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生管理制度范例(3篇)
艺术学生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团;管理;校园文化;发展;南京农业大学
一、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工作现状
1.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是在校党委领导及团委指导下,由团委宣传部直接管理的艺术实践和文艺演出团体。其宗旨在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倡导校园主流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人文气氛,在艺术实践活动中进行美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情操。
2.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管理现状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实行团长直接领导,监督下的分团长负责制。下设秘书处、外联部、宣策部、礼仪部四个办公室部门,合唱团、舞蹈团、话剧团、器乐团、戏曲团五个表演部门。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管理机制明确规定了团员的权利与义务,在档案管理上,只要成为大艺团正式团员均需填写大艺团团员档案表,各部门负责人分别建立团员档案,由大艺团秘书统一建档。记录训练、演出、比赛及奖惩情况,毕业时转入学生人事档案。
3.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活动现状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活动采取日常训练和短期集训相结合的方式。活动内容包括常规课程,完成上级交给的演出任务汇报演出及校内外进行的各种规模、性质的巡回演出、慰问演出和礼仪活动。大艺团以及各分团负责人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各分团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及会议记录交予秘书处归档。
二、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1.大学生艺术团工作中显现出来的不足之处。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近几年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我们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看到很多制约大艺团发展的不足之处。
(1)艺术团成员艺术素质的差异导致大艺团发展不均衡
大学生艺术团成员主要是由各个院系对艺术活动有爱好的同学和艺术特长生组成,在专业素质方面,有着很大的距离。学校根据艺术团成员专业素质不同,进行分开式培训。这在艺术作品排练与教学实践上给艺术团带来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培养与传播。
(2)大学生艺术团保障措施不确定、不到位,给实际工作中带来困难
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学校不断下发文件和组织文艺活动,宗旨在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与全面提高在校生的素质,尽管如此,由于学校没有对大学生艺术团制定健全的保障措施,给艺术教育的实施和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大学生艺术团工作的展望
作为南京农业大学的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大学生艺术团培养里一大批具有艺术技能和艺术修养的优秀学生。但大学生艺术团整体水平的提高还需要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艺术教育办学、教学经验,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为大艺团正常运行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从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中获得的启示
1.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指导教师管理制度
指导教师是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与发展的灵魂,对于一个优秀的大学生艺术团来说,指导教师的专业教学是艺术团成员提高自己艺术水准的重要契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艺术团体指导教师是以学校艺术专业的在职教师为主,以外聘艺术老师为辅。指导教师在完成自己艺术专业学生的教学任务和自己科研训练之外,还要对大学生艺术团进行指导,而往往大多数高校在其工作量的计算和津贴补助方面又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这不仅降低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也影响了艺术团整体水平的提高。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保证艺术团成员进行长期的教学和训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爱岗敬业的艺术教师队伍,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2.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是提高艺术团专业水平和建设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公共艺术教育是各个高校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通过有效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公共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为艺术团体提供新动力,使艺术团队伍不断壮大,从而提高艺术团的整体水平。
3.建立健全的艺术团运行机制是艺术团发展的必要条件
健全的运行机制是艺术团解决各个方面事务之间现实问题的高度概括,一方面,它可以促进艺术团体根据学校的发展和艺术团成员的实际情况来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组织结构,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也使艺术团减少了不必要的艺术资源流失,有效地整合了校园艺术资源。
4.加强艺术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高校艺术团体在形式有多样性,这样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也给大学生展示自己才华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大多数高校艺术团体之间缺乏必要性的合作,加强大学生艺术团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有效的整合校内的艺术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不同艺术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对其他艺术形式的认知能力,是大学生艺术团发展和深化的强大驱动器。
结语
大学生艺术团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完善知识结构等方面都有着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大学生艺术团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敢于创新;也要虚心学习,理性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艺术团在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把艺术团的管理、教学、艺术实践活动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之中,从而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顾.大学生艺术团的管理与发展前景[J].湘潮(下半月)(理
论),2009(01).
[2]苏燕.从广西工学院艺术团的建设简论普通工科院校大学
生艺术团的管理与发展前景[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戴跃侬.和谐校园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艺术学生管理制度范文
一、艺术学校开展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培养和塑造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的管理观念不仅会影响学校的管理水平,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尤其是艺术学校,注重培养艺术类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难免会疏忽,从而导致学校教育管理效率难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学校必须充分转变自身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估制度保障艺术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进步。
学校的管理观念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水平,艺术学校转变学校管理观念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管理与学校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学校管理观念和管理水平落后,学校也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引进新的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使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保障艺术专业学生能够在这种新的管理环境下不断提升自我,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艺术学校学生特点分析
(一)文化课的知识比较薄弱
由于学习艺术的学生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艺术方面,例如:艺术专业的学生,他们为了能够顺利的进入大学学习而采取突击式的学习,学生入校时的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比如有的学生从几岁起就开始学习音乐,有的同学加入高中后才开始学习,还有一些则是为了应付高考而突击学习,没有得到较为系统的知识学习,从而导致他们的文化知识比较薄弱;除此之外,有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评估自己的成绩难以进入大学,因此他们就开始寻找新的路径,学习艺术就是其中的一种选择,由此他们把大量的精力与时间都用在艺术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上,由此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减少,所以文化知识水平的薄弱就不可避免了。
(二)家庭条件较好,易自我膨胀
众所周知,艺术专业的学习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金钱与时间,如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需要购买专业的乐器、请专业的教师进行辅导,这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尤其是进入大学之后,艺术学校的学费也比其它专业所需要的学费高,这些都需要家庭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才能够实现的。此外,许多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受到家庭每个成员的关心甚至是宠溺,从而使得他们在性格方面逐渐地养成任性、自我以及骄傲等,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经常表现出一切特立独行、团队合作精神较差,从而使他们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出现一定的障碍。
(三)思想开放,集体主义观念较弱
许多艺术学校的学生追求个性化,突出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主修流行音乐的学生,他们十分推崇西方文化,如在自己的打扮方面,模仿许多的嬉皮士的穿衣风格,此外在教学模式方面也比较的注重个体水平与能力,他们不关心国际国家大事,对集体的活动也是置之不理,在学习方面比较懒散,经常迟到、旷课、早退以及夜不归宿等,许多学生为了兼职在没有得到学校允许的情况下而随意地外出,这就导致学生忽视对文化课的学习,由此而带来厌学的情绪,因此,加强对艺术学校学生的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方面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艺术学校教育管理现状
艺术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师资力量的问题。在教学方面,师资力量的强弱程度对于教学质量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是教学质量的主要保障。在艺术学校教学中,对于教师水平的要求极大,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其实践技能也要加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相关问题教师能及时的进行处理,然而许多艺术院校的教师本身理论知识不够全面,实践技能有待提高,从而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升,因此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校部门必须加强对教师素质水平的管理,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对于专业素质较低的教师可开展教研培训,以此促进教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促进艺术学校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
综上,笔者对艺术学校教育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诸多问题,为了促进艺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学校必须加强管理力度,对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予以完善、对艺术学校课程管理制度不断健全、采取先进办学理念,其次还应对艺术学校学生加强管理,对学生文化素质进行强化,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评估制度,从这些方面来实施,为艺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建立完善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管理制度的建立。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艺术学校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通过建立完善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对学校管理人员和教职工的日常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通过对教师的整体考核,能够规范教师的言行和职业操守,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因此,学校应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二)完善艺术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学校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因而,课程管理也是学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学校课程的安排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各项教学活动能否正常开展,还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效果。所以,学校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艺术学校课程的安排与管理,以先进教学管理理念作为指导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对各项课程的教学进行优化搭配,充分发挥出各项教学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学校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综合水平。
(三)与时俱进,引进先进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航标,学习的办学理念会影响学校的发展方向,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有效提高艺术学校管理的效率,就必须以先进办学理念作为指导,在此基础上开展学校的管理工作。先进的办学理念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保障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正常进行,还有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由于受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缺乏先进性和科学性,必然会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质量。
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很多艺术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转变学校管理观念的重要性,都开始尝试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建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在这些办学理念中,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以德治校、科研兴校以及质量强校等,从这些办学理念来看,各有侧重点,有的学校是以德育为重点,有的学校是以教学质量、教学科研等为重点。所以,办学理念的确定首先应是科学的、先进的,其次是根据学校的发展历史、学校师资力量、学校发展状况等来确定,保障办学理念符合学校的发展需要。学校在确定办学理念时,还可从人文性的角度出发,选择如关爱孩子之类比较人性化的办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发展,以适应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推进学校的发展进步。
(四)加强对艺术学校学生的管理
在对艺术学校学生进行管理时,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课堂中融入许多新鲜的元素,从而改变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观念。在各种思潮高涨的时代,而艺术专业学生的开放性思想对这些思潮认识不深入,从而使得他们容易受到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影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专业的教师给学生进行梳理有关的知识,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等,这些理论在他们看来是空洞的,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以学生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然后组织有趣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结合艺术专业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加以理解与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如举办一些社团活动、歌咏比赛、舞蹈大赛、个人的演唱会等,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得到自我展示的舞台,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五)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完善管理模式
由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整体上的文化基础都偏低,使得他们在大学中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可以为学生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辩论赛与诗歌朗诵比赛、观看文化相关的影视资料、邀请学者开展讲座活动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等,一方面,能够满足音乐学生表现自我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学生通过组织这些活动,能够将文化知识的学习融于活动中,从而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获得思想教育的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在高校的管理中,需要改变单一的模式,在班级方面的管理,高校需要给班级派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与生活教师,他们在学生的工作中各司其职,共同关心与爱护学生,使得学生在人文关怀中获得良好的生活与成长。此外,教师还要与学生以及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地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的情况,以便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健康的成长。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评估制度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综合素养会影响到学校的综合实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进步,所以对教师进行考核与管理也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艺术学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估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成果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综合考评,了解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和作用,对教师的考评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估不仅能够更有力地说服他人,挖掘学校优秀教学人才,还能吸引高水平人才投入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来,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另外,对学校教学人员应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做到赏罚分明,对于在学校工作中积极认真且不断在提升完善自己的人员应对给予鼓励与奖励,对于不负责任和敷衍了事的人员应进行批评和惩罚,更好地留住学校优秀人才。
五、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艺术学校教育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提高,为了促进艺术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部门必须加大对艺术学校教育的管理力度,通过对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予以完善、对艺术学校课程管理制度不断健全、采取先进办学理念,对艺术学校学生加强管理,对学生文化素质进行强化,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评估制度,等方面来展现管理工作,以此促进艺术学校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羽.可贵的探索精神可行的管理模式——沈阳民族艺术学校管理模式解读[J].沈阳干部学刊,2012,(01):49-50.
[2]水远璇.论学校管理中激励的艺术[J].教学与管理,2014,(24):44-46.
[3]高畅.论艺术教育管理在学校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发展意义[J].音乐生活,2013,(05):74-76.
[4]陈绍勋.浅谈学校管理的艺术[J].科学咨询,2013,(06):6-7.
[5]韩博.浅谈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04):47-49.
[6]刘肇俊.浅谈学校校长管理的艺术[J].品牌,2014,(06):222+224.
[7]刘莉.艺术类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05):82-84+93.
[8]王金元.学校管理要讲求艺术,提高素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09):16-17.
[9]郭红雨.浅谈学校教师管理工作的领导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1,(35):198-199.
艺术学生管理制度范文篇3
影视艺术类学生在法制上比较忽视规则的存在,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淡薄。法律法规对他们的约束力不强,在遇到问题时,常常做出违反规定的事情。特别是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灰色地带,经常出现他们的身影。对传统观念的认同与性观念的开放。影视艺术类大学生对尊师爱幼、责任义务等我国传统观念都有一定的认识,在生活中也能够遵从这些观念,特别是在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国家的忠诚方面表现得非常难得。但是同时,随着近些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开放的思想文化透过电影、电视等手段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影视艺术发展前沿的影视艺术类大学生相比其他专业学生对这些开放的思想接触得更加频繁,突出表现在性观念的开放上。虽然大多数影视艺术类院校对夜不归宿等现象要求比较严格,但通过种种手段逃避检查、铤而走险的学生仍不在少数。
影视艺术类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影视艺术类院校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散漫、随意、冲突性强的特点,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提出科学管理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管理思路。1.严格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将科学管理落到实处。影视艺术类学生思维跳跃性、创造性较强,缺乏纪律意识,对管理中的各种模棱两可的制度、规定往往有侥幸心理。他们的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往往能够发现管理规定落实中的人为漏洞和空隙,并利用这些漏洞和空隙为自己寻找借口。因此,影视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首先要科学严谨地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给予明确的规定,尽量避免规定中的疏漏。2.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关怀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做到心中有爱。影视艺术生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缺乏对制度、条例的敬畏与认同,死板地执行严格的制度必然会产生强力的反弹和摩擦,因此在落实管理制度的方式方法上要注意以人为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减少学生的极端心理,减轻由于严格的制度带来的冷漠和冲击。3.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将科学管理制度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相结合。学生自我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方向,通过近年来的实验,我发现,学生自我管理是科学管理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的良好调和剂。我们不能仅仅将学生看做是被管理对象,学生管理和管理学生是完全不同的,将学生带入到管理队伍中来,即增强了参与学生的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又增加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4.发展学生社会基本素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张扬的个性对于影视艺术院校学生的管理而言,确实是难点。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张扬的个性和创造力是影视艺术类学生应有的特质,这对他们的艺术创作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在学院严格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兼顾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严格、合理、有创造性的制度和实施办法。在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道德法律底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供他们张扬自己个性,展示创造力的空间和舞台。5.艺术院校学生的个性较为极端,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对影视艺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些年来,影视艺术类院校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就业压力大;同时,影视艺术类院校学生经常有机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过早地接触社会也使他们面对更多的诱惑和伤害,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影视艺术院校学生抑郁、焦虑等偏激心理状态的产生。而心理辅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解决这一问题非常关键。在影视艺术院校,从学生工作部到基层系部,都要有专职的心理辅导人员,在各年级各班还要有特定的心理委员。将心理辅导体系深入到学院的每一个班级中。6.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培训与指导、关心和爱护。
就现状来看存在“重教学、轻管理”的现象。而且,多数院校对学生管理队伍这种需要默默耕耘的岗位没有完善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难以调动他们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影视艺术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从选拔、培养、激励等方面培养一支合格的学生管理队伍,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影视艺术院校在生源构成上与一般综合性大学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其生源整体素质较差、学生性格差异明显、情绪化较严重,思维活跃、创造力丰富、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纪律性差,这些特性都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既保证学校安全稳定地运行,又保证学生能够张扬个性,充分展示学生的艺术才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这里我仅就多年来的一点实践经验总结和大家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