它的画幅和输入限制则要求人机交互呈现出即时、高效、简便的“轻交互”特点。比如Tickle挠挠所推出的智能手表Ticwatch独创的“挠挠”交互——“你可以通过滑动、点击机身右侧触摸条,实现如放大、缩小、菜单选择等多样化操作。轻盈流畅的操作体验,就像帮手表挠痒痒。”这样的交互方式不仅操作幅度小而且便捷高效。因此,智能手表人机交互设计理念和原则有如下两点:一是智能手表的人机交互需要与传统手表的日常使用方式有所相似。比如抬起手腕可以唤醒智能手表屏幕;使用表冠进行与智能手表的交互行为等。这不仅降低了智能手表人机交互的学习成本,也提高了智能手表使用的社会接受度。二是智能手表的人机交互需要降低智能手表交互内容的复杂性和突出以功能为主的交互逻辑。具体来说就是避免过多的对信息选择的处理;最大程度上在初级交互层级中展现出核心功能;尽可能多地利用语音、传感器、环境交互和互联网数据接口。从智能手表人机交互的特点来看,它对其造型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需要突出智能手表屏幕(即智能手表表面)的视觉主体,同时智能手表表面要适合触控的交互方式,注重触控操作的流畅性和合理性。②需要对按键和表冠的细节深入设计,彰显它们在智能手表人机交互的独特作用。③需要合理优化麦克风、传感器、摄像头等电子元件在智能手表上的布局,保证智能手表人机交互的高效运作。
4智能手表造型风格因素
风格作为造型设计不可剥离的属性之一,它通过由一系列造型元素通过不同构成方法而表现出来的独特形式来表现人对物的看法和对美的感知。与此同时,风格也是一种独特且可辨识的设计方式,这种方式在设计过程中被反复使用,由此产生了产品的共同特征。智能手表作为脱胎于传统手表的一款电子产品,其造型风格必然会受到传统手表造型风格的影响。而传统手表行业经过几百年沉淀所形成的众多设计风格对智能手表造型风格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可参考的对象。智能手表市场仍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且在产品定位上存在着众多的解读方案,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智能手表造型风格上达成一个基本的结论。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智能手表是具有基于用户数据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功能的手表。那么智能手表这一新生的产品中所具有手表的相关属性则并不能被忽视。这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矛盾冲突:一方面,作为设计和销售智能手表的信息科技公司来说,其产品的价值是根据用户数据信息的不断更新和反馈来进行不断的迭代而产生的,而这种快速的迭代则意味着产品的贬值;另一方面,传统手表行业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和沉淀,手表本身的价值来源于手表经典工艺的积累和手表文化的传播,而这种稳固性的传承则使得产品则具有保值作用。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则是确定智能手表风格的关键。笔者认为,智能手表造型风格可以参考斯沃琪手表和包豪斯风格手表。虽然智能手表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无力取代传统手表的地位,但是现阶段较为成功地挤占了传统手表在人们手腕上的空间,成为了人们选购手表的一个新选择。设计和销售智能手表的信息科技公司存在的历史显然比传统手表行业的历史要短得多,也自然无法表现出传统手表经过百年积累的设计底蕴所散发出的极致工艺。那么智能手表造型风格就必须有别于传统手表的道路——在智能手表造型风格中融入时尚与流行元素。时尚和流行文化较强的时效性与相关信息科技公司的产品迭代模式较为符合,适合智能手表造型风格的定位。而在传统手表市场中,斯沃琪手表的造型风格便是如此。斯沃琪手表不仅是一种新型的优质手表,同时还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观念:手表不再只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和单纯的计时工具,而是一种“戴在手腕上的时装”。其名字(Swatch)中的“S”不仅代表它的产地瑞士,而且含有“SecondWatch”即第二块表之意,表示人们可以像拥有时装一样,同时拥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手表。斯沃琪手表的高质量、低成本、时尚与纪念并重的特质十分值得智能手表造型风格的借鉴。尽管时尚和流行元素对智能手表造型风格有所充益,但是智能手表造型风格并不能完全照搬这些元素。智能手表的核心功能——“智能”意味着它较传统手表有更多的人机交互内容。而“斯沃琪风格”中有不少设计元素和细节过于夸张、装饰性和纪念意义过于强烈。那些奇特花哨的特征会干扰智能手表使用者对信息的处理,导致用户处理信息的效率降低,影响了用户使用智能手表的用户体验。在传统手表市场中,包豪斯风格手表因其基于功能主义而产生的简约造型收到了不少人的青睐。由于智能手表较传统手表表现出更多的工具属性,强调功能主义的包豪斯风格与智能手表是极为吻合的。不仅如此,从短暂的智能手表的发展历史来看,智能手表的UI交互也十分接近包豪斯风格。包豪斯风格手表简约干练的风格对智能手表造型风格的定位有不小的指导意义。
5结语
造型设计范文
1.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原则
针对模具类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特点,根据企业对模具人才技能的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针对模具成形工艺特点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要求,有选择地设置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本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结合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产品造型设计能力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内容与讲授方式的设置,使其在把握产品造型发展趋势、产品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艺术审美能力与运用方面得以提升,能够把握产品造型设计方向,切实做到所学知识的“必须”与“够用”。
2.课程内容体系构建
对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提炼,将模具成形工艺与产品造型课程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融入造型设计所涉及的模具成形加工知识点,让学生们在学习产品造型课程的同时,兼顾考虑产品造型的成形方法、成形工艺,让产品造型设计更加符合模具成形工艺性,做到既懂设计又懂工艺,多课程知识点融入,对产品造型在模具专业中的应用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把握。以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产品造型设计概论为例,该部分具体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造型设计概念、要素和造型设计基本发展趋势,在课程设计上将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与模具知识点穿插结合,将造型设计要素与模具成形工艺结合,汽车造型发展与金属成形、先进汽车模具制造技术结合。融入具体设计案例贯穿知识主线,配合项目任务加深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全面深入理解。
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利用
将产品设计知识与理论融入具体的模具成形产品设计案例的方式教学,通过具体产品设计案例,分析讲解其所涵盖的知识点,并构成在模具成形产品设计时所要用到的提升核心设计能力的完整知识体系,使那些不适于工科类学生知识背景并且难以理解的设计艺术类理论内容与具体案例结合,将产品设计造型与成形加工制造工艺相结合,基于模具类学生知识体系与专业背景对设计理论进行讲解,注重结构设计与成形工艺性的结合,设计出符合制造加工工艺的产品。注重理论的理解与实际运用,使学生切实合理地运用相关设计知识,具有进行独立的模具成形产品造型设计的相关技能。根据所归纳的知识点与知识体系将产品设计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内容融入到具体模具成形产品的设计案例中,产品案例的选择具有广泛性与针对性,涵盖工业产品的各个门类,所使用案例产品必须时代性强、代表性强。同时考虑某些产品的更新换代较快,建立相关产品库,跟踪该类型产品的最新发展趋势,以更新融入案例。所融入的案例产品要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多种设计知识的分析性,可以从设计优劣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案例产品对比性强,设计创新性强,能够启发引导学生在开阔思路的同时接受所融入的相关知识点。教学方式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注重智力技能的训练。每个教学单元应该设置为:提出本单元所涉及的具体问题—讲授融入具体案例的相关知识—扩展讨论—总结归纳—思维训练—课业。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具体教学中突出互动性,对案例产品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内容分析讲授并进行讨论,让同学主动学习,开阔思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案例产品中所涵盖的知识点分析完成后,再从产品案例库中拿出其他产品案例让同学对比分析,分组讨论,分析其中设计理论与知识点的应用,同时在思维训练环节利用系统知识分析设计教师提出需要设计或改进的产品,提高学习知识点的质量。在理论教学之后,注重相关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能够熟练运用专业产品造型设计软件(Rhino)进行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在进行造型训练中也是针对具体造型案例进行设计造型,在对比与工程类3D软件(如Pro/e、UG)的区别后,在工程类3D软件不擅长的复杂曲面造型领域,采用专业产品造型设计软件(Rhino)进行设计表达,做到软件之间的切换运用与互相补充。
三、结语
造型设计范文篇3
(1)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是可持续发展决定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把环境与实际的生产和消费联系在一起,主要倡导更健康的消费风气。产品在设计过程中,从产品造型设计角度出发,设计理念是以一种新的设计思潮出现,设计原则是现代设计思想中的关键。
(2)经济发展的需要
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产品创新设计体现着企业的精神与企业文化,展示出一个企业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同时也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产品造型创新设计代表着这个企业的发展价值。一个成功的产品造型创新设计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价值,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3)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产品可以给开发产品的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丰厚的回报,新产品的开发能带动企业在成本控制和营运管理中逐渐提高。没有产品创新设计,企业就不能持续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产品的市场寿命就会缩短。产品创新设计是科技与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水平的先导和突破口。在真正的市场经济中,创新设计能促进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并提供新的市场机会,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4)企业提高品牌权益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是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活动。一项有价值的新产品能够挽救企业的生命。如:施乐公司在开发了许多计算机的创新产品后,扭转了施乐公司不断下滑的公司形象。产品造型创新设计展示出一个企业的技术水平、服务理念和品牌形象,代表着企业的发展价值。一个成功的产品造型创新设计能够给企业带来文化上的无形价值,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是利用其品牌权益来确定营销计划,根据产品特性、定价、广告、促销、分销渠道等决策,如果营销计划在一段时间内吸引了一批认识到企业品牌价值的忠实客户,那么这种无形的服务就为企业提供了有形的实物。
2产品造型设计的的创新方法
(1)产品造型生产技术的创新设计
产品造型技术是实现产品高性价比的最基本方式,是产品造型创新设计的核心,企业在竞争中必须在产品的技术含量上不断创新,技术创新设计通常采用分解、改进、重构的构成环节,必须有着与时俱进的发展潮流和趋向。技术构成不仅需要掌握好传统优良技术的优秀成果,还需要把握住发达国家的产品,并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突破。
(2)产品造型在品牌文化上的创新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是在保持产品部件自身的完整性的前提下,尤其是要保持易损部分的完整性。品牌文化是产品造型设计体现的物质层面,成功的品牌是有一套完整的品牌文化作为指引,就如同一所好学校能培养出很多优秀的人才一样,品牌文化是靠产品造型来展开的从很多成功的品牌上看到这两者之间互依互存的关系。产品造型设计不只是一剂止疼药,而是要从品牌文化上下功夫,要认真研究自身企业情况,打造品牌形象,是在充分了解品牌文化的前提下量身订造的。
(3)产品造型的文化创新设计
产品的造型设计不仅要满足于外观,最重要的是需要满足实用价值。造型设计又不仅是依据它的实用功能而定的,更重要的是要表达的文化精神,因此,产品的造型设计必须展现出文化底蕴,巧妙地融入文化特色以实现创新,需要深入的研究创新的主流思想,设计者应当努力发掘民族的特色文化,了解消费人群所属国家的民族文化,使设计出来的产品更有创造性。
(4)产品造型的人本创新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