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保健医生工作计划(收集5篇)
春季保健医生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眼睑疾病;结膜疾病;角膜炎;学生
【中图分类号】R771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8)11-1052-01
高校的附属医院肩负着全校师生周围社区居民的医疗保健工作,尤其是学生,是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而作为高校眼科医生,了解各种眼病在学生中的构成情况,对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眼科病人的构成受各种眼病发病率的影响,亦受人群因素、环境因素和地域因素的影响[1]。在没有突发因素和超常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笔者对2007年春季漯河市眼科学生病人中眼病构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7年2月1日至4月30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眼科门诊4812名学生病人,其中男生2342名,占48.67%;女生2470名,占51.33%。
1.2方法所有眼科学生病人在初诊时都详细询问并在就诊登记簿上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付费方式(自费、公费或医保)及诊断和治疗情况等。
1.3统计分析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种眼病构成之间的差异使用χ2检验。
2结果
各种眼病比例见表1。
3讨论
眼科流行病学调查对眼科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是政府制定眼病防治计划的依据,而且青少年学生肩负着祖国建设的伟大使命,开展对青少年眼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对眼科学生病人的分析显示,屈光不正比例最高(以近视为主),占所有眼科学生病人的近40%,这可能与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有直接的关系;其次是结膜病(以急慢性结膜炎为主。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状况的改善,学生沙眼发病率已大大下降)[3],占眼科学生病人的30%以上,可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关,再加上北方冬春季节风沙大,气温变化亦大,使结膜疾病发病率升高;青光眼、白内障及视网膜疾病在学生中的发病率较低,均在1%以下,不是青少年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健康检查的学生人数较少,提示学生在眼病防治的意识缺乏。
在性别对疾病构成的影响分析中,眼睑疾病、角膜疾病、青光眼、白内障和视网膜疾病等在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屈光不正在女生中较多见,结膜疾病中男生病人明显较多,这可能和男、女生的性格差异有直接关系。女生好静,较少进行户外活动,从而使女生成为近视的主要患病人群,与此同时却大大减少了结膜患病的机会,从而使好动的男生成为结膜病的主要受累者[4]。
4参考文献
[1]赵家良.防盲治盲.中华眼科杂志,1997,33:464-467.
[2]赵家良.视觉2023行动与我国防盲治盲工作.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77-579.
[3]张良,熊志强.冬季广州市眼科门诊病人眼病构成情况调查.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7:758-760.
春季保健医生工作计划篇2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市畜牧水产业生产情况
据本部门预计:2007年上半年全市大牲畜存栏50.5万头,同比增长2%,其中牛存栏42.37万头,同比增长1.7%;生猪存栏101.84万头,同比增长3%;羊存栏30.21万只,同比增长4%;家禽存栏441.04万羽,同比增长9%。出栏牛3.35万头,同比增长7%;出栏猪42.28万头,同比增长8%,出栏羊4.48万只,同比增长12%;出栏禽226.93万羽,同比增长17%。肉类总产量4.4万吨,同比增长8%;禽蛋产量2534吨,同比增长20%;奶类产量236吨,同比增长8%。水产品总产量450吨,同比增长9.5%;水产养殖面积507公顷;生产鱼苗3950万尾,同比持平;生产鱼种16吨,同比增长6.7%。
(二)主要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牲畜品种改良工作稳步推进。为加快品种改良工作步伐,我市在抓好全市已建鲜配点巩固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冻配点建设力度,实行鲜配与冻配综合办点,不断提高牛羊杂交改良覆盖面。截止目前,全市有牛改点232个(鲜配点164个、冻配点68个)、羊改点129个(鲜配点121个,冻配点8个);完成鲜配与冻配综合办点4个,输配母牛2.8万头、母羊6636只;去年配种至目前产杂交牛1.77万头,出栏杂交羊4012只。为巩固和扩大猪改点,加快本市三元杂交猪推广工作步伐,提高优质杂交猪的比重,进一步加大了猪人工授精点建设力度及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力度。现全市共有猪改点625个(其中人工授精点56个),至目前共配种能繁母猪5.19万头(其中:人工授精9662头)。推广杂交猪114.97万头,其中:推广三元杂交猪53.71万头;推广良种禽218.65万羽。
——饲草饲料工作步伐加快。在人工牧草种植工作中,一是遵循“草畜平衡”的原则,采取“草随畜走”的措施,即哪里养畜哪里配草,哪里种草,哪里必须养畜,尽量做到草畜配套,使种草效益充分体现。二是大力抓好示范样板,以点带面。全市抓示范样板点25个,其中市级样板2个,县级样板23个。水城县发箐乡、南开乡、保华乡、盘县四格一线等均有种植。通过示范样板的幅射作用,带动周边乡及村种草工作的展开。三是推行“三元结构种植”。在保证粮食收益的情况下,增加牧草收入,农户种草积极性高涨。通过上述措施的推行,全市人工种草进度快速推进,半年来改良草山草坡470亩,人工种植优质牧草1.93万亩。(其中,紫花苜蓿9800亩、黑麦草5700亩、其它3210亩)。在工业饲料的推广方面,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工业饲料的使用量随之大幅增加,应用畜禽种类也在扩大,从原来的单一乳猪料扩大到生长猪、育肥猪、奶牛、肉牛、肉羊、肉鸡、鱼料等。截止目前,全市共生产及销售工业饲料6.3万吨。在秸秆科技处理方面,我市秸秆以玉米秸秆及稻草为主,上半年全市共完成秸秆科技处理2.12万吨。
——动物防疫工作逐步加强。为抓好以防控禽流感、五号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我市在今年的春季动物集中防疫工作中,一是为认真贯彻上级业务部门的文件及会议精神,我市以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形式,对全市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市畜牧局于2007年2月4日,组织召开了全市畜牧工作会议,对今年全市春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与各县、特区、区签订了动物防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于3月19日召开了春防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县、特区、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经费到位和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坚决打好春季动物防疫关键战役,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各县、特区、区也采取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形式,对辖区内的春防工作作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周密部署,与各乡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要求各乡镇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防疫责任区域,杜绝防疫死角。二是进一步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投入经费82万元,其中市级投入12万元,县级投入70万元(六枝10万元、盘县30万元、水城县20万元、钟山10万元),用于春季防疫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市政府还专项安排了动物免疫反应死亡补助资金20万元。各乡镇政府也不同程度地解决了防疫注射所需的工作经费。三是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动物防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技术人员实行包片指导,落实责任制,采取集中免疫,整体推进的模式,进一步提高防疫质量。五是加强对老疫区、老疫点、规模饲养场、规模饲养大户、畜禽交易市场、牲畜集散地、农村散养农户等场所的消毒,消毒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六加强对春防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春防任务的准时、保质、保量完成。在今年的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中,全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免疫禽类355.94万羽,免疫354.52万羽,密度达到99.6%;口蹄疫免疫工作,应免生猪132.82万头,免疫131.76万头,密度99.2%;应免牛44.33万头,免疫44.07万头,密度99.4%;应免羊33.77万只,免疫33.57万只,密度99.4%;接种鸡新城疫336.79万羽,密度95%;猪瘟免疫126.18万头,免疫密度95%;耳标佩戴369922,佩戴率75%。七是及时妥善处理好在我市个别乡镇、村发生的动物疫情。
——进一步加大了兽药饲料的监督管理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及省市文有关件精神,积极推进健康养殖,加强兽药、饲料及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结合我市的实际,与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组织开展了春季、元旦、春节等专项集中整治行动,组织专门检查组对各县、特区、区兽药市场日常监管工作进行检查,并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的案件,取得了较好效果。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出动兽药饲料管理人员947人次,车辆86台次,共检查了饲料生产企业1个,饲料市场374个,饲料经营户1484个,捣毁制售假窝点2个,查获过期霉变饲料60公斤;检查兽药市场278个次,兽药经营户908个次,查获过期兽药17.41公斤;印发宣传资料6002份。
——依法治牧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一是大力开展畜牧水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深入乡镇、村寨,组织开展“3.15”消费日、“农资下乡进村”、“三下乡”、“草原法宣传月”等法律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草原法》、《兽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畜牧法》等法律法规,共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张贴宣传标语500份,悬挂横幅12幅,接受群众咨询3500人次。二是进一步加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加大对养殖大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无公害生产基地检查力度,出动执法人员50人次,对兴隆养殖场、奔牛食品公司、金农食品加工厂、裕丰公司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养殖企业的兽药使用、消毒、引种、防疫、检疫制度,促进了企业健康养殖。三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畜牧农资市场违法行为。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春季农资打假“清源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出动执法人员1217人次,检查兽药饲料市场212场次,检查兽药饲料经营户3025户次,采用简易程序查处案件8起,采用一般程序查处案件5起,结案2起。没收过期饲料665公斤,案值3325元;没收劣质兽药22.59公斤。没收违法所得400元,罚款1035.8元。取缔非法经营窝点3个。四是积极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按照无公害产品认证的有关规定,对钟山区裕丰牧业有限公司和水城县兴隆养殖场生产的肉鸡进行抽样,样品报送省兽药饲料监察所检测,经检测样品指标符合公害畜产品认证技术要求。目前,申报工作正有序进行。
——进一步加强了渔政管理工作。我市水产工作的重点从去年起由水产技术推广转移到渔政管理方面。今年是《*省渔业条例》颁布实施、对全省范围内江河、湖泊、大中型水库实施全面禁渔的第二年。在春季禁渔工作中,全市共组织统一执法检查行动19次,出动宣传车(船)22台(次),出动宣传人员108人(次);出动执法车(船)26台(次),出动执法人员145人(次);张贴《*省渔业条例》130份、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省渔业条例》宣传小册子180本,填发《禁渔通知》50份,悬挂宣传横幅8幅;利用赶场天进行宣传动员15场次,接受宣传的群众约7万人,张贴标语164幅;现场收缴用于违法捕捞的刺网6张(近800米),批评教育违法人员3人。于今年5月22日在珠江流域朱昌河河段(盘县刘官镇水洞村)开展了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鲤、鲫、草鱼种共4.0万尾。
(三)畜产品基地及项目建设情况
——六枝优质肉猪基地。截止目前,共完成新增基础母猪2220头,占计划的96.5%;完成养猪小区建设6个,占计划的75%;农户培训4900人次,占计划的81.6%;完善建设乡镇畜牧兽医站10个,占计划的100%;建村级兽医室20个,占计划的100%;新建和完善86个猪人工改良点,占计划的86%;改造圈舍1万平方米,占计划的83.3%。目前正在按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筛选养殖小区,同时加强对原引进的约克母猪及培育的二元母猪的饲养管理,指导农户按照“良种、良料、良法、良舍”的要求进行饲养。
——盘县优质肉羊基地。目前已完成羊舍改造1.15万平方米,购进优质能繁母羊15525只,兑现了684户农户6840只羊的直补资金80.5万元,新建羊改点2个,种植优质人工牧草2830亩。规范编写了《肉羊高效养殖实用技术》,并铅印2000份作为该项目的培训教材对全县养羊户进行培训,以确保全县优质肉羊生产上档次、出品牌,带动全县养殖业向生产优质无公害畜产品方向发展。
——水城县优质肉牛基地。完成人工草地4000亩、圈舍改造4500余平方米,举办以人工牧草管理、圈舍建设操作规程、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养殖技术培训班两期,培训人员250人次。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现正在协调贷款准备购牛进行饲养,以及筹划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钟山区奶源基地。目前,农户的奶牛饲养技术培训工作已结束,完成修建奶牛圈舍1350平方米,并做好奶牛的疾病防治和冻精输配等技术服务工作。基地存栏奶牛121头,日产奶量800余公斤,原奶全部交由凉都乳业公司加工销售,现产品销售率达到100%。
——钟山区优质家禽基地。项目在钟山区汪家寨镇新塘、左家营村和大河镇渡口村实施,现项目农户达60余户,已建圈舍4000平方米,在建圈舍3000平方米。目前,出栏鸡达5万羽,存栏达4万羽。
——做好龙头企业的扶持工作。为切实做好2007年度市级龙头企业的扶持工作,我局对辖区内具有较大规模的养殖企业及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进一步的摸底调查,对基本确定的龙头企业给予了政策、项目和资金上的扶持,并在技术指导、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帮助。
——做好草地畜牧业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为确保省确定在我市水城县、盘县实施的草地畜牧业项目,我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涉及县区实施草地畜牧业项目建设可研报告的论证及实施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到目前为止,水城县、盘县正在按实施方案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市于2006年6月启动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畜牧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对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研究,组织有关部门到县、乡对兽医工作机构、兽医队伍、经费保障等情况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根据市政府安排,由市畜牧局牵头起草了《*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把建立市、县两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建立市、县两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加强兽医队伍和兽医工作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兽医工作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等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市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原则上同意了此《方案》。但是,由于我市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改革试点方案省政府尚未批复,为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等省对我市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批复后,一并下达实施。
二、当前全市畜牧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投入不足制约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一些农户有发展畜牧业的强烈愿望,但是没有投入生产的资金积累,另一方面,扶持畜牧业发展的资金不足,很多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户)融资困难,另批土地修建畜舍扩大畜牧业生产难度大,无力扩大再生产。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治体系不健全;畜禽品质鉴定、疫病检测、诊断及卫生监督基础设施水平畜产品标准体系、质量监测检验体系、饲料产品监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滞后;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不稳。这种现状远远不能适应依靠科技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畜产品质量的需要。
三是产业化程度低。目前,我市还没有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农民与企业间大多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畜产品加工环节落后,产业链条短,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少,养殖、销售、屠宰、流通等各个环节基本是自发行为,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分散养殖的模式依然未得到根本改变,户均规模小,养殖大户少,规模化程度低;全市除一些传统的活畜交易市场外,没有辐射面较大的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市场发育滞后,市场化程度低。
四是农民素质较低,养殖水平不高。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而稍微有点文化的青年农民又长期外出打工,造成部分乡村畜牧业生产仍处于传统化、单一化的现象,畜产品科技含量低,养殖效益不高。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是把加快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切实加强对畜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紧密结合全市畜牧业工作实际,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狠抓落实,确保畜牧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坚持“大力发展生猪,突出发展牛、羊和奶牛,积极发展禽、蛋和特色养殖”的畜牧业发展方针,以加快草食牲畜发展为重点,调整优化畜种结构;以猪、牛、羊品种改良为重点,调整优化牲畜品种结构;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为重点,调整优化生产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三是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扎实抓好秋季集中防疫和常年补针工作。继续全力抓好牲畜五号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疫病的防控工作。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规范屠宰检疫。加强红果省际问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管理,强化省际问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检疫监督检查,防止动物疫病传播。
四是在巩固现有品改点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品改点建设,着力提高品种改良技术水平,积极推行牛、猪、羊品种改良综合办点,不断提高品改点的综合效益。抓住秋季母牛的旺期,开展好牛的杂交改良工作,全面提高家畜的受胎率和产仔率。
五是加大人工种草工作力度,不断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大力开展引草入田,在中低海拔地区利用冬闲田土种植一季牧草,确保完成省下达冬闲田土6万亩的种草任务,有效解决畜禽冬春饲料不足的问题。抓住秋收季节,做好秸秆处理技术培训,指导农民搞好农作物秸秆青贮和氨化,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加工利用率。
六是切实按照兽药、饲料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要求,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和查处违法行为,确保畜牧业投入品质量和肉食品食用安全。加快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加强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档案、畜禽生产档案,强化畜禽养殖环节投入品监管,初步建立可追溯的养殖全程监管模式。
七是进一步加大渔政管理工作力度,加强鱼药经营和使用的监管,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加强对河道渔业资源的管护,维护渔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八是抓好盘县优质肉羊基地、水城县奶源基地、六枝优质肉猪基地、钟山区优质奶源基地、钟山区优质家禽基地及其它项目的实施工作,强化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加强项目的跟踪管理、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春季保健医生工作计划篇3
为巩固我镇血吸虫病防治达标成果,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根据罗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计划,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现将春季血防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血防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镇血防工作虽已达标,但血防工作形势还非常严峻,要巩固好现有成果,镇政府成立血防领导小组,由石珍宁同志任组长;彭俊、杨中俊同志任副组长;范富琼、张国科、张春梅、黄长永同志任组员,负责我镇血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落实工作。
各村、社区、驻镇单位建立村级血防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驻村干部任副组长,各组组长、村医生任成员负责本村血防工作。
二、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广播、电视、展板、图片、标语、警示标志和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血防政策和防治知识,使流行区村民普遍接受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育,引导和帮助流行区村民建立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疫区群众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继续在学校开设血防健康教育课。
三、血防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1、认真开展好春季查灭螺工作,加强螺情监测,对螺情重的柏云村、凯江村、长虹村、南塔村、石龙村、麓峰社区、狮丰社区,由罗江县中医院抽调专业人员,组织乡村医生,开展查灭螺工作,全镇血防工作查螺,在4月12日至4月20日完成,查螺过程中,检获的钉螺统一交县血防站压片镜检。
2、集中灭螺时间4月21日至5月10日,在灭螺过程中侧重消灭螺源地和民埝、支、斗渠及出现阳性钉螺环境的钉螺,对易感地带和感染性螺点有计划、有步骤地采用氯硝抑胺漫杀、反复喷洒或泥敷,采用基础灭螺和药物灭螺相结合,坚持从上游到下游。继续控制和缩小有螺面积,做到灭一片巩固一片。
3、认真开展查病、治病工作。根据县血防站安排,将对我镇有螺村民进行查、治病和服药工作。查病工作时间从6月1日至6月底结束,6月下旬对各村开展重点村组人群的普治工作。
4、人员培训工作。对各村血防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各村对组血防人员培训一次,进一步规范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
5、完成耕牛查病治病任务,阳性牛治疗率100%,查治病分春秋两季进行,春季在4月底以前完成,秋季在10月底以前完成;加强上市交易耕牛的检测和新购进牛的申报检疫;加强耕牛的圈养管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动物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血吸虫病的认识。
四、技术要求
春季保健医生工作计划篇4
春季虽然是旅游的黄金季节,但同时也是疾病的多发季节,医学专家告诫:千万不要沉醉于景色而忽略了自身健康。我们建议:
春天容易感染疾病,建议适当预备一些治疗腹泻和消炎的常用药物。受气温影响,不少慢性病在春季容易复发,因此一定要带上急救药,以防不测。
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注意均衡膳食:增强自身免疫力。
做好防晒护理工作。冬天过去了,紫外线强度会骤然升高,因此,游客出门时要带好防晒用品,患过春季皮炎的人,最好注意面部保护。
住处舒适安静。为保证每天6-8小时睡眠,住宿条件不求奢华,但求舒适安静,与陪同人或旅伴在一个房间,便于照顾。
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睡时将小腿和脚稍垫高,以防下肢水肿。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肠道传染病。打喷嚏、咳嗽后要洗手,洗后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净。外出客居宾馆、旅店时,使用自己携带的洗漱用具。
在旅游景点和风景区参观、旅游时,尽量避免接近动物和鸟类。因为研究发现,不少疾病都与动物和鸟类传播有关。
晚上睡觉前窗户要开一段时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
出游时可以随身携带一些旅行须知之类的小册子,里面有关出行卫生方面的知识,可供在不能及时联系到医疗单位时参考。
民谚曰:“春游景色好,莫忘游中恼,出门多三思,注意防备早。”
春游以近郊为好,最多不超过两天的路程。过远春游,舟车之累,身心疲惫,既不利于健康,也减少了兴趣。
春游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但如果漫无目标地游荡,只能打发时光,不能引起浓烈的游兴和日后美好的回忆。因此,春游前,最好对目的地、活动内容等做出具体计划。
时下正是“乍暖还寒”之时,天气变化无常,时风时雨,时冷时热。因此,最好提前取得旅游目的地的气候资料,出行时的穿着以轻便暖和为宜,随身要带保暖外套、一把折叠伞或雨衣。爬坡登山,赏景休闲,体力、热量消耗不同,要随时注意衣服的增减。春天雨水多,穿鞋应以防水轻便的旅游鞋为宜。
春季气候湿润,容易滋生细菌,要尽量避免饮用生水和吃不卫生的食物。不要席地而坐,以免受潮致病。近距离出游,最好自备干粮及茶水。
在外就餐时,餐前最好食用几瓣未发芽的生大蒜。
“春困”是常有的感受,因此要避免过度劳累,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春游时要量力而行,不要登高山走远路。景色迷人常易使人乐而忘返,要注意节奏。
春天百花争艳,有过敏史的游客,要尽量回避花繁之处,也可事先口服抗过敏药物,以预防花粉过敏。
春季保健医生工作计划篇5
幼儿园是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幼儿是传染病易感人群,稍有疏忽,容易引起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好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控制传染病,防止幼儿园爆发传染病,保障幼儿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做好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控,有力高效防控和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决定采取一下措施:
一、预防是关键
总的来说幼儿传染病的潜伏期基本在3--8天以内,在幼儿处于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的潜伏期内,尤其是容易将传染病传染给其他幼儿,在幼儿园这样高度密集的地方,如果等发现某个幼儿已经发生了再进行防治,就失去了最佳的控制时机为时已晚,所以传染病的防治贵在早发现、早干预,在充分认识这一点后,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晨间检查。每日晨间进行检查和缺课追踪制度,每天保健老师对所有入园儿童进行认真负责的检查,尤其是皮肤、手足是否出疹子;口腔里是否有溃疡;两鳃是否红肿等。做好晨检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园长汇报,班级老师到班级后首先开窗和通风然后对入园的孩子进行询问检查。
2.加强缺勤追踪把好二次晨检关,有异常要求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对于排除了传染病的幼儿须有医院的相关证明,同时老师要负责对每位缺课孩子的最终缺课原因有登记记录原因,每天上午10:00老师负责考勤,没有来园的打电话,询问幼儿情况及医院看病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报告,若在园内出现了传染病或疑似应及时对患病幼儿进行隔离,并通知家长到正规医院,并有保健医生跟踪确诊结果及时上报。
3.落实卫生检查对幼儿的教学生活用品以及活动场所加大消毒力度,幼儿毛巾水杯等应一用一消毒,采取每天两次以上检查制度,每周进行一次大检查,做好相关记录,若发现问题当场改正,当场指出,及时监督,督促各班做到细致的常规化的卫生消毒工作。
二、措施得当是保障
1.保持教学生活环境整洁卫生,通风换气,加强检查,严禁幼儿共用水杯餐具和小毛巾等人物物品现象
2.严格按照要求由专人为大型玩具消毒,定期开展预防性消毒是根据天气情况,不定时安排全体幼儿服用具有抗病毒药效的中药
3.注意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4.让每位教师熟知传染病应急预案内容,在幼儿园期间发现幼儿如有发热,咳嗽,乏力精神委靡的症状时,老师立刻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及时就医及时隔离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彻底打扫卫生环境进行全员安全大检查
2.制定本学期传染病防控计划
3.严格把控幼儿新生入园和新上岗教师体检关
4.对家长教师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
十月份
1.做好秋季流行病的宣传预防工作
2.加强卫生消毒及晨检工作,学习常规消毒
3.加强餐点环节的检查力度
4.做好秋季传染病预防工作
十一月份
1.组织学习传染病应急预案
2.加强午睡环节,巡查监督
3.进行防病知识宣传是发放与预防秋季传染病
4.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一次幼儿健康知识考试
5.对家长进行一次预防疾病传染的防护知识培训
一月份
1.做好秋冬季卫生保健的宣传和预防工作
2.加大卫生检查力度,督促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3.收集各类资料并归档
三月份
1.做好春季流行病的宣传预防工作,加强卫生消毒及晨检工作
2.组织教师学习春季传染病防控的知识,组织保育员学习常规消毒,加强常规检查
3.加强餐点环节的检查力度,加强午睡环节检查力度
四月份
1.组织学习传染病应急预案
2.各班上健康教育公开课进行防病知识宣传
五月份
1.发以预防春夏季为内容的告家长书
2.加大各班卫生消毒监管力度,检查制度,落实情况保健所做好一年一度的幼儿体格检查
3.及时做好体检反馈工作,对有疾病的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进行一次健康知识培训宣传检测
六月份
1.做好夏季卫生保健宣传和预防
2.加大卫生检查力度,灭蚊灭蝇工作
3.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巡查重点检查消毒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